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口腔黏膜黑色素瘤临床诊治专家共识 被引量:5
1
作者 郭伟 任国欣 +21 位作者 孙沫逸 孔蕴毅 王丽珍 步荣发 冉炜 唐瞻贵 李龙江 孟箭 孙志军 尚伟 吕炯 武和明 张陈平 何悦 马旭辉 宋浩 鞠侯雨 郑家伟 龚忠诚 杨凯 张杰 吴云腾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481-488,共8页
头颈黏膜黑色素瘤(HNMM)是一类高度恶性的实体肿瘤,5年生存率长期徘徊在20%左右,其致病因素、驱动基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手段等与皮肤黑色素瘤差异较大。2015年,国内首个头颈黏膜黑色素瘤诊治专家共识建立,经过6年多的推广应用,HNMM临床... 头颈黏膜黑色素瘤(HNMM)是一类高度恶性的实体肿瘤,5年生存率长期徘徊在20%左右,其致病因素、驱动基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手段等与皮肤黑色素瘤差异较大。2015年,国内首个头颈黏膜黑色素瘤诊治专家共识建立,经过6年多的推广应用,HNMM临床诊治规范性有了很大提高。随着黏膜黑色素瘤临床与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HNMM的诊治与预后在近些年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头颈部各分支学科的蓬勃发展,口腔、鼻腔鼻窦、眼部等黏膜黑色素瘤各自发展出独特的诊治模式,该共识已不能满足当前临床的实际需求。对此,专家组认为头颈部黏膜包含的解剖范围较广,涉及的临床科室较多,不同学科之间黑色素瘤诊疗模式差异明显,临床亟须符合个体化治疗及精准治疗的更加专科化的诊治共识。为了进一步提高口腔黏膜黑色素瘤(OMM)的远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让共识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专家组聚焦OMM,深入讨论,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和经验医学,完成专家共识的制定。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化差异,本共识可作为OMM临床实践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黏膜黑色素瘤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性冷刺激和非痛温热刺激口腔时对大脑皮层反应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秀文 刘洪臣 +2 位作者 李科 金真 刘刚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52-555,共4页
目的探索疼痛性冷刺激和非痛温热刺激口腔时对大脑皮层反应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6名健康志愿者,采用组块设计方法,利用水传递装置分别用冷水(4℃)和温水(23℃)刺激其口腔,采集全脑血氧水平依赖对比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 MRI)扫描数据进... 目的探索疼痛性冷刺激和非痛温热刺激口腔时对大脑皮层反应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6名健康志愿者,采用组块设计方法,利用水传递装置分别用冷水(4℃)和温水(23℃)刺激其口腔,采集全脑血氧水平依赖对比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 MRI)扫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冷水和温水刺激共同激活了左侧中央前后回、岛叶/岛盖、前扣带回(ACC)、眶额皮层,右侧中脑红核和丘脑。此外,冷水刺激还激活了左侧枕叶、运动前皮层布罗德曼分区(BA)6、右侧BA44、舌回,以及顶叶BA7和BA40,初级躯体感觉皮层SⅠ。疼痛性冷水刺激激活的脑区多于无痛温水,而激活脑区的强度小于温水,但是疼痛冷水刺激在ACC的激活强度明显大于无痛温水刺激。结论大脑皮层对疼痛性冷刺激口腔时反应的脑区的激活强度小于非痛性温热水刺激,但是ACC脑区的激活强度大于非痛性温水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大脑皮层 口腔内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调节角度及固定吸引器的口腔开口器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4
3
作者 贾婷婷 刘佳殷 +4 位作者 赵睿 王凤泽 乔波 邱兰丽 欧龙 《中国医疗设备》 2019年第11期63-66,共4页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的口腔开口器装置,用于口腔医疗中调节患者开口角度及固定吸引器。方法该口腔开口装置由固定模块、支持模块、调节模块、吸引模块四部分组成,可由不锈钢或纯钛、氧化锆等材料制作。应用CAD制图及3D打印技术制作模型,并...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的口腔开口器装置,用于口腔医疗中调节患者开口角度及固定吸引器。方法该口腔开口装置由固定模块、支持模块、调节模块、吸引模块四部分组成,可由不锈钢或纯钛、氧化锆等材料制作。应用CAD制图及3D打印技术制作模型,并进行应用评价。结果该口腔开口器装置可调节口腔医疗操作中患者开口角度及固定吸引器,提高医护工作效率,提升患者就诊舒适感。结论该装置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进行临床推广和普及应用,对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开口器 开口角度调节 固定吸引器 舒适化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助式口腔疾病早期诊断及口腔洁治机器人系统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赵睿 张钊 +8 位作者 刘立 甘中学 贾婷婷 冯杭 朱亮 乔波 邢乐君 张海钟 吴子忠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23期3348-3350,共3页
