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传承制约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杨健 刘剑锋 +2 位作者 石雪芹 张凤霞 李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期119-122,136,共5页
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是中医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优势,但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传承现状却不容乐观,很多优秀的技术濒临失传。个人、社会和国家层面都存在着不同的制约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传承的因素。部分民间中医特色诊疗... 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是中医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优势,但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传承现状却不容乐观,很多优秀的技术濒临失传。个人、社会和国家层面都存在着不同的制约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传承的因素。部分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因传统思想束缚或个人权益问题无法得到有效保护,也有部分技术持有者传承意愿低。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因自身特点使社会对其缺乏全面中肯的认知,制约了更大范围的传承。现行的国家法律对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持有者有较高的从业要求,同时对其技术知识产权缺乏完整的保护体系,也制约了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 传承 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手法类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部分原理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悦嘉 李邦正 +1 位作者 刘谦 刘剑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0期147-150,共4页
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是中医药产生和发展的源头,对人民群众健康发挥重要作用,但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具有长于实践而短于理论的不足。笔者对“朱氏理筋正骨手法、李氏铁手腕挺直法、李氏脊椎复位术、张氏脊椎整形复位手法”等4种手法... 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是中医药产生和发展的源头,对人民群众健康发挥重要作用,但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具有长于实践而短于理论的不足。笔者对“朱氏理筋正骨手法、李氏铁手腕挺直法、李氏脊椎复位术、张氏脊椎整形复位手法”等4种手法类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进行原理探析,发现其均体现中医整体观念,重视脊柱与督脉在人体的功能,均能通过整复脊柱-畅通督脉-通调阳气从而达到调理全身的作用。现探讨分析,以期对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进行理论总结能够有助于其传承创新与推广应用,从而提升中医药的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 手法类 脊柱 督脉 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庆勇主任医师运用小青龙汤的临证经验
3
作者 吴海芳 张辉 李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8期150-151,155,共3页
本文论述了何庆勇主任医师运用小青龙汤的临证经验,主要包括如下内容:第一,“方证”自从孙思邈提出,得到历代医家发展,经方的使用重在方证辨证,尤其是抓主证,临床上遇到小青龙汤主证“咳喘,咳痰,或流涕清稀,后背凉,或遇寒加重”,多可用... 本文论述了何庆勇主任医师运用小青龙汤的临证经验,主要包括如下内容:第一,“方证”自从孙思邈提出,得到历代医家发展,经方的使用重在方证辨证,尤其是抓主证,临床上遇到小青龙汤主证“咳喘,咳痰,或流涕清稀,后背凉,或遇寒加重”,多可用之。第二,临床上小青龙汤能取胜的关键点是,必须使用细辛、生麻黄。并且遵循相对剂量原则和重视煎煮法,细辛可使用6~12 g,先煎30 min以上,全程打开锅盖、门窗及换气扇,生麻黄6~15 g,先煎30 min以上,去掉上层白沫,再纳余药。第三,临床加减用量遵循古籍原文思想,比如兼有口渴者,常于小青龙汤方中去半夏,加天花粉10~15 g。第四,临床遇复杂证候者,常进行经方叠用,比如见到咳吐块状稠痰,舌淡,苔白,脉滑,则可以合用桔梗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青龙汤 抓主证 相对剂量 细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庆勇主任医师运用白虎加人参汤经验
4
作者 吴海芳 张辉 李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5期135-137,共3页
白虎加人参汤出自《伤寒杂病论》,有滋阴清热,益气生津之功,主治阳明热盛,暑病里热炽盛,气津两伤证。常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重症肺炎、脓毒症、发热性疾病等急慢性疾病。何庆勇主任医师运用白虎加人参汤的经验有以下五点:一是注重方证... 白虎加人参汤出自《伤寒杂病论》,有滋阴清热,益气生津之功,主治阳明热盛,暑病里热炽盛,气津两伤证。常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重症肺炎、脓毒症、发热性疾病等急慢性疾病。何庆勇主任医师运用白虎加人参汤的经验有以下五点:一是注重方证辨证与抓主证,白虎加人参汤的主证是渴欲饮水数升,大汗出,脉洪大而虚。临床上见上述方证者,如2型糖尿病在内的很多疾病均可用之;二是白虎汤“四大症”实为白虎加人参汤证;三是白虎加人参汤实为2型糖尿病专方;四是临床运用白虎加人参汤必须使用大剂量石膏,48.0~220.8 g,临证均可大胆使用,且必须生用;五是重视煎服法,运用白虎加人参汤时,药物应与粳米同煮,米熟汤成;六是病证复杂时进行经方叠用,比如见口干口渴,口苦,小便黄赤,可合用瓜蒌牡蛎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虎加人参汤 抓主证 2型糖尿病专方 生石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汉方药发展为鉴浅析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现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凤霞 刘谦 +4 位作者 王柳青 安宏 石雪芹 赵杼沛 刘剑锋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2年第9期966-971,共6页
历经数千年的中医药能够在我国乃至世界上得以应用和发展,离不开历代医家和学者对中医药知识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创新。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提高,我国对中医药传统知识的认识也在不断完善。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中... 历经数千年的中医药能够在我国乃至世界上得以应用和发展,离不开历代医家和学者对中医药知识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创新。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提高,我国对中医药传统知识的认识也在不断完善。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概况,以及日本汉方药的发展方向和特点,认识到汉方药的发展一味追求创新,以申请专利为保护终极目标,虽与我国对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初衷和目的截然不同,但可为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保护提供借鉴。我国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工作迫在眉睫,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应在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前提下,制定和完善中医药保护制度,才能保障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学 中医药传统知识 医学 汉方 知识产权 知识保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