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原油田矿场试验中三元共聚物胶状体驱油溶液粘度损失问题 被引量:2
1
作者 钱思平 吴应川 +4 位作者 张还恩 孙志强 芦会来 夏文玉 孙薇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7-168,181,共3页
中原油田将新研制的耐温 (90℃ )、耐矿化度 (1.6× 10 5mg/L)的丙烯酰胺三元共聚物中试胶状体产品用于小规模矿场驱油试验 ,发现现场配制的溶液粘度较中试初期产品溶液粘度室内测定值下降 6 9%。探讨了引起粘度损失的原因 ,结果如... 中原油田将新研制的耐温 (90℃ )、耐矿化度 (1.6× 10 5mg/L)的丙烯酰胺三元共聚物中试胶状体产品用于小规模矿场驱油试验 ,发现现场配制的溶液粘度较中试初期产品溶液粘度室内测定值下降 6 9%。探讨了引起粘度损失的原因 ,结果如下。①产品质量低且不稳定 :现场试验期间所用产品的溶液粘度比中试初期产品下降 2 9% ,同一批次产品溶液粘度相差 44 % ,不同批次产品溶液粘度相差 5 9%。②造粒机结构不合理 ,运行参数欠当 ,造成溶液粘度损失最大达 2 2 .8%。③螺杆泵输送中粘度损失仅 1.7%。④注聚泵剪切造成粘度损失 4% (规定要求 <5 % )。大庆油田早期 (1972 ) ,胜利油田近期 (1998~ 2 0 0 1)曾在现场驱油试验中使用胶状体HPAM ,效果均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油田 矿场试验 三元共聚物 胶状体驱油溶液 粘度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油田腐蚀监测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汤天遴 石伟 +3 位作者 刘浩 李广民 秦世进 宁顺康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3-64,共2页
通过对中原油田6个采油厂地面生产系统腐蚀监测网络的建立、监测及分析,掌握了油田生产系统各环节的腐蚀状况、特征及变化趋势,为腐蚀的防护提供了依据,为防腐措施的效果评价奠定了基础,达到了腐蚀监测的目的。
关键词 中原油田 腐蚀监测技术 采油 油田生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油厂如何建立和完善计量管理的探讨
3
作者 尚印德 陈建廷 +1 位作者 李雪亮 苏俊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3年第S1期100-101,共2页
关键词 计量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基性火山岩对查干凹陷油气成藏条件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高渐珍 薛国刚 +2 位作者 张放东 李媚 黄俊峰 《断块油气田》 CAS 2003年第1期31-32,共2页
查干凹陷为一白垩纪断陷湖盆 ,发育白垩纪含油气系统。经多年勘探与研究 ,一致认为查干凹陷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但至今尚未找到工业油流。认真分析了前人研究成果及勘探成果 ,认为中基性岩浆的活动对查干凹陷油气成藏起着重要的控制作... 查干凹陷为一白垩纪断陷湖盆 ,发育白垩纪含油气系统。经多年勘探与研究 ,一致认为查干凹陷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但至今尚未找到工业油流。认真分析了前人研究成果及勘探成果 ,认为中基性岩浆的活动对查干凹陷油气成藏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在早白垩世早期板内拉张凹陷发育阶段 ,深部物质上涌 ,造成大陆溢流型中基性岩浆喷发 ,导致生烃凹陷与构造高部位隔断 ,油气的生成、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条件 影响 查干凹陷 中基性岩浆 火山作用 巴润断层 毛西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留地区盐岩的形成及与油气聚集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芮新国 曾显磊 +2 位作者 牛小芳 胡艳浩 陶彬 《断块油气田》 CAS 2003年第6期7-9,共3页
为了探讨文留地区盐岩的形成机理 ,分析盐岩与油气的聚集关系 ,归纳总结了文留地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盐岩分布特征 ,利用古生物种群演化和构造发育史理论 ,对文留地区盐岩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结果给出了本区成盐模式的合理解释及其与油... 为了探讨文留地区盐岩的形成机理 ,分析盐岩与油气的聚集关系 ,归纳总结了文留地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盐岩分布特征 ,利用古生物种群演化和构造发育史理论 ,对文留地区盐岩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结果给出了本区成盐模式的合理解释及其与油气聚集的关系。认为文留地区沙三段盐岩为陆相湖盆深水—半深水成盐模式 ,沙一段盐岩具有干盐湖沉积模式 ;盐岩与油气关系密切 ,在盐间和岩性相变带寻找隐蔽性油气藏具有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留地区 下第三系沙河街组 盐岩 构造发育史 成盐模式 油气聚集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低渗透油气藏酸化的效果评价及认识——以文南油田文135断块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陆洪雷 朱斯明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5年第8期133-134,共2页
