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在中医药信息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储戟农 彭莉 +1 位作者 崔蒙 张晶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第12期1060-1063,共4页
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的发展概况,论述了作为中医药专业主题词表,在数据库建设、文献检索、图书编目、期刊索引编制和信息标准化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阐述了其在中医药信息组织、数据资源整合等方面的意义。
关键词 中医药学 数据库建设 文献检索 图书编目 杂志索引 信息标准
原文传递
中医古籍分类方法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伟娜 张华敏 +7 位作者 佟琳 李兵 王蕊 包蕾 卢鹤 陈广坤 李菲 李鸿涛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第8期729-733,共5页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国30家中医专业图书馆和24家省市级综合馆的馆藏中医古籍数量、目录分类方法、目录出版情况、目录网络共享查阅情况,以及中医古籍专科目录分类方法的评价及相关意见或建议等开展调查,分析相关统计数据、收集反馈信息...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国30家中医专业图书馆和24家省市级综合馆的馆藏中医古籍数量、目录分类方法、目录出版情况、目录网络共享查阅情况,以及中医古籍专科目录分类方法的评价及相关意见或建议等开展调查,分析相关统计数据、收集反馈信息,以了解国内图书馆中医古籍的分类方法、使用情况,以及分类编目工作中的实际需求。结果显示,相较于综合馆,中医古籍藏量多集中在中医馆;中医馆选用的中医古籍分类方法分散,且以自编分类法为主,分类方法的统一性较差;中医馆古籍书目整理的深度和规范性也存在明显差距。提示,国内图书馆行业亟需统一、规范的中医古籍分类标准来提供专业化的方法指导。中医古籍分类标准的编制与应用对于促进中医古籍的共享与交流、推进中医药信息标准化进程、推动《中华医藏》编纂工程高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专题(中医药) 书目 分类方法 图书馆 调查 对策
原文传递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养生之属书目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佟琳 李鸿涛 张华敏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第3期289-293,共5页
目的通过统计分析《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养生之属文献的著录信息,了解历代中医养生书籍的存世情况及发展演变规律。方法对《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的551种养生之属文献,从成书年代、版本年代与类型、养生之属二级类目分布、孤本情况... 目的通过统计分析《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养生之属文献的著录信息,了解历代中医养生书籍的存世情况及发展演变规律。方法对《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的551种养生之属文献,从成书年代、版本年代与类型、养生之属二级类目分布、孤本情况、收载于丛书和道藏的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对养生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551种养生之属文献中,成书年为1911年及1911年以前的文献共404种,其中汉代3种、三国1种、东晋2种、南北朝1种、唐代23种、宋代16种、元代20种、明代155种、清代183种;版本年为明代的有156种、清代182种、民国155种、年代不详47种;版本类型主要有刻本、石印本、铅印本、油印本、稿本、抄本;二级类目包括养生通论类309种、导引气功类157种、炼丹类85种;551种文献中,有孤本224种,占全部总量的40.65%;551种文献中,95种收载于丛书中,109种收载于《道藏》《道藏举要》《道藏精华录》《道藏辑要》中。结论中医养生类文献体现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中医养生保健水平的发展情况,同时也体现不同时期的思想文化与社会变迁,养生之属古籍文献在中医养生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学文献 古籍专题(中医药) 养生著作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 学术发展 文献计量学
原文传递
网络时代与中医药学主题词表的发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范为宇 张晶 +1 位作者 彭莉 储戟农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0年第4期343-344,共2页
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医药学主题词表的发展概况,分析了网络信息时代主题词表的作用以及网络化对主题词表的影响,就网络信息时代中医药学专业主题词表的发展在有关词汇术语选择、词间关系确定、词表更新维护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主题词表 中医药学 因特网
原文传递
中医治疗原发性癫痫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宇 佟琳 李鸿涛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第2期204-208,共5页
中医治疗原发性癫痫多采用中药复方,以及中西药与针灸、推拿、穴位埋线等相结合的疗法,疗效确切,不同疗法复合应用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可有效地控制患者癫痫的发作频率,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有关本病的... 中医治疗原发性癫痫多采用中药复方,以及中西药与针灸、推拿、穴位埋线等相结合的疗法,疗效确切,不同疗法复合应用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可有效地控制患者癫痫的发作频率,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有关本病的中医临床研究增多,但多数临床研究的样本量较少、远期疗效不清楚,使用双盲试验者较少,随机方法不够明确。此外,原发性癫痫的证候分型及疗效判定标准需进一步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原发性癫痫 临床研究进展 综述
原文传递
浅谈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之特色 被引量:4
6
作者 刘俊峰 李鸿涛 陈达灿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2年第5期475-476,共2页
