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LBL-PBL教学模式在心内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周浩 伍林 +1 位作者 胡舜英 陈韵岱 《心脏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分析改良LBL-PBL联合教学模式在心内科临床见习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级解放军医学院心内科见习学生纳入该研究,总计120人,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LBL教学模式,研究组接受改良LBL-PBL教学模... 目的分析改良LBL-PBL联合教学模式在心内科临床见习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级解放军医学院心内科见习学生纳入该研究,总计120人,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LBL教学模式,研究组接受改良LBL-PBL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理论考试分数(百分制)和临床实践应用能力(病史采集和书写能力、体格检查、医学影像判读能力、生化检测指标解读能力);同时问卷调查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百分制)。结果研究组的理论考试分数和临床应用能力相较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P<0.01);且接受改良LBL-PBL教学模式的学生满意度更高。结论在心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改良LBL-PBL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见习成绩,同时学生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LBL-PBL教学模式 心内科 见习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在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早期应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杨晨 张华巍 +2 位作者 潘黎明 李佳丹 王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2年第12期1444-1447,1451,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老年患者院内早期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SV)与培哚普利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因ADHF合并PAH于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患... 目的 探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老年患者院内早期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SV)与培哚普利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因ADHF合并PAH于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87例,根据用药情况分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组(n=49,给予培哚普利治疗)和沙库巴曲缬沙坦(ARNI)组(n=38,给予SV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用药2周、用药3个月后的有效性指标及安全性指标。有效性指标包括脑钠肽(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内径(LVEDD)、右室舒张末前后径(RVEDD)。安全性指标包括:肾功能恶化、低血压、高钾血症、血管神经性水肿、咳嗽、全因死亡。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2周时,ARNI组LVEF与ACEI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3个月时,ARNI组BNP、LVEDD、RVEDD与ACEI组相比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NI组LVEF与ACEI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RNI组LVEF恢复正常、肺动脉收缩压(PASP)降低1级及NYHA分级改善1级、心力衰竭(心衰)再住院占比与ACE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早期应用ARNI在改善心功能同时可有效降低肺动脉高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 老年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的中医药治疗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佳丹 高逸凡 +1 位作者 张赢月 徐勇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2年第4期504-506,共3页
目前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而急性心肌梗死(心梗)作为心血管疾病的急危重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发病率逐年上升。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冠状动脉(冠脉)血流的急剧减少或中断,造成相应供血区域的心肌细胞... 目前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而急性心肌梗死(心梗)作为心血管疾病的急危重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发病率逐年上升。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冠状动脉(冠脉)血流的急剧减少或中断,造成相应供血区域的心肌细胞急性缺血、缺氧坏死。急性心肌梗死后引发梗死区域心肌细胞炎性浸润、心肌纤维化、心肌重构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随之可能出现心肌梗死后炎症反应、心室重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衰)等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随着近年来中药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显著优势,取得了长足进展。现将中药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治疗作用研究作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炎性浸润 中医药治疗 急性缺血 供血区域 心血管疾病 心肌细胞 急危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卢喜烈 朱金秀 谭学瑞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3年第3期153-156,共4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本文首先简要比较了NSTEMI与UA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心肌损伤生物标志物水平方面的异同,然后介绍STEMI与NSTEMI在基本病理学和心电图上的差异,并着重阐述心电图检查对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和胸痛的临床价值,最后讨论了ACS患者的药物治疗与血运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4a-sirt1-NRF2信号通路对阿霉素心脏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范军振 黄鑫 +2 位作者 王高飞 程学斌 邓玉姣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10-516,共7页
