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境外职业资格认证境内活动现状和管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范巍 高原 +1 位作者 赵宁 佟亚丽 《中国人事科学》 2021年第10期51-61,共11页
我国自1994年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来,境外职业资格认证就在我国境内出现并开展活动,在产生一些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境外职业资格认证的系统的监督管理机制尚不健全,职业资格认证及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系统梳... 我国自1994年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来,境外职业资格认证就在我国境内出现并开展活动,在产生一些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境外职业资格认证的系统的监督管理机制尚不健全,职业资格认证及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系统梳理了境外职业资格认证在境内活动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对存在问题和成因进行细致分析,并就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境外职业资格认证境内活动监督管理办法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资格 境外职业资格认证 监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建设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谢晶 《中国人事科学》 2018年第11期68-81,共14页
城镇劳动者的科学素质水平是关系到国家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自2006年开始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来,通过加强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建设、稳步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加强制度和设施等... 城镇劳动者的科学素质水平是关系到国家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自2006年开始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来,通过加强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建设、稳步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加强制度和设施等基础工作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坚持以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为中心、坚持以职业发展为导向、坚持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参与、坚持制度化和平台化建设,我国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得到大幅提升,从2007年的2.97%增长到2018年的10.14%,但仍然存在对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的认知还不到位、评估体系及其结构调整机制尚不完善、各部门协调统筹的机制尚未形成、广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的机制尚未建立等突出问题。为此,本文结合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国际经验,提出了我国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提升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劳动者 科学素质建设 继续教育 职业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工程师能力素质框架构建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谢晶 黄梅 孙一平 《中国人事科学》 2020年第5期41-51,共11页
工程师能力素质框架的构建对工程师的培养、评价和激励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基于框架形成的工程师能力素质标准不仅可以反映不同层次工程师所具有的特质,也能反映出工程师的成长规律。在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工程师能力素质框架的构建对工程师的培养、评价和激励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基于框架形成的工程师能力素质标准不仅可以反映不同层次工程师所具有的特质,也能反映出工程师的成长规律。在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挑战、加强工程伦理构建、适应大型工程和复杂工程要求、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落实新发展理念、支撑建设制造强国的新时代背景下,工程师的能力素质也有了新的变化。本研究综合国内外工程师的能力素质框架,结合新时代要求,按照麦克利兰的冰山模型,形成包括工程知识、专业技能、关键素质和伦理道德四个方面的我国新时代工程师能力素质框架,同时按照国际惯例,构建了初、中、高三级工程师对应的能力素质指标,最后提出完善工程师制度、促进工程师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建立健全工程师认证和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学会协会的积极作用、积极推进工程师国际互认工作等配套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师新时代 能力素质 工程技术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境外)知名企业CEO继任实践和规律
4
作者 赵宁 《中国人事科学》 2018年第5期39-44,共6页
企业CEO对一个企业当前和未来发展成败与否具有重大影响。本研究通过对50家国外(境外)知名企业CEO的继任实践进行归纳、汇总和分析,试图找出这些企业CEO继任规律,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和我国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实践提供具体参考依据和... 企业CEO对一个企业当前和未来发展成败与否具有重大影响。本研究通过对50家国外(境外)知名企业CEO的继任实践进行归纳、汇总和分析,试图找出这些企业CEO继任规律,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和我国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实践提供具体参考依据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继任 知名企业 继任规律 继任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企角色定位与企业家精神国企角色定位与企业家精神
5
作者 董志超 《人事天地》 2016年第10期9-12,共4页
国有企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如此的关注和争议,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遭遇这样多的挑战和压力。改革开放近40年,国企改革一直没有停止,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国企改革的焦点之一就是国企的角色定位与企业家精神。一位国企董... 国有企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如此的关注和争议,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遭遇这样多的挑战和压力。改革开放近40年,国企改革一直没有停止,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国企改革的焦点之一就是国企的角色定位与企业家精神。一位国企董事长说:'我们既要当政治家,又要当企业家、社会活动家……'多重角色让国企领导人难以适应,风险重重,也极大地影响着国企自身的发展。一、国企目前的基本状况据财政部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 角色定位 国企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 党管干部原则 国有企业制度 央企 法人企业 企业领导人员 职业经理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非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现状与思考
6
作者 佟亚丽 《人事天地》 2016年第1期23-25,共3页
一、南非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情况 (一)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与规划 民主改革以来,南非政府的各项政策和策略将开发足够的人力资源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重建和发展计划将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五项核心计划之一来推动南非重建... 一、南非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情况 (一)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与规划 民主改革以来,南非政府的各项政策和策略将开发足够的人力资源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重建和发展计划将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五项核心计划之一来推动南非重建和发展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南非 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现状 民主改革 国家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技术类职业与技能类职业的差异、划分与职业标准建设
