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9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风险防范“金字塔”——欧盟《人工智能法案》解读
1
作者 周丹 苏福根 +1 位作者 龚超 袁中果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5年第2期79-88,共10页
欧盟发布的《人工智能法案》提出采用分级管控、全生命周期监管等措施提高人工智能的安全性。基于该法案提出的风险监管理念,结合全球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风险防范案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面对风险时可采取的防范对策:保护受教育者的... 欧盟发布的《人工智能法案》提出采用分级管控、全生命周期监管等措施提高人工智能的安全性。基于该法案提出的风险监管理念,结合全球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风险防范案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面对风险时可采取的防范对策:保护受教育者的基本权益,避免算法歧视;保护师生个人隐私数据,杜绝数据泄露;确保教育应用的透明性和可解释性,防范信息污染。最后,建议适时出台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分类分级指导政策,构建分类分级与风险防范并行的监管制度;高度重视师生隐私信息保护,加强师生人工智能素养教育,积极构建教育可信数据空间;在人工智能教育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应遵从人工智能应用风险防范和伦理规范,确保所开发的教育产品符合伦理准则和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 人工智能法案 人工智能教育 风险防范 可信数据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教师教学研究能力诊断与警示——基于上海市8所知名中学物理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邢红军 龚文慧 +1 位作者 李晶 田望璇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0年第9期1-6,共6页
从教学研究论文的视角出发,归纳出上海市8所知名中学校长的教师专业素养观,而后借助中国知网,检索上海市8所知名中学物理教师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并进行分析,以此衡量中学教师教学研究能力,从而折射出我国中学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研究发... 从教学研究论文的视角出发,归纳出上海市8所知名中学校长的教师专业素养观,而后借助中国知网,检索上海市8所知名中学物理教师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并进行分析,以此衡量中学教师教学研究能力,从而折射出我国中学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研究发现,校长的教师专业素养观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中学物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原因在于8位知名中学校长在某种程度上忽视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发展,8所知名中学物理教师教学研究意愿不足,上海市教师职称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建议清醒认识我国中学教师教学研究能力严重不足的现状,全面提升我国中学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改革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教师 教学研究能力 教学研究论文 教师专业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学改革发展的感悟与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邓跃茂 《基础教育参考》 2016年第5期13-15,共3页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新时期,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也逐渐深入和展开。中学教育如何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进一步发展的活力何在,是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关键词 中学改革 感悟 经济转型升级 三中全会 教育领域 智力支撑 中学教育 新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导数中与零点有关的双变量问题的解题策略
4
作者 金鑫 陈增彩 《高中数理化》 2025年第1期68-70,共3页
在近几年高考和模拟考试中,函数与导数的综合应用试题经常涉及双变量问题,导数是研究函数问题的工具之一.函数兼具数形两种属性,因此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灵活多样.本文从多个角度对一类双零点变量的典型问题进行解题分析和变式运用,旨在... 在近几年高考和模拟考试中,函数与导数的综合应用试题经常涉及双变量问题,导数是研究函数问题的工具之一.函数兼具数形两种属性,因此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灵活多样.本文从多个角度对一类双零点变量的典型问题进行解题分析和变式运用,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解决导数中双零点变量问题的基本求解策略:将双变量转化为单变量、应用零点存在定理进行执果索因、应用割线和切线进行放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考试 双变量 变量转化 解题策略 单变量 零点 解题分析 导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向量数量积中有关动点问题的研究
5
作者 金鑫 《高中数理化》 2025年第3期40-42,共3页
1方法分析.与平面向量数量积运算有关的问题,体现代数运算与几何分析的有机融合,是历年高考数学试卷中的重点问题,尤其是涉及动点的取值范围与最值问题,解决起来方法更是灵活多样.本文以动点所在位置为主线,对三种典型问题进行研究,将... 1方法分析.与平面向量数量积运算有关的问题,体现代数运算与几何分析的有机融合,是历年高考数学试卷中的重点问题,尤其是涉及动点的取值范围与最值问题,解决起来方法更是灵活多样.本文以动点所在位置为主线,对三种典型问题进行研究,将多种知识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和提升,以期促进学生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几何直观等核心素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数学运算 最值问题 动点问题 平面向量数量积 代数运算 几何直观 几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素养发展的真实情境跨学科实践教学探索——以设计制作“小型新能源利用模型”教学为例
