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淋巴管超声造影与静脉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旭 万文博 +2 位作者 高天 苟涛华 张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2,共7页
目的探讨新型经淋巴管超声造影(LCEUS)与传统静脉超声造影(VCEUS)在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怀疑甲状腺癌并拟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患者行颈部淋巴结常规超声、VCEUS及LCEUS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 目的探讨新型经淋巴管超声造影(LCEUS)与传统静脉超声造影(VCEUS)在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怀疑甲状腺癌并拟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患者行颈部淋巴结常规超声、VCEUS及LCEUS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常规超声、VCEUS及LCEUS对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诊断能力。结果纳入44例患者,共52枚淋巴结,病理证实转移淋巴结38枚,未转移14枚。LCEUS诊断转移淋巴结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7.37%、71.43%、90.38%,VCEUS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2.11%、35.71%、76.92%,常规超声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74%、21.43%、75.0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CEUS诊断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VCEUS(P=0.020)及常规超声(P<0.001)。结论LCEUS可明显提高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的鉴别诊断能力,为临床精准治疗提供充足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超声 超声造影 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特征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肾透明细胞癌核分级
2
作者 宋禄达 赵萍 +3 位作者 姜波 李静波 陈子为 李秋洋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130-137,共8页
目的构建一种基于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特征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在术前鉴别诊断高级别或低级别的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258... 目的构建一种基于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特征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在术前鉴别诊断高级别或低级别的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258例ccR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种子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训练集(n=180)和验证集(n=78),并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ISUP)分级标准对肿瘤切片进行分析,将WHO/ISUPⅠ~Ⅱ级归为低核分级(低级别组),WHO/ISUPⅢ~Ⅳ级归为高核分级(高级别组),评估入组患者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特征。预测模型构建利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采用似然比检验筛选ccRCC核分级为高分级的独立预测因子并构建风险概率列线图,分析曲线评估模型性能。结果训练集与验证集患者年龄、性别、位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训练集中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肿瘤最大径、回声强度、边界、形态、肿瘤是否凸向集合系统、有无高增强环、增强均匀性、实质期增强程度在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增强不均匀和无高增强环均为肿瘤细胞核分级为高级别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通过似然比检验,以年龄、肿瘤最大径、高增强环、增强均匀性为预测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ccRCC核分级中性能较高,在训练集中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7、0.86、0.88、0.91,在验证集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AUC分别为0.78、0.76、0.85、0.88。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拟合良好。决策曲线分析表明,阈值概率为0.07~0.77时,列线图预测模型可获得较好的净收益。一致性分析表明,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特征在观察者间Kappa值范围为0.63~0.80,一致性良好。结论年龄、肿瘤最大径、增强不均匀、无高增强环为ccRCC细胞核分级为高级别的危险因素,基于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特征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在术前有效区分高级别或低级别ccRCC,为临床决策制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常规超声 超声造影 核分级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显示的血供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预测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文 罗渝昆 龙梅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3期126-130,共5页
血管生成在实体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中有着重要作用,但血供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预后价值并不明确,血供情况也未被纳入任何的甲状腺癌预后分期系统,这主要是由于缺乏评估血供的有效技术手段。超声造影是一种对比谐波成像技术,可... 血管生成在实体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中有着重要作用,但血供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预后价值并不明确,血供情况也未被纳入任何的甲状腺癌预后分期系统,这主要是由于缺乏评估血供的有效技术手段。超声造影是一种对比谐波成像技术,可高分辨率、连续实时评估肿瘤的血流灌注情况。目前关于超声造影显示的血供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探讨了超声造影显示的肿瘤血供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不良预后因素(腺外浸润、颈部淋巴结转移、BRAF V600E突变)及预后(复发及死亡)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血供 甲状腺乳头状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多参数成像评价腰部多裂肌损伤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4
