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书馆红色文献利用与研究探析——以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26
1
作者 宋姬芳 朱小梅 王丽丽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1-76,共6页
探索图书馆红色文献的利用和研究现状,将有效支持和推动中国共产党史、中国现代史和区域史等多领域的研究,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以及资政育人都有重要意义。论文以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整理红色文献目录、建设红色文献平台、红色... 探索图书馆红色文献的利用和研究现状,将有效支持和推动中国共产党史、中国现代史和区域史等多领域的研究,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以及资政育人都有重要意义。论文以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整理红色文献目录、建设红色文献平台、红色文献数字化开发、策划红色展览等为例,进一步深度挖掘与研究红色文献深度利用方式,力图通过馆际合作、与院系专家合作和课题研究等,探索红色文献研究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献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文献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化历史研究拓展对中国长期发展史的认知
2
作者 陈志武 林展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6,共8页
一、引言量化历史和数字人文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交叉学科。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两者都促进了人文学科的发展。同时,量化历史研究跟数字人文两者之间也是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与数字人文相比,量化历史的重点集中在数据库的利用,特... 一、引言量化历史和数字人文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交叉学科。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两者都促进了人文学科的发展。同时,量化历史研究跟数字人文两者之间也是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与数字人文相比,量化历史的重点集中在数据库的利用,特别是结合量化分析方法、社会科学理论来研究重要的历史现象,发现其中的规律、验证因果关系并提供系统解释。也就是说,数字人文一般是基于数据对现象之间的相关性做出估算、判断,而量化历史研究则更进一步探究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从统计学上做系统验证。随着更多历史数据库的建立并为学界开放,量化分析方法的应用也随之增加,变得更为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社会科学理论 交叉学科 历史数据库 大数据 因果关系 人文学科 量化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籍文献通用知识模型研究与设计
3
作者 陈涛 赵晓飞 +1 位作者 杨鑫 林立信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5年第1期139-153,共15页
我国拥有卷帙浩繁的古籍文献,传统的古籍组织与管理方式实现了古籍资源从“藏”到“用”的转变,但“裸资源”越来越难满足数智时代的古籍利用需要。文章考察分析了古籍文献知识组织可复用本体模型,并梳理了古籍文献知识建模视角与思路,... 我国拥有卷帙浩繁的古籍文献,传统的古籍组织与管理方式实现了古籍资源从“藏”到“用”的转变,但“裸资源”越来越难满足数智时代的古籍利用需要。文章考察分析了古籍文献知识组织可复用本体模型,并梳理了古籍文献知识建模视角与思路,从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两个维度提出了古籍文献通用知识模型五层框架结构。为验证模型可用性,文章以《永乐大典》“湖”字册为例,构建关联数据集,探索融合关联数据的古籍文献知识图谱,实现了知识聚合与知识发现。本文立足古籍整体,构建了古籍文献通用知识组织模型,为古籍知识的关联呈现、传播共享和智慧应用提供了可选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 本体构建 知识图谱 关联数据 永乐大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数据”术语定义及相关问题研究
4
作者 加小双 姚静 张子桐 《中国科技术语》 2025年第2期36-44,共9页
采用网络调查法、文献研究法,首先梳理智慧数据定义的提出背景;然后分析了该概念在属性、价值和方法三个维度的现状;最后,对智慧数据定义中的主要分歧和现存困境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结合当前发展趋势,对其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 采用网络调查法、文献研究法,首先梳理智慧数据定义的提出背景;然后分析了该概念在属性、价值和方法三个维度的现状;最后,对智慧数据定义中的主要分歧和现存困境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结合当前发展趋势,对其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推动智慧数据理论与实践发展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数据 大数据 数智治理 术语定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人文项目中档案数据开发工具及应用研究——以“欧洲时光机”为例 被引量:26
5
作者 龙家庆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15,共6页
