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超声对于胆囊切除术中同期治疗胆道结石决策的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杨针 林一鹏 卢鹏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44-747,共4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超声(LUS)用于制定胆囊切除术中同期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及胆总管结石(CBDS)决策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明确诊断胆囊结石(GS)并接受择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根据LUS所见判断有无肝内胆管结石及CBDS,进而决定是... 目的观察腹腔镜超声(LUS)用于制定胆囊切除术中同期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及胆总管结石(CBDS)决策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明确诊断胆囊结石(GS)并接受择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根据LUS所见判断有无肝内胆管结石及CBDS,进而决定是否同期行病变部分肝脏切除术和(或)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结果53例均成功切除胆囊,术中LUS检查胆囊结果与术中及术后所见相同,LUS诊断准确率100%(53/53)。24例术前诊断为单纯GS,其中19例术中LUS诊断与术前相符、5例术中LUS诊断为GS合并CBDS而同期行LCBDE;25例术前诊断为GS合并CBDS,其中23例术中LUS诊断与术前相符而同期行LCBDE,2例术中LUS未发现CBDS、术后影像学复查亦未见CBDS;4例术前诊断GS合并肝内胆管结石,其中3例术中LUS所见与术前相符而行部分肝脏切除,1例术中LUS发现CBDS而行部分肝脏切除术+LCBDE。结论LUS有助于胆囊切除术中同期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及CBDS制定决策,可及时完善诊断、调整术式并辅助实施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胆总管 胆囊 腹腔镜超声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超声用于解剖性肝切除术中的技巧 被引量:4
2
作者 卢鹏 王宏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37-739,共3页
解剖性肝切除术(AH)是治疗肝脏疾病的重要方式。实施腹腔镜下AH(LAH)的技术难度较大,而腹腔镜超声(LUS)为解决这些难题的关键手段。本文就LUS用于LAH的技巧进行探讨。
关键词 肝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细胞的异质性和肿瘤细胞分子亚型鉴定:基于CEACAM5、LGALS1和CENPF基因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敬杰 卢鹏 +1 位作者 管莎莎 刘淞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67-1576,共10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的异质性和肿瘤细胞分子亚型鉴定新方法,鉴定胰腺癌发展过程中的特征基因。方法分析GSE155698数据集中16例胰腺癌组织单细胞测序数据,初步聚类后,根据各细胞EPCAM基因的表达情况分离胰腺癌细胞,再聚类、分群后鉴定特征基... 目的探讨胰腺癌的异质性和肿瘤细胞分子亚型鉴定新方法,鉴定胰腺癌发展过程中的特征基因。方法分析GSE155698数据集中16例胰腺癌组织单细胞测序数据,初步聚类后,根据各细胞EPCAM基因的表达情况分离胰腺癌细胞,再聚类、分群后鉴定特征基因,进行通路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进行拟时序分析。提取癌症基因组图谱179例胰腺癌患者和正常胰腺组织基因表达库中171例正常人基因表达数据、临床信息及预后情况,结合人类蛋白表达图谱蛋白表达情况对各亚型关键基因进行验证。最后通过细胞功能实验验证CEACAM5、LGALS1、CENPF对胰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与迁移等功能的影响。结果对16例胰腺癌样本48570个细胞进行分析后发现,细胞总共被聚类为22群,其中包含5群胰腺癌细胞。这些胰腺癌细胞被分为3群:亚型1、亚型2和亚型3,分别具有完全不同的基因表达模式和功能。亚型1胰腺癌细胞的特征基因主要富集于蛋白代谢过程的负调节、铁死亡和抗原提呈相关通路;亚型2胰腺癌细胞的特征基因主要于肽合成过程、翻译和核糖体相关通路;亚型3胰腺癌细胞的特征基因主要富集于ATP代谢过程、糖酵解/葡萄糖生成和细胞周期相关通路。亚型2和亚型3可能是由亚型1发展而来,亚型3可能是胰腺癌细胞发育的最终状态。各亚型的关键特征基因CEACAM5、LGALS1、CENPF的表达情况也在发育轨迹中展现了不同状态。基因和蛋白表达层面均显示各亚型的关键特征基因CEACAM5、LGALS1、CENPF在胰腺癌中高表达,且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当下调CEACAM5、LGALS1、CENPF的表达后,胰腺癌细胞的增殖(P<0.05)、迁移(P<0.05)和侵袭(P<0.05)能力均被抑制。结论胰腺癌细胞有较强的异质性,基于CEACAM5、LGALS1、CENPF基因表达可鉴定肿瘤细胞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分子亚型,且影响胰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分子亚型 异质性 单细胞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管癌光动力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淞淞 谭一舟 卢鹏 《临床外科杂志》 2022年第11期1094-1097,共4页
