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次灾害医学救援任务对比及物资管理优化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刘亚华 杨炯 +4 位作者 王晓枫 张雪梅 马立芝 杨慧宁 刘海峰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5年第7期685-687,共3页
目的分析中国国际救援队灾害医学救援任务特点,探讨医疗物资优化管理。方法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巴基斯坦洪灾、东日本地震和尼泊尔地震救援中医疗任务和医疗物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次救援呈现四种医学救... 目的分析中国国际救援队灾害医学救援任务特点,探讨医疗物资优化管理。方法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巴基斯坦洪灾、东日本地震和尼泊尔地震救援中医疗任务和医疗物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次救援呈现四种医学救援类别,分别是现场急救、灾区医疗、现场急救与综合医疗结合、队内保障。医疗物资准备与分配必须适应救援任务需求,医学救援物资管理需进一步优化,可形成队内医疗保障模块、现场急救模块、巡诊医疗模块、流动医院模块。结论现场救援任务决定医疗物资准备,灾害医学救援物资模块化管理是优化有限物资、提高救援效力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 医学救援 医疗物资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众是灾难救援的主力军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立祥 邱泽武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69-570,共2页
如何科学应对灾难,最大限度地将灾难造成的损失减至最低,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灾难一旦发生,救人是第一位的,但如何最大限度地履行这一职责,始终是灾难医学救援的首要命题。本文结合国内外救援实例,将救援类比为一场不见硝烟的... 如何科学应对灾难,最大限度地将灾难造成的损失减至最低,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灾难一旦发生,救人是第一位的,但如何最大限度地履行这一职责,始终是灾难医学救援的首要命题。本文结合国内外救援实例,将救援类比为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从战略层面阐述民众是灾难医学救援主力军的理念,旨在摸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灾难医学救援新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难救援 灾难医学救援 中国特色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膈肌下抬挤法对窒息性心搏骤停猪复苏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11
3
作者 孙鲲 王立祥 +3 位作者 李秀满 马立芝 刘亚华 郭晓东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1年第12期1050-1051,1077,共3页
目的 观察膈肌下抬挤心肺复苏(D-CPR)方法对心搏骤停猪循环和通气的影响.方法 健康家猪8头,窒息法建立猪心跳骤停模型后行膈肌下抬挤法复苏,测定并比较8头猪在基础状态下和心搏呼吸停止行膈肌下抬挤复苏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右房压和... 目的 观察膈肌下抬挤心肺复苏(D-CPR)方法对心搏骤停猪循环和通气的影响.方法 健康家猪8头,窒息法建立猪心跳骤停模型后行膈肌下抬挤法复苏,测定并比较8头猪在基础状态下和心搏呼吸停止行膈肌下抬挤复苏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右房压和潮气量值(VT),计算每分通气量和冠脉灌注压;记录自主循环恢复时间(ROSCT)和6 h后存活率.结果 膈肌下抬挤心肺复苏法(D-CPR)产生的冠脉灌注压和潮气量达到基础值30%左右,与基础状态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 h存活率为100%.结论 在窒息性心搏骤停猪模型中,膈肌下抬挤能产生有效的冠脉灌注压和少量肺通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膈肌下抬挤 冠脉灌注压 潮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在急诊护士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9
4
作者 王运平 王晓丽 +4 位作者 邹雯妃 闫秀杰 夏春光 康红影 刘婷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7年第6期548-551,共4页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在急诊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共78名急诊科护士通过对其进行积极心理学干预,为期3个月,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使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干预前后护士自我效能感、总体幸福感进...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在急诊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共78名急诊科护士通过对其进行积极心理学干预,为期3个月,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使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干预前后护士自我效能感、总体幸福感进行比较,分别统计干预前一周与干预3个月后一周发生护患纠纷例数,对护患纠纷率进行比较。结果应用积极心理学进行干预后护士自我效能感、总体幸福感比干预前明显提高,护患纠纷率比干预前降低,干预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心理学在急诊护士中应用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提高护士的自我效能感,总体幸福指数提升,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及患者满意度,积极心理学对临床管理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急诊护士 自我效能感 总体幸福感 纠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复苏方法对心跳骤停免复苏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7
5
