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信息学与针刺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彤 尹岭 +1 位作者 金香兰 张梅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94-95,共2页
针灸的理论基础是经络,针灸临床治疗时的辨证归经、循经取穴、针刺补泻等,无不以经络理论为依据。近几十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结合现代多种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从不同的角度对针刺机理及经络的实质提出了种种假... 针灸的理论基础是经络,针灸临床治疗时的辨证归经、循经取穴、针刺补泻等,无不以经络理论为依据。近几十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结合现代多种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从不同的角度对针刺机理及经络的实质提出了种种假说,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目前对针灸治病的作用机理尚不完全清楚,经络的实质问题尚未得到解决。神经科学和信息科学是当今自然科学研究的两大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信息学 针刺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体的神经信息学概念及其关系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毅 余锦凤 +1 位作者 尹岭 崔光佐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0-234,共5页
目的:通过构建神经信息学本体,为神经信息学研究提供良好的信息整合、知识表示、文本挖掘、智能教育和数据共享服务。方法:分析生物医学领域已有的统一医学语言系统、基因本体、癌症本体、解剖学本体、疾病本体和药物本体的结构和内容,... 目的:通过构建神经信息学本体,为神经信息学研究提供良好的信息整合、知识表示、文本挖掘、智能教育和数据共享服务。方法:分析生物医学领域已有的统一医学语言系统、基因本体、癌症本体、解剖学本体、疾病本体和药物本体的结构和内容,对神经信息学领域专业概念及其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神经信息学本体的设计原则、标准和规范、构建方式和基本流程,并利用Protg工具编制本体?峁?构建了基于多层次概念语义网络的、符合网络本体语言(web ontology language,OWL)规范的神经信息学本体。结论:神经信息学本体可以从不同层次的形式化模式上给出神经信息学领域概念和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明确定义,形成清晰的神经信息学理论框架,实现对相关领域知识的共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科学 医学信息学 本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冷热应激对大鼠脊髓和脊神经节ERK信号转导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进堂 尹岭 +1 位作者 田淑君 张笑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3-169,共7页
ERK是细胞内MAPK信号转导系统的重要蛋白激酶,参与多种刺激的应激反应。本实验建立冷热应激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研究冷热应激刺激对大鼠脊髓和脊神经节ERK的激活作用。结果显示:(1)正常脊髓非磷酸化ERK1(pan-ERK1... ERK是细胞内MAPK信号转导系统的重要蛋白激酶,参与多种刺激的应激反应。本实验建立冷热应激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研究冷热应激刺激对大鼠脊髓和脊神经节ERK的激活作用。结果显示:(1)正常脊髓非磷酸化ERK1(pan-ERK1)阳性细胞分布于RexedIII-X层,而I-II层没有免疫反应,胞浆着色,没有核膜断裂;磷酸化ERK1/2(p-ERK1/2)阳性细胞见于灰质Rexed各层(I-X),散在分布。免疫产物位于胞浆核周区,少见于细胞核,核膜有断裂。脊神经节p-ERK1/2免疫反应见于大、中、小型神经元,定位于细胞核;没有pan-ERK1免疫反应。(2)20min热应激后,RexedII层p-ERK1/2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核周着色区增大,核膜常有断裂,脊神经节阳性细胞数没有明显变化;10min热应激和体温(38℃)应激后,脊髓和脊神经节阳性细胞数和核着色没有显著变化。(3)20min冷应激后,脊髓II层p-ERK1/2阳性细胞数轻度减少,核周着色区变窄,核膜有断裂,脊神经节阳性细胞数没有变化;10min冷应激后阳性细胞数没有明显变化。(4)Western blot显示,热应激和冷应激分别提高和降低了胸段脊髓p-ERK1/2的蛋白表达水平。本研究证实,ERK存在于脊髓灰质各层和脊神经节各型神经元,热应激提高了ERK激活水平而冷应激则相反,提示MAPK信号转导激活具有应激类型和应激强度的依赖性,参与了感觉神经元的功能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应激 热应激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人数据库的构建与数据资源共享 被引量:7
4
作者 宋岳涛 尹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06-1309,共4页