欧洲时光机是数字人文研究的典型项目,它充分运用档案数据来勾勒历史场景,还原了欧洲历史和文化源流。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欧洲时光机项目展开调查,梳理其"孕育"和"成长"两个阶段的特征,揭示项目发展脉络。按... 欧洲时光机是数字人文研究的典型项目,它充分运用档案数据来勾勒历史场景,还原了欧洲历史和文化源流。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欧洲时光机项目展开调查,梳理其"孕育"和"成长"两个阶段的特征,揭示项目发展脉络。按照欧洲时光机的业务步骤,对档案数据收集、扫描识读、内容关联、分布存储、开发利用等环节进行工具技术分析。在实际项目开展中,除了对工具技术关注外,还应考虑项目应用场景、档案叙事功能和协同合作范畴,进而立体化实现档案资源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时光机 档案数据 数字人文 文本识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P2”数字人文教育综合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23
6
作者 加小双 冯惠玲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2-29,共8页
随着数字人文作为独立学科受到普遍认可,数字人文教育随即在国内外高校相继展开。数字人文是一种体现"破坏性创新"的知识生产实践,它要求有一种与其相适应的教育体系作为支撑。文章在对数字人文核心理念和基本特征进行系统分... 随着数字人文作为独立学科受到普遍认可,数字人文教育随即在国内外高校相继展开。数字人文是一种体现"破坏性创新"的知识生产实践,它要求有一种与其相适应的教育体系作为支撑。文章在对数字人文核心理念和基本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SCP2数字人文教育综合体系,并对其应用实践和应用价值进行描述和分析。SCP2体系是一种"开源"教育模式,作为一个体现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框架体系,能为各高校建设以数字人文为基础的新文科教育体系提供方法和路径指引,助力新时代数字人文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教育 协作 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人文赋能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机制与路径 被引量:19
7
作者 加小双 姚静 《山西档案》 2022年第3期19-27,共9页
数字人文现已成为档案领域理论研究的关注热点和实践领域的探索焦点,本文以“数字人文如何赋能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为研究问题,集中探究数字人文赋能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作用机制与发展路径。在对国内外档案领域的数字人文项目进行广泛调... 数字人文现已成为档案领域理论研究的关注热点和实践领域的探索焦点,本文以“数字人文如何赋能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为研究问题,集中探究数字人文赋能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作用机制与发展路径。在对国内外档案领域的数字人文项目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选取13个典型项目进行时间、空间、信息等维度的编码分析,进而归纳结论。研究提出数字人文赋能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三维机制体系:首先,在纵向的时间维度,数字人文赋能历史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建设进而实现存量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其次,在横向的空间维度,数字人文赋能档案资源专题建设进而实现档案资源的范围拓展;最后,在竖向的信息维度,数字人文赋能档案资源的数据化进而推动实现档案数据叙事和媒介重构。研究还提出充分利用数字人文赋能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发展路径:首先,应巧妙借助数字人文方法和工具,做好历史档案资源的存量开发与利用;其次,应拓展档案资源对象范围;最后,应发挥档案数据赋能作用,实现档案资源的可视化呈现和知识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档案资源体系 数据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人文视角下的古籍知识关联探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丽丽 张宁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2年第9期51-59,共9页
[目的/意义]数字人文方兴未艾,为古籍知识关联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现代科技手段。对古籍内容挖掘与知识关联进行研究,有助于提升古籍资源开发水平与服务质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法/过程]通过文献综述和网络调... [目的/意义]数字人文方兴未艾,为古籍知识关联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现代科技手段。对古籍内容挖掘与知识关联进行研究,有助于提升古籍资源开发水平与服务质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法/过程]通过文献综述和网络调研,梳理数字人文视角下古籍知识关联的研究,探讨古籍知识关联的关键环节,通过古籍知识关联应用举例分析古籍知识关联的壁垒。[结果/结论]数字人文视角下,从文献单元层次的组织深入到知识单元层次的组织,借助数据分析技术、机器学习、可视化技术等,可实现古籍知识关联。古籍知识关联起点是文献组织,基础是古籍数据,本质是知识组织。古籍知识关联可进行方志与家谱挖掘、钤印知识网络发现、特定时期与地域学者研究脉络与交往分析等,但在实施中仍面临知识元处理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集成平台少等壁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整理 数字人文 知识关联 知识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性公共危机中数字人文的作用分析——以2019新冠疫情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加小双 姚静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0年第9期22-30,共9页
