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心血管疾病急救需求的急诊科临床教学现状与提升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齐鹏 任学文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870-872,共3页
目的基于大型综合性医院急诊科医师教学和科室建设情况调查结果,为提升急诊医师在心血管疾病急救中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于2024年5月20日至29日,通过电子问卷,对多所大型综合性医院急诊科医师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基于大型综合性医院急诊科医师教学和科室建设情况调查结果,为提升急诊医师在心血管疾病急救中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于2024年5月20日至29日,通过电子问卷,对多所大型综合性医院急诊科医师进行问卷调查。以计数资料的百分比表示,应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结果共计304份问卷纳入本研究,其中心内科医师占9%;89.8%的医师在心内科轮转时间<3个月;仅22%的学员进入过心内科导管室;观摩过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射频消融术及结构性心脏病微创手术(如缺损修补、肺动脉压力测定)、肺栓塞微创手术的学员比例较低;能正确分析心脏超声报告的医师占19.7%、能识别心脏超声切面的医师占12.1%;能通过心电图正确诊断心律失常的医师占98%。结论急诊科医师的心血管疾病背景知识全面性不足,应加强生理解剖学习、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提升临床教学效果,应用虚拟手术和模拟场景予以训练,以便达到提升急诊医师在心血管疾病急救中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的最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急诊 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药物洗脱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冯欢欢 袁晓航 +4 位作者 胡鑫 韩燕 张茜 叶豪奕 高磊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9期489-495,共7页
目的评估药物洗脱支架(DES)内复发性支架内再狭窄(R-ISR)发生的预测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23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就诊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201例支架内再狭窄(IS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后... 目的评估药物洗脱支架(DES)内复发性支架内再狭窄(R-ISR)发生的预测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23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就诊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201例支架内再狭窄(IS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后造影复查情况将患者分为R-ISR组和非R-ISR组,回顾性分析其首次ISR-PCI时的临床基线资料以及介入手术病变特征。结果201例患者中男168例,平均年龄(61.97±10.02)岁。中位造影复查间隔时间为1.5年,根据患者造影复查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R-ISR组(98例患者和104处ISR病变)和非R-ISR组(103例患者和111处ISR病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ISR的发生与血管开口病变(OR2.987,95%CI 1.343~6.642,P=0.007)、单纯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POBA)处理ISR病变(OR 3.081,95%CI 1.293~7.343,P=0.011)以及术前ISR病变最大直径狭窄率(OR1.016,95%CI 1.002~1.030,P=0.022)独立相关。结论在目前接受介入治疗的ISR患者中,血管开口病变、POBA处理ISR病变以及ISR病变最大直径狭窄率是R-ISR发生的相关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药物洗脱支架 支架内再狭窄 复发性支架内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研究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冯欢欢 袁晓航 +3 位作者 韩燕 张茜 蒋梦婷 高磊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分析国内外关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研究热点及前沿。方法用CiteSpace软件分别从发文国家、机构、作者和高频关键词等方面对中国知网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近20年发表的ISR相关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2940篇中文... 目的分析国内外关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研究热点及前沿。方法用CiteSpace软件分别从发文国家、机构、作者和高频关键词等方面对中国知网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近20年发表的ISR相关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2940篇中文文献及9611篇英文文献。中文文献发文机构以医院心内科为主,合作关系疏散。美国发文量最多,与其他国家合作意愿最强,与德国合作最紧密。中文文献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支架置入术、介入治疗、再狭窄率、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药物涂层支架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英文文献显示,热点主题包括药物洗脱支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平滑肌细胞、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支架内血栓、血管内超声、裸金属支架、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等。结论国内外研究者对ISR的关注点不完全相同,国内的相关研究以临床实际应用及探索危险因素为主,国外则在关注ISR的临床诊治的同时也关注了腔内影像学对ISR的指导策略,并进行基础研究来探索ISR背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支架内再狭窄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软件 关键词共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洛替尼联合卡博替尼致紫癜型药疹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涛 贾立静 +1 位作者 张娟 胡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8-282,共5页