目的探讨miR-34a-sirt1-NRF2信号通路对阿霉素心脏损伤的影响。方法构建阿霉素心脏损伤C57BL/6小鼠模型,构建模型前转染miR-34a调控小鼠体内miR-34a的水平。比较各组小鼠sirt1、NRF2蛋白表达水平,检测各组小鼠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dp/dt... 目的探讨miR-34a-sirt1-NRF2信号通路对阿霉素心脏损伤的影响。方法构建阿霉素心脏损伤C57BL/6小鼠模型,构建模型前转染miR-34a调控小鼠体内miR-34a的水平。比较各组小鼠sirt1、NRF2蛋白表达水平,检测各组小鼠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dp/dt_(max)、-dp/dt_(max)、LVEF、FS)水平。随后处死小鼠,检测外周血CD4^(+)、CD8^(+)、CD4^(+)/CD8^(+)水平以及血清CK-MB、LDH及心肌组织MDA、SOD水平。生物信息学预测miR-34a的靶基因并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进一步验证,检测心肌细胞(H9C2)miR-34a过表达或沉默sirt1表达时凋亡蛋白(Bax、Bcl-2)及sirt1、NRF2蛋白的水平。结果相较于正常对照小鼠,阿霉素干预的小鼠CD8^(+)、血清CK-MB、LDH及心肌组织MDA水平显著上升,而CD4^(+)、CD4^(+)/CD8^(+)、sirt1、NRF2蛋白、+dp/dt_(max)、-dp/dt_(max)、LVEF、FS水平以及心肌组织SOD水平显著下降(P<0.05)。小鼠体内miR-34a水平过高可抑制sirt1、NRF2蛋白、+dp/dt_(max)、-dp/dt_(max)、LVEF、FS水平以及心肌组织SOD表达,促进血清CK-MB、LDH及心肌组织MDA表达。小鼠体内miR-34a水平过低可促进sirt1、NRF2蛋白、+dp/dt_(max)、-dp/dt_(max)、LVEF、FS水平以及心肌组织SOD表达,抑制血清CK-MB、LDH及心肌组织MDA表达(P<0.05)。双荧光素酶结果显示,miR-34a可直接靶向作用于sirt1基因,且miR-34a结合在sirt1的3’UTR区。H9C2细胞miR34a过表达或沉默sirt1均可抑制Bcl-2、sirt1及NRF2蛋白表达,促进Bax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miR-34a可能通过sirt1-NRF2信号通路介导阿霉素所致的心脏损伤过程并导致免疫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4A 信号通路 阿霉素 心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心脏磁共振评估前列地尔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的影响
6
作者 金荣杰 徐勇 +1 位作者 邓珏琳 沈明志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0年第10期1096-1100,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心脏磁共振评估前列地尔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收集160例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一组患者接受了STEMI常规治疗,一组患者加用了前列地尔。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心脏磁共振评估前列地尔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收集160例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一组患者接受了STEMI常规治疗,一组患者加用了前列地尔。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和常规用药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通过心脏磁共振发现,前列地尔组患者的挽救心肌显著多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STEMI直接PCI患者使用前列地尔后,心肌灌注显著改善,挽救心肌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挽救心肌 心脏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药物洗脱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7
作者 冯欢欢 袁晓航 +4 位作者 胡鑫 韩燕 张茜 叶豪奕 高磊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9期489-495,共7页
目的评估药物洗脱支架(DES)内复发性支架内再狭窄(R-ISR)发生的预测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23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就诊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201例支架内再狭窄(IS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后... 目的评估药物洗脱支架(DES)内复发性支架内再狭窄(R-ISR)发生的预测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23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就诊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201例支架内再狭窄(IS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后造影复查情况将患者分为R-ISR组和非R-ISR组,回顾性分析其首次ISR-PCI时的临床基线资料以及介入手术病变特征。结果201例患者中男168例,平均年龄(61.97±10.02)岁。中位造影复查间隔时间为1.5年,根据患者造影复查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R-ISR组(98例患者和104处ISR病变)和非R-ISR组(103例患者和111处ISR病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ISR的发生与血管开口病变(OR2.987,95%CI 1.343~6.642,P=0.007)、单纯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POBA)处理ISR病变(OR 3.081,95%CI 1.293~7.343,P=0.011)以及术前ISR病变最大直径狭窄率(OR1.016,95%CI 1.002~1.030,P=0.022)独立相关。结论在目前接受介入治疗的ISR患者中,血管开口病变、POBA处理ISR病变以及ISR病变最大直径狭窄率是R-ISR发生的相关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药物洗脱支架 支架内再狭窄 复发性支架内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老年心房颤动优化抗凝管理注册研究一年结果 被引量:16