[目的/意义]有效应对现代社会各种突发性公共危机,需要坚持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理念,实现协同治理。2019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以数字人文这一新兴学科为代表的各学科领域积极应对,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危机中产生积极效益并积累有效经验。[方... [目的/意义]有效应对现代社会各种突发性公共危机,需要坚持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理念,实现协同治理。2019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以数字人文这一新兴学科为代表的各学科领域积极应对,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危机中产生积极效益并积累有效经验。[方法/过程]本文以内容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系统调研数字人文应对该疫情的前沿动向,选取12个国内外针对2019新冠疫情的代表性数字人文项目,以信息空间理论作为理论依据,从编码、抽象、扩散3个维度对其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数字人文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危机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主要包括:促使社会各个层面充分认识到公共危机数据的重要性并积极采取行动;推动公共危机信息广泛传播进而实现公众教育;促进各学科领域内新知识的生产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公共危机 数字人文 新冠疫情 信息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档案学理论对数字管护研究的支柱性贡献 被引量:3
10
作者 龙家庆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1,共5页
数字管护关注资源维护和价值增值,离不开档案知识及其工作流程的支撑,是具有全生命周期特征的保管策略。为厘清数字管护与档案工作的关联,论文从知识结构、教育交融、实践协同三个维度予以论证,发现档案管理和数字管护理论根植同源。在... 数字管护关注资源维护和价值增值,离不开档案知识及其工作流程的支撑,是具有全生命周期特征的保管策略。为厘清数字管护与档案工作的关联,论文从知识结构、教育交融、实践协同三个维度予以论证,发现档案管理和数字管护理论根植同源。在辨析数字管护学术史和核心内涵的基础上,以来源原则、文件生命周期、档案鉴定理论为例,探究三大基础理论在数字管护研究中的具体应用,进而论证档案学理论对数字管护研究的支柱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管护 档案学理论 档案价值 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测绘服务业发展政策研究: 基于文本量化分析的视角
11
作者 郝杰 肖源 +1 位作者 钱明辉 宗一君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1年第3期28-37,共10页
[目的/意义]测绘信息服务正由原来简单的地理要素和空间信息的查询,向智能化辅助决策型的综合信息知识服务系统发展,由通用管理功能向专业功能方向发展,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巨大效益和便利。中国测绘服务业发展迅速,已被国家列... [目的/意义]测绘信息服务正由原来简单的地理要素和空间信息的查询,向智能化辅助决策型的综合信息知识服务系统发展,由通用管理功能向专业功能方向发展,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巨大效益和便利。中国测绘服务业发展迅速,已被国家列为鼓励发展的战略性行业,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鼓励与支持,研究中国测绘服务业发展政策并分析国家发布的测绘服务业政策,将对未来政策的落地实施与改进有着重大意义。[方法/过程]笔者分析中国七大地区土地测绘行业政策,采用文本量化分析方法,从行业整体关注度、基本设施、行业监管等7个维度对各地土地测绘政策进行比较、分析,辨识行业发展障碍并提出解决对策。[结果/结论]通过关键词的分析,得出重要结论:(1)由于资源分布、经济基础、技术人才等原因致使各地土地测绘政策关注度与实施成果有较大差异;(2)东部地区在政策关注度与政策实施成果方面均较西部地区有较大优势。因此在未来的行业发展规划中,政府应从管理体制、市场机制、基建设施、人才培养、成果管理5个方面进行改善,以促进测绘行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测绘 产业政策 文本量化分析 发展建议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管护研究中档案管理的既有探索与辩证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龙家庆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36,共6页
数字管护作为国际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分支领域,致力于维护和提升管护对象的价值。文章采用内容分析和文献计量方法,对数字管护概念进行溯源和界定;归纳出数字管护研究中“档案知识关联”“档案教育融合”“档案业务协同”等三个研究主题... 数字管护作为国际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分支领域,致力于维护和提升管护对象的价值。文章采用内容分析和文献计量方法,对数字管护概念进行溯源和界定;归纳出数字管护研究中“档案知识关联”“档案教育融合”“档案业务协同”等三个研究主题,并予以评述。同时,参考数字管护理论框架和现有实践项目,提出四方面的辩证思考:反思数字管护研究中档案概念的变化,关注档案学科与数字管护研究的融合,明确档案工作者在管护实践中的角色,推动档案工作嵌入数字管护基础设施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管护 档案管理 档案价值 档案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赜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佳楠 《教育传播与技术》 2024年第5期3-12,64,共11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它不仅要持续性地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还要利用最新的技术手段进行赋能。数字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化与多元化展现绘制了崭新的实践图景,注入了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它不仅要持续性地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还要利用最新的技术手段进行赋能。数字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化与多元化展现绘制了崭新的实践图景,注入了鲜活的创新动能。