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何以利吾国——民国孟学“义利观”研究述论 |
李锐
陈晔
|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3 |
1
|
|
2
|
第五届海峡两岸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综述 |
都斌
李鑫
|
《抗战史料研究》
|
2015 |
1
|
|
3
|
论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对华援助减少的因素 |
李鑫
|
《日本侵华史研究》
|
2015 |
1
|
|
4
|
新视野 新见解 新史料——《中国抗日战争热点难点透视》评介 |
李鑫
都斌
|
《抗战史料研究》
|
2015 |
0 |
|
5
|
第四届海峡两岸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综述 |
都斌
李鑫
|
《抗战史料研究》
|
2014 |
0 |
|
6
|
人权视角论中国政府对日本战犯的改造审判 |
李鑫
|
《日本侵华史研究》
|
2016 |
0 |
|
7
|
论“抗日大本营”——北平辅仁大学的德国背景 |
崔文龙
|
《日本侵华史研究》
|
2014 |
2
|
|
8
|
第二届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述要 |
|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1
|
|
9
|
试析德日对战争历史反思的比较 |
崔文龙
|
《日本侵华史研究》
|
2015 |
0 |
|
10
|
清末德国对华学校政策与青岛蒙养学堂的创办 |
赵少峰
崔文龙
|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11
|
“近现代战争记忆与东北亚和平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李鑫
|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2
|
抗战时期国民党理论儒学化之个案考察——以《孟子学说底新评价》为中心 |
李锐
陈曦
|
《抗战文化研究》
|
2015 |
0 |
|
13
|
《苏日中立条约》签订后国共两党的应对 |
曹艺
|
《日本侵华史研究》
|
2011 |
0 |
|
14
|
从七七“现地谈判”看日本制造侵华事端的模式 |
崔文龙
|
《日本侵华史研究》
CSSCI
|
2017 |
2
|
|
15
|
“世界政策”视野下的德国对华文化政策 |
崔文龙
|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16
|
二战类博物馆的使命及国际合作模式探讨 |
崔文龙
|
《日本侵华史研究》
|
2016 |
1
|
|
17
|
略论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的设立与运行 |
崔文龙
|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18
|
日据时期台湾“同化教育”研究——以“国(日)语同化”政策为中心 |
都斌
|
《抗战史料研究》
|
2012 |
4
|
|
19
|
试论抗战时期第九战区作战方法——以“天炉”战术为中心的研究 |
隆鸿昊
|
《抗战史料研究》
|
2015 |
0 |
|
20
|
中国学界对于中国关内韩国独立运动的认识和评价 |
尹辉铎
刘鑫
|
《抗战史料研究》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