目的报道一种新型的口腔医疗机器人系统,用于口腔疾病的早期诊断及口腔卫生的日常维护。方法设计一种用于口腔早期诊断和自助式口腔洁治的集成化机器人系统,该系统包括主机、机械臂、工作端、自助口腔洁治模块、口腔疾病早期筛查模块、... 目的报道一种新型的口腔医疗机器人系统,用于口腔疾病的早期诊断及口腔卫生的日常维护。方法设计一种用于口腔早期诊断和自助式口腔洁治的集成化机器人系统,该系统包括主机、机械臂、工作端、自助口腔洁治模块、口腔疾病早期筛查模块、终端计算机辅助系统、医患沟通平台软件系统等。患者经过简单学习和培训后,可进行自助式口腔洁治,并向医生远程传输口腔疾病信息,以获得早期诊断和指导。结果该口腔机器人系统具有7个自由度的冗余机械臂,同时集成了360°高清视觉系统和力反馈系统,自助口腔洁治模块和口腔疾病早期筛查模块综合成本可控制在500元人民币以下,维护成本低廉,预期广泛覆盖70个大中城市,满足近8亿人口的口腔卫生维护需求。结论该机器人系统在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早期发现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能够提高民众的口腔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同时可以降低国家医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口腔疾病 口腔洁治 口腔疾病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修复膜在口腔黏膜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刘琳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17期2592-2594,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口腔黏膜缺损运用口腔修复膜的临床疗效。方法诊治的口轻黏膜缺损患者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15例)和对照组(n=15例),2组患者均予以一般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口腔修复膜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分析口腔黏膜缺损运用口腔修复膜的临床疗效。方法诊治的口轻黏膜缺损患者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15例)和对照组(n=15例),2组患者均予以一般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口腔修复膜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完全愈合、黏膜恢复正常知觉时间和黏膜恢复正常颜色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修复膜治疗不仅在临床治疗上疗效显著,而且具有可靠性及安全性高的特点,对于口腔黏膜缺损患者的病情恢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应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 口腔黏膜缺损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12
6
作者 贺慧霞 贾婷婷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18年第4期297-300,309,共5页
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现阶段口腔医学生成长为口腔医师的重要环节和必经之路,而医学人文教育是包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内的全部医学教育的基础与核心内容。口腔医学人文教育也是口腔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在临床医学... 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现阶段口腔医学生成长为口腔医师的重要环节和必经之路,而医学人文教育是包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内的全部医学教育的基础与核心内容。口腔医学人文教育也是口腔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在临床医学人文教育框架内,又具有口腔专业特点。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口腔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口腔专业医学生培养模式缺乏人文教育;口腔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设置比例低;口腔医学人文教育师资队伍力量薄弱、人文教育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口腔临床专业教学特点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口腔临床规范化培训人文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和方案路径:转变观念,强化医学人文教育意识;推进准入制,培养高素质的口腔医学人文师资队伍;借力平台资源,构建人文教育保障体系;拓展途径,建立人文执业能力和临床技能综合考评机制。通过这些实施方法,将有利于提高口腔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医疗服务质量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医学人文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和尿激酶受体与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梁立民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1998年第3期173-176,共4页
尿激酶和尿激酶受体是尿激酶分子系统的核心成份。尿激酶为丝氨酸蛋白酶,可激活纤溶酶原,降解胞外基质,尿激酶受体在局限性蛋白水解中起到定位、浓集功能,二者在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过程 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其作用机制及与口腔颌... 尿激酶和尿激酶受体是尿激酶分子系统的核心成份。尿激酶为丝氨酸蛋白酶,可激活纤溶酶原,降解胞外基质,尿激酶受体在局限性蛋白水解中起到定位、浓集功能,二者在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过程 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其作用机制及与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关系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受体 口腔颌面部肿瘤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唇、舌、牙齿在大脑躯体感觉皮层的定位
8
作者 杨秀文 刘洪臣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529-530,共2页
在大脑躯体感觉皮层拓扑图中,尚没有唇、舌、牙齿的精确功能定位。本文综述近年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人类大脑躯体感觉皮层口腔功能定位图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口腔区 躯体感觉皮层 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癌患者围术期口腔护理对预后的效果分析
9