随着多靶点抗肿瘤药物作用范围的更加全面和广泛,临床联用会存在一定风险和不确定性,现报道1例厄洛替尼联合卡博替尼所致急性毒性反应的病例。
关键词 厄洛替尼 卡博替尼 药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袁晓航 冯欢欢 高磊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2年第8期677-679,683,共4页
复发性支架内再狭窄(R-ISR)是指初次支架内再狭窄(ISR)病变经过成功介入治疗后再次发生同一部位的支架内狭窄。目前,ISR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而对于反复ISR的研究较少,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植入术治疗,且IS... 复发性支架内再狭窄(R-ISR)是指初次支架内再狭窄(ISR)病变经过成功介入治疗后再次发生同一部位的支架内狭窄。目前,ISR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而对于反复ISR的研究较少,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植入术治疗,且ISR发生率无降低趋势,治疗过的ISR患者存在再次发生ISR的风险,所以R-ISR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R-ISR的发生发展与ISR的发生发展因素相似,但却不尽相同。最近的研究探索了各种R-ISR的预测因素和治疗策略。现对R-ISR的发生率、发生机制、危险因素、腔内影像学评估、治疗选择和现有知识的空白等方面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药物洗脱支架 药物涂层球囊 支架内再狭窄 复发性支架内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疑难帕金森病高热综合征1例报道及临床解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冯欢欢 李立艳 孟庆义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1065-1068,共4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及合并症的治疗过程中存在多重用药现象,由此导致的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NMS)、抗帕金森病撤药恶性综合征和5-羟色胺综合征(SS)可交织存在。本文报道1例生前误诊为"脓毒症"的高热、肌强直...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及合并症的治疗过程中存在多重用药现象,由此导致的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NMS)、抗帕金森病撤药恶性综合征和5-羟色胺综合征(SS)可交织存在。本文报道1例生前误诊为"脓毒症"的高热、肌强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横纹肌溶解及精神异常的PD病例,可能同时存在NMS、抗帕金森病撤药恶性综合征和SS三种危重病综合征,解析其相关病理生理过程,并认为帕金森高热综合征(PHS)的内涵是在PD诊治中以高热为突出表现的病理过程,可涵盖NMS、抗帕金森病撤药恶性综合征和SS的晚期表现,对PD相关危重症的诊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NMS) 抗帕金森病撤药恶性综合征 5-羟色胺综合征(SS) 帕金森高热综合征(PHS) 疑难病 误诊误治 帕金森病(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军战术战伤救治技术模拟培训模式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邱晨 刘钰 +3 位作者 张丽萍 韩庆儒 齐鹏 潘菲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9年第5期428-431,共4页
目的研究并通过实践探索适合我军战术战伤救治技术模拟培训模式。方法基于我军战术战伤救治规则及最新救治理念,结合我军新型战术战伤救治携行囊式装备及救治技术,分析国内外战术战伤救治培训形式优缺点,确定我军战术战伤救治技术模拟... 目的研究并通过实践探索适合我军战术战伤救治技术模拟培训模式。方法基于我军战术战伤救治规则及最新救治理念,结合我军新型战术战伤救治携行囊式装备及救治技术,分析国内外战术战伤救治培训形式优缺点,确定我军战术战伤救治技术模拟培训模式。结果我军战术战伤救治技术模拟培训模式贴近实战,培训内容全面且顺序安排符合战救规则要求,演练现场氛围渲染好,模拟伤情逼真,培训效果显著。结论我军战术战伤救治技术模拟培训模式适合我军军情,形式新颖、培训内容充足实用,可尝试全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术战伤救治 模拟培训 综合演练 工作坊 实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指导准分子激光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复发性支架内再狭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宁远 冯欢欢 +6 位作者 王威 赖图雅 辛倩 郭军 陈韬 汪奇 高磊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8期579-584,共6页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斑块消蚀术(ELCA)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复发性支架内再狭窄(R-ISR)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心血管医学部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辅助...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斑块消蚀术(ELCA)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复发性支架内再狭窄(R-ISR)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心血管医学部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辅助下ELCA联合DCB治疗的R-ISR患者9例,导丝通过病变后应用OCT评估病变特征,ELCA治疗后选择DCB处理,随后再次行OCT检查评估。观察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有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结果纳入9例患者共9处靶病变,平均年龄(64.6±12.8)岁,男8例(8/9)。