8
作者 郭豫涛 王玉堂 +4 位作者 单兆亮 时向民 奚国荣 王浩 Lip Gregory Y H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0年第4期351-356,共6页
目的研究旨在探讨合并多种疾病的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优化抗凝管理策略。方法中国老年房颤患者优化抗栓管理注册研究(ChiOTEAF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真实世界的注册研究。2014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全国44家中心招募老年房颤... 目的研究旨在探讨合并多种疾病的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优化抗凝管理策略。方法中国老年房颤患者优化抗栓管理注册研究(ChiOTEAF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真实世界的注册研究。2014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全国44家中心招募老年房颤患者,随访1年的血栓栓塞、出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全因死亡发生情况。使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抗凝治疗对血栓、出血及全因死亡复合临床事件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招募7073例房颤患者,其中6148例完成1年随访,年龄(74.3±10.5)岁,年龄范围65~92岁,其中女患者占39.4%(2422/6148)。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s)、华法林和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率分别为23.5%(1444/6148)、21.1%(1300/6148)和41.0%(2521/6148)。48.6%(2988/6148)患者同时存在CHA2DS2-VASc和HAS-BLED评分高危,49.6%(3052/6148)患者HAS-BLED评分≥3。42.3%(2601/6148)患者有跌倒风险,34.2%(2102/6148)患者合并心力衰竭,17.3%(1064/6148)患者年龄≥85岁,14.3%(878/6148)合并慢性肾脏病/肝病,9.0%(555/6148)合并恶性肿瘤。校正基线特征后,房颤合并CHA2DS2-VASc和HAS-BLED高危、HAS-BLED≥3、跌倒风险、慢性肾脏病/肝病、年龄≥85岁等患者,抗凝治疗较抗血小板治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和全因死亡的复合终点事件风险(均P<0.05)。结论权衡血栓及出血风险后,老年高危房颤患者抗凝治疗降低临床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老年 慢性肾病 肝病 抗凝 抗血小板
原文传递
CT血管造影结合血管内超声引导无对比剂完成左回旋支重度狭窄介入治疗1例 被引量:9
9
作者 张颖倩 高磊 +3 位作者 陈韵岱 荆晶 何柏 蒋继国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年第3期238-240,共3页
碘对比剂过敏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难点之一。如何安全、高效、无对比剂或极低剂量对比剂完成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是对术者的挑战。本文报道1例对碘对比剂过敏患者采用CT血管造影(CTA)结合血管内超声(IVUS... 碘对比剂过敏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难点之一。如何安全、高效、无对比剂或极低剂量对比剂完成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是对术者的挑战。本文报道1例对碘对比剂过敏患者采用CT血管造影(CTA)结合血管内超声(IVUS)引导无对比剂PCI。术前冠状动脉CTA和X线采集的患者气管、脊柱解剖位置信息与冠状动脉造影信息匹配、融合,在CTA图像实时指导下,指导指引导管、导丝的放置,并从不同角度判断导丝在管腔内的位置。采用IVUS明确血管真腔、病变位置、病变长度、参考管腔直径及落脚点,成功行左回旋支支架置入术。以此探讨CTA融合IVUS引导无对比剂介入治疗技术,分析其适应证、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技巧、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等,为临床处理此类病变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血管内超声 无对比剂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抑制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血管再内皮化相关机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威 张颖倩 +1 位作者 李中轩 陈韵岱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995-999,共5页
雷帕霉素是药物涂层支架最常用的载入药物,在抑制内膜增生的同时,也抑制了内皮细胞的功能,延迟损伤血管再内皮化,易引发支架内血栓形成。雷帕霉素抑制再内皮化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对其机制的研究是解决雷帕霉素不良作用的关键,也是近年... 雷帕霉素是药物涂层支架最常用的载入药物,在抑制内膜增生的同时,也抑制了内皮细胞的功能,延迟损伤血管再内皮化,易引发支架内血栓形成。雷帕霉素抑制再内皮化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对其机制的研究是解决雷帕霉素不良作用的关键,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文章从内皮细胞功能、内皮细胞前体细胞、内皮细胞凋亡三个方面,就近年来对雷帕霉素延迟血管再内皮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再内皮化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迅 崔建国 金琴花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219-224,共6页
如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目的已从单纯治疗狭窄病变转变为治疗缺血心肌并改善患者远期预后。由于血流储备分数(FFR)能够反映冠状动脉的功能学特征,现已成为评估冠状动脉病变导致心肌缺血严重程度的金标准。FFR在指导PCI临床决... 如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目的已从单纯治疗狭窄病变转变为治疗缺血心肌并改善患者远期预后。由于血流储备分数(FFR)能够反映冠状动脉的功能学特征,现已成为评估冠状动脉病变导致心肌缺血严重程度的金标准。FFR在指导PCI临床决策中的作用已被大量研究证实,多用于在PCI术前帮助术者决定是否行支架置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认识到支架置入术后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的重要性。虽然有研究表明,PCI术后即刻功能学评估与患者预后相关,但对如何进行术后功能学评估及其意义尚未得到重视。本文对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在PCI术后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 血流储备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瓣复合体钙化分布密度是国产自膨式瓣膜TAVR术后传导障碍的危险因素