6
作者 周惠 《中学物理》 2025年第6期17-21,共5页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增设了跨学科实践主题,一线教师如何进行跨学科教学活动设计是需要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案例以登山露营和越野活动中照明、手机等设备电量不足的真实问题为情境,以“如何利用新能源解决真实情境问题...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增设了跨学科实践主题,一线教师如何进行跨学科教学活动设计是需要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案例以登山露营和越野活动中照明、手机等设备电量不足的真实问题为情境,以“如何利用新能源解决真实情境问题”为驱动问题,引导学生在逐步突破障碍问题的过程中解决驱动问题,设计并制作小型新能源利用模型,实现照明和为手机充电等功能,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探索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教学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实践教学 小型新能源利用模型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教师专业能力分析框架建构——基于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培训平台视频内容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慧敏 逯行 +2 位作者 孙晋美 衷克定 李芒 《数字教育》 2016年第6期26-32,共7页
随着课程改革、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以及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全社会要求教师提升专业能力——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向研究型教师方向发展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本文先从理论层面对教师专业能力进行分析和框架建构,然后依托北... 随着课程改革、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以及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全社会要求教师提升专业能力——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向研究型教师方向发展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本文先从理论层面对教师专业能力进行分析和框架建构,然后依托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教师培训平台,以分析实践平台上的教师培训视频与其学习记录,来丰富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能力分析框架,用于解读高校不同职称、教龄、年龄的教师在专业能力发展方面的差异与需求,从而为高校教师培训提供改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教师专业能力 教师培训 需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以“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朱丽明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39,共3页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体现地理学科价值的关键素养,是中学地理课程的核心目标,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是当前课堂教学中的难题。本文以“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为例,探索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体现地理学科价值的关键素养,是中学地理课程的核心目标,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是当前课堂教学中的难题。本文以“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为例,探索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深度学习策略探析——以“中国的人口”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夏令 朱丽明 《地理教育》 2023年第S01期140-141,共2页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的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核心素养通过地理学习形成,具有地理学科特性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由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等要素构成,是体现地理学科...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的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核心素养通过地理学习形成,具有地理学科特性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由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等要素构成,是体现地理学科价值的关键素养,也是中学地理课程的核心目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课堂,如何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成为研究焦点。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核心特征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在教师引领下,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且有意义的学习过程[1]。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是实现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中国的人口”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核心素养 高阶思维 学习主题 体验成功 教师引领 地理实践力 地理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京中考改革新方案的初中化学教学尝试——开发与实施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 被引量:6
