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细胞软骨细胞外基质对小鼠巨噬细胞系表型的调控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珺琦 田广招 +6 位作者 陈明学 王皓 刘舒云 眭翔 黄靖香 李明 郭全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12-1516,共5页
背景:前期研究证实脱细胞软骨细胞外基质可有效促进关节软骨缺损修复再生,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但是其促再生机制尚未阐明。目的:探究猪来源脱细胞软骨细胞外基质支架对小鼠巨噬细胞系表型极化的调控。方法:以猪膝关节软骨为原料,通过湿... 背景:前期研究证实脱细胞软骨细胞外基质可有效促进关节软骨缺损修复再生,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但是其促再生机制尚未阐明。目的:探究猪来源脱细胞软骨细胞外基质支架对小鼠巨噬细胞系表型极化的调控。方法:以猪膝关节软骨为原料,通过湿法粉碎、差速离心、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备脱细胞软骨细胞外基质支架。将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系接种于脱细胞软骨细胞外基质支架,构建细胞-支架复合物,体外极化诱导4 d,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黏附情况,死/活细胞染色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M1型巨噬细胞特征性表面标志物CD86和M2型巨噬细胞特征性表面标志物CD206的表达,进而明确极化诱导情况。结果与结论:①扫描电镜显示,复合物中的巨噬细胞为原来的圆形或类圆形,沿着支架的管状排列,广泛分布在支架表面及内部结构中;②死/活细胞染色显示,支架上附着的大部分细胞为活细胞,仅有极少数死细胞;③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复合物中的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呈80%的高阳性表达,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86的阳性表达甚少;④结果表明,猪来源脱细胞软骨细胞外基质支架可诱导极化M0型巨噬细胞为修复性M2型巨噬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 再生 细胞外基质 巨噬细胞 极化 组织工程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关节软骨细胞外基质来源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和评估 被引量:7
2
作者 彭礼庆 罗旭江 +6 位作者 张彬 沈师 黄波 高超 鲁晓波 刘舒云 郭全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4期5436-5441,共6页
背景:软骨细胞外基质作为一种天然材料,为依赖组织生长的细胞提供了理想的微环境,已成为一种理想的软骨修复支架材料。目的:将人关节软骨来源的细胞外基质制备成软骨组织工程支架,评价其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能。方法:收集人源性关节软骨... 背景:软骨细胞外基质作为一种天然材料,为依赖组织生长的细胞提供了理想的微环境,已成为一种理想的软骨修复支架材料。目的:将人关节软骨来源的细胞外基质制备成软骨组织工程支架,评价其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能。方法:收集人源性关节软骨组织,予粉碎成匀浆、去细胞处理、冷冻干燥法制备成软骨组织工程支架。观察:①扫描电镜观察支架形态;②支架的孔隙率、吸水率测定,测量支架力学性质;③支架的成分:使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观察;④支架细胞毒性:用人软骨细胞外基质支架浸提液与常规细胞培养液做对比,培养兔软骨细胞不同时间后使用MTT比色法检测;⑤细胞黏附及增殖情况:使用扫描电镜及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人软骨细胞与支架共培养后细胞黏附增殖情况,支架细胞复合体切片染色观察。结果与结论:①制备而成的支架呈三维多孔海绵状纵行取向形态,支架孔隙周围有软骨纤维,支架苏木精-伊红染色未见细胞核、番红O及天狼星红染色均证实支架含有胶原和软骨基质成分;②支架的孔隙率为(91.8±2.9)%、吸水率为(93.5±1.4)%;③人软骨细胞外基质支架浸提液经MTT检测,对软骨无细胞毒性;④共培养后,人软骨细胞在支架孔隙周壁上黏附、增殖且分布均匀。结果表明,人软骨细胞外基质多孔取向支架的成分与天然软骨近似,结构可供细胞均匀黏附、增殖良好,组织相容性好,可作为一种组织工程修复软骨缺损的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细胞外基质 支架 软骨 同种异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注射性甲基丙烯酸酐改性明胶/软骨源性基质微粒复合水凝胶支架的制备及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5
3
作者 黄波 陈明学 +7 位作者 彭礼庆 罗旭江 李获 王皓 田沁玉 鲁晓波 刘舒云 郭全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2480-2486,共7页