12
作者 王蔚然 孙泽瑜 +6 位作者 辛然 丁熠璞 刘子暖 王玺 王晶 单冬凯 刘长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01-1908,共8页
目的评估主动脉瓣复合体(AVC)不同区域钙化分布密度对应用国产自膨式瓣膜(SEV)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术后新发传导障碍(CB)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22年12月接受国产Venus-A人工瓣膜置换术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共73例,根据... 目的评估主动脉瓣复合体(AVC)不同区域钙化分布密度对应用国产自膨式瓣膜(SEV)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术后新发传导障碍(CB)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22年12月接受国产Venus-A人工瓣膜置换术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共73例,根据术后是否出现新发CB分为CB组和无CB组,比较两组基线数据、影像资料和手术数据情况。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AVR术后新发CB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DeLong检验,分析各危险因素及联合指标预测效能。结果73例TAVR患者中,18例(24.7%)术后新发CB。CB组具有更大的植入深度(6.77±2.45 mm vs 5.11±3.28 mm,P=0.027),且室间隔膜部长度与植入深度差值(MSID)明显小于无CB组(0.68±3.49 mm vs 2.82±3.88 mm,P=0.036)。钙化分布方面,CB组设备着陆区(DLZ)左冠窦(LCS)的钙化分布密度明显高于无CB组[10.34(2.50,48.35)×102 mm^(3)/mm^(2)vs 3.27(0.00,13.79)×102 mm^(3)/mm^(2),P=0.026]。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DLZ-LCS钙化分布密度、MSID是TAVR术后新发CB的独立危险(保护)因素。ROC曲线显示,MSID、DLZ-LCS钙化分布密度预测CB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5和0.716,联合指标预测具有最大的AUC(0.890),与单独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1 vs MSID;P=0.027 vs DLZ-LCS钙化分布密度)。结论DLZ-LCS钙化分布密度是国产SEV的TAVR术后新发CB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MSID可以有效预测TAVR术后的传导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膜病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传导障碍 计算机断层扫描 瓣环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的多模态成像及其衍生技术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13
作者 崔建国 金琴花 陈韵岱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年第3期203-207,共5页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为目前分辨率最高的血管内影像工具,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过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技术的进步,发展出了多种基于或者衍生于OCT的新影像技术,弥补其在组织穿透性、功能学、生化信息以及信息分析...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为目前分辨率最高的血管内影像工具,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过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技术的进步,发展出了多种基于或者衍生于OCT的新影像技术,弥补其在组织穿透性、功能学、生化信息以及信息分析流程等方面的不足。本文就基于或者结合OCT的新影像技术及其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造影融合功能 近红外光谱 斑块衰减指数 近红外荧光分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耳干预预防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目前的认识和建议(2023) 被引量:5
14
作者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 +56 位作者 左心耳封堵工作委员会 曹克将 陈柯萍 陈林 陈明龙 陈维 储慧民 樊友启 范洁 付华 高连君 郭军 何建桂 华伟 黄从新 黄德嘉 黄鹤 蒋晨阳 江洪 李莉 李毅刚 林文华 刘启明 刘兴鹏 刘旭 刘育 梅举 孟旭 邵永丰 宋治远 苏晞 宿燕岗 汤宝鹏 唐闽 唐艳红 王景峰 王群山 王玉堂 王祖禄 吴立群 夏云龙 谢强 谢瑞芹 徐伟 徐亚伟 杨兵 杨新春 杨延宗 姚焰 于胜波 袁义强 张澍 张树龙 郑良荣 钟敬泉 周达新 周胜华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3年第6期463-489,共27页
本文在吸收国内外关于左心耳干预预防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相关指南/共识重点内容及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经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左心耳封堵工作委员会组织56位专家对《左心耳干预预防心房... 本文在吸收国内外关于左心耳干预预防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相关指南/共识重点内容及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经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左心耳封堵工作委员会组织56位专家对《左心耳干预预防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目前的认识和建议(2019)》进行修订, 专家们在充分讨论、提炼、升华的基础上, 形成该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左心耳 血栓栓塞 专家共识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