本文从分析我国数字人研究现状入手,指出了构建中国数字人数据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中国数字人数据库的总体构架及具体的建库方法,为实现我国数字人科学数据资源共享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关键词 数字人体 数据库 资源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的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全明 宋岳涛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8-472,共5页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Ast)条件培养液(ACM)对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培养大鼠大脑皮质Ast和神经元,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ACM培养损伤后的神经元,测定其神经元的活性、存活率、死亡率、培...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Ast)条件培养液(ACM)对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培养大鼠大脑皮质Ast和神经元,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ACM培养损伤后的神经元,测定其神经元的活性、存活率、死亡率、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DH)的漏出率和NOS强阳性细胞的表达量。结果:ACM能使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的活性和存活率明显提高,使死亡率、LDH的漏出率和NOS强阳性细胞的表达量显著降低。结论:(1)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2)ACM对受损的神经元具有重要的保护和修复作用;(3)Ast在脑缺血预适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腧穴的生物信息流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彤 尹岭 +2 位作者 李丹 彭芳 周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年第8期3-4,共2页
本文通过传统医学和信息论的观点,重新认识腧穴和针刺的丰富内涵,明确阐述腧穴是生物信息流产生的基础,针刺是生物信息流产生的关键,中枢神经系统在针刺腧穴所产生的生物信息流中居于重要地位。在这个新的思路和模式指导下,借用现... 本文通过传统医学和信息论的观点,重新认识腧穴和针刺的丰富内涵,明确阐述腧穴是生物信息流产生的基础,针刺是生物信息流产生的关键,中枢神经系统在针刺腧穴所产生的生物信息流中居于重要地位。在这个新的思路和模式指导下,借用现代生物学、神经科学、信息学、计算机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及技术手段,最终揭示针刺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流 针刺 腧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证模型大鼠脑海马ERK及其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杜雅薇 王玉来 +3 位作者 尹岭 赵秀敏 秦绍林 赵永烈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6期1367-1369,I0015,I0016,共5页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证模型大鼠脑海马CA1、CA3、DG区ERK及其磷酸化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肝郁模型组、柴胡疏肝散组,运用模具束缚结合孤养的方法制备肝气郁结证候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证模型大鼠脑海马CA1、CA3、DG区ERK及其磷酸化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肝郁模型组、柴胡疏肝散组,运用模具束缚结合孤养的方法制备肝气郁结证候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海马CA1、CA3、DG区ERK及其磷酸化免疫阳性神经元的细胞数。结果:柴胡疏肝散可增高ERK1/2、P-ERK在海马CA3、DG区的阳性细胞数。结论:柴胡疏肝散具有抗肝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上调肝郁大鼠海马CA3、DG区ERK1/2、P-ERK信号通路的活动而起到保护受损神经元,改善大脑功能,缓解肝郁症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气郁结证 柴胡疏肝散 ERK 海马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去卵巢大鼠脑内雌激素受体mRNA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王伟 姜明春 +1 位作者 尹岭 田淑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3期233-235,共3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降低对脑内雌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对去卵巢大鼠脑内雌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调整作用。