当前,各种数字教育的新样态被催生出来,这为数字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出场”进行了超前布局。强化“数字技术赋能”不仅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应然图景,还成为促进其创新发展的实践场景。在此过程中,数字技术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能释放的可行性。然而,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是智能技术由个性化向普适化转变的过程。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同时,这一过程也暗含意识形态、伦理失范、认知疑难等不同维度的潜在风险。基于此,要做好数字思政,核心应以育人成效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关键在于实现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和共同作用,重点在于塑造数字化的思维方式,而根本则是严格依法依规治理网络,做好数字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建设的“三清”,切实提升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思想政治教育 布局 风险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tGPT介入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4
作者 郭佳楠 《当代教研论丛》 2024年第11期107-112,共6页
人工智能是推动现代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战略支撑,ChatGPT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作为德育教育的催化剂正在彻底重塑着现有的大学立德树人的实践活动,如何趋利避害以及持怎样的使用态度将成为一个研究的重要命题。文章首先通过详细阐述... 人工智能是推动现代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战略支撑,ChatGPT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作为德育教育的催化剂正在彻底重塑着现有的大学立德树人的实践活动,如何趋利避害以及持怎样的使用态度将成为一个研究的重要命题。文章首先通过详细阐述ChatGPT的涵义与技术特征,从立德树人的传统及内涵界定的解读入手,明确ChatGPT介入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本质特征;其次,在对ChatGPT介入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的困境分析的基础上,考察ChatGPT介入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困境产生的根源;最后,为了应对这些困境,需要不断进行ChatGPT介入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的内容构建,推动实现ChatGPT介入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方法协同,加强ChatGPT介入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的载体优化。本研究以期从互动发展的角度为大学管理者以及一线教育工作者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并助推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提供具体、可操作的规范指引,推进智能技术在大学道德教育发展中的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立德树人 主体性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记忆:文化记忆的数字宫殿 被引量:155
15
作者 冯惠玲 《中国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6,共13页
信息化进程对于人类记忆是双刃剑,信息技术在强化社会生活记录能力的同时也引发了新的社会失忆现象,数字记忆成为新一代文化记忆。本文在简要爬梳数字记忆由来和现状的基础上,阐述数字记忆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价值,归纳出多资源互补、多媒... 信息化进程对于人类记忆是双刃剑,信息技术在强化社会生活记录能力的同时也引发了新的社会失忆现象,数字记忆成为新一代文化记忆。本文在简要爬梳数字记忆由来和现状的基础上,阐述数字记忆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价值,归纳出多资源互补、多媒体连通、迭代式生长、开放式构建等特点,从目标定位、文化阐释、资源整合、编排展示、技术支撑五个方面提出构建数字记忆项目的架构和要领。本文还分析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记忆机构在数字记忆建设中的重要角色及其原因,倡导图档博机构在数字记忆构建中拓展职能,增加活力。参考文献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 数字记忆 文化记忆 图档博 记忆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双奥”遗产的数字化保存与传播 被引量:12
16
作者 冯惠玲 任瑾 陈怡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31,共10页