7
作者 许远 范巍 《中国人事科学》 2024年第5期40-52,共13页
专业技术人员与技能人员是职业分类的两个相关类别,但在分类过程中,一些“跨界”职业究竟应如何归类尚存争议,且此科分类事关后续职业标准开发、人才队伍建设、技能等级评价(或专业技术等级考核)等,亟需深入研究。基于对职业分类的功能... 专业技术人员与技能人员是职业分类的两个相关类别,但在分类过程中,一些“跨界”职业究竟应如何归类尚存争议,且此科分类事关后续职业标准开发、人才队伍建设、技能等级评价(或专业技术等级考核)等,亟需深入研究。基于对职业分类的功能作用、职业分类大典的修订背景的梳理,通过回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修订过程,凝练出科学划分专业技术类职业和技能类职业的依据,尝试建立判定两类职业表述和专业技术或技能等级描述的标准话语体系,为两类人员职业生涯的贯通、接续发展提供依据,旨在为完善我国现代职业分类、职业标准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分类 专业技术人员 技能人员 划分标准 职业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国康养人才队伍建设及其启示 被引量:11
8
作者 赵宁 高原 范巍 《中国人事科学》 2019年第6期78-86,共9页
发展康养产业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的发展,建设一支专业化素质和职业化程度较高的康养人才队伍愈发重要。美国、日本等国家康养人才培养和配置各具特点,其发展经验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发展康养产业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的发展,建设一支专业化素质和职业化程度较高的康养人才队伍愈发重要。美国、日本等国家康养人才培养和配置各具特点,其发展经验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一是应加快发展学历教育,构建康养人才教育培养体系;二是建立康养人才能力认证体系,健全职业能力评价制度和培训机制;三是加强行业协会作用,完善行业标准,营造良好的行业生态;四是贯通职业发展,促进康养员、康养士和康养师三类职业培养与高技能人才之间的流动;五是加强内部管理,推行康养从业人员培训上岗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养人才 人才培养 职业发展 能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制度基本概念界定与政策取向的辨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孙一平 蔡学军 《中国人事科学》 2018年第8期63-71,共9页
随着新一轮改革的推进,一些关系到职称制度的关键问题成为各方面关注和讨论的重点,对这些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辨析,是后续的改革走向科学规范的基础。本文就这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如职称与职业资格关系问题、职称功能定位和分类... 随着新一轮改革的推进,一些关系到职称制度的关键问题成为各方面关注和讨论的重点,对这些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辨析,是后续的改革走向科学规范的基础。本文就这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如职称与职业资格关系问题、职称功能定位和分类推进问题、职称评审社会化问题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改革的持续推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称 职称制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问题和改革路径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晶 黄梅 《中国人事科学》 2018年第1期22-30,共9页
本文基于大样本调查的分析结果,在系统分析农业技术人员职称改革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新问题的基础上,对深化农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改革的相关路径进行了宏观思考,以期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农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体系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职称 职称评价 农业技术人员 改革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企领导终身追责“紧箍咒”能否切实发力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志超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7-87,共1页
2016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应当说,"终身追责"意味着无论当事人是否在职、是否转任,都要为自己的"重大决策"负责,这为在任的、对重大决策负有责任的领导者来说,... 2016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应当说,"终身追责"意味着无论当事人是否在职、是否转任,都要为自己的"重大决策"负责,这为在任的、对重大决策负有责任的领导者来说,无疑又增加了一道"紧箍咒",促使其在行使权力时有了更多的"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企领导 国有企业 因果关系 经营投资 转任 新加坡淡马锡 负有责任 资产损失 现代企业制度 国企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时工”何时才能“退场”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志超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80-81,共2页
"临时工"是一个在法律意义上并不存在的用工形态,如今却存在于多个行业,并引发"临时工现象"。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希望能实现用工效益的最大化,在编制严格控制,任务又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临时用工"、&... "临时工"是一个在法律意义上并不存在的用工形态,如今却存在于多个行业,并引发"临时工现象"。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希望能实现用工效益的最大化,在编制严格控制,任务又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临时用工"、"劳务派遣"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时工” 编外人员 合法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宣传思想文化人才发展状况调查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宁 范巍 《中国人事科学》 2019年第11期60-70,共11页
对我国宣传思想文化人才队伍的整体情况和人才发展状况进行了较全面的统计调查,并对全国宣传思想文化人才职业结构、职业发展状况和个人主观感受进行了分析评估。调查发出并收回有效问卷13,496份,涉及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4.... 对我国宣传思想文化人才队伍的整体情况和人才发展状况进行了较全面的统计调查,并对全国宣传思想文化人才职业结构、职业发展状况和个人主观感受进行了分析评估。调查发出并收回有效问卷13,496份,涉及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4.9万余家宣传文化单位,以及18家中央宣传文化单位和98家中央和国家机关单位、3,000余家民营文化企业(单位)。统计范围为宣传思想文化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创作表演、传承传播、生产经营、技术保障、组织管理和精神文明创建等工作的人员。本报告分析了我国宣传思想文化人才资源总量、结构和发展变化情况,可为制定和完善相关领域人才政策提供基础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传思想文化人才 职业发展状况 职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体系设计 被引量:5
14
作者 范巍 《中国人事科学》 2018年第7期72-80,共9页
框架体系是体现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功能定位、构成要素及其内在关系的重要制度表征。本研究重点针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框架体系,运用文献研究、座谈访谈等方法,就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概念术语、历史演进、阶段特征、职业资格类别划... 框架体系是体现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功能定位、构成要素及其内在关系的重要制度表征。本研究重点针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框架体系,运用文献研究、座谈访谈等方法,就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概念术语、历史演进、阶段特征、职业资格类别划分和分类办法、结构关系、治理模式以及配套改革等问题开展了专题研究,并据此提出优化我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框架体系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技术人员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人才培养计划绩效评价和动态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晶 《中国人事科学》 2018年第5期64-72,共9页