作者 骆晓燕 马柳 +1 位作者 王玉 程威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3期316-316,共1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口腔护理对牙龈癌患者预后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54例牙龈癌围术期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为围术期口腔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预后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 目的:探讨围术期口腔护理对牙龈癌患者预后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54例牙龈癌围术期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为围术期口腔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预后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讨讨论:论:使用围术期口腔护理对牙龈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癌 围术期 口腔护理 预后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在儿童口腔的分布及与儿童龋病的关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翟晶晶 邹静 鲁莉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8-621,共4页
目的探索一种可以较好地分离口腔双歧杆菌的选择性培养基,以此为基础,检测儿童口腔不同部位双歧杆菌的分布状态,初步探讨口腔双歧杆菌与儿童龋病的发生关系。方法选择70例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无龋组30例,重症婴幼儿龋(S-ECC)组40... 目的探索一种可以较好地分离口腔双歧杆菌的选择性培养基,以此为基础,检测儿童口腔不同部位双歧杆菌的分布状态,初步探讨口腔双歧杆菌与儿童龋病的发生关系。方法选择70例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无龋组30例,重症婴幼儿龋(S-ECC)组40例。无龋组收集唾液及唇面、邻面、面沟裂的混合菌斑;S-ECC组收集唾液、光滑面菌斑、牙面白垩斑菌斑和深龋龋坏组织。在经过改良的TPY选择性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提取细菌总DNA,用双歧杆菌特异性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对其电泳条带进行记录分析。结果S-ECC组双歧杆菌的检出率为47.5%,无龋组为0,2组间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ECC组儿童口腔的不同部位,双歧杆菌检出率分别为唾液27.5%、光滑面菌斑27.5%、白垩斑菌斑20.0%、龋坏组织22.5%,不同检测部位间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齿双歧杆菌在S-ECC组儿童口腔不同部位的检出率分别为唾液10.0%、光滑面菌斑7.5%、白垩斑菌斑7.5%、龋坏组织10.0%,不同检测部位间检出率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TPY双歧杆菌选择性培养基是一种适合分离口腔双歧杆菌的选择性培养基;双歧杆菌可能与S-ECC的发生相关,但其检出情况与儿童牙面的部位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婴幼儿龋 双歧杆菌 齿双歧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龋性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初步筛选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成龙 刘佼佼 +11 位作者 苏东华 储冰峰 李少华 夏伟 罗燕萍 杨继勇 丁红梅 赵强 邓斌 席庆 徐娟 邵宁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初步筛选高致龋性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方法通过检测41株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产酸能力、耐酸能力、黏附能力和合成细胞外多糖能力,初步筛选出高致龋性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结果不同的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体外致龋能力不同,... 目的初步筛选高致龋性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方法通过检测41株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产酸能力、耐酸能力、黏附能力和合成细胞外多糖能力,初步筛选出高致龋性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结果不同的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体外致龋能力不同,其中3株产酸能力、耐酸能力、黏附能力和合成细胞外多糖能力均较高,提示可能为高致龋性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另外3株产酸能力、耐酸能力、黏附能力和合成细胞外多糖能力均较低,提示可能为低致龋性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结论通过筛选可能获得了高致龋性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链球菌 产酸 耐酸 黏附 细胞外多糖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龋病临床治疗难度因素及处理 被引量:23
12
作者 周学东 凌均棨 +6 位作者 梁景平 李继遥 程磊 余擎 牛玉梅 郭斌 陈晖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共7页