所有患者均选用1.4 mm激光消蚀导管,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未发生冠状动脉穿孔、严重夹层、冠状动脉慢血流或无复流等。随访6个月未发生MACE。1例(1/9)存在支架膨胀不全,9例(9/9)均合并新生内膜增殖,其中6例(6/9)表现为均质性,1例(1/9)为分层性,2例(2/9)为异质性,未发现钙化斑块或支架贴壁不良。术后新生内膜面积[(1.58±0.67)mm2比(3.00±1.07)mm2,P=0.002]、新生内膜负荷[(25.10±8.60)%比(58.50±19.00)%,P<0.001]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最小管腔直径[(2.13±0.23)mm比(1.36±0.29)mm,P<0.001]、最小管腔面积[(4.70±0.98)mm2比(2.08±0.93)mm2,P<0.001]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步研究表明OCT指导ELCA联合DCB治疗R-ISR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支架内再狭窄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斑块消蚀术 药物涂层球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博利珠单抗相关爆发性心肌炎一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杨霈龙 朱海燕 《新医学》 CAS 2021年第9期717-720,共4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最重要进展之一。随着ICIs适应证的不断拓展及国内原研药相继进入临床,ICIs将用于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然而ICIs的严重不良反应尚未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该文报道1例肝癌术后复发接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最重要进展之一。随着ICIs适应证的不断拓展及国内原研药相继进入临床,ICIs将用于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然而ICIs的严重不良反应尚未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该文报道1例肝癌术后复发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引起爆发性心肌炎的病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心肌酶升高,难治性心律失常,伴有肝损伤,呼吸衰竭等,虽经积极抢救最终死亡。该例提示ICIs相关免疫性心肌炎早期症状不典型,但疾病呈爆发性进展,需要临床医师早期识别,及早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爆发性心肌炎 帕博利珠单抗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套囊气管导管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熹娜 侯惠如 +3 位作者 武淑萍 来纯云 张金秋 阚庭 《护理学报》 2020年第13期23-26,共4页
目的分析锥形套囊气管导管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为形成科学、标准的锥形套囊气管导管使用管理规范提供依据。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从锥形套囊气管导管的临床应用情况、临床应用效果、气囊压力管理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锥形套囊气管导... 目的分析锥形套囊气管导管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为形成科学、标准的锥形套囊气管导管使用管理规范提供依据。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从锥形套囊气管导管的临床应用情况、临床应用效果、气囊压力管理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锥形套囊气管导管近年来逐渐应用于临床,其渐进式的锥形套囊设计具有良好的封闭效果,能够减少微量误吸,有效预防早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锥形套囊压力管理和护理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其套囊压力更易产生变化,需加强监测和管理。结论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锥形套囊压力变化的影响因素和监测方法,以形成相应规范,更好地发挥其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的作用。可进行锥形套囊可吸引冲洗气管导管的吸引、冲洗方法和效果的临床对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套囊气管导管 机械通气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加强中青年医疗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赛 冯聪 +3 位作者 周璇 王莉荔 崔翔 陈力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9年第5期483-484,共2页
通过阐述加强中青年医疗专业技术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新.论述中青年医疗专业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对高层次医疗专业技术人才的涌现利医疗机构发展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相应的建设举措和发展方向,旨在为中青年医疗专业技术人才增强创... 通过阐述加强中青年医疗专业技术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新.论述中青年医疗专业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对高层次医疗专业技术人才的涌现利医疗机构发展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相应的建设举措和发展方向,旨在为中青年医疗专业技术人才增强创新能力提供借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 专业技术人才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二聚体升高现象的临床解读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鑫磊 孟庆义 《医师在线》 2020年第18期19-20,共2页