作者 顾彩虹 王立祥 +4 位作者 梁立武 孙鲲 马立芝 刘亚华 郭晓东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9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比较常规心肺复苏和膈肌下抬挤心脏复苏法对心跳骤停复苏效果的影响,探讨开腹手术中发生心跳骤停时应采取的更为有效选择的复苏方法。方法健康的32只新西兰白兔,于呼气末窒息8min制成心搏骤停模型,分别实施常规心肺复苏和膈肌下... 目的比较常规心肺复苏和膈肌下抬挤心脏复苏法对心跳骤停复苏效果的影响,探讨开腹手术中发生心跳骤停时应采取的更为有效选择的复苏方法。方法健康的32只新西兰白兔,于呼气末窒息8min制成心搏骤停模型,分别实施常规心肺复苏和膈肌下抬挤心脏复苏法,比较2组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自主循环恢复率,6h后将兔处死,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对比2组的不同,结果膈肌下抬挤心脏组较常规心脏按压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短,自主循环恢复率高(P〈0.05)。细胞凋亡指数检测结果:膈肌下抬挤心脏组心肌组织细胞凋亡为(12.7±3.4)%,显著低于常规心脏按压组少[(22.5±5.2)%P〈0.05]。结论开腹手术发生心跳骤停时,膈肌下抬挤心脏复苏法较常规胸外按复苏压法更为有效。其原因可能与该方法可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减轻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损伤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 心肺复苏 自主循环恢复率 凋亡 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早期脑梗死溶栓治疗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宝龙 李俊杰 +2 位作者 刘亚华 郭小东 马立芝 《空军医学杂志》 2012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观察超早期脑梗死溶栓治疗联合应用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情况。方法选择69例入我院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联合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组(35例)和单独使用rt-PA... 目的观察超早期脑梗死溶栓治疗联合应用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情况。方法选择69例入我院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联合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组(35例)和单独使用rt-PA溶栓治疗组(34例),比较治疗15 d、30 d和90 d时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结果联合溶栓组治疗后15 d时NIHSS评分0-1分28.6%(10/35)与单纯溶栓组17.6%(6/34)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d时分别为34.3%(12/35)和23.5%(8/34),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90 d时分别为42.9%(15/35)和23.5%(8/34),比较有也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15 d、30 d和90 d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早期脑梗死溶栓治疗联合应用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的能够更有效地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血栓溶解疗法 自由基清除剂 神经保护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入式腹部提压复苏法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顾彩虹 石远峰 +2 位作者 王立祥 刘克喜 王言理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5年第11期1043-1046,共4页
目的观察插入式腹部提压复苏法(interposed abdominal pulling-press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和常规胸外心脏按压法(standar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S-CPR)对心跳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CA至自主循环... 目的观察插入式腹部提压复苏法(interposed abdominal pulling-press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和常规胸外心脏按压法(standar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S-CPR)对心跳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CA至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时间、血流动力学、ROSC率、24hE存率的影响,探讨插入式腹部提压复苏法的复苏机制,为发生的CA选择更合适的复苏方法提供参考。方法20例CA患者随机分为:插入式腹部提压复苏组、常规胸外心脏按压组,每组10例,所有患者都监测有创血压和中心静脉压,发生心跳呼吸骤停后采用插入式腹部提压复苏法或常规胸外心脏按压法进行心肺复苏,观察二种复苏方法的复苏效果,对比二组患者CA至ROSC的时间、血流动力学变化、ROSC率及24h生存率的不同。结果①CA至ROSC时间:插入式腹部提压复苏法组显著低于常规胸外心脏按压;②CPR15min内冠脉灌注压(coronary perfusion pressure,CP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变化:插入式腹部提压复苏法组组cPP、MAP明显高于常规胸外心脏按压(P〈0.05)。③ROSC后SBP、DBP变化:插入式腹部提压复苏组明显高于常规胸外心脏按压(P〈0.05)。④ROSC率:插入式腹部提压复苏组组的ROSC率高于S—CPR组80%vs50%(P〉0.05)。⑤24h存活率:插入式腹部提压复苏组组24h存活率明显高于常规胸外心脏按压组70%vs30%(P〈0.05)。结论①插入式腹部提压复苏组较常规胸外心脏按压产生更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显著提高CPP、MAP,提高ROSC率及24h生存率;②插入式腹部提压复苏组有较高的ROSC率及24hE存率可能与其缩短CA至ROSC的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入式腹部提压法 心跳骤停 血流动力学 心肺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灾害救援中医疗资源准备的特点及对策 被引量:5
8
作者 汪茜 王凤林 +4 位作者 张开 王藩 王军 韩炜 王明新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1年第4期336-337,共2页