10
作者 冯杰利 韩立新 王艳芝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9年第14期53-55,共3页
论述了在初二年级开设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的开发、实施的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
关键词 化学教学 新中考方案校本课程 新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翻译角度看传教士裨治文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11
作者 殷必轩 殷军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4期580-581,共2页
裨治文作为美国第一位来华传教士,身兼数职其不仅是美国认识、研究中国的先驱者,也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贡献者。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中国也开始步入了近代化历程。裨治文在华三十余年,影响中国政治、经... 裨治文作为美国第一位来华传教士,身兼数职其不仅是美国认识、研究中国的先驱者,也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贡献者。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中国也开始步入了近代化历程。裨治文在华三十余年,影响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裨治文 中国近代化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氛围中学 在情境中动
12
作者 李舒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7年第11期46-48,共3页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目标已经不再仅仅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是更加关注如何培养学生具备数学核心素养。通俗地说,数学的核心素养有"真、善、美"三个维度:一是理解理性数学文明的文化价值,体会数...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目标已经不再仅仅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是更加关注如何培养学生具备数学核心素养。通俗地说,数学的核心素养有"真、善、美"三个维度:一是理解理性数学文明的文化价值,体会数学真理的严谨性、精确性;二是具备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三是能够欣赏数学智慧之美,喜欢数学,热爱数学。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知识 中学 情境 课堂教学目标 数学思想方法 课堂教学过程 新课程改革 初中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社会认同的建构研究
13
作者 孙金辉 杨玲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第18期40-42,共3页
社会环境的变迁影响着大学生社会认同的建构,特定社会环境塑造特定的大学生社会认同情境。自媒体时代的网络社会存在形式创造了一种流动的空间,打破了建立在原有社会基础上的各种认同,使它们重新在自媒体领域建构起来。自媒体时代的网... 社会环境的变迁影响着大学生社会认同的建构,特定社会环境塑造特定的大学生社会认同情境。自媒体时代的网络社会存在形式创造了一种流动的空间,打破了建立在原有社会基础上的各种认同,使它们重新在自媒体领域建构起来。自媒体时代的网络社会存在形式并没有完全消化人类原来存在的社会形式,而是对它们进行了吸收和消化,认同建构在这一社会形式中凸显出不同于传统现实的特点,个体的认同建构作用逐渐凸显。文章结合“媒介使用满足”理论,借助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青年学子在“万物皆媒介”的环境下面临的困惑,发现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认同随着公共话语空间的转移不断改变,甚至出现角色定位错位的困境。文章基于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社会认同建构面临的困境,旨在立足认同建构的内容共通、话语共振、意义共鸣机制,加强对网络空间话语权的掌握,全面探寻自媒体时代建构大学生网络社会认同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网络话语 认同建构 虚拟空间 自我呈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初中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田径教学策略小课题研究
14
作者 孔悦 陈丽华 《体育教学》 2023年第4期76-78,共3页
本文以初中体育学科骨干教师在“青蓝计划”项目团队专业指导与引领下开展的“培养初中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田径教学策略小课题研究”为案例,将小课题研究的开展起点、探索过程、成果结论进行说明,完整阐述小课题研究的历程,包括研究中... 本文以初中体育学科骨干教师在“青蓝计划”项目团队专业指导与引领下开展的“培养初中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田径教学策略小课题研究”为案例,将小课题研究的开展起点、探索过程、成果结论进行说明,完整阐述小课题研究的历程,包括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教学研究在教学实践中的实际应用、小课题带动大课题研究的可能性等内容,多方面展示小课题研究的特性,帮助更多一线教师特别是青年骨干教师了解、选择、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学生 小课题研究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语文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15
作者 牛传福 《语文天地》 2016年第1期87-88,共2页