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又名异位性皮炎,相当于中医的“四弯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皮肤病。多发于婴幼儿时期,并迁延至儿童期或成年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局部给予糖皮质激素仍是治疗AD的一线药物,但... 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又名异位性皮炎,相当于中医的“四弯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皮肤病。多发于婴幼儿时期,并迁延至儿童期或成年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局部给予糖皮质激素仍是治疗AD的一线药物,但存在的不足之处归纳如下:①局部糖皮质激素外用有一定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治疗 特应性皮炎 糖皮质激素 瘙痒性皮肤病 异位性皮炎 婴幼儿时期 生活质量 一线药物
原文传递
《中医古籍分类标准》编制原则与方法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李鸿涛 张伟娜 +3 位作者 张华敏 佟琳 李兵 王燕平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第1期1-5,共5页
目前中医行业亟需建立统一的中医古籍分类标准,以规范中医古籍分类和管理。基于此,通过对各种中医古籍分类方法的调查研究,制定了中医古籍分类标准的编制原则,对照《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分类表,参考《中华古籍总目》分类表,对具体类目进... 目前中医行业亟需建立统一的中医古籍分类标准,以规范中医古籍分类和管理。基于此,通过对各种中医古籍分类方法的调查研究,制定了中医古籍分类标准的编制原则,对照《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分类表,参考《中华古籍总目》分类表,对具体类目进行设置与调整,最终形成《中医古籍分类标准》。在此基础上,对8663种中医古籍进行了分类实践与应用。《中医古籍分类标准》可为各类中医古籍藏书单位提供明确和可靠的分类参考依据,进而更好地促进中医古籍分类方法的统一,推进中医古籍的共享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专题(中医药) 中医药学书目 图书分类 参考标准 研制 实践 中医文献学
原文传递
中医古籍分类标准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华敏 张伟娜 +9 位作者 李鸿涛 王燕平 韩学杰 刘玉祁 佟琳 李兵 刘思鸿 陈红彦 王宗欣 邱浩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中医古籍分类方法标准化可为各类中医古籍藏书单位提供明确和可靠的分类参考依据,推进中医古籍的共享与利用。通过历代中医古籍分类方法的调查研究,对照《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分类表,参考《中华古籍总目》分类表,制定《中医古籍分类标准... 中医古籍分类方法标准化可为各类中医古籍藏书单位提供明确和可靠的分类参考依据,推进中医古籍的共享与利用。通过历代中医古籍分类方法的调查研究,对照《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分类表,参考《中华古籍总目》分类表,制定《中医古籍分类标准》。本标准规定了中医古籍分类的三级类目与入类原则,主要由基本大类、三级类目表、入类原则与示例及使用说明等部分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专题(中医药) 分类标准 古籍分类
原文传递
瘿瘤散结方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王进宝 李宇翔 +5 位作者 王昌成 刘晓松 曹娟 于天任 丁仕琳 佟琳 《河北中医》 2022年第3期393-396,共4页
目的观察瘿瘤散结方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治疗组40例予瘿瘤散结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后统计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 目的观察瘿瘤散结方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治疗组40例予瘿瘤散结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后统计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最大结节的最大直径变化。检测2组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甲状腺素(T_(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和肝肾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变化情况,并详细记录治疗期间2组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最大结节的最大直径均较本组治疗前缩小(P<0.05),且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7.5%(35/40),对照组总有效率57.5%(23/4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结论瘿瘤散结方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效果优于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且临床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良性 中医疗法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医药档案文献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被引量:2
10
作者 裘俭 李鸿涛 +1 位作者 张伟娜 张华敏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1年第12期1057-1059,共3页
研究背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发起了世界记忆工程。该工程的宗旨是通过使用最佳技术手段保护具有世界、地区和国家意义的文献遗产,促使这些文献遗产能够被国际间的广大公众所利用,并在世界范围内提高A417对本国文献遗产,尤其... 研究背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发起了世界记忆工程。该工程的宗旨是通过使用最佳技术手段保护具有世界、地区和国家意义的文献遗产,促使这些文献遗产能够被国际间的广大公众所利用,并在世界范围内提高A417对本国文献遗产,尤其是对具有世界意义的文献遗产重要性的认识。2011年5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历时4年组织申报的《本草纲目》、《黄帝内经》两部中医古籍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是中国传统医药档案文献进入世界文献遗产保护工程的一项重要成果,对中医药走向世界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世界范围 医药档案 文献 记忆 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原文传递