中国国际救援队自成立以来共执行国际、国内大型灾害救援任务十余次,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其中“医疗救援”从无到有,发展至今,已成为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工作,并逐渐成为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特色之一。在... 中国国际救援队自成立以来共执行国际、国内大型灾害救援任务十余次,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其中“医疗救援”从无到有,发展至今,已成为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工作,并逐渐成为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特色之一。在这十余次救援中,医疗救援队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任务,制定出完善的应急储备方案,配备人员及物资,为我国灾害救援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际救援队 医疗资源 灾害 医疗救援 应急储备 救援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奥运会奥运村综合诊所134例急诊患者患病调查 被引量:4
9
作者 刘亚华 彭碧波 +4 位作者 侯世科 王立祥 孙鲲 马立芝 郭晓东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分析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奥运村综合诊所接诊的急诊患者的患病情况,提高大型运动会急诊医疗服务水平。方法通过运动会管理系统一电子病例,收集2008年7月27日~2008年8月27日北京奥运村综合诊所急诊病例,对134例急诊患者患病情... 目的分析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奥运村综合诊所接诊的急诊患者的患病情况,提高大型运动会急诊医疗服务水平。方法通过运动会管理系统一电子病例,收集2008年7月27日~2008年8月27日北京奥运村综合诊所急诊病例,对134例急诊患者患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奥运会期间奥运村综合诊所接诊的急诊患者的常见病依次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外伤及心血管系统,分别占总急诊就诊量的29.85%、26.12%、14.18%和7.46%。运动员占总急诊人数的32.09%,患病率以外伤居首为27.91%,主要为运动损伤。结论在第29届奥运会北京奥运村综合诊所就诊的急诊患者中,以呼吸系统患病率最高,同时对于运动员来说,运动损伤为首要致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奥运会 奥运村 综合诊所 急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膈肌下抬挤复苏法对心跳骤停兔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顾彩虹 王立祥 +1 位作者 刘克喜 王言理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2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比较常规心肺复苏法和膈肌下抬挤心肺复苏法对心跳骤停兔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影响。方法健康32只新西兰白兔,于呼气末窒息8rain制成心搏骤停模型,随机分成两组(n=16),分别实施常规心肺复苏(A组)膈肌下抬挤心脏复苏法(B组... 目的比较常规心肺复苏法和膈肌下抬挤心肺复苏法对心跳骤停兔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影响。方法健康32只新西兰白兔,于呼气末窒息8rain制成心搏骤停模型,随机分成两组(n=16),分别实施常规心肺复苏(A组)膈肌下抬挤心脏复苏法(B组)和,比较二组自主循环恢复率,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结果膈肌下抬挤心脏组较常规心脏按压组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高,自主循环恢复率高,二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腹手术发生心跳骤停时,膈肌下抬挤心脏复苏法较常规胸外按复苏压法更有效,可能在于产生较高的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跳骤停 膈肌下抬挤复苏 自主循环恢复 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野战增压帐篷对急进高原健康人脉搏血氧饱和度及睡眠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亚华 王立祥 +4 位作者 李春伶 郑静晨 孙鲲 蔡蓓蓓 付一登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9年第12期946-948,共3页
目的观察高原野战增压帐篷(增压帐篷)对急进高原健康人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睡眠的影响。方法30名20~52岁[平均(34.57±11.76)岁)的健康男性,由低海拔平原(北京,31.2m)乘飞机于3h内急进高原(拉萨,3680m)。并随... 目的观察高原野战增压帐篷(增压帐篷)对急进高原健康人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睡眠的影响。方法30名20~52岁[平均(34.57±11.76)岁)的健康男性,由低海拔平原(北京,31.2m)乘飞机于3h内急进高原(拉萨,3680m)。并随机均分为3组:于室内使用增压帐篷组(睡在设于室内氧分压为127mmHg的帐篷内),低流量吸氧组(通过鼻导管吸氧,流量2L/min)和对照组(睡在普通的室内),连续两晚进行7h(23:00~6:00)的夜间睡眠监测,通过鼻气流传感仪感应气流压力的变化来记录鼻气流;通过脉氧仪检测指端SpO2。用Lake Louise急性高原病(AMS)问卷了解症状。结果增压帐篷组和低流量吸氧组的平均SpO2、最低Sp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睡眠呼吸性事件总指数及自发微觉醒总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增压帐篷组的呼吸性事件总指数及自发微觉醒总指数均显著低于低流量吸氧组(均P〈0.05),而两组间平均SpO2与最低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SpO2与呼吸性事件指数及自发微觉醒指数之间呈负相关(均P〈0.05)。AMS评分与呼吸时间总指数和自发微觉醒次数均呈正相关(1=0.412,γ=0.523),与最低SpO2和平均SpO2均呈负相关(γ=0.278,γ=0.380)。结论高原野战增压帐篷能有效纠正高原低压性缺氧,改善睡眠质量、提高血氧浓度,从而减少AM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野战增压帐篷 脉搏血氧饱和度 睡眠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可视喉镜在经鼻禁忌且经口留置胃管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晓丽 王运平 +3 位作者 丁玉凤 康红影 夏春光 邹雯妃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6年第6期645-646,共2页