方法选用成年Wistar雌性大鼠,将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INT)、去卵巢组(OVX)和去卵巢针刺组(OVX+EA)。用放射免疫... 目的探讨雌激素降低对脑内雌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对去卵巢大鼠脑内雌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调整作用。方法选用成年Wistar雌性大鼠,将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INT)、去卵巢组(OVX)和去卵巢针刺组(OVX+EA)。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中雌二醇和睾酮的含量,采用RT-PCR方法获得大鼠雌激素受体α(ERα)和雌激素受体β(ERβ)mRNA的逆转录表达产物c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检测,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去卵巢组大鼠血中雌二醇水平明显降低(P<0.01),同时伴有睾酮升高,脑内ERαmRNA的RT-PCR表达产物减少(P<0.01),ERβmR-NA的RT-PCR表达产物增加(P<0.01);与去卵巢组相比,去卵巢针刺组大鼠血中雌激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睾酮水平下降(P<0.01),脑内ERαmRNA的RT-PCR产物升高(P<0.01),ERβmRNA的RT-PCR产物降低(P<0.01)。结论去卵巢大鼠血中雌激素水平降低,睾酮水平升高,脑内ERα和ERβmRNA的表达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电针足三里穴对体内雌激素和睾酮水平及脑内雌激素受体基因表达有明显的调整作用,这可能是电针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性激素 雌激素受体 电针 去卵巢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开灵有效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被引量:20
9
作者 宋春杰 尹岭 朱克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56-158,共3页
目的 研究清开灵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 EAE)的可能性及有效性。方法 应用蛋白脂质蛋白1 39- 1 51 ( PLP1 39- 1 51 )免疫 SJL/ J小鼠诱发慢性复发 -缓解性 EAE模型 ,研究清开灵对 PLP1 39- 1 51 诱导的小鼠淋巴结细胞增殖... 目的 研究清开灵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 EAE)的可能性及有效性。方法 应用蛋白脂质蛋白1 39- 1 51 ( PLP1 39- 1 51 )免疫 SJL/ J小鼠诱发慢性复发 -缓解性 EAE模型 ,研究清开灵对 PLP1 39- 1 51 诱导的小鼠淋巴结细胞增殖反应及 γ-干扰素 ( IFN-γ)分泌的作用 ,并通过神经功能评分观察清开灵治疗 EAE的有效性。结果 清开灵可抑制 PLP1 39- 1 51 诱导的淋巴结细胞增殖反应及 IFN-γ的分泌 ( P <0 .0 0 1 ) ,有效改善 EAE小鼠神经功能评分 ( P <0 .0 1 ) ,使发病时间延迟 ( P <0 .0 1 )。EAE小鼠发病数和死亡数较对照组减少 ,但其差异并无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清开灵可有效治疗 EAE,为清开灵用于临床治疗多发性硬化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清开灵 T淋巴细胞增殖 Γ-干扰素 神经功能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足三里穴对大鼠冷应激性溃疡下丘脑N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锦平 田淑君 +2 位作者 田庆华 尹岭 母义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9期2095-2098,共4页
目的:本实验采用冷应激的方法,研究针刺足三里穴对急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以及应激大鼠下丘脑与应激有关的NOS的表达情况. 方法:应用胃黏膜溃疡指数的计算和RT-PCR的方法研究针刺足三里对大鼠的冷应激性溃疡的保护和下丘脑一氧化氮合成酶... 目的:本实验采用冷应激的方法,研究针刺足三里穴对急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以及应激大鼠下丘脑与应激有关的NOS的表达情况. 方法:应用胃黏膜溃疡指数的计算和RT-PCR的方法研究针刺足三里对大鼠的冷应激性溃疡的保护和下丘脑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表达隋况,经图像分析系统照相并进行半定量. 结果:针刺足三里穴可以明显减少冷直激造成的溃疡指数(正常对照组为0,单纯应激组为26.25±4.40,针刺预防溃疡组为9.75±1.91,针刺预防溃疡组与单纯应激组相比P<0.01).