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和邻指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
6
1
作者
林志雄
耿成龙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17期1460-1463,共4页
目的比较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和邻指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采用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和邻指皮瓣治疗的指端缺损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指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者30例(Ⅰ组),采用邻指皮...
目的比较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和邻指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采用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和邻指皮瓣治疗的指端缺损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指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者30例(Ⅰ组),采用邻指皮瓣治疗者25例(Ⅱ组)。比较术后6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皮瓣的温度、触觉、两点辨别觉、拇指总主活动度及患手持物稳定性。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两组患者的皮瓣均成活,Ⅰ组术后6 d内有2例患者的皮瓣表皮出现小血泡,经抬高患肢、拆除部分缝线、引流处理后愈合;1例患者的皮瓣远端部分坏死,表皮脱落后愈合。Ⅱ组术后2例患者皮瓣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两组患者的皮瓣外形、质地、色泽均满意,感觉、患指活动功能恢复良好。两组患者皮瓣的温度、两点辨别觉及持物稳定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4,P=0.651;t=-1.320,P=0.192;Z=-0.139,P=0.890);Ⅱ组的触觉和患指TAM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组=31.87,Ⅱ组=23.96,Z=-2.186,P=0.029;Ⅰ组=32.87,Ⅱ组=22.16,Z=-2.762,P=0.006)。结论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和邻指皮瓣均能有效恢复拇指指端缺损患者患指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后者在恢复患指感觉和活动功能方面的疗效略优于前者,但后者疗程较长,费用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指端缺损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邻指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指动脉岛状皮瓣和邻指皮瓣治疗指端缺损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
4
2
作者
林志雄
耿成龙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5期726-728,共3页
目的:比较指动脉岛状皮瓣和邻指皮瓣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采用指动脉岛状皮瓣和邻指皮瓣治疗的指端缺损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指动脉岛状皮瓣治疗者20例(Ⅰ组),采用邻指皮瓣治疗者21例(Ⅱ组)。比较术后6个月随...
目的:比较指动脉岛状皮瓣和邻指皮瓣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采用指动脉岛状皮瓣和邻指皮瓣治疗的指端缺损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指动脉岛状皮瓣治疗者20例(Ⅰ组),采用邻指皮瓣治疗者21例(Ⅱ组)。比较术后6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皮瓣的温度、触觉、痛觉、两点辨别觉及患手持物稳定性。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皮瓣均成活,Ⅰ组2例皮瓣表皮出现坏死,脱落后愈合;9例患者出现冬季患肢发凉。Ⅱ组2例患者皮瓣部分坏死,未予特殊处理,表皮脱落后愈合。术后6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的皮瓣温度、痛觉、两点辨别觉及持物稳定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皮瓣的触觉优于Ⅰ组(P<0.05)。结论指动脉岛状皮瓣和邻指皮瓣均能有效恢复指端缺损患者患指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但后者在恢复患指感觉功能方面的疗效略优于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端缺损
邻指皮瓣
指动脉岛状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掌背复合皮瓣修复手指背部皮肤及肌腱缺损
被引量:
3
3
作者
林志雄
耿成龙
《华西医学》
CAS
2014年第12期2288-2290,共3页
目的探讨掌背复合皮瓣修复手指背部皮肤及肌腱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手指背部皮肤及肌腱缺损患者80例按其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带蒂皮瓣转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掌背复合皮...