深层低渗透油气藏是酸化的重点油气藏。本文以文南油田文135断块的酸化为例,论述了深层低渗透油气藏酸化的特点,对同类油气藏酸化措施的设计、施工和效果分析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酸化 深层 低渗透 油气藏 低渗透油气藏 文南油田 断块 评价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西断裂带油气成藏条件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存贵 薛国刚 +1 位作者 赵习森 马喜斌 《断块油气田》 CAS 2003年第3期12-15,共4页
文西断裂带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的西部 ,构造面积约 80km2 ,主要断裂北东向展布 ,西部紧邻海通集生油洼陷 ,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通过对文西地区烃源岩及其演化、储盖组合、油气运移和断层封闭特征等油气成藏条件的分析 ,阐明该... 文西断裂带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的西部 ,构造面积约 80km2 ,主要断裂北东向展布 ,西部紧邻海通集生油洼陷 ,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通过对文西地区烃源岩及其演化、储盖组合、油气运移和断层封闭特征等油气成藏条件的分析 ,阐明该区油气藏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油藏类型及油气分布规律 ,为该区勘探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西断裂带 油气勘探 成藏条件 地质规律 烃源岩 油气运移 储盖组合 圈闭 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级采油技术在文南油田的应用
8
作者 董志清 崔卫冠 +2 位作者 何福祥 杨东兰 高弘毅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年第4期64-65,共2页
为解决文南油田高油气比井泵效低的问题 ,引进了二级采油技术。该技术采用特殊的二级采油工具 ,充分利用油井高油气比的特点 ,从而达到提高泵效的目的。文南油田3 0口井的现场试验表明 ,该技术应用后 ,平均单井泵效提高 6 %以上 ,平均... 为解决文南油田高油气比井泵效低的问题 ,引进了二级采油技术。该技术采用特殊的二级采油工具 ,充分利用油井高油气比的特点 ,从而达到提高泵效的目的。文南油田3 0口井的现场试验表明 ,该技术应用后 ,平均单井泵效提高 6 %以上 ,平均单井视动液面下降73 9m ,累积增油 75 6 0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采油技术 文南油田 应用 机械采油 多功能自动配气阀组 开式分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举升采油装置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留栓 李现东 +2 位作者 张和斌 袁英同 刘淑梅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9-81,共3页
对机械采油井,油井产出液中伴生气体较多时,会造成井下抽油泵充满程度下降,严重时甚至发生气锁,使深井泵的效率降低,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
关键词 辅助举升采油装置 机械采油 结构 工作原理 配气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复杂断块油气田注采井组动态分析的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薛朝晖 耿洪娟 +3 位作者 李中洲 袁明叶 姜永清 杜新泉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3年第S1期50-52,共3页
低渗复杂断块油气田平面上由于受小断层影响 ,很难形成注采井组 ,即便是形成了注采井组 ,也常常会由于层间物性差异大而很难保持高产和稳产。本文依据作者多年实践工作的经验 ,系统论述了如何在低渗复杂断块油气田中进行注采井组动态分... 低渗复杂断块油气田平面上由于受小断层影响 ,很难形成注采井组 ,即便是形成了注采井组 ,也常常会由于层间物性差异大而很难保持高产和稳产。本文依据作者多年实践工作的经验 ,系统论述了如何在低渗复杂断块油气田中进行注采井组动态分析 ,最大限度地解决层间矛盾 ,在一定程度上尽量调整平面矛盾 ,以改善注采井组的工作状况 ,保持井组长时间的高产和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组动态分析 注采井组 注采 低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低渗透油气藏水力压裂的效果评价及认识——以文南油田文135断块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斯明 程海霞 +1 位作者 安登波 闫凤萍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4年第6期136-137,共2页