下丘脑NOS1不参与冷应激溃疡病理过程,针刺足三里穴可以在生理范围内上调下丘脑的NOS1的表达过程(正常对照组为0.69±0.05,单纯应激组为0.77±0.09, 针刺预防应激组为1.87±0.15,针刺预防应激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1);下丘脑NOS2参与了冷应激溃疡病理过程,针刺足三里穴可以下调其表达(正常对照组为0.06±0.02,单纯应激组为0.24±0.05,针刺预防应激组为0.12±0.06,P<0.01),减少病理损害程度;NOS3也参与了冷应激溃疡这一病理过程,针刺可以下调其表达作用(正常对照组为0.30±0.08,单纯应激组为0.63±0.14, 针刺预防应激组为0.45±0.14,针刺预防应激组与单纯应激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单纯应激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01). 结论:针刺对冷应激溃疡具有保护作用,该种保护作用是通过对生理性上调NOS1的生理性表达,下调NOS2、NOS3的病理性表达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对照组 正常 NOS 溃疡 足三里穴 应激 参与 结论 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足三里穴对冷应激性胃溃疡大鼠下丘脑与肾上腺SP和POMC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锦平 王路宁 +1 位作者 柳国芳 尹岭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602-1606,共5页
目的:研究针刺足三里穴对冷应激性急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以及应激大鼠下丘脑和肾上腺SP和POMC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大鼠22只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6只)、单纯应激组(8只)、针刺预防应激组(8只).针刺预防组先给于针刺足三里穴,再冷应激... 目的:研究针刺足三里穴对冷应激性急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以及应激大鼠下丘脑和肾上腺SP和POMC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大鼠22只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6只)、单纯应激组(8只)、针刺预防应激组(8只).针刺预防组先给于针刺足三里穴,再冷应激.胃黏膜溃疡指数和RT-PCR法研究针刺足三里对大鼠的冷应激性溃疡的保护作用和下丘脑、肾上腺的SP、POMC的表达,经图像分析系统照相并进行半定量.结果:与单纯应激组比较,针刺足三里穴可以明显减少冷应激造成的溃疡指数(9.75±1.91vs26.25±4.40,P<0.01),抑制应激造成的皮质醇分泌增加(66.83nmol/L±12.25nmol/Lvs104.38nmol/L±8.31nmol/L,P<0.01),上调下丘脑的SP的表达(1.02±0.42vs0.45±0.12,P<0.05),下调肾上腺SP的表达(1.88±0.82vs2.93±1.08,P<0.05);下丘脑POMC在应激过程中表达增高,针刺能抑制POMC的表达,刺预防应激组与单纯应激组相比差异显著(0.56±0.14vs0.82±0.19,P<0.01);肾上腺中无POMC表达,不参与应激过程.结论:针刺对冷应激溃疡具有保护作用,该种保护作用是通过对生理性上调下丘脑SP的表达,下调POMC的病理性表达及抑制肾上腺SP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溃疡 P物质 前阿黑皮素原 逆转 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气郁结证患者正电子发射脑功能成像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子旺 王玉来 +5 位作者 尹岭 单保慈 王爱成 赵永烈 滕晶 秦绍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3期281-282,F0003,共3页
目的利用正电子发射成像(PET)脑功能成像技术探讨肝气郁结证在特定脑区功能的改变。方法将10例肝气郁结证患者(肝郁组)和20例正常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成像扫描,应用SPM图像分析软件对扫描数据进行组间t检... 目的利用正电子发射成像(PET)脑功能成像技术探讨肝气郁结证在特定脑区功能的改变。方法将10例肝气郁结证患者(肝郁组)和20例正常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成像扫描,应用SPM图像分析软件对扫描数据进行组间t检验分析,获得肝气郁结证引起的脑内葡萄糖代谢变化的区域。结果肝郁组葡萄糖利用率减低脑区(P<0.001)有右侧顶叶(中央后回,BA1/2)、颞叶(颞中回,BA37)、额叶(额中回,BA9/10)。葡萄糖利用率增高的脑区(P<0.001)有右侧额叶(额上回、额下回,BA22/28/44)、右侧扣带回、双侧中脑、小脑。