胆管癌起病隐匿且恶性程度极高,大多数病人初诊时已是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不可切除的胆管癌病人生存期极短且生存质量较低。目前对于不可切除的胆管癌的常见治疗方法有胆道支架、放化疗、射频消融、靶向和免疫治疗等,但由于胆... 胆管癌起病隐匿且恶性程度极高,大多数病人初诊时已是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不可切除的胆管癌病人生存期极短且生存质量较低。目前对于不可切除的胆管癌的常见治疗方法有胆道支架、放化疗、射频消融、靶向和免疫治疗等,但由于胆道肿瘤恶性程度高,放化疗不敏感且易发生耐药,现有治疗手段对病人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的提升亦有限。因此,临床医生亟需探索新的治疗策略以突破当下的困境。光动力疗法作为一种治疗胆管癌的新手段,以其优异的局部抗肿瘤效果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主要针对近年来光敏剂的研制和发展、光动力治疗(PDT)的分子作用机制、PDT的临床应用等相关情况进行归纳总结,结合我们团队开展的相应临床工作,阐述PDT研究的热点和潜力,为临床及科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光动力治疗 光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置困难胆总管结石1例治疗体会
5
作者 张汝钢 杨广运 +1 位作者 黄启阳 卢鹏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216-218,共3页
采用常规取石技术仍未能取出的结石,被认为是处置"困难"的胆总管结石。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处置困难的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经过和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ERCP 开腹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不可切除肝细胞癌降期后行肝切除术患者早期复发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的多中心研究
6
作者 杨云 卢鹏 +4 位作者 林孔英 党政 郭威 潘泽亚 周伟平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235,共13页
目的探讨以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为基础的降期治疗后初始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行挽救性肝切除术后早期复发影响因素,构建其预测模型并评估预测效能。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目的探讨以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为基础的降期治疗后初始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行挽救性肝切除术后早期复发影响因素,构建其预测模型并评估预测效能。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等全国4家医院收治的305例初始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男286例,女19例;年龄为(48.7±10.4)岁。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33例患者为训练集;2021年1―12月收治的172例患者为验证集。观察指标:(1)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情况。(2)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3)预测模型的构建和效能评价。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时间依赖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总体净收益。结果(1)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情况。133例训练集肝细胞癌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为10.0(1.5~24.0)个月,1、2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47.3%、36.8%。172例验证集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为11.0(1.0~24.0)个月,1、2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1.7%、37.2%。两组患者无复发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075,P>0.05)。(2)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降期治疗前肿瘤负荷,挽救性肝切除术前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分级、甲胎蛋白半衰期、肿瘤反应均是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风险比=3.212、2.526、2.304、1.575,95%可信区间(CI)为1.262~8.175、1.324~4.818、1.477~3.595、1.138~2.180,P<0.05]。(3)预测模型的构建和效能评价。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患者术后早期复发列线图预测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列线图预测模型的C‑index分别为0.786和0.734。训练集列线图预测模型的12、18、24个月无复发生存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0(95%CI为0.836~0.944)、0.895(95%CI为0.842~0.947)、0.887(95%CI为0.831~0.942);验证集上述指标分别为0.845(95%CI为0.781~0.909)、0.888(95%CI为0.826~0.950)、0.919(95%CI为0.870~0.968)。校准曲线结果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决策曲线结果显示:阈值为0.10~0.50,列线图预测模型总体净收益较好。结论降期治疗前肿瘤负荷,挽救性肝切除术前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分级、甲胎蛋白半衰期、肿瘤反应是初始不可切除肝细胞癌降期治疗后行挽救性肝切除术患者早期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可有效评估该类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列线图 降期治疗 挽救性肝切除 早期复发