作者 张超 毛译 +7 位作者 王雁 袁林 孙豪 李盈盈 毛鹏 朱谦 张明博 闫龙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2-438,共7页
目的:应用超声多参数成像评估慢性腰痛病人与无症状者腰部多裂肌超声影像特征。方法:2022年3月至2023年8月前瞻性纳入慢性腰痛病人(腰痛组)与无症状志愿者(无症状组)各60人,由2位超声医师分别测量受试者多裂肌厚度、面积,L3筋膜厚度以... 目的:应用超声多参数成像评估慢性腰痛病人与无症状者腰部多裂肌超声影像特征。方法:2022年3月至2023年8月前瞻性纳入慢性腰痛病人(腰痛组)与无症状志愿者(无症状组)各60人,由2位超声医师分别测量受试者多裂肌厚度、面积,L3筋膜厚度以及多裂肌弹性模量。分析上述参数的一致性、随腰椎节段的变化趋势,以及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上述超声参数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随着腰椎节段的增加,多裂肌的厚度和面积均不断增加。腰痛组与无症状组相比,L3~4、L4~5多裂肌厚度显著减低,L2~3、L3~4、L4~5多裂肌面积显著减低;L3筋膜厚度及多裂肌弹性显著增加。结论:腰痛病人腰部多裂肌超声影像特征可发生明显变化,提示腰部多裂肌损伤可能是导致腰痛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多裂肌 视觉模拟评分法 超声 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在桥本甲状腺炎合并PTC患者5年复发情况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葛乃侨 王月香 +4 位作者 兰雨 姜波 马骏 李墨琳 罗渝昆 《肿瘤影像学》 2024年第3期239-246,共8页
目的:探讨超声在预测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thyroid,PTC)患者(以下简称HTPTC)术后5年复发情况中的应用价值,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收集并分析292例经手术治疗的HTPT... 目的:探讨超声在预测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thyroid,PTC)患者(以下简称HTPTC)术后5年复发情况中的应用价值,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收集并分析292例经手术治疗的HTPTC患者的超声及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复发情况,中位随访时间5.42年,复发定义为经细针穿刺活检(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或二次手术后的病理学检查确诊新病灶或异常淋巴结中存在癌细胞。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与5年复发相关的潜在预测因素,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识别出与复发相关的独立预测因素,构建并评估预测模型。结果:Cox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节最大径、形状、边缘、钙化情况、超声血流情况、恶性结节数量、接触被膜情况是与5年复发相关的潜在预测因素。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证实,结节最大径>1.5 cm[HR=3.37(95%CI 1.17~9.68),P=0.023]、结节纵横比>1[HR=4.82(95%CI 1.69~13.75),P=0.003]、微钙化[HR=5.51(95%CI 1.18~25.68),P=0.029]及恶性结节多灶[HR=3.28(95%CI 1.03~10.47),P=0.045]是HTPTC患者5年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应用以上变量建立HTPTC患者复发的预测模型,该模型的C指数为0.845(标准误=0.061),第3年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767(95%CI 0.502~1.000),第5年为0.834(95%CI 0.695~0.943)。结论:基于超声特征的预测模型为HTPTC患者的复发风险评估提供了新的方法,有助于医师在术前为患者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以减少过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甲状腺乳头状癌 超声 复发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轮辐状血流结节的超声诊断价值
6
作者 李旭 林宇 +3 位作者 成一鸣 赵晓宇 苟涛华 张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0-376,共7页
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轮辐状血流表现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血流呈轮辐状表现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结节灰阶超声特征,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美国放射学会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ACR TI-RADS)和中国甲状腺影像... 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轮辐状血流表现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血流呈轮辐状表现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结节灰阶超声特征,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美国放射学会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ACR TI-RADS)和中国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C-TIRADS)及联合特异指标对甲状腺轮辐状血流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最终纳入患者64例,其中恶性结节47例,良性结节17例。除一般超声特征外,中央瘢痕多见于恶性结节(χ^(2)=5.968,P=0.015),而中央区粗钙化多见于良性结节(χ^(2)=10.899,P=0.001)。联合中央瘢痕和中央区粗钙化,ACR-TIRADS和C-TIRADS诊断甲状腺轮辐状血流结节的效能均明显提高(P均<0.001)。结论甲状腺结节超声呈轮辐状血流表现时应警惕恶性的可能,联合中央瘢痕及中央区粗钙化可提高超声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 瘢痕 轮辐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无水乙醇注射联合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超大体积良性结节的疗效
7
作者 王雁 孙豪 +5 位作者 毛译 张超 罗渝昆 阎琳 朱亚琼 张明博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11期867-872,共6页