《中医养生康复学》网络辅助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翟佳滨 王滨 李鸿涛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3年第8期755-756,共2页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推动了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形成了21世纪对医学教育改革的主流。网络教学平台功能强大,系统兼容性,扩展性,稳定性优良,极大地促进了高校教学手段,教学技术,教学方法的变革。如美国的WebCT...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推动了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形成了21世纪对医学教育改革的主流。网络教学平台功能强大,系统兼容性,扩展性,稳定性优良,极大地促进了高校教学手段,教学技术,教学方法的变革。如美国的WebCT、Blackboard等教学平台被世界许多著名的高校采用,其中Blackboard的服务遍布北美、南美、欧洲和亚洲地区,拥有美国近50%的市场份额,全球有超过2800所大学及其他教育机构在使用该公司产品,其中包括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西北大学、杜克大学等比。。基于网络学习平台开展的教学模式,不只是对传统教学的补充,而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是多媒体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条件下,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只是一个理想化的追求,而网络辅助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结合,使这种理想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信息技术 教学模式 中医养生 康复学 医学教育改革 网络教学平台 医学教育模式 学习方式
原文传递
特殊类型高血压中医证治验案二则
12
作者 尹倚艰 李薇 徐贵成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第9期850-851,共2页
高血压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等的主要危险因素。中医从“眩晕”“头痛”“中风”等进行论述,以其理论深远厚重,临床效验丰富而著称于世。辨证论治高血压的文献虽多,但对于白大衣高血压、卧... 高血压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等的主要危险因素。中医从“眩晕”“头痛”“中风”等进行论述,以其理论深远厚重,临床效验丰富而著称于世。辨证论治高血压的文献虽多,但对于白大衣高血压、卧位高血压伴体位性低血压等特殊类型高血压的文献报道较少。现举验案二则,以探微知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大衣高血压 中医证 治验案 急性心肌梗死 体位性低血压 心血管疾病 心力衰竭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阴虚证古方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曾子玲 佟琳 +2 位作者 刘思鸿 姜芬 张华敏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2年第1期67-72,共6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古代方剂中治疗阴虚证方剂的用药规律,为临床以阴虚为基础证候疾病的辨治施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已上市经典名方数据库",筛选治疗阴虚证的处方,采用古今医案...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古代方剂中治疗阴虚证方剂的用药规律,为临床以阴虚为基础证候疾病的辨治施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已上市经典名方数据库",筛选治疗阴虚证的处方,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统计用药频次、药物性味归经,并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寻找核心组方。采用MATLAB进行中药关联规则分析药物配伍规律。采用Pajek645.13进行复杂网络分析找出核心中药。结果纳入阴虚证处方467首,涉及中药302种,药物四气以寒为主,五味以甘为主,归经以肾经为主,核心中药包括熟地黄、麦冬、生地黄、当归等;常用药对包括山药-熟地黄、山萸肉-熟地黄、茯苓-熟地黄,高频药物可聚类为2类。结论揭示了古代治疗阴虚证以滋阴降火为主,重视补养肾阴的同时亦注重补养肺、肝、脾阴,养阴时常配伍健脾和辛散退热类药物的用药规律,可为临床治疗阴虚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虚 方剂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核心药物 古今医案云平台
原文传递
痰瘀同治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想 张华敏 +2 位作者 佟琳 张磊 唐丹丽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第7期708-711,共4页
综述近年痰瘀同治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及作用机制研究文献,认为"痰" "瘀"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此法多用于治疗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血压、高脂血症,可改善心肌缺血、抗心肌细胞凋亡、改善血... 综述近年痰瘀同治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及作用机制研究文献,认为"痰" "瘀"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此法多用于治疗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血压、高脂血症,可改善心肌缺血、抗心肌细胞凋亡、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调节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心肌能量代谢、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目前缺少大规模RCT,有效复方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机制研究缺少中医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痰瘀同治法 中医药疗法 痰瘀互结 临床研究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中药) 综述
原文传递
基于古方及中成药数据挖掘探讨桂枝-泽泻药对应用规律
15
作者 曹玉清 尚希钰 +8 位作者 陈广坤 熊一白 郭旸 范逸品 纪鑫毓 龚照元 张磊 佟琳 马艳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9期1212-1218,共7页