目的探讨HC可视喉镜在经鼻禁忌且经口留置胃管困难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急救医学中心经鼻禁忌且经口困难且需要进行留置胃管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实验组使用HC可视喉镜进行经口留置胃管,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 目的探讨HC可视喉镜在经鼻禁忌且经口留置胃管困难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急救医学中心经鼻禁忌且经口困难且需要进行留置胃管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实验组使用HC可视喉镜进行经口留置胃管,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进行经口留置胃管,比较2组平均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平均插管时间(17.3±3.5)s比对照组平均插管时间(27.5±4.2)s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1,P〈0.05),实验组一次插管成功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一次插管成功率(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27,P〈0.05),实验组插管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插管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93,P〈0.05)。结论HC可视喉镜在经鼻禁忌且经口留置胃管困难患者经口留置胃管时,能够有效的缩短插管时间,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减少插管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可视喉镜 经鼻留置胃管禁忌 经口留置胃管困难 留置胃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应急医疗保障的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亚华 侯世科 +3 位作者 王立祥 孙鲲 马立芝 郑静晨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9年第8期576-578,共3页
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应急医疗队在开幕式接诊患者573人、闭幕式接诊患者125人,以观众为主,各占就诊人数的50.61%和47.2%,转院治疗人数分别为27人及11人;开幕式接诊的患者所患疾病以热相关疾病为首位,为381人占66.49%,其次... 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应急医疗队在开幕式接诊患者573人、闭幕式接诊患者125人,以观众为主,各占就诊人数的50.61%和47.2%,转院治疗人数分别为27人及11人;开幕式接诊的患者所患疾病以热相关疾病为首位,为381人占66.49%,其次为急慢性损伤,为124人占21.64%;而闭幕式接诊的患者以急慢性损伤为主,为54人占43.2%。对于大型公众活动,要重视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高温潮湿天气下,热相关疾病是最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预案,加强检伤分类与后送的管理,高效利用医疗资源,实施科学的应急医疗保障,达到快速诊治患者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会 开幕式 闭幕式 应急 医疗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静脉血液滤过抢救脓毒血症所致乳酸酸中毒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吕志强 张巍 +2 位作者 王运平 孙鲲 姚波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5年第9期897-898,共2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在脓毒血症所致乳酸酸中毒治疗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40名脓毒血症所致乳酸酸中毒入住ICU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lO例。对照组常规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持续静脉血液滤过。比较...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在脓毒血症所致乳酸酸中毒治疗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40名脓毒血症所致乳酸酸中毒入住ICU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lO例。对照组常规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持续静脉血液滤过。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12、24h的乳酸下降水平。结果治疗后12、24h后,观察组乳酸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能有效清除脓毒血症患者体内乳酸,纠正酸中毒,维持内环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静脉血液滤过 乳酸酸中毒 脓毒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不同剂量布比卡因心肺毒性作用及复苏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德领 刘亚华 +2 位作者 刘坚华 董兰 蒋玉君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1年第10期876-878,共3页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布比卡因对心肺的毒性作用及标准心肺复苏的效果.方法 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四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3mg/kg布比卡因快速静脉注入,制作兔布比卡因心肺中毒模型)C组(5mg/kg布比卡因快速静脉注入),和D组(...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布比卡因对心肺的毒性作用及标准心肺复苏的效果.方法 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四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3mg/kg布比卡因快速静脉注入,制作兔布比卡因心肺中毒模型)C组(5mg/kg布比卡因快速静脉注入),和D组(7mg/kg布比卡因快速静脉注入).观察呼吸、循环变化,在心,搏骤停2分钟时开始标准心肺复苏观,察复苏效果,记录自主循环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并进行24小时后神经缺陷功能评分.