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护协同教学模式在专科重症监护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董超 胡静 +2 位作者 商丹 李鑫 冀蓁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20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讨医护协同教学模式在重症监护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提升在职icu护士的理论、操作技能水平以及应急抢救等事件的综合分析及处理能力。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我院神经外科监护室46名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试验组... 目的:探讨医护协同教学模式在重症监护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提升在职icu护士的理论、操作技能水平以及应急抢救等事件的综合分析及处理能力。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我院神经外科监护室46名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运用医护协同模式与传统教学方法实施培训,通过对学员的总体评价、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常用仪器掌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医护协同模式在三项考核指标中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〇.05),教学效率明显提高。结论:医护协同模式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教学 ICU 护士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外伤性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5
2
作者 韩微 夏义容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19期2958-2960,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外伤性脑梗塞患者的语言、肢体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外伤性脑梗塞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和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外伤性脑梗塞患者的语言、肢体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外伤性脑梗塞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结果康复护理后,干预组运动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60.67%,对照组为4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87,P<0.05);干预组MBI评分为(70.21±7.15)分,对照组为(36.75±17.9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P<0.05);干预组语言功能评分为(176.34±9.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0.66±7.61)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07,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外伤性脑梗塞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语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脑梗塞 早期康复护理 语言 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监护病房分离病原菌特征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秀英 张军 +2 位作者 刘磊 冀蓁 陈玥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5357-5361,共5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神经外科监护病房分离的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变迁,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病原菌耐药率、有效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医院神经外科监护病房的送检标本1 316份,收... 目的回顾性研究神经外科监护病房分离的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变迁,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病原菌耐药率、有效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医院神经外科监护病房的送检标本1 316份,收集分离的各类病原菌种类和耐药性信息,回顾性分析这些病原菌的分布变迁及耐药率的变化。结果 1 316份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846株,以痰液标本为主,共495株占58.5%;菌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489株占57.8%;革兰阴性菌呈上升趋势,革兰阳性菌呈下降趋势,真菌波动不明显;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保持较高的敏感;革兰阴性菌总体耐药率升高,尤其是对头孢曲松的耐药性逐年升高,甚至超过90.00%。结论医院分离自NICU的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呈逐年升高趋势;病原菌的耐药率变化依其种类的不同而不同,了解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化,利于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帮助有效及时地控制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病房 病原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原文传递
危重患者急性胃肠损伤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2
4
作者 王艳 王建荣 +7 位作者 唐晟 冀蓁 李晓静 刘云娥 侯备 秦艳红 张白瑜 柳伟伟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了解危重患者急性胃肠的损伤状况,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依据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标准,统一设计调查表收集AGI状况和相关临床资料。调查对象为8家三级甲等医院监护室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3... 目的了解危重患者急性胃肠的损伤状况,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依据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标准,统一设计调查表收集AGI状况和相关临床资料。调查对象为8家三级甲等医院监护室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连续收入的危重患者。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对AGI的相关因素进行筛选和检验。结果共有509例危重患者入选;发生AGIⅠ级占总数的54.18%,Ⅱ级以上的胃肠功能障碍占总数45.82%;在胃肠道症状中,排名第1位和第2位的是胃肠音减弱和胃肠音消失。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影响AGI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有较长留驻ICU时间、通便措施、机械通气和休克,保护因素为肠内营养。结论危重患者AGI的发生率较高,在防治中应重点控制可加重胃肠损伤的危险因素,并重视肠内营养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患者 急性胃肠损伤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你临床演练评量在ICU医护协同教学模式考核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董超 冀蓁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2期145-146,共2页
目的:迷你临床演练评量(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在医护协同教学模式培训重症监护专科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监护室48名临床护士均分为两组,分别用医护协同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培训... 目的:迷你临床演练评量(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在医护协同教学模式培训重症监护专科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监护室48名临床护士均分为两组,分别用医护协同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培训,培训结束运用Mini-CEX进行比较,比较两组在考核成绩上的差异。结果: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医护协同模式在Mini-CEX中护士的临床护理综合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医护协同教学模式提升了ICU专科护士的临床护理综合能力,值得在实际应用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教学 ICU 护士 迷你临床演练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护理工作中的潜在风险与防范措施 被引量:11
6
作者 胡永梅 刘喜梅 房小惠 《现代护理》 2005年第9期733-734,共2页
通过对ICU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加强科学管理,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不断丰富专科理论知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ICU护理风险 防范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肿瘤患者术后实施预见性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慧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2期245-246,共2页
目的:探讨脑肿瘤患者术后实施预见性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预案2013年5月-2016年5月神经外科收治的颅脑肿瘤患者60例,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和护理满意... 目的:探讨脑肿瘤患者术后实施预见性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预案2013年5月-2016年5月神经外科收治的颅脑肿瘤患者60例,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率为3.3%,观察组发生率为26.7%,观察组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颅脑肿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提高护理满意度,操作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预见性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化拔除气管插管的方法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彦珍 魏新 《现代护理》 2005年第6期465-466,共2页