目的:对比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注射联合微波消融与单纯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超大体积良性结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超声诊断科进行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治疗的83例甲状腺超大体积(>30 mL... 目的:对比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注射联合微波消融与单纯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超大体积良性结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超声诊断科进行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治疗的83例甲状腺超大体积(>30 mL)良性结节患者,并按照其治疗方式分为无水乙醇注射联合微波消融组(EA+MWA组,42例)和单纯微波消融组(MWA组,41例),对比两组术中消融时间、消融能量、单位体积的消融能量;术后1、3、6、12个月内的结节体积及缩小率(VRR);症状评分、美容评分、甲状腺功能;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EA+MWA组与MWA组总体结节比较,平均消融时间[(244.06±226.53)s比(447.43±197.50)s]、消融能量[(8.15±9.60)kJ比(15.24±7.61)kJ]、单位体积消融能量[(0.17±0.19)kJ/mL比(0.34±0.16)kJ/mL]均显著低于MWA组(P均<0.001)。术后1、3、6、12个月,两组体积较术前明显缩小,EA+MWA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VRR显著高于MWA组(P=0.002、P=0.011)。术后12个月,两组美容、症状评分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01)。随访期间两组甲状腺功能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甲状腺超大体积(>30 mL)良性结节患者微波消融术前行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可缩短消融时间,降低微波能量,同时还能有效促进甲状腺结节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良性结节 微波消融 无水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热消融治疗多灶性T_(1)N_(0)M_(0)甲状腺乳头状癌5年以上随访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孙豪 王雁 +4 位作者 毛译 张超 赵国政 韩官利 张明博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7期543-548,共6页
目的:基于5年以上随访结果评价超声引导热消融治疗多灶性T_(1)N_(0)M_(0)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月行超声引导下热消融的多灶性T_(1)N_(0)M_(0)期PTC患者68例,分别于消融术后1、3、6... 目的:基于5年以上随访结果评价超声引导热消融治疗多灶性T_(1)N_(0)M_(0)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月行超声引导下热消融的多灶性T_(1)N_(0)M_(0)期PTC患者68例,分别于消融术后1、3、6、12、24、36、48、60个月比较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超声特征及消融参数,分析热消融治疗多灶性T_(1)N_(0)M_(0)期PTC的疗效及影响因素。结果:5年以上随访,共有11例(16.18%)患者复发,57例(83.82%)患者未复发,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消融术后复发与患者临床特征、超声表现及消融参数均无显著相关(P>0.05)。复发患者中,1例选择观察,2例选择甲状腺全切术,其余8例均成功接受二次消融,均无不良反应。结论:T_(1)N_(0)M_(0)期多发PTC的消融治疗安全有效,5年以上随访复发率为16.18%,消融不影响复发患者的二次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热消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诊断膀胱阴道瘘1例
9
作者 吕艳婷 梁希 +3 位作者 姬永姣 许艳娜 秦思 徐虹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492-494,498,共4页
膀胱阴道瘘(VVF)指因为膀胱与阴道之间存在异常的瘘道,导致尿液不受控制地从阴道流出,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及时准确地发现对于患者非常重要。常规经阴道超声对于膀胱与阴道之间瘘管较小者容易漏诊,超声造影能够更加清晰... 膀胱阴道瘘(VVF)指因为膀胱与阴道之间存在异常的瘘道,导致尿液不受控制地从阴道流出,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及时准确地发现对于患者非常重要。常规经阴道超声对于膀胱与阴道之间瘘管较小者容易漏诊,超声造影能够更加清晰、准确地显示瘘道的位置、粗细。本文探讨分析了1例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的宫颈癌、膀胱肿瘤术后患者,患者因尿失禁,持续经阴道漏尿伴遗尿来诊,常规经阴道超声因阴道中段及直肠局部狭窄,探头无法置入,考虑VVF可能,随即经超声造影检查明确提示VVF,后经膀胱镜确诊,患者未进行治疗,持续随访。此病例提示超声造影可更有效、更精确的诊断VVF,对精准诊断VVF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阴道瘘 超声造影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的Bosniak分级在诊断肾脏囊性病变中的应用
10
作者 陈子为 宋禄达 李秋洋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24年第4期38-42,共5页
肾脏囊性病变(CRM)指病灶内以液体成分为主,强化的实性成分占比<25%的肾脏占位性病变,多为偶然发现且临床表现无特异性。2020年基于超声的Bosniak分级系统明确了超声诊断CRM的价值,根据超声特征可对CRM进行恶性风险预测。本文中将对... 肾脏囊性病变(CRM)指病灶内以液体成分为主,强化的实性成分占比<25%的肾脏占位性病变,多为偶然发现且临床表现无特异性。2020年基于超声的Bosniak分级系统明确了超声诊断CRM的价值,根据超声特征可对CRM进行恶性风险预测。本文中将对基于超声的Bosniak分级在诊断CRM中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展望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囊性 静脉造影术 超声检查 综述 BOSNIAK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造影与肿瘤复发风险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文 张艳 +6 位作者 宋青 兰雨 何红莹 马骏 赵佳航 李怡 罗渝昆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3-349,共7页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超声造影与肿瘤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对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87例患者共287个PTC病灶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对超声造影增强模式进行分析,并根据2015美国甲状腺协会复发风险分层,评估患者复发风险;比较不同复发风...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超声造影与肿瘤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对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87例患者共287个PTC病灶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对超声造影增强模式进行分析,并根据2015美国甲状腺协会复发风险分层,评估患者复发风险;比较不同复发风险PTC超声造影的差异。