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圆盾构隧道-软土层相互作用规律的模型试验及响应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郭璇 朱坤 +3 位作者 张晓新 张顶立 王梦恕 祝瑛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1-108,共8页
基于上海M8线等双圆隧道工程实例,开展双圆盾构衬砌结构-软土层相互作用规律的模型试验研究。通过系列正交试验考察软土层与双圆盾构衬砌相互作用的参数效应,观测此软土层作用下双圆盾构衬砌的结构内力响应。对比发现:间隔1环或2环(1.... 基于上海M8线等双圆隧道工程实例,开展双圆盾构衬砌结构-软土层相互作用规律的模型试验研究。通过系列正交试验考察软土层与双圆盾构衬砌相互作用的参数效应,观测此软土层作用下双圆盾构衬砌的结构内力响应。对比发现:间隔1环或2环(1.2-2.4m)布设中立柱,可保证衬砌变形量控制在3mm要求范围,并与M8线工程全环布设的实效吻合。内力传递的折减系数为0.61-0.97。利用粒子成像测速技术PIV2C软件与试验拍摄系统对比现场实测数据,给出地层沉降及颗粒运移规律的跨尺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层沉降曲线的影响规律从地表至衬砌顶部表现为“U型-V型-W型”变化,塌落区面积比约为0.85,粒子成像测速技术PIV可较好揭示双圆盾构软土层马鞍槽及塌落拱形成的瞬态运移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圆盾构模型试验 软土层 相互作用 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衬砌-砂卵石地层随动塌落伞拱力学模式研究
2
作者 郭璇 刘保国 +3 位作者 张晓新 张顶立 王梦恕 邹翠荣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8-94,共7页
针对北京地铁既有线穿越松散砂卵石、大颗粒粗砂、粉土互层交替、软硬不均复合地层区间段的典型工程特点,开展浅埋衬砌1~3倍洞径覆土的开挖破坏模型试验,建立衬砌-土相互作用的随动塌落伞拱结构力学模型,观测衬砌周边随动滑移区的压力... 针对北京地铁既有线穿越松散砂卵石、大颗粒粗砂、粉土互层交替、软硬不均复合地层区间段的典型工程特点,开展浅埋衬砌1~3倍洞径覆土的开挖破坏模型试验,建立衬砌-土相互作用的随动塌落伞拱结构力学模型,观测衬砌周边随动滑移区的压力拱特征,分析砂卵石复合地层地铁衬砌土压分布的分区.模型可较好描述滑裂区附近的局部成拱效应及分区土压折减特征,涵括衬砌-土相互作用的地层拟成拱、渐进塌沉、瞬间塌穿等破坏过程.FLAC3D模拟结果与模型破坏试验的结果吻合.通过对比天坛东门站拱顶土压的实际监测值,对该力学模式进行了初步验证,可为类似工程的过程土压荷载取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动塌落伞拱 衬砌-土相互作用模式 分区土压折减 应力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圆形衬砌动载等效简易模型及内力极值解
3
作者 郭璇 孙文波 +2 位作者 张晓新 岳焕闯 马思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91-99,共9页
基于能量守恒讨论动荷载的不同等效静力形式,给出地下圆形衬砌动载作用下的拟静力等效简易力学模型,基于自由变形法推导给出瞬间动载的模型内力极值理论解。对比既有地下结构衬砌顶爆及侧爆冲载的试验结果、初步考察建议模型的适用性及... 基于能量守恒讨论动荷载的不同等效静力形式,给出地下圆形衬砌动载作用下的拟静力等效简易力学模型,基于自由变形法推导给出瞬间动载的模型内力极值理论解。对比既有地下结构衬砌顶爆及侧爆冲载的试验结果、初步考察建议模型的适用性及参数效应。对比发现,各种爆冲荷载的等效形式中,三角形荷载的等效选型结果对模型试验结果的适应性较好,初步满足解析解与数值模拟值的对比验证。模型参数效应明确,内力极值解方便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圆形衬砌 动载 等效简易模型 内力极值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