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口腔健康的主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治疗率低,再治疗率高等特点。目前,充填修复术仍然是龋病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随着微创美学牙科理念的提出,如何合理应用各种治疗技术,最大限度地保存牙体组织,实现龋病治疗效果的... 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口腔健康的主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治疗率低,再治疗率高等特点。目前,充填修复术仍然是龋病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随着微创美学牙科理念的提出,如何合理应用各种治疗技术,最大限度地保存牙体组织,实现龋病治疗效果的最大化已成为口腔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临床上还存在大量的陈旧修复体,这些修复体的再处理也亟待规范。本文就全身因素、口腔因素、个体龋病易患性、治疗技术和材料、陈旧修复体处理,以及技术敏感性等影响龋病临床治疗的难度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处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 规范治疗 再治疗 难度因素 技术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成龙 苏东华 +11 位作者 刘佼佼 储冰峰 李少华 夏伟 罗燕萍 杨继勇 丁红梅 赵强 邓斌 席庆 徐娟 邵宁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0-85,共6页
目的分离鉴定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方法收集高龋患者和无龋健康人口腔中牙菌斑标本进行厌氧培养,通过细菌形态学观察、生物化学鉴定、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分析、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变异链球菌基因的特异性片段表面蛋白抗原Ⅰ/Ⅱ(sp... 目的分离鉴定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方法收集高龋患者和无龋健康人口腔中牙菌斑标本进行厌氧培养,通过细菌形态学观察、生物化学鉴定、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分析、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变异链球菌基因的特异性片段表面蛋白抗原Ⅰ/Ⅱ(spaP)、葡糖基转移酶B(gtfB)和葡聚糖酶(dexA)以及基因分型等方法对获得的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从32例临床受试者口腔中分离获得46株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经生物化学,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变异链球菌的特异性基因spaP、gtfB和dexA的PCR扩增均鉴定为变异链球菌,基因分型发现其中5株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型与其他菌株相同。结论获得41株不同基因型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链球菌 基因型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完全截骨牵张成骨重建犬下颌骨节段缺失的有限元模型建立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岩峰 胡敏 +1 位作者 吴子恒 林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建立不完全截骨牵张成骨重建犬下颌骨节段缺失的有限元模型。方法Mimics软件读取实验犬下颌骨CT资料形成几何模型,用Magics软件的cut工具进行切割,每部分用Magics的粘接功能连接,忽略咀嚼肌对下颌骨的约束,限制下颌关节横嵴的运动,M... 目的建立不完全截骨牵张成骨重建犬下颌骨节段缺失的有限元模型。方法Mimics软件读取实验犬下颌骨CT资料形成几何模型,用Magics软件的cut工具进行切割,每部分用Magics的粘接功能连接,忽略咀嚼肌对下颌骨的约束,限制下颌关节横嵴的运动,MARC软件完成有限元分析。结果不完全截骨牵张成骨重建犬下颌骨节段缺失的有限元模型由5部分组成。以12N的力进行牵张,发现当逐渐减小舌侧剩余皮质骨的宽度时,此区域Von Mises应力逐渐增大,当皮质骨剩余1.4mm时,此区域的Von Mises应力是34.60MPa。结论运用专业软件可建立保留舌侧部分骨皮质的不完全截骨牵张成骨有限元模型,模拟牵张过程,对下颌骨进行生物力学模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重建 牵张成骨 不全截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科畏惧症治疗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被引量:12
15
作者 高杰 刘洪臣 王成龙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0期600-602,共3页
本文对牙科畏惧症的心理社会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多种心理治疗方式,从而对牙科畏惧症患者提供帮助,实现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解决这部分人群面临的巨大困难。
关键词 牙科畏惧症 人文关怀 治疗方式 心理社会因素 医疗过程 部分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浓缩生长因子各层中的分布及含量特点 被引量:18
16
作者 陈飞 潘韶霞 冯海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60-865,共6页
目的:测定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s,CGF)凝胶层与红细胞(red blood cells,RBC)层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分布及含... 目的:测定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s,CGF)凝胶层与红细胞(red blood cells,RBC)层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分布及含量,探究TGF-β1、VEGF在CGF凝胶层内的分布及含量与其促成骨效应的相关性并指导临床应用。方法:招募6名健康志愿者,采集静脉血制备CGF样品。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CGF凝胶层与RBC层中TGF-β1、VEGF的分布并测定制备即刻的累积光密度值(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IOD)和平均光密度值(average optical density,AOD)。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ELISA)测定制备即刻上清层与制备1 d后CGF凝胶层析出液中TGF-β1、VEGF的浓度。结果:TGF-β1与VEGF大量聚集于CGF凝胶层中,在RBC层中仅位于多核细胞胞浆和散在的血小板内;CGF凝胶层与RBC层的交界区域有大量血小板与白细胞聚集,并有较高的TGF-β1表达;CGF凝胶层析出液中TGF-β1和VEGF的浓度分别为(55 236.78±3 686.34)ng/L和(610.99±148.81)ng/L,均显著高于上清层(20 710.20±4 523.14)ng/L和(335.20±51.69)ng/L(P<0.001)。结论:CGF凝胶层内含有大量TGF-β1、VEGF,可发挥促进成骨与加速组织愈合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建议应用时间宜早为佳,除整个CGF层外,可将上清层、CGF层与RBC层交界区域一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骨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血管栓塞术辅助颈动脉体瘤切除术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敏 张立海 +2 位作者 杨舸 陈丽洁 湛雄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7-390,共4页