结果低复发风险组中57.6%的病灶呈现低增强,中复发风险组中62.3%的病灶呈现等增强,高复发风险组中48.2%的病灶呈现高增强(P<0.0001)。PTC复发风险与造影增强强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为0.442(P<0.0001),且两者之间存在线性趋势(χ^(2)=55.292,P<0.0001),表现为随增强强度增加PTC复发风险加大。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性别,高增强、等增强与低增强相比,PTC复发风险明显升高(P<0.0001),OR值分别为17.5(8.4~36.2)、3.4(2.0~5.8)。结论PTC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与肿瘤复发风险之间存在相关关系,高增强灶多呈高复发风险,等增强灶多呈中复发风险,低增强灶多呈低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超声 超声造影 肿瘤复发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发含钙化甲状腺乳头状癌射频消融术疗效评估及预测模型构建
12
作者 李伊铭 阎琳 +2 位作者 李欣洋 张明博 罗渝昆 《医学研究杂志》 2025年第3期62-67,84,共7页
目的探讨单发含钙化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消融灶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行RFA手术的163例单发含钙化PTC患者... 目的探讨单发含钙化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消融灶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行RFA手术的163例单发含钙化PTC患者。2016年12月31日前行RFA手术的患者纳入训练集,2017年1月1日后行RFA手术的患者纳入测试集。以RFA术后末次随访消融灶未消失为终点事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消融灶未消失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评估预测效能及临床价值;同时评估单发含钙化PTC患者RFA术后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01)、病灶最大径(P=0.021)及钙化占比(P=0.048)是消融灶未消失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该模型中训练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area,AUC)为0.780,测试集的AUC为0.711。校准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消融灶转归情况与真实情况一致性较好,临床决策曲线具有良好的临床潜能。在163个病灶中,90个(55.2%)消融灶因结节内钙化含量较少可达到完全消失,未见严重并发症,且消融灶体积不断缩小,8例(4.9%)患者出现转移复发。结论RFA治疗单发含钙化PTC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基于年龄、肿瘤最大径、钙化占比构建的单发含钙化PTC患者RFA术后消融灶转归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可用于评估单发含钙化PTC患者RFA术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甲状腺乳头状癌 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规范化护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6
13
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超声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 +3 位作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超声分会 北京超声医学学会 罗渝昆 何文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22年第3期3-12,共10页
为了实现超声对比剂高效、合理、安全、规范化输注,国内相关医护专家总结了国内外文献证据及临床经验,按照循证医学原则充分讨论后,制订了该共识,旨在为我国超声对比剂安全输注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参考意见。共识介绍了超声对比剂的应... 为了实现超声对比剂高效、合理、安全、规范化输注,国内相关医护专家总结了国内外文献证据及临床经验,按照循证医学原则充分讨论后,制订了该共识,旨在为我国超声对比剂安全输注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参考意见。共识介绍了超声对比剂的应用现状和安全性、相关法规与流程,造影前、中、后的规范化护理,并提出16条推荐意见。提出目前国内批准上市使用的超声对比剂安全性高,建议医护人员根据最新说明书或者专家共识进行配药和给药,并从造影室管理、风险预案、人员资质等方面予以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超声检查 护理 安全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淋巴管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34
14
作者 张艳 马冰 +4 位作者 赵佳航 张颖 朱嘉宁 赵萍 罗渝昆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8-342,共5页
目的探讨经淋巴管超声造影(CEUS)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怀疑为甲状腺癌并拟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患者行常规超声检查及经淋巴管CEUS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颈部淋巴结的超声及CEUS特征在转移组与未转... 目的探讨经淋巴管超声造影(CEUS)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怀疑为甲状腺癌并拟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患者行常规超声检查及经淋巴管CEUS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颈部淋巴结的超声及CEUS特征在转移组与未转移组之间的差异。结果20例甲状腺癌中,12例颈部淋巴结转移,8例未转移。经淋巴管CEUS诊断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的灵敏度(91.7%比75.0%)及准确度(90.0%比80.0%)均高于常规超声。正常淋巴结经淋巴管CEUS表现为均匀增强,转移淋巴结表现为不均匀增强及无增强。结论经淋巴管CEUS可有效诊断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弥补常规超声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超声 淋巴结 超声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联合BRAFV600E检测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性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颖 罗渝昆 +5 位作者 张艳 张明博 广旸 谢芳 姜波 唐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7-523,共7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结果、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及两者联合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行甲状腺结节FNA及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TC的患者,...