关键词 程序化 拔除 呼吸机辅助呼吸 机械通气治疗 气管插管时间 临床经验 生命支持 重症患者 身体状况 拔管时间 人工气道 传统方法 方法介绍 并发症 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因效应在NICU护患沟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琳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年第1期14-16,共3页
从首因效应在NICU中的作用、首因效应的负性因素、首因效应的实施及培训教育对首因效应的作用四方面综述了首因效应在NICU护患沟通中的应用现状,旨在为促进NICU护患有效沟通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首因效应 NICU 沟通 护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替罗非班与肝素钠介入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35例
10
作者 王丹 《中国药业》 CAS 2015年第B11期338-339,共2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和肝素钠进行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和肝素钠的患者,进行护理程序,做出详尽的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及评价。结果联合用药、严密监测和护理,可减轻脑血管痉...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和肝素钠进行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和肝素钠的患者,进行护理程序,做出详尽的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及评价。结果联合用药、严密监测和护理,可减轻脑血管痉挛严重程度,降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结论联合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和肝素钠,是一种安全有效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治疗后脑血管梗死、痉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 肝素钠 蛛网膜下腔出血 介入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定植危险因素分析及传播模型初探 被引量:3
11
作者 蒋国钦 刘辉 +4 位作者 王焱 赵薇 韩黎 宋青 滕国兴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6-260,共5页
目的分析某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RAB)定植的可能危险因素;应用Ross-Macdonald模型(R-S模型)初步模拟SICU内MRAB定植的传播,为单病房MRAB定植的有效控制提供线索。方法从2008年4月7日到2008年7月15日,连续采集... 目的分析某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RAB)定植的可能危险因素;应用Ross-Macdonald模型(R-S模型)初步模拟SICU内MRAB定植的传播,为单病房MRAB定植的有效控制提供线索。方法从2008年4月7日到2008年7月15日,连续采集入住患者、医护人员、环境标本;应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入住患者基本信息、临床操作、治疗等信息;每日观察病房内的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护理分组情况。结果研究期间该病房内MRAB总定植率为50.79%,其中入ICU后MRAB定植率(33.33%)高于入ICU前(17.46%)(P<0.05)。环境标本MRAB检出率为13.70%。多因素Logistic分析提示,入ICU后MRAB定植的可能独立危险因素仅有住SICU的天数(OR1.34,95%CI1.12~1.60,P<0.01)。观察到的续发病率与模型模拟的数值不一致。结论该SICU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定植率高,可能存在病房内以及病区间交叉传播;住SICU越久的患者定植MRAB可能性越大;现有的R-S模型不能很好地模拟该病房内MRAB定植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定植 危险因素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原文传递
颅脑外伤康复期抑郁患者陪伴式情感干预的矫治效果 被引量:8
12
作者 韩微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5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陪伴式情感干预对颅脑外伤康复期抑郁患者的矫治效果。方法将116例颅脑外伤康复期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此基础上按计划实施陪伴式情感干预护理,具体包括医院支持、社会支持及社会... 目的探讨陪伴式情感干预对颅脑外伤康复期抑郁患者的矫治效果。方法将116例颅脑外伤康复期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此基础上按计划实施陪伴式情感干预护理,具体包括医院支持、社会支持及社会活动三方面内容;于情感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健康调查量表精神分量表(SF-36-MH)、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评定临床效果。结果情感干预30d后:(1)观察组SDS评分总分及思维障碍、情感障碍因子分显著低于10d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NOSTE评分总分、总积极因子分均显著高于15d前,总消极因子分显著低于15d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除思维缺乏外,观察组总分及各因子分值均低于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陪伴式情感干预能降低康复期抑郁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使其感受社会家庭关怀,促使患者走出自我封闭状态,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陪伴式 情感干预 颅脑外伤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护理干预对脑肿瘤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荟峰 冀蓁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2期111-111,共1页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术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5月神经外科收治的脑肿瘤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依从性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术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5月神经外科收治的脑肿瘤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依从性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半年依从率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60%,P<0.05,出院后半年PSMS、IADL和ADL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可显著提高脑肿瘤患者术后的依从性,有助于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操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护理 脑肿瘤 依从性 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颅内压监护法对减少甘露醇肾毒性反应的比较 被引量:15
14
作者 高岩 熊莉华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10,共3页
对59例重型颅脑外伤病人应用甘露醇后肾功能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依据调查结果提出:在颅内压监护下应用甘露醇可降低其对肾脏的毒性作用;药物的应用剂量、时间、病人年龄等因素是引起肾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提示在临床用药中要根据... 对59例重型颅脑外伤病人应用甘露醇后肾功能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依据调查结果提出:在颅内压监护下应用甘露醇可降低其对肾脏的毒性作用;药物的应用剂量、时间、病人年龄等因素是引起肾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提示在临床用药中要根据颅内压情况适时调整甘露醇的应用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压监护 甘露醇 肾毒性 颅脑损伤
原文传递
腹部术后高血压监护 被引量:31
15
作者 马燕兰 白俊柳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02-204,共3页
机体对手术刺激的应激反应,可引起术后高血压。通过对16例腹部手术后高血压的观察和护理,发现各类腹部手术后均可发生术后高血压,呈进行性升高,3h左右达高峰;容易被药物控制;在术后第2~3天可恢复至正常,呈明显的一过性。... 机体对手术刺激的应激反应,可引起术后高血压。通过对16例腹部手术后高血压的观察和护理,发现各类腹部手术后均可发生术后高血压,呈进行性升高,3h左右达高峰;容易被药物控制;在术后第2~3天可恢复至正常,呈明显的一过性。作者指出,在对腹部手术后病人的护理中,应注意及时给氧,止痛,做好心理护理,以去除应激源;严密监测血压,发现术后高血压时,应给予及时的降压处理,防止术后高血压引起其它严重并发症而影响术后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高血压 应激 监护 手术后
原文传递
预防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的集束化护理
16
作者 王丹 冀蓁 《中医学报》 CAS 2014年第B07期341-341,共1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预防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3 年4 月-2014 年4 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6 例,通过随机单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 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48 例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比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预防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3 年4 月-2014 年4 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6 例,通过随机单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 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48 例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取得更好疗效.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早期预见或发现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有利于及时给予医疗、护理干预,降低了再出血的发生率,改善了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再出血 集束化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