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语文的世界中,快... 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语文的世界中,快乐的学习、自由的遨游,通过语文学习认识世界、感悟生活。一、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如果一堂语文课仅仅通过课本指导学生,那么在课堂学习当中,一定会有学生产生视觉疲劳或者是出现精力涣散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活动 教学模式创新 视觉疲劳 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 主题教学 自主学习 游戏教学 主题式 思维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季雨季”修炼手册--中学生异性交往的教育策略
16
作者 权秀贤 《福建教育》 2022年第26期16-17,共2页
作为班主任,在陪伴班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我愈发感觉适当而正确的异性交往对其顺利度过青春期以及今后的人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正确认识中学生异性交往[镜头1]羞涩的小清来找我,她谈道:“老师,我究竟应该怎样与异性交往啊?我从... 作为班主任,在陪伴班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我愈发感觉适当而正确的异性交往对其顺利度过青春期以及今后的人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正确认识中学生异性交往[镜头1]羞涩的小清来找我,她谈道:“老师,我究竟应该怎样与异性交往啊?我从心里非常排斥男生,不敢也不愿意同男生讲话,而且我身边的女同学曾因早恋成绩下滑。妈妈反复教育我,不能早恋。前几天看到一件事,更难过:一名男青年在论坛里发帖求助,说他27岁了还未谈过恋爱,不是人长得丑,是从来就没和女生聊过天,导致现在无法和女生正常交往。他说他升入初中后,家里人就不让其与女孩子一起交流,渐渐地他就只喜欢一个人在家里看书,而且人也比较孤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策略 班主任 异性交往 女同学 成绩下滑 早恋 正常交往 花季雨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灭火器模拟实验最佳反应条件探究
17
作者 张帅 张青杨 陈瑞雪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24年第8期60-62,共3页
利用数字化仪器定量表征泡沫灭火器模拟实验中压强与温度的变化情况,探究课堂教学中泡沫灭火器模拟实验的最佳反应条件,从而为“盐类水解”教学提供实验数据支持。对不同条件下体系温度变化趋势的不同情况进行相关热力学理论分析,为教... 利用数字化仪器定量表征泡沫灭火器模拟实验中压强与温度的变化情况,探究课堂教学中泡沫灭火器模拟实验的最佳反应条件,从而为“盐类水解”教学提供实验数据支持。对不同条件下体系温度变化趋势的不同情况进行相关热力学理论分析,为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和“证据推理”素养的落实提供学科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灭火器 模拟实验 手持技术 盐类水解 反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性源瞬变电磁法虚拟波场解析推导
18
作者 李海 赵攀 +1 位作者 李柯颖 刘峥 《物探与化探》 CAS 2024年第5期1193-1198,共6页
瞬变电磁场至虚拟波场的转换是瞬变电磁拟地震处理的基础,瞬变电磁场满足扩散方程,而虚拟波场满足波动方程,二者之间通过Q变换相互转换。将瞬变电磁数据转换成虚拟波场属于积分反变换,具有典型的不适定特性,以往主要采用数值方法求解该... 瞬变电磁场至虚拟波场的转换是瞬变电磁拟地震处理的基础,瞬变电磁场满足扩散方程,而虚拟波场满足波动方程,二者之间通过Q变换相互转换。将瞬变电磁数据转换成虚拟波场属于积分反变换,具有典型的不适定特性,以往主要采用数值方法求解该积分反变换。在数值求解中,需对求解方法和参数进行优化,以获得最佳求解效果。为此,本文推导了电性源瞬变电磁法电场响应的虚拟波场解析解。从均匀半空间电磁场响应的解析解出发,借助于拉普拉斯变换对,得到了阶跃响应和脉冲响应的解析表达式,从而建立起瞬变电磁场和虚拟波场的解析变换对。该解析变换对能够用于测试数值求解方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还能用于检验虚拟波场特性,从而形成有效的虚拟波成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 电性源 虚拟波场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正念教学策略探究——基于脑科学与心理学研究的教育应用视角
19
作者 王薇 柯思宇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2024年第4期47-54,共8页
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正念可视作一个心理、认知和行为全面体验的过程。将正念从脑科学、心理学领域加以转换,可成为具操作性的教育学实践策略。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体系下,正念是指通过放松身体、调整呼吸、有意注意、联想想象等形式,让学... 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正念可视作一个心理、认知和行为全面体验的过程。将正念从脑科学、心理学领域加以转换,可成为具操作性的教育学实践策略。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体系下,正念是指通过放松身体、调整呼吸、有意注意、联想想象等形式,让学生的大脑获得深度宁静状态,实现对知识要点回顾、内容重现、反思评价的一种方法。它有助于达成提高思维品质、促进个体学习的目的。在实践中,正念教学策略的使用原则包括保持环境的安静、处于放松的状态、辅以轻柔的音乐等,运用方法包括选择恰当时间、掌握基本动作、教师适当引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 正念教学策略 思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诗文互现中品鉴山村风物中的情感与哲思——部级精品课《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品赏
20
作者 廖瑾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17期52-56,共5页
从学生问题和作品特征出发,采用把握意象、诗文互现、品鉴语言等方法,引领学生在探究互动中品鉴《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中所写风物的内蕴。学习活动设置从实际出发,多样而具有针对性,采用诗文互现的方式使学生对文本的分析逐渐走向深刻。
关键词 诗文互现 风物特点 情感哲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