结果 B组(3mg/kg)仅见心率变慢,短时间内恢复;C组见呼吸抑制和心脏节律改变,3~6min不处理则继发心脏骤停;D组心跳呼吸迅速停止.心搏骤停2min经心肺复苏后,C组的自主循环恢复(ROSC)时间为(1.50±0.41)min,显著短于D组([14.50±5.86)min,P〈0.01],C组自主呼吸恢复(ROSB)时间为(5.43±1.68)min,显著短于D组([29.38±5.53)min,P〈0.01].24h后神经缺陷功能评分两组均为1分.结论 布比卡因心肺毒性作用呈明显剂量相关性,其所致的心搏骤停兔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比卡因 毒性 心肺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胸外按压联合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新理念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立祥 孙鲲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15年第6期35-37,共3页
笔者针对心搏骤停者在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基础生命支持时于30次胸外按压后行2次人工通气期间,由于胸外按压中断引发循环中断、通气血流比失衡的问题,开展了在对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进行基础生命... 笔者针对心搏骤停者在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基础生命支持时于30次胸外按压后行2次人工通气期间,由于胸外按压中断引发循环中断、通气血流比失衡的问题,开展了在对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进行基础生命支持时,于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通气期间,给予同步腹部提压心肺复苏的应用性研究。通过与标准心肺复苏(于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通气法)进行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了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通气期间,给予同步腹部提压心肺复苏的复苏效果。我们有关腹部心肺复苏的系列试验研究,为进一步临床转化应用奠定了基础,为弥补标准心肺复苏于胸外按压后人工通气期间其循环间断、通气血流比失衡的缺陷,籍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适时在临床应用中于胸外按压期间辅以与人工通气支持同步的腹部提压CPR法,加强胸外按压联合腹部提压进行CPR的应用性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 腹部提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展心肺复苏中呼吸支持新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立祥 孙鲲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1年第10期825-826,共2页
“生命链”的四早为:早期通路、早期心肺复苏、早期心脏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呼吸支持是心肺复苏(CPR)中的基本方法,无论院外还是院内急救都必不可少,如何根据CPR时不同环境需要发掘适宜的呼吸支持方法,以确保有效通气是CPR... “生命链”的四早为:早期通路、早期心肺复苏、早期心脏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呼吸支持是心肺复苏(CPR)中的基本方法,无论院外还是院内急救都必不可少,如何根据CPR时不同环境需要发掘适宜的呼吸支持方法,以确保有效通气是CPR成败的关键。对于因缺氧而导致的继发性心脏骤停患者应适时提供呼吸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呼吸支持 腹部提压 胸外按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腹部提压法成功抢救1例坠落伤并发心脏骤停患者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亚华 王立祥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3年第7期664-665,共2页
高处坠落伤并发心脏骤停时,由于多伴有胸肋骨骨折、血气胸等,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时胸廓的按压幅度及胸廓的回弹速率受到影响,不能够充分发挥“心泵”、“胸泵”机制,使传统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方法的应用受到限制。
关键词 腹部提压法 坠落伤 心脏骤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心肺复苏普及进亿家健康工程的创新实践 被引量:34
19
作者 王立祥 王发强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16年第4期20-22,共3页
本文阐述了心肺复苏技术普及进亿家健康工程的必要性、可行性与预期性效果3个方面内容。针对我国目前只有不足1%的人掌握心肺复苏操作,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亦不足1%的现状,通过实施"全国心肺复苏普及进亿家健康工程"—... 本文阐述了心肺复苏技术普及进亿家健康工程的必要性、可行性与预期性效果3个方面内容。针对我国目前只有不足1%的人掌握心肺复苏操作,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亦不足1%的现状,通过实施"全国心肺复苏普及进亿家健康工程"——525+工程,对全民进行心脏呼吸骤停心肺复苏相关知识技能推广和普及,藉以突破我国CPR普及率低的瓶颈,摸索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CPR普及之路,积极促进我国CPR的推广与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家庭普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精准健康传播专家共识指南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立祥 孟宪励 苏婧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18年第4期39-42,共4页
通过精准健康传播守"七则"、循"七理"、具"七素"、修"七质"、孝"七母"、延"七生"、承"七归"的七节"49条"精准健康传播方略共识指南,阐述精准健康传... 通过精准健康传播守"七则"、循"七理"、具"七素"、修"七质"、孝"七母"、延"七生"、承"七归"的七节"49条"精准健康传播方略共识指南,阐述精准健康传播在空间位置上、时间感念中、世间变幻下精炼准确定位健康目标,聚焦机体生物生理、精神心理、社会伦理的靶点,逐一进行以深耕健康传播资源、细作健康传播途径、感染健康传播受众为内容,建立生命全过程、全方位、全周期立体式全链环科学健康传播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 健康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