深层低渗透油气藏是水力压裂的重点油气藏。本文以文南油田文 1 3 5断块的水力压裂为例 ,论述了深层低渗透油气藏水力压裂的特点 ,对同类油气藏水力压裂措施的设计、施工和效果分析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水力压裂 低渗透油气藏 文南油田 深层 断块 效果评价 效果分析 田文 措施 指导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280M-6型采油电动机单速改双速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文星 李蛟真 +3 位作者 李献考 陈怀景 尚春芳 管菲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167-169,共3页
对Y280M6型采油电动机进行了技术改造,介绍了改造原理、接线方法、绕组排列、槽间矢量,指出了机械特性发生的变化,设计了控制电路。现场试用结果表明,该电动机作为一种动力机械,在采油生产中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采油生产 电动机 单速 双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南油田高油气比井综合解堵工艺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艳会 卢建强 +3 位作者 严长青 张广胜 宾艳峰 刘恒录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6年第4期129-130,共2页
文南油田属低渗高油气比油藏,地层伤害严重,主要表现在钻井过程中钻井液漏失及修井、洗井过程中粘土颗粒膨胀运移、入井液固相颗粒堵塞,乳化堵塞以及气井在生产过程中蜡质、胶质、沥青质的析出而造成的有机质堵塞,本文针对文南油田高油... 文南油田属低渗高油气比油藏,地层伤害严重,主要表现在钻井过程中钻井液漏失及修井、洗井过程中粘土颗粒膨胀运移、入井液固相颗粒堵塞,乳化堵塞以及气井在生产过程中蜡质、胶质、沥青质的析出而造成的有机质堵塞,本文针对文南油田高油气比气井地层伤害原因开展了高油气比井综合解堵工艺技术,该技术熔酸化、热解堵、助排工艺于一体,通过在文南油田高油气比井实施,取得了好的效果,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气井解堵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气比井 酸化 热解堵 伤害 助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油气全密闭集输技术
14
作者 周敬伟 陈炎 +1 位作者 王大垒 高海军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8-78,共1页
1."一热两用三无"流程简介 所谓"一热两用"是指原油稳定和原油外输两道工序所需的热量由加热炉一次完成.另外,"两用"的含义有两个:其一是利用端点加药,高效油气水分离技术,去掉电脱水器.其二是利用分离... 1."一热两用三无"流程简介 所谓"一热两用"是指原油稳定和原油外输两道工序所需的热量由加热炉一次完成.另外,"两用"的含义有两个:其一是利用端点加药,高效油气水分离技术,去掉电脱水器.其二是利用分离器到稳定塔的压降产生的大量溶解气来降低系统摩阻,从而降低井口回压."三无"是指无旁接罐、无脱水泵、无电脱水器.这种流程充分利用了油井的剩余能量,节省了设备,实现了油气集输系统最简短的全密闭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集输 全密闭集输 “—热两用三无”流程 油水高效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水集输管网管理技术在文南油田的应用
15
作者 于斌 向明兰 +1 位作者 严长青 王海生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7-19,共3页
油气水集输管网管理技术是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融油田地面系统结构管理、参数监测与控制、管网动态模拟、数据可视化等内容于一体,在计算机网络、电子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等控制下生存活动的一个复杂生命系统,解决了集输管网传统管理... 油气水集输管网管理技术是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融油田地面系统结构管理、参数监测与控制、管网动态模拟、数据可视化等内容于一体,在计算机网络、电子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等控制下生存活动的一个复杂生命系统,解决了集输管网传统管理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低、可靠性差等问题,使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输管网 管理技术 油气水 文南油田 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 数据可视化 计算机网络 自动化程度 结构管理 地面系统 参数监测 动态模拟 智能技术 生命系统 信息技术 传统管理 效果显著 可靠性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西地垒带油气藏成藏特征
16
作者 潘道修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5年第3期118-119,共2页
