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政治机会结构视角下国际非政府组织与发达国家间关系探析 |
徐莹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1
|
|
2
|
试论当代中国外交形象的塑造 |
金正昆
|
《国际论坛》
|
2003 |
10
|
|
3
|
中国外交与北京奥运会 |
李志斐
|
《学术探索》
CSSCI
|
2008 |
4
|
|
4
|
国际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合作路径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以澳大利亚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印度洋海啸中的救援行动为案例 |
徐莹
|
《宁夏党校学报》
|
2008 |
1
|
|
5
|
国际援助视域下的文化遗产外交:表象、实质与启示 |
徐莹
|
《区域与全球发展》
|
2022 |
1
|
|
6
|
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深层原因解析 |
黄大慧
|
《日本学论坛》
|
2005 |
0 |
|
7
|
中国电子游戏国际传播的文化外交潜能探析——基于想象群际接触假说 |
徐莹
杨斯予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25 |
|
|
8
|
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梦 |
王义桅
韩雪晴
|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1
|
|
9
|
特朗普及其第二任期涉外团队的对华倾向与政策影响 |
刁大明
奚千涵
|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0
|
“一带一路”与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
王义桅
刘雪君
|
《前线》
CSSCI
|
2019 |
3
|
|
11
|
领导力类型视角下的欧盟“碳外交”研究:工具、实践与前景 |
徐莹
秦政
|
《区域国别学刊》
|
2023 |
1
|
|
12
|
中国发展有利于东北亚和平稳定 |
黄大慧
|
《东北亚学刊》
|
2012 |
0 |
|
13
|
试析当前国际政治格局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
王浩
|
《魅力中国》
|
2010 |
0 |
|
14
|
中国与日本经贸发展道路的异同分析 |
苏静
|
《商情》
|
2011 |
0 |
|
15
|
21世纪以来美国穆斯林群体政党倾向的变化及其影响 |
刁大明
奚千涵
|
《当代美国评论》
CSSCI
|
2024 |
1
|
|
16
|
热话题与冷思考——关于“一带一路”与中国外交的对话 |
王义桅
吕楠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3
|
|
17
|
英国学派的思想流变——从多元主义到社会连带主义 |
刘波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8
|
如何应对“一带一路”威胁论 |
王义桅
|
《领导科学论坛》
|
2019 |
2
|
|
19
|
全球化的背后:现代性实践的起源、扩散及其对世界秩序的塑造 |
张广生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20
|
日本对华ODA贷款计划的终结 |
杜浩
熊李力
|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