结论肝气郁结证可引起特定脑区的功能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气郁结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脑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脑电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雪丽 姚斌 +2 位作者 吴东宇 魏东宁 尹岭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5期408-409,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安静闭眼状态下脑电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方法用关联维数(D2)、近似熵(ApEn)对31例脑梗死患者和22名正常人在安静闭眼状态下的脑电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脑梗死组未受损伤的双侧前额叶(FP1、FP2)D2和ApE...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安静闭眼状态下脑电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方法用关联维数(D2)、近似熵(ApEn)对31例脑梗死患者和22名正常人在安静闭眼状态下的脑电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脑梗死组未受损伤的双侧前额叶(FP1、FP2)D2和ApEn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以D2和ApEn地形图为基础的动态分析,有助于观察脑卒中后脑功能的变化情况;脑电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方法适用于脑卒中急性期脑功能变化规律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动力学 脑电图 安静闭眼状态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功能性失眠整体辨治心得 被引量:3
14
作者 杜侃 尹岭 +2 位作者 张梅奎 刘式威 李彤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249-249,共1页
功能性失眠是大多数老年人都会经历的睡眠——醒觉模式的生理变化,现代医学指排除心脑疾患、躯体及情感原因,患者连续3周以上入睡难、易醒及(或)多梦、晨醒早等表现的睡眠障碍,多伴见头晕头痛、心悸乏力、健忘等症状。
关键词 功能性失眠 中医辨治 整体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非线性分析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滕晶 王玉来 +1 位作者 姚斌 尹岭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8期748-750,共3页
脑电非线性分析是基于非线性动力学原理和方法研究脑电信号复杂性和信号间相互联系的方法,可以提供有关神经网络功能、相互联系的信息及大脑功能活动变化轨迹等情况。脑电非线性分析在现代医学中主要用于神经精神疾病研究、麻醉深度监... 脑电非线性分析是基于非线性动力学原理和方法研究脑电信号复杂性和信号间相互联系的方法,可以提供有关神经网络功能、相互联系的信息及大脑功能活动变化轨迹等情况。脑电非线性分析在现代医学中主要用于神经精神疾病研究、麻醉深度监测、睡眠研究等方面,而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则刚刚起步。该法的应用使人们对大脑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非线性分析 医学研究 应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电针对海洛因心理依赖小鼠海马乙酰胆碱和多巴胺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洪沛 吴俊梅 +4 位作者 李彤 唐勇 薛红 侯建业 彭小华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淡化海洛因心理依赖小鼠成瘾记忆的中枢神经生化机制。方法:将经过CPP筛选无明显自然位置偏性的56只雌雄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西药组。以海洛因剂量逐日递增原则注射并进行CPP训练制作海洛因心理依... 目的:探讨电针淡化海洛因心理依赖小鼠成瘾记忆的中枢神经生化机制。方法:将经过CPP筛选无明显自然位置偏性的56只雌雄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西药组。以海洛因剂量逐日递增原则注射并进行CPP训练制作海洛因心理依赖模型小鼠作为研究对象,电针"内关"、"三阴交"及点刺"四神聪"穴,频率2 Hz,电压2~4 V,电流1~3mA递增,刺激强度以小鼠下肢轻微抖动为度,每次10分钟,每日1次,治疗10次。运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海马AchE浓度和DA浓度。结果:①模型组海马AchE浓度较空白组低,P<0.05;电针组海马AchE浓度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海马AchE浓度仅有升高趋势,P>0.05。②模型组海马DA浓度较空白组高,P<0.05;电针组、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都可降低海马DA浓度,P<0.01,P<0.05。结论:电针对海洛因心理依赖小鼠具有升高海马AchE浓度和降低海马DA浓度的作用。