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结果、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及两者联合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行甲状腺结节FNA及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TC的患者,分别比较其临床、病理特点与BRAFV600E突变、FNA结果的关系。结果共纳入263例PTC患者,FNA诊断敏感度为86.3%(227/263);BRAFV600E基因突变率为85.9%(226/263),其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突变率为91.1%(153/168),非PTMC突变率为76.8%(73/95)。共225例患者进行淋巴结清扫,淋巴结转移率为35.6%(80/225),其中PTMC转移率为23.8%(34/143),非PTMC转移率为56.1%(46/82);包膜外侵犯的患者占9.9%(26/263)。年龄≥45岁(P=0.043)、FNA诊断为恶性或可疑恶性(P=0.011)、肿瘤最大径≤1 cm(P=0.001)、原发肿瘤分期为T1(P=0.039)者BRAFV600E突变率更高,而不同性别、包膜侵犯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下BRAFV600E突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NA诊断敏感度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NA与BRAFV600E双阳性的患者与其他患者进行比较,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NA明确诊断为恶性、BRAF V600E基因突变及两者联合阳性与PTC侵袭性病理特征无相关性,在是否扩大手术范围中的指导价值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超声 细针穿刺活检 BRAFV600E突变 侵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与CT检查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赵佳航 张艳 +6 位作者 罗渝昆 唐杰 兰雨 何红莹 肖静 李文 汪龙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5-71,共7页
目的探讨超声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行外科治疗且病理确诊为PTC的患者,术前均行超声及CT检查,回顾性分析两者对CLNM的诊... 目的探讨超声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行外科治疗且病理确诊为PTC的患者,术前均行超声及CT检查,回顾性分析两者对CLNM的诊断价值。结果32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242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80例无转移。患者年龄(χ^(2)=20.34,P<0.001)、原发灶大小(χ^(2)=27.34,P<0.001)和颈侧区转移淋巴结最大径(χ^(2)=4.30,P<0.001)在CLNM组与非CLNM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中央区、颈侧区和中央区+颈侧区,超声诊断CLNM的灵敏度(χ^(2)=82.26,P<0.001;χ^(2)=114.01,P<0.001;χ^(2)=82.26,P<0.001)、准确度(χ^(2)=20.27,P<0.001;χ^(2)=15.56,P<0.001;χ^(2)=44.00,P<0.001)均高于CT,与超声联合CT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超声诊断中央区和颈侧区CLNM的特异度低于CT(χ^(2)=17.01,P<0.001;χ^(2)=21.29,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在中央区、颈侧区和中央区+颈侧区,超声诊断CLNM的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CT(Z=2.99,P=0.003;Z=3.86,P<0.001;Z=4.47,P<0.001),与超声联合CT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7,P=0.062;Z=1.68,P=0.093;Z=1.61,P=0.107)。结论超声与CT在中央区及颈侧区淋巴结的诊断中各具优势,总体上,超声对于CLNM的诊断效能优于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超声 计算机断层扫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甲状腺超声图像建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人工智能诊断模型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盈盈 孙文轩 +5 位作者 廖献东 张明博 谢芳 陈东浩 张艳 罗渝昆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11-916,共6页
目的基于甲状腺超声图像建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人工智能诊断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至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甲状腺切除及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30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图... 目的基于甲状腺超声图像建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人工智能诊断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至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甲状腺切除及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30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图像,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所有病例被分为训练集(265例)、测试集(44例)。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建立甲状腺超声图像预测PT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在测试集中评估该系统的诊断性能。结果在测试集中,本模型预测PT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可达80%、76%、83%、0.794。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诊断模型可用于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可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超声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直肠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模式联合弹性模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18