目的探究古今方剂中桂枝-泽泻药对配伍用药规律。方法分别检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研制的古代经典名方数据库1.0和已上市中成药数据库1.0含桂枝-泽泻药对的古方及中成药,采用Excel 2019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 目的探究古今方剂中桂枝-泽泻药对配伍用药规律。方法分别检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研制的古代经典名方数据库1.0和已上市中成药数据库1.0含桂枝-泽泻药对的古方及中成药,采用Excel 2019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和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结果纳入含桂枝-泽泻药对的古籍条文79条,包含古方76首,涉及中药250味;纳入中成药25种,涉及中药186味。古今方剂用药药性以温、寒、平居多,药味以辛、甘、苦为主,主要归脾、肺、肝、肾经。关联分析提示,古今方剂相同的高频关联组合为茯苓-桂枝-泽泻、苍术-桂枝-泽泻、白术-桂枝-泽泻等。古方药物配伍关联度较高的症状和疾病均为泄泻、水肿、呕吐等,证型为膀胱蓄水、湿困卫表、痰饮内停等;中成药与药物配伍关联度较高的临床症状为肢体关节疼痛、水肿,疾病为风湿性关节炎、肾脏疾病,证型为风寒湿痹、络脉瘀阻、肾阳虚等。高频药物聚类得到4个聚类方。结论桂枝-泽泻针对的核心病证为水湿内停、寒湿中阻等所致兼有湿邪的外感病证,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及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对 桂枝 泽泻 外感病证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古方 中成药
原文传递
基于“劳者温之”思想分阶段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性不孕
16
作者 李波 董雨萌 +5 位作者 尚希钰 曹玉清 黄麦玲 王茂生 马艳 佟琳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6期804-807,共4页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性不孕属中医“虚劳”范畴,病机虽与五脏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相关,却以肾精亏虚为主,临床以“劳者温之”为治则,在运用四物汤、六味地黄汤等滋补肝肾的基础上,配伍蛤蚧等甘温、血肉有情之品阴阳同调,并佐以润肺、...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性不孕属中医“虚劳”范畴,病机虽与五脏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相关,却以肾精亏虚为主,临床以“劳者温之”为治则,在运用四物汤、六味地黄汤等滋补肝肾的基础上,配伍蛤蚧等甘温、血肉有情之品阴阳同调,并佐以润肺、泻心、健脾、疏肝之品兼顾五脏。同时,需结合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用药,黄体期以补肾复经汤增内膜、促月事或调整月经周期;卵泡期以养膜优卵促孕汤养内膜、促优卵助孕为主。治疗过程需嘱患者注重饮食、运动及情绪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女性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卵巢早衰 补肾复经汤 养膜优卵促孕汤 经验心得 医案
原文传递
MeSH词表的更新原则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晶 彭莉 +1 位作者 范为宇 储戟农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3年第8期716-718,共3页
本文介绍了MeSH词表更新维护的目的以及更新的周期、概况、原则,为国内词表的更新维护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MESH词表 医学主题词表
原文传递
余瀛鳌运用调肝疏郁汤治疗郁证验案三则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鸿涛 岳广欣 武晓冬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第2期180-182,共3页
著名中医余瀛鳌教授临床擅用通治方治疗郁证,余老认为,本病的核心病机为心肝二脏失调,余症均为外界因素影响致五脏生克制化的动态失衡。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加重气机升降出入失衡,出现诸如气滞、痰凝、血瘀,甚则化火动风等证候。余老指出... 著名中医余瀛鳌教授临床擅用通治方治疗郁证,余老认为,本病的核心病机为心肝二脏失调,余症均为外界因素影响致五脏生克制化的动态失衡。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加重气机升降出入失衡,出现诸如气滞、痰凝、血瘀,甚则化火动风等证候。余老指出,郁证的治疗重点在于调理心肝二经,拟定调肝疏郁汤加减治疗。结合病例介绍临床中的加减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证 心肝失调 调肝疏郁 通治方 名医经验 余瀛鳌 医案
原文传递
燕京学派经验传承的文献计量分析
19
作者 佟琳 张华敏 +3 位作者 张伟娜 王梓宁 吴晓锋 李鸿涛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第4期353-356,共4页
目的:探讨燕京学派经验传承的研究现状,为临床及科研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检索源,去重复后分别从发表时间、作者、期刊来源、基金资助... 目的:探讨燕京学派经验传承的研究现状,为临床及科研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检索源,去重复后分别从发表时间、作者、期刊来源、基金资助和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1956-2012年共发表与燕京医家相关的文献389篇。载文量居前10位的期刊占检出文献量41.90%,主要作者14人,研究热点为名医经验、临证辨治和医案研究。结论对燕京学派梳理与传承体系的归纳明显不足,一些燕京医家经验后继乏人,对燕京学派经验传承相关研究的基金项目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北京 传承发展 文献计量
原文传递
《温疫论》创新思想探讨
20
作者 李鸿涛 张华敏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1年第11期1027-1028,共2页
《温疫论》由明末著名医家吴又可所撰,书中理论开温病学之先河,被誉为温病学派的奠基之作。该书首次提出“戾气致病”温疫病原学的新观点,认识到戾气具有传染性,是温疫感染流行的主要病因,并提出温疫侵袭人体的传变途径以及辨证论... 《温疫论》由明末著名医家吴又可所撰,书中理论开温病学之先河,被誉为温病学派的奠基之作。该书首次提出“戾气致病”温疫病原学的新观点,认识到戾气具有传染性,是温疫感染流行的主要病因,并提出温疫侵袭人体的传变途径以及辨证论治,本书是继《伤寒论》之后又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外感热病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疫论》 创新思想 温病学派 《伤寒论》 著名医家 辨证论治 外感热病 吴又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