国家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对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集聚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发挥了重要的引领性作用。如何检验和评估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效果以及如何解决当前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重选拔轻管理,重激励轻考核"以及人才"... 国家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对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集聚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发挥了重要的引领性作用。如何检验和评估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效果以及如何解决当前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重选拔轻管理,重激励轻考核"以及人才"标签化"等问题,是人才计划进一步有效实施的基础。本文以"百千万人才工程"为例,借鉴标准化评价思路,提出国家人才培养计划绩效评价模型和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动态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以期能够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计划的科学性,提高人才培养计划的整体效能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计划 绩效评价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新常态下的人社工作之四:创创新新驱驱动动
16
作者 董志超 《人事天地》 2015年第9期14-16,共3页
2014年7月,习近平在与党外人士的座谈会上重申了有关经济新常态观点:他认为有几个主要特点: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014年7月,习近平在与党外人士的座谈会上重申了有关经济新常态观点:他认为有几个主要特点: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世界经济论坛每年都发布各国竞争力指数,它的分类是按照哈佛教授波特竞争论设计的,它按照要素驱动、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对世界各国进行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外人士 要素驱动 竞争力指数 投资驱动 人社 瑞士日内瓦 人才选拔 动动 能进不能出 人才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新常态下的人社工作之三:结构调整
17
作者 董志超 《人事天地》 2015年第8期16-17,共2页
中国目前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2014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投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高于工业平均增速、单位GDP能耗下降等数据表明,中国经济结构"质量更好,结构更... 中国目前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2014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投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高于工业平均增速、单位GDP能耗下降等数据表明,中国经济结构"质量更好,结构更优"。一、服务业发展将促使更多人从"二产"转移过来目前中国服务业比重在逐年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中国服务业比重4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比重 高新技术产业 人社 中国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优化 发展前景 经济增长 人从 区域发展政策 区域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十三五”时期人才工作的思考
18
作者 董志超 《人事天地》 2016年第8期14-15,共2页
2016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重要节点。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面对经济进入新常态,结构性矛盾凸显,世界经济整体下... 2016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重要节点。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面对经济进入新常态,结构性矛盾凸显,世界经济整体下滑,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国家制定了针对结构优化、供给侧改革为主线的五年发展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工作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五年规划 经济转型升级 国民经济 结构性矛盾 社会发展 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战略性地位”笔谈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宪 李志刚 +15 位作者 吴江 赖荣 蓝志勇 赵永乐 徐军海 孙锐 汪怿 姚凯 黄健 范巍 唐贵瑶 常静 刘长军 陈丽君 孙同立 刘伟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21,共21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极大凸显了人才工作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起跑阶段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全面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讲话和省委...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极大凸显了人才工作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起跑阶段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全面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讲话和省委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西南交通大学党的组织建设与人才发展研究中心邀请了来自全国的18位专家学者,围绕十八大以来四川人才发展的历史经验、新时代人才高地建设的科学规律等问题,对标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先行先试的成功探索,突出问题导向,为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标准和更高水平推进四川人才高地建设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建设人才 粤港澳大湾区 问题导向 西南交通大学 人才高地建设 战略性地位 党的组织建设 十八大以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职业勾勒技术工人队伍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20
作者 范巍 赵智磊 《中国工运》 2024年第10期32-34,共3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一流技术工人是现代工业生产的关键要素,其技能水平、创新能力及职业素养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一流技术工人是现代工业生产的关键要素,其技能水平、创新能力及职业素养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和国家整体经济实力,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制造业强国目标、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今年9月,第八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增加人工智能训练师、汽车维修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方向)、网约配送员3个新职业(工种)赛项,这些新职业的加入充分体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方向。技术进步带来分工细化,在技术工人队伍中催生更多新职业、新工种,这是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的必然,也勾勒和刻画出技术工人队伍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工人队伍 整体经济实力 一流技术 中国式现代化 汽车维修工 人工智能 职业技能大赛 制造业强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