低频电针可通过调节海洛因心理依赖小鼠成瘾记忆保持和激发的重要靶区———海马胆碱能神经系统和多巴胺系统之间的内稳态而发挥淡化成瘾记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心理依赖 成瘾记忆 海马 乙酰胆碱酯酶 多巴胺 低频电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颞叶切除术对癫痫患者临床记忆商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梁树立 李安民 +6 位作者 姚斌 蒋虹 高丽萍 张敏 姚世斌 张志文 傅相平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第4期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前颞叶切除术前后癫痫患者临床记忆力的变化。方法58例颞叶癫痫患者均经前颞叶切除手术治疗,其中左侧手术者27例,右侧手术者31例。在手术治疗前后对其记忆商(MQ)进行测定,并比较分析手术预后、术前MQ与术后MQ的关系。结果51例预... 目的探讨前颞叶切除术前后癫痫患者临床记忆力的变化。方法58例颞叶癫痫患者均经前颞叶切除手术治疗,其中左侧手术者27例,右侧手术者31例。在手术治疗前后对其记忆商(MQ)进行测定,并比较分析手术预后、术前MQ与术后MQ的关系。结果51例预后EngleⅠ-Ⅱ级,其中术后MQ改善16例(31.4%),无变化30例,下降5例;7例预后Ⅲ-Ⅳ级,其中术后MQ无变化1例,下降6例;两组术后MQ改善率相差显著(P<0.01)。右侧手术者术后MQ评分均值显著高于术前(P<0.01),但左侧手术者手术前后MQ评分均值没有显著差异(P>0.05)。右侧手术组术后MQ改善率(35.5%,11/31)明显高于左侧手术组(18.5%,5/27)。术前MQ障碍者术后MQ改善率(38.5%,10/26)明显高于术前MQ优秀(0.0%,0/5)和中等者(22.2%,6/27)。结论经受了右侧前颞叶手术切除的癫痫病人术后MQ有明显改善,左侧手术者则无明显变化;颞叶癫痫患者的手术预后和术前MQ是影响其术后MQ变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颚叶切除术 癫痫 记忆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健康状态的现代化评估 被引量:9
18
作者 周辉 项平 +1 位作者 曾强 尹岭 《北京中医药》 2009年第11期852-855,共4页
目的通过综述中外医学界对亚健康状态评估技术的应用,了解可以应用于亚健康研究领域的医学理论和医学技术。方法通过文献分析,综述国内已经应用的与人体生理、心理亚健康状态评估的成熟方法。结果成熟的医学理论和医学技术还未能充分利... 目的通过综述中外医学界对亚健康状态评估技术的应用,了解可以应用于亚健康研究领域的医学理论和医学技术。方法通过文献分析,综述国内已经应用的与人体生理、心理亚健康状态评估的成熟方法。结果成熟的医学理论和医学技术还未能充分利用于亚健康评估。结论成熟医学理论和新技术如细胞凋亡理论、中医体质学理论、放射性核素诊断技术等可以应用于评估与生理或心理状态有关的亚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健康状态 评估 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功能成像与数据挖掘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一源 尹岭 沈均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1-332,共2页
随着新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如脑功能成像等), 神经科学研究积累了海量的数据,任何一个人或研究小组已无法掌握本领域的所有信息。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法就是采用信息学的工具和手段来整合脑研究数据(即神经信息学)。脑功能成像领域的研究... 随着新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如脑功能成像等), 神经科学研究积累了海量的数据,任何一个人或研究小组已无法掌握本领域的所有信息。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法就是采用信息学的工具和手段来整合脑研究数据(即神经信息学)。脑功能成像领域的研究结果与数据挖掘方法的结合, 将对破译人脑奥秘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功能成像 神经信息学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实验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秀梅 刘育英 尹玲 《微循环学杂志》 2002年第2期29-30,共2页
目的 :建立一种血栓形成的模型 ,用于新药开发的药效研究。方法 :利用光化学反应原理制备血栓模型 ,即从静脉内注入光敏剂—血卟啉 ,用落射荧光显微镜的汞灯作光源 ,经紫外滤光片 (波长为 45 5nu)照射后 ,成功地建立了局部血管内血栓形... 目的 :建立一种血栓形成的模型 ,用于新药开发的药效研究。方法 :利用光化学反应原理制备血栓模型 ,即从静脉内注入光敏剂—血卟啉 ,用落射荧光显微镜的汞灯作光源 ,经紫外滤光片 (波长为 45 5nu)照射后 ,成功地建立了局部血管内血栓形成的模型。在此模型上 ,研究了四种中药制剂抗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通过观测光照后微血管内血栓形成的时间、血栓的大小等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四种中药制剂预防组血栓出现的时间均晚于对照组 ,血栓的面积也小于对照组 ;四种中药制剂抗血栓形成的药效有明显的差异 ,2号制剂有极显著效果。结论 :该模型制作简单 ,重复性好 ,病灶的部位、大小容易控制 ,对研究在体血栓形成过程的动态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内血栓形成 实验模型 建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