作者 吴凡 张明博 +2 位作者 王一茹 杨莹莹 李盈盈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3-79,共7页
目的探索经直肠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中弹性模式与弹性模量联合应用在前列腺癌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建立一种新的前列腺经直肠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评估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经手术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n=41)及良性... 目的探索经直肠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中弹性模式与弹性模量联合应用在前列腺癌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建立一种新的前列腺经直肠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评估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经手术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n=41)及良性前列腺增生(BPH)(n=38)患者的经直肠常规超声图像特征和剪切波弹性图像特征(包括弹性成像模式特征和弹性模量值),与病理结果对照,评价上述超声特征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常规超声≥3个恶性特征(χ2=42.5,P<0.001)和弹性图像整体不对称性(χ2=54.2,P<0.001)在前列腺癌组和BPH组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前列腺癌组的弹性模量Emean和Emax分别为(92.8±21.5)和(114.2±29.8)kPa,均明显高于BPH组的(56.7±14.0)kPa(t=-8.8,P<0.001)和(68.4±17.2)kPa(t=-8.3,P<0.001)。Logistic回归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弹性模式联合弹性模量诊断前列腺癌的曲线下面积最大,诊断效能最高,联合诊断预测概率的Cutoff值为0.45,联合诊断的敏感性为95.1%、特异性为89.5%、阳性预测值为90.7%、阴性预测值为94.4%、准确性为92.4%。结论剪切波弹性模式与弹性模量联合应用相比于单独应用弹性模量对前列腺癌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剪切波弹性成像 弹性模量 弹性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胆固醇性息肉和胆囊腺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9
作者 朱连华 费翔 +3 位作者 韩鹏 李楠 梁舒媛 罗渝昆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0-356,共7页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CEUS)与常规超声在胆固醇性息肉和胆囊腺瘤鉴别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胆囊切除术的136例胆囊息肉样病变(GPLs)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胆固醇性息肉...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CEUS)与常规超声在胆固醇性息肉和胆囊腺瘤鉴别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胆囊切除术的136例胆囊息肉样病变(GPLs)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胆固醇性息肉与胆囊腺瘤的超声及CEUS图像特征,评估CEUS的诊断准确性。结果136例GPLs患者中,胆固醇性息肉患者95例,胆囊腺瘤患者41例。息肉最大径(Z=-5.189,P<0.001)、血流信号(χ^(2)=33.630,P<0.001)、血管性基底部宽度(Z=-7.366,P<0.001)、息肉开始增强时间(χ^(2)=22.487,P<0.001)、动脉期增强强度(χ^(2)=44.371,P<0.001)、息肉血管形态(χ^(2)=53.814,P<0.001)、胆囊壁完整性(χ^(2)=13.277,P=0.001)在胆固醇性息肉和胆囊腺瘤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EUS诊断胆囊腺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85.37%、89.47%和88.24%,曲线下面积为0.874。结论CEUS能有效鉴别胆固醇性息肉和胆囊腺瘤,有助于GPLs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疾病 息肉 腺瘤 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24
20
作者 姜波 罗渝昆 +5 位作者 张艳 田晓琦 张颖 谢芳 宋青 唐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8-823,共6页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ultrasound,US)及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特征和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在解放军总医院因超声...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ultrasound,US)及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特征和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在解放军总医院因超声可疑的单发性甲状腺结节而手术的患者,术前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及超声造影检查,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灶的超声、CEUS特征,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按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对PTC进行分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比较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在两组结节之间的差异。结果共纳入293个结节,所有结节手术病理均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其中LNM组134个,非LNM组159个;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常规超声指标中肿瘤最大径、结节回声、纵横比、肿瘤血流信号(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二维被膜外侵犯、超声可见可疑淋巴结,超声造影指标中增强程度、消退速度、造影被膜连续性等在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P<0.001)、年龄较小(P=0.008),常规超声指标中较大直径的肿瘤(P=0.017)、肿瘤彩色血流丰富(P=0.034),超声造影指标中被膜连续性中断(P=0.033)是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的部分特征和PTC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可能在预测淋巴结的转移中起到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超声造影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