D-二聚体是急诊临床检验方向性指标“北斗七星”(血常规、尿常规、肌钙蛋白、脑钠素、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凝血过程中,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在凝血因子的作用下,形成交联纤维蛋白,表现为较坚固的血凝块。D... D-二聚体是急诊临床检验方向性指标“北斗七星”(血常规、尿常规、肌钙蛋白、脑钠素、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凝血过程中,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在凝血因子的作用下,形成交联纤维蛋白,表现为较坚固的血凝块。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血液中D-二聚体水平增高反映了纤维蛋白溶解增加,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纤维蛋白 继发性纤溶 降钙素原 凝血过程 纤维蛋白溶解 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凝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疑难主动脉壁间血肿3例
13
作者 冯欢欢 李立艳 +2 位作者 李蕾 孙竹 孟庆义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第6期759-761,共3页
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中,主动脉夹层(AD)一旦破裂可导致患者迅速致死,被称为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主动脉壁间血肿(IMH),同属于主动脉综合征,却较少提及[1]。事实上,主动脉IMH稍有不慎便可进展为主动脉破裂,可能比AD更加凶险。IMH是指... 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中,主动脉夹层(AD)一旦破裂可导致患者迅速致死,被称为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主动脉壁间血肿(IMH),同属于主动脉综合征,却较少提及[1]。事实上,主动脉IMH稍有不慎便可进展为主动脉破裂,可能比AD更加凶险。IMH是指血肿位于主动脉管壁内,没有内膜撕裂口,是AD的一种特殊类型或典型AD的前期病变,其主要危险是进展为经典AD,造成主动脉瘤或破裂,乃至猝死。临床多数IMH患者胸痛表现与AD或急性心肌梗死相似,但部分可呈不典型表现,诊断困难,极易误诊误治[2],现报道3例疑难主动脉壁间血肿患者,复习相关文献,以探讨其诊断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壁间血肿 主动脉破裂 主动脉瘤 前期病变 急性心肌梗死 动脉管壁 误诊误治 不典型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对热射病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14
作者 高建新 朱峰 黎檀实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1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亚低温用于热射病治疗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Ovid、EMBASE、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搜集亚低温用于热射病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9年6... 目的系统评价亚低温用于热射病治疗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Ovid、EMBASE、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搜集亚低温用于热射病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9年6月。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5篇研究,包括3篇队列研究和2篇RCT,共44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亚低温组患者的病死率低于常规治疗组[RR=0.29,95%CI(0.15,0.55),P<0.001];亚低温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常规治疗组[SMD=3.70,95%CI(1.37,6.03),P<0.01];亚低温组治疗后血清肌钙蛋白(Tn)[SMD=2.65,95%CI(2.29,3.01),P<0.001]、血清肌酸激酶(CK)[SMD=1.76,95%CI(1.42,2.09),P<0.001]和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SMD=1.45,95%CI(1.2,1.71),P<0.001]下降幅度均比对照组更明显。结论相较于常规治疗方案,亚低温治疗有利于降低热射病患者病死率,改善神经系统预后,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热射病 心肌损伤标志物 随机对照试验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升高现象的临床解读
15
作者 田鑫磊 孟庆义 《医师在线》 2020年第25期29-29,共1页
C反应蛋白(CRP)是在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损伤时血浆中一些急剧上升的蛋白质(急性蛋白),起到激活补体和加强巨噬细胞的吞噬等调理作用。作为炎性标志物,CRP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常用的检测患者血清、脑脊液等不同体液中的CRP含量的方法... C反应蛋白(CRP)是在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损伤时血浆中一些急剧上升的蛋白质(急性蛋白),起到激活补体和加强巨噬细胞的吞噬等调理作用。作为炎性标志物,CRP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常用的检测患者血清、脑脊液等不同体液中的CRP含量的方法有速率散射浊度法、单向免疫扩散法、ELISA法和胶乳凝集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免疫扩散法 胶乳凝集法 炎性标志物 组织损伤 调理作用 巨噬细胞 浊度法 脑脊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肌钙蛋白升高现象的临床解读
16
作者 雷永红 孟庆义 《医师在线》 2020年第15期29-30,共2页
201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与美国心脏病学会等学术机构更新并颁布了第四版心肌梗死通用定义,明确指出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中,心肌损伤标记物主要是肌钙蛋白,其升高超过参考值上限第99百分位值并有动态变化,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最为关键的依据之... 201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与美国心脏病学会等学术机构更新并颁布了第四版心肌梗死通用定义,明确指出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中,心肌损伤标记物主要是肌钙蛋白,其升高超过参考值上限第99百分位值并有动态变化,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最为关键的依据之一。故正确解读血液中心肌肌钙蛋白升高的临床价值,对避免误诊误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心脏病学会 心肌肌钙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误诊误治 参考值上限 欧洲心脏病学会 学术机构 心肌梗死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酸激酶及同工酶升高现象的临床解读