目的探讨掌背复合皮瓣修复手指背部皮肤及肌腱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手指背部皮肤及肌腱缺损患者80例按其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带蒂皮瓣转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掌背复合皮瓣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1.9±12.6)、(147.2±15.7)min,修复出血量分别为(20.6±5.2)、(45.6±7.2)m L,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6±0.4)、(5.0±1.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8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分别为95.0%和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7.5%)和7例(17.5%)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29,P=0.176)。结论临床上采用掌背复合皮瓣修复手指背部皮肤及肌腱缺损治疗效果理想,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背复合皮瓣
手指背部
皮肤及肌腱缺损
原文传递
题名
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和邻指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
6
1
作者
林志雄
耿成龙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出处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17期1460-1463,共4页
文摘
目的比较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和邻指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采用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和邻指皮瓣治疗的指端缺损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指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者30例(Ⅰ组),采用邻指皮瓣治疗者25例(Ⅱ组)。比较术后6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皮瓣的温度、触觉、两点辨别觉、拇指总主活动度及患手持物稳定性。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两组患者的皮瓣均成活,Ⅰ组术后6 d内有2例患者的皮瓣表皮出现小血泡,经抬高患肢、拆除部分缝线、引流处理后愈合;1例患者的皮瓣远端部分坏死,表皮脱落后愈合。Ⅱ组术后2例患者皮瓣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两组患者的皮瓣外形、质地、色泽均满意,感觉、患指活动功能恢复良好。两组患者皮瓣的温度、两点辨别觉及持物稳定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4,P=0.651;t=-1.320,P=0.192;Z=-0.139,P=0.890);Ⅱ组的触觉和患指TAM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组=31.87,Ⅱ组=23.96,Z=-2.186,P=0.029;Ⅰ组=32.87,Ⅱ组=22.16,Z=-2.762,P=0.006)。结论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和邻指皮瓣均能有效恢复拇指指端缺损患者患指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后者在恢复患指感觉和活动功能方面的疗效略优于前者,但后者疗程较长,费用较高。
关键词
拇指
指端缺损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邻指皮瓣
Keywords
Thumb
Distal finger defect
Neurocutaneous vascular flap
Cross finger flap
分类号
R658.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指动脉岛状皮瓣和邻指皮瓣治疗指端缺损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
4
2
作者
林志雄
耿成龙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出处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5期726-728,共3页
文摘
目的:比较指动脉岛状皮瓣和邻指皮瓣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采用指动脉岛状皮瓣和邻指皮瓣治疗的指端缺损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指动脉岛状皮瓣治疗者20例(Ⅰ组),采用邻指皮瓣治疗者21例(Ⅱ组)。比较术后6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皮瓣的温度、触觉、痛觉、两点辨别觉及患手持物稳定性。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皮瓣均成活,Ⅰ组2例皮瓣表皮出现坏死,脱落后愈合;9例患者出现冬季患肢发凉。Ⅱ组2例患者皮瓣部分坏死,未予特殊处理,表皮脱落后愈合。术后6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的皮瓣温度、痛觉、两点辨别觉及持物稳定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皮瓣的触觉优于Ⅰ组(P<0.05)。结论指动脉岛状皮瓣和邻指皮瓣均能有效恢复指端缺损患者患指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但后者在恢复患指感觉功能方面的疗效略优于前者。
关键词
指端缺损
邻指皮瓣
指动脉岛状皮瓣
分类号
R658.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掌背复合皮瓣修复手指背部皮肤及肌腱缺损
被引量:
3
3
作者
林志雄
耿成龙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九五临床部
急诊科
出处
《华西医学》
CAS
2014年第12期2288-2290,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掌背复合皮瓣修复手指背部皮肤及肌腱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手指背部皮肤及肌腱缺损患者80例按其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带蒂皮瓣转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掌背复合皮瓣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1.9±12.6)、(147.2±15.7)min,修复出血量分别为(20.6±5.2)、(45.6±7.2)m L,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6±0.4)、(5.0±1.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8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分别为95.0%和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7.5%)和7例(17.5%)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29,P=0.176)。结论临床上采用掌背复合皮瓣修复手指背部皮肤及肌腱缺损治疗效果理想,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掌背复合皮瓣
手指背部
皮肤及肌腱缺损
分类号
R658.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和邻指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疗效比较
林志雄
耿成龙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指动脉岛状皮瓣和邻指皮瓣治疗指端缺损的疗效比较
林志雄
耿成龙
《海南医学》
CAS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掌背复合皮瓣修复手指背部皮肤及肌腱缺损
林志雄
耿成龙
《华西医学》
CAS
2014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