本文通过油气成藏条件、油气藏类型及成藏模式等几个方面对文西地垒带的油气成藏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后得出了如下结论:文西地垒带油气藏的形成具有不同于文南其他地区的特点,由于靠近物源,储层发育变化大,因而岩性油气藏发育比较丰富... 本文通过油气成藏条件、油气藏类型及成藏模式等几个方面对文西地垒带的油气成藏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后得出了如下结论:文西地垒带油气藏的形成具有不同于文南其他地区的特点,由于靠近物源,储层发育变化大,因而岩性油气藏发育比较丰富。在沙二下、沙三上亚段,主要为反向屋脊断块遮挡油气藏、断层遮挡断块油气藏,在沙三中,主要是反向屋脊断块遮挡油气藏、岩性油气藏、断层-岩性复合油气藏,岩性油气藏比较发育,因而,油气藏的隐蔽性也比较强,勘探风险较大,只有加强精细的地质研究,借助储层预测等先进技术,充分利用人机联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西 地垒带 油气藏 成藏条件 类型 模式 特征 油气藏类型 油气成藏特征 地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南复合油气藏滚动勘探技术
17
作者 李中华 毛永强 +2 位作者 马喜斌 窦焕成 李成荣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5年第3期104-106,共3页
文南油田大规模的构造圈闭已钻探完成,滚动勘探的难度日益加大,滚动勘探不可避免向隐蔽油气藏、复合油气藏转移。2 0 0 3年我们综合应用3DPAK构造精细解释技术、应用STRATE、JASON等软件研究地震属性和岩性的关系,进行波阻抗反演和岩性... 文南油田大规模的构造圈闭已钻探完成,滚动勘探的难度日益加大,滚动勘探不可避免向隐蔽油气藏、复合油气藏转移。2 0 0 3年我们综合应用3DPAK构造精细解释技术、应用STRATE、JASON等软件研究地震属性和岩性的关系,进行波阻抗反演和岩性属性预测。对研究区域沉积相和层序地层学研究,和岩性预测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油气藏 反演 波阻抗 圈闭 复合油气藏 滚动勘探 勘探技术 岩性油气藏 构造圈闭 综合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级采油技术
18
作者 张俊平 邓丽华 宾艳峰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4年第3期105-106,共2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二级采油技术,针对当前机械采油泵效普遍较低的现状,介绍了一种利用机械采油为基础,同时利用特殊的二级采油工具,充分利用了高油气比井的伴生气能量,实现机械采油与伴生气采油相互的采油方式,详细介绍了该采油...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二级采油技术,针对当前机械采油泵效普遍较低的现状,介绍了一种利用机械采油为基础,同时利用特殊的二级采油工具,充分利用了高油气比井的伴生气能量,实现机械采油与伴生气采油相互的采油方式,详细介绍了该采油技术的工艺原理,并介绍了该技术在文南油田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采油 机械采油 伴生气采油 文南油田 抽油泵 井下分离器 配气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西断裂带油气成藏条件及富集分布规律研究
19
作者 刘海滨 陈元勇 +3 位作者 白福海 赵中伟 陈建廷 尚印德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3年第S1期81-82,共2页
通过对文西断裂带控油条件的研究 ,认为文西断裂带油气成藏条件为 :①圈闭位置高是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 ;②静止状态下具有 2 0 0~ 30 0米的侧向遮挡条件得到满足 ;③分块断层断距接近或大于 1个砂组厚度即大于 40~ 5 0米 ;④后期构造... 通过对文西断裂带控油条件的研究 ,认为文西断裂带油气成藏条件为 :①圈闭位置高是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 ;②静止状态下具有 2 0 0~ 30 0米的侧向遮挡条件得到满足 ;③分块断层断距接近或大于 1个砂组厚度即大于 40~ 5 0米 ;④后期构造运动对油藏起破坏和再分配 ,再成藏作用。通过研究文西断裂带油气富集规律 ,认为文西 2号断层上升盘垒块高部位 ,文 95垒块区、文 1 84-文 1 88断层上升盘为油气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西断裂带 油气 成藏条件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气藏油气分布规律研究——以文西断裂带为例
20
作者 杨瑜贵 徐建华 +1 位作者 袁瑞冬 马喜斌 《新疆石油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27-30,共4页
复杂断块油气田在我国各油气田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中原油田就属断块油气田 ,本文以中原油田文西断裂带为例分析复杂断块油气藏的形成机理和复杂断块油气田的类型以及其油气分布规律 。
关键词 断块 断层 封闭 文西 运移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