原文传递
吲哚菁绿荧光引导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被引量:32
7
作者 卢鹏 王宏光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9-144,共6页
肝细胞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居高不下。我国肝细胞癌患者常同时伴有病毒性肝炎甚至肝硬化,术前肝功能及肝脏储备功能不佳,因此,对手术方式及切除范围有较高要求。解剖性肝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肝细胞癌的有效方法,有利于患者的远期疗效。解剖... 肝细胞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居高不下。我国肝细胞癌患者常同时伴有病毒性肝炎甚至肝硬化,术前肝功能及肝脏储备功能不佳,因此,对手术方式及切除范围有较高要求。解剖性肝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肝细胞癌的有效方法,有利于患者的远期疗效。解剖性肝切除术不同于规则性肝切除术,其可以在完整切除癌灶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肝实质,理论上是肝细胞癌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案。随着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发展与进步,实现了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但判断肝段之间的界面仍非常困难。采用吲哚菁绿荧光引导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安全、可行,有助于外科医师对肝段之间界面的识别和肝脏外科医师安全、规范地行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解剖性肝切除术 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吲哚菁绿 腹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肝切除术后感染及防治策略 被引量:7
8
作者 卢鹏 徐伟华 王宏光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32-1538,共7页
肝切除术是治疗肝胆良恶性疾病的重要方法,手术创伤较大、操作复杂、难度较高,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术后感染不仅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治疗难度,还影响预后。肝切除术后发生感染有多项危险因素,控制并改善这些因... 肝切除术是治疗肝胆良恶性疾病的重要方法,手术创伤较大、操作复杂、难度较高,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术后感染不仅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治疗难度,还影响预后。肝切除术后发生感染有多项危险因素,控制并改善这些因素是减少或避免术后感染的有效措施。笔者回顾国内外研究结果并结合团队临床经验,探讨肝切除术后感染类型、危险因素及其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切除术 并发症 术后感染 危险因素 策略
原文传递
Laennec capsule入路在腹腔镜解剖性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卢鹏 徐伟华 王宏光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83-1288,共6页
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已被临床证实安全、有效,逐渐成为腹腔镜肝切除术的主流手术方式:,笔者通过对Laennec CapsUle重新认识,发现其与肝蒂及肝静脉间存在天然解剖间隙,提示Uemnec capSUle可作为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的解剖人路。肝脏的... 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已被临床证实安全、有效,逐渐成为腹腔镜肝切除术的主流手术方式:,笔者通过对Laennec CapsUle重新认识,发现其与肝蒂及肝静脉间存在天然解剖间隙,提示Uemnec capSUle可作为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的解剖人路。肝脏的左叶、右前叶、右后叶各有1个独立的肝帝,在不破坏肝实质的則提下可经Laennec capsule人路在肝外行Glisson蒂横断式肝叶切除术。离断平面上肝静脉的显露同样可以经此人路实现,此操作安全、可靠、方便,具有高度可重复性:Laennec capsule人路为腹腔镜解剖性肝叶切除术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解剖性肝切除术 肝叶切除术 Laennec capsule 肝门板 Glisson蒂 腹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穿刺正染技术在解剖性后上肝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卢鹏 刘淞淞 王宏光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19-1425,共7页
解剖性后上肝段切除术一直是腹腔镜肝切除术中难度较大的手术方式,如何准确判断肝段之间的界面,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流域解剖性肝切除术是精准肝脏外科时代的新要求。门静脉穿刺荧光正染技术能有效解决此问题,其在解剖性后上肝段切除... 解剖性后上肝段切除术一直是腹腔镜肝切除术中难度较大的手术方式,如何准确判断肝段之间的界面,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流域解剖性肝切除术是精准肝脏外科时代的新要求。门静脉穿刺荧光正染技术能有效解决此问题,其在解剖性后上肝段切除术中具有一系列优点,但同时也具有技术要求。吲哚菁绿荧光染色能够直观显示肝段流域的立体范围,是一种更精准的导航模式,有助于肝脏外科医师对后上肝段范围的识别,从而更加安全、规范地开展手术。笔者查阅相关研究,结合临床实践,探讨腹腔镜下穿刺正染技术在解剖性后上肝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解剖性肝切除术 后上肝段 腹腔镜超声 荧光正染 吲哚菁绿 腹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