目的观察颈动脉造影及选择性血管栓塞术对颈动脉体瘤切除术的影响。方法选择7例颈动脉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例于手术前行颈动脉造影及选择性血管栓塞术,其余3例不行血管栓塞术。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均采取剥离肿瘤与颈动脉的术式,... 目的观察颈动脉造影及选择性血管栓塞术对颈动脉体瘤切除术的影响。方法选择7例颈动脉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例于手术前行颈动脉造影及选择性血管栓塞术,其余3例不行血管栓塞术。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均采取剥离肿瘤与颈动脉的术式,比较术前行选择性血管栓塞与否的治疗效果。结果 7例患者的颈动脉体瘤均为ShamblinⅢ型,CT以及三维重建影像能清楚显示肿瘤及其与周围动脉的关系。所有病例均完整切除肿瘤而未结扎颈内、颈外动脉,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4例术前行选择性血管栓塞术的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60mL,手术时间平均为2.5h;3例未行血管栓塞术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平均为600mL,手术时间平均为4h。术后随访1.5~3年,7例患者均无复发。结论颈动脉体瘤术前行颈动脉造影和选择性血管栓塞术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出血,有助于降低手术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瘤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张成骨延长犬下颌骨体缺损的有限元建模方法探讨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岩峰 吴子恒 +4 位作者 索骥 余春花 胡敏 林峰 刘洪臣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45-348,共4页
目的:探索快速建立牵张成骨延长犬下颌骨体缺损的有限元模型的方法。方法:对犬下颌骨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运用M im ics软件读取基于实验犬下颌骨CT资料的D ICOM数据形成几何模型,在M agics软件中使用cut工具对几何模型进行切割、粘接,... 目的:探索快速建立牵张成骨延长犬下颌骨体缺损的有限元模型的方法。方法:对犬下颌骨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运用M im ics软件读取基于实验犬下颌骨CT资料的D ICOM数据形成几何模型,在M agics软件中使用cut工具对几何模型进行切割、粘接,生成实体单元后在MARC软件中完成模型的力学分析。结果:首次建立了牵张成骨延长犬下颌骨体缺损的有限元模型,模型由五部分组成,可模拟牵张过程,观察任意点的应力、位移情况,并可选取模型的任意部分,查看其相应计算结果。结论:运用专业软件可以快速建立牵张成骨延长犬下颌骨体缺损的有限元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体 缺损 牵张成骨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对牙髓冷刺激痛反应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琰 刘洪臣 +3 位作者 张磊 金真 刘刚 张庆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牙髓冷刺激痛时的大脑皮层兴奋位点。方法:选取右上颌第一前磨牙冷刺激痛患者(P-R)及正常对照(N-R)各8名,采集右上颌第一前磨牙冷水刺激时全脑血氧水平依赖反应(BOLD)对比的fMRI扫描数据,利用SPM2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并产生脑... 目的:探讨牙髓冷刺激痛时的大脑皮层兴奋位点。方法:选取右上颌第一前磨牙冷刺激痛患者(P-R)及正常对照(N-R)各8名,采集右上颌第一前磨牙冷水刺激时全脑血氧水平依赖反应(BOLD)对比的fMRI扫描数据,利用SPM2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并产生脑功能图像。结果:P-R组右侧激活最强的岛叶/SII在左侧激活较低,右侧基底节、扣带回、中脑红核的强度都略高于左侧,BA7、丘脑为右侧单侧激活。而左侧激活最强的Broca运动语言区BA44、MII/PMC/BA4,6在右侧没有激活。N-R组激活较强的有SI/MI、MII/PMC、基底节、BA7、BA40。结论:牙痛时前运动皮质、辅助运动皮质和Broca运动语言区的激活较强,在多数皮层为双侧激活,与躯体痛相比某些脑区在同侧大脑半球的激活比对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痛 冷刺激 大脑皮层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牙颌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特点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洪臣 刘宁 +2 位作者 周继林 齐仕珍 王志虎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4期198-200,共3页
通过对123例无牙颌患者TMJDS的调查认为无牙颌类似于自然牙列有较高的TMJDS发病率,全无牙组为28.6%,单颌全无牙组为31.3%。无牙颌TMJDS以TMJ弹响最常见,下颌运动偏斜及翼外肌触诊敏感次之,但TMJ及有关区域疼痛较少发生。髁状突在关节... 通过对123例无牙颌患者TMJDS的调查认为无牙颌类似于自然牙列有较高的TMJDS发病率,全无牙组为28.6%,单颌全无牙组为31.3%。无牙颌TMJDS以TMJ弹响最常见,下颌运动偏斜及翼外肌触诊敏感次之,但TMJ及有关区域疼痛较少发生。髁状突在关节凹内的位置两侧不对称也为其显著特征。而头痛及眼、耳部症状与TMJDS无明显关系。认为这些特点与全无牙后及义齿修复后(牙合)型、(牙合)力及功能运动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牙颌 颞颌关节紊乱 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