[目的/意义]北京作为全球唯一的“双奥之城”,所创造的奥运遗产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珍视、保护和弘扬北京“双奥”遗产是值得研究和付诸行动的大课题。[研究设计/方法]使用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方法,对奥运遗产的概念及行动发展加以梳理,... [目的/意义]北京作为全球唯一的“双奥之城”,所创造的奥运遗产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珍视、保护和弘扬北京“双奥”遗产是值得研究和付诸行动的大课题。[研究设计/方法]使用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方法,对奥运遗产的概念及行动发展加以梳理,分析奥运遗产数字化保存与传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针对国内外有关奥运遗产数字化的探索,剖析其知易行难现象背后的原因,并以“北京记忆•双奥之城”数字展厅的建设为例,探讨“双奥”遗产的数字化保存与传播的应用落地与前景构想。[结论/发现]“双奥”遗产数字化保存与传播在抗风险性、可获得性、传播力、增值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当前数字化进程存在惯性思维、路径困惑、平台缺失、疏于运维的问题;“北京记忆•双奥之城”数字展厅建设中形成的制度、规范和方法体系,有助于在普及奥运知识、弘扬奥运精神方面推出北京经验,并推动数字时代全球奥运遗产战略的实施落地。[创新/价值]北京“双奥”遗产的数字化保存与传播将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和北京记忆打造珍贵数字资产,在网络空间中建立奥林匹克遗产社区,实现全球公众无障碍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遗产 数字化保存 数字化传播 北京奥运会 数字展厅 数字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驱动的档案文献遗产元数据设计与应用研究——以苏州丝绸档案为例 被引量:11
17
作者 牛力 黄赖华 +1 位作者 贾君枝 刘雨欣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CSSCI 2023年第5期15-31,共17页
档案文献遗产元数据是实现档案文献遗产组织、数字存储的关键,也是开发利用的保障。本研究引入本体理论与方法,考虑本体中包含的类的定义、类的层级结构以及类的属性等特点,设计具有语义特征、包含内容元素的聚合式元数据体系。以档案... 档案文献遗产元数据是实现档案文献遗产组织、数字存储的关键,也是开发利用的保障。本研究引入本体理论与方法,考虑本体中包含的类的定义、类的层级结构以及类的属性等特点,设计具有语义特征、包含内容元素的聚合式元数据体系。以档案文献遗产为研究对象,以档案文献遗产的元数据设计为核心问题,提出本体驱动的档案文献遗产元数据设计总体框架和具体步骤,包括资源选取与采集、本体模型的构建、从本体到元数据、元数据方案应用四个方面,并以苏州丝绸档案为例,结合资源特征,构建本体模型,实现该对象的元数据方案设计与应用,以证实本体方法指导元数据构建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文献遗产 元数据 本体 苏州丝绸档案 档案实体 数字化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学理论的人物照片档案开发利用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钱毅 崔浩男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19,共4页
人物照片档案资源蕴含丰富的隐性知识和语义信息,其深度开发利用仍处于探索阶段。文章借鉴图像学的图像类型和分析层次理论,结合当下的人脸识别等技术,提出以“认人—识人—用人”为明线、“人脸特征库—人物知识库—人物应用场景池”... 人物照片档案资源蕴含丰富的隐性知识和语义信息,其深度开发利用仍处于探索阶段。文章借鉴图像学的图像类型和分析层次理论,结合当下的人脸识别等技术,提出以“认人—识人—用人”为明线、“人脸特征库—人物知识库—人物应用场景池”为暗线的人物照片档案开发新框架,以实现照片档案的要素识别、语义关联和深度利用,对于转变照片档案开发利用的传统思维和固有方式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片档案 信息资源开发 图像学理论 语义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档案化保护的传统村落数字记忆建构:内涵、路径与案例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马林青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51,共4页
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库”和“活化石”,在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背景下,建设数字形态的传统村落文化记忆,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文章在对传统村落数字记忆建构及传统村落档案化保护的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档案化... 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库”和“活化石”,在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背景下,建设数字形态的传统村落文化记忆,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文章在对传统村落数字记忆建构及传统村落档案化保护的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档案化保护的传统村落数字记忆建构路径,并以台州古村落数字记忆建设项目为例,对该路径的应用情况进行说明,以期深化对数字记忆建构方法的认识,为档案部门利用数字技术和方法开展传统村落档案资源建设和深度开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数字记忆 档案化保护 数字档案资源建设 古村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歌舞元素影视表达的差异及对中国歌舞片的启示 被引量:1
20
作者 顾亚奇 王立锐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1-25,共5页
在娱乐产业的视听内容生产中,“歌舞”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最典型的当属一大批电视综艺节目,如《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舞蹈风暴》《乘风破浪的姐姐》等“歌舞”元素是才艺展示的内容核心。不仅备受观众喜欢,而且形成了具有强大市... 在娱乐产业的视听内容生产中,“歌舞”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最典型的当属一大批电视综艺节目,如《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舞蹈风暴》《乘风破浪的姐姐》等“歌舞”元素是才艺展示的内容核心。不仅备受观众喜欢,而且形成了具有强大市场号召力的品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以“歌舞”作为主要元素,特定类型的“歌舞电影”却完全是截然不同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好声音》 歌舞元素 电视综艺节目 歌舞电影 歌舞片 娱乐产业 《我是歌手》 市场号召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