17
作者 雷永红 孟庆义 《医师在线》 2020年第17期26-26,共1页
肌酸激酶(CK)是诊断及随访肌肉疾病时应用最为广泛的酶。当肌肉出现损伤时,CK在血清中的浓度最高,CK是肌肉损伤最敏感的指标,也是肌肉损伤病程的最佳衡量指标。在广泛采用心肌肌钙蛋白(cTn)测定之前,CK及其MB型同工酶(CK-MB)是最常用于... 肌酸激酶(CK)是诊断及随访肌肉疾病时应用最为广泛的酶。当肌肉出现损伤时,CK在血清中的浓度最高,CK是肌肉损伤最敏感的指标,也是肌肉损伤病程的最佳衡量指标。在广泛采用心肌肌钙蛋白(cTn)测定之前,CK及其MB型同工酶(CK-MB)是最常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血清学指标。由于许多基层医疗机构尚未使用cTn检测,故CK及CK-MB仍是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重要的生化指标。本文将讨论血清CK及CK-MB升高现象的临床判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机构 急性心肌梗死 肌肉损伤 肌肉疾病 血清学指标 生化指标 CK 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新冠相关性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齐鹏 朱海燕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76-1280,共5页
随着新冠康复患者的数量愈发增多,长新冠对人类健康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愈发加重,长新冠相关性心血管疾病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所报导,减少疾病对社会造成负担的前提是对这种疾病充分的了解和认知,本文通过对长新冠的定义和标准以及长新冠相... 随着新冠康复患者的数量愈发增多,长新冠对人类健康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愈发加重,长新冠相关性心血管疾病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所报导,减少疾病对社会造成负担的前提是对这种疾病充分的了解和认知,本文通过对长新冠的定义和标准以及长新冠相关性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临床证据、发病机制、评估和治疗以及预防进行系统的综述,用以梳理该疾病在新冠疫情后期的研究进展,以应对长新冠相关性心血管疾病带来的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新冠 心血管疾病 进展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
原文传递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齐鹏 朱海燕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07-212,共6页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是心脏骤停复苏后的一种复杂的、涉及到多个系统的临床表现,对社会以及家庭的影响巨大。尽管心脏骤停后综合征在临床研究中非常受重视,但是对于治疗而言,目前还没有特异性的措施,主要以支持性治疗为主。随着一系列病理...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是心脏骤停复苏后的一种复杂的、涉及到多个系统的临床表现,对社会以及家庭的影响巨大。尽管心脏骤停后综合征在临床研究中非常受重视,但是对于治疗而言,目前还没有特异性的措施,主要以支持性治疗为主。随着一系列病理生理研究结果的发现制定了多种相关的治疗策略,但实际的临床效果并不一定符合预期。本文就近年来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研究的热点问题及争议进行综述,从而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缺血再灌注 心肌损伤 脑损伤
原文传递
急性发热患者传染病快速识别系统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肖红菊 田琳 +7 位作者 祝伟秀 翟永志 闻宇 陈歆 陈刚 赵强 刘运喜 刘刚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3687-3690,3695,共5页
目的对急性发热患者传染病快速识别系统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0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于解放军总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的急性发热患者598例,根据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特征,经专家评议,建立急性发热患者传染病快速识别系统... 目的对急性发热患者传染病快速识别系统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0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于解放军总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的急性发热患者598例,根据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特征,经专家评议,建立急性发热患者传染病快速识别系统,由经过严格培训的护士采集相关资料,对患者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将评分≥3分定为高风险组,<3分定为低风险组,比较高风险组与低风险组传染病确诊率,分析该评分系统预测传染病的准确性、敏感性等,比较传染病与非传染病患者评分指标、血常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等变化。结果根据急性发热患者传染病快速识别系统评分,分为高风险组414例和低风险组184例,高风险组传染病确诊率为77.05%,高于低风险组的49.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该评分系统预测传染病的准确性为68.90%,敏感性为77.80%。传染病与非传染病在旅居史、有皮疹或出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血小板下降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染病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CRP和IL-6水平,均低于与非传染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发热患者传染病快速识别系统可以快速识别急性发热患者是否为传染病,可缩短传染病暴露时间,早期预警,尽快隔离,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发热 传染病快速识别评分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