背景:关节软骨的再生修复目前仍是充满挑战的医学难题,构建可仿生细胞生长微环境的可注射水凝胶支架对关节软骨的再生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制备可注射甲基丙烯酸酐改性明胶/软骨源性基质微粒(gelatin-methacryloyl/cartilage-derived mat... 背景:关节软骨的再生修复目前仍是充满挑战的医学难题,构建可仿生细胞生长微环境的可注射水凝胶支架对关节软骨的再生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制备可注射甲基丙烯酸酐改性明胶/软骨源性基质微粒(gelatin-methacryloyl/cartilage-derived matrix particles,Gel MA/CDMPs)复合水凝胶支架,并评价其生物相容性。方法:(1)通过物理粉碎和化学酶法制备软骨源性基质微粒,通过甲基丙烯酸酐接枝明胶制备甲基丙烯酸酐改性明胶,并以两者为原料,制备5种不同质量浓度的Gel MA/CDMPs复合水凝胶支架(其中软骨源性基质微粒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5,10,20,30 g/L),通过力学测试确定力学性能最佳的软骨源性基质微粒质量浓度用于细胞实验;(2)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至Gel MA/CDMPs复合水凝胶支架中,置于成软骨培养基中共培养(实验组);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至甲基丙烯酸酐改性明胶水凝胶支架中,置于成软骨培养基共培养(对照组),通过细胞死活染色和CCK-8细胞增殖实验评估两组支架内的细胞活性及细胞增殖能力;通过细胞骨架荧光染色观察支架内细胞的形态和伸展扩散能力;通过组织学染色和糖胺多糖定量评估支架促进细胞分泌软骨基质的能力。结果与结论:(1)力学测试表明,Gel MA/CDMPs 10 g/L复合水凝胶支架的压缩模量高于其他组(P<0.05),后续实验选择该质量浓度;(2)活死染色显示,两组支架内培养1,5 d的细胞活性均在90%以上;CCK-8细胞增殖实验显示,实验组培养3,5 d的细胞增殖快于对照组(P<0.05);(3)培养7 d的细胞骨架荧光染色显示,对照组的细胞为球形形态,只有少部分细胞形成丝状伪足,实验组的细胞呈伸展的不规则多边形;(4)培养21 d的组织学与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两组支架内的细胞形态与软骨细胞相似,实验组可见更多的软骨基质分泌;(5)实验组培养7,21 d的糖胺多糖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6)结果表明,Gel MA/CDMPs复合水凝胶支架可更好地模拟软骨细胞生长微环境,进而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增殖和成软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 材料 组织工程 软骨源性基质 水凝胶 甲基丙烯酸酐改性明胶 可注射性 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足弓高度的足部运动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冯勇 周皓 汪爱媛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41-441,共1页
目的通过分析新入伍战士在展开训练前的足部运动学特征与足弓高度的关系,探索足弓高度的变化对足部运动学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陆军某部2019年新入伍战士129人为研究对象。在展开共同科目训练前,采集新兵足印图像以计算足弓指数,通... 目的通过分析新入伍战士在展开训练前的足部运动学特征与足弓高度的关系,探索足弓高度的变化对足部运动学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陆军某部2019年新入伍战士129人为研究对象。在展开共同科目训练前,采集新兵足印图像以计算足弓指数,通过动态步态体态分析系统收集足部运动学参数,包括着地仰角、着地内翻角、离地仰角、外翻幅度、拍地速度、着地外翻速度。根据足弓指数将纳入的108人的216例下肢样本分为较高足弓组(n=50)、中间足弓组(n=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科目训练 运动学特征 足弓 运动学参数 特征分析 足部运动 仰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材料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半月板损伤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浩 杨振 +3 位作者 高仓健 付力伟 刘舒云 郭全义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0年第6期623-629,共7页
半月板是位于股骨远端和胫骨平台之间两个半圆形、楔形的纤维软骨组织,主要功能在于分配负荷和保护关节软骨[1]。在组织学上,半月板(图1)可以划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区域:外侧(红-红区),含有血管和神经,包含细长的纤维母细胞样细胞和大量... 半月板是位于股骨远端和胫骨平台之间两个半圆形、楔形的纤维软骨组织,主要功能在于分配负荷和保护关节软骨[1]。在组织学上,半月板(图1)可以划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区域:外侧(红-红区),含有血管和神经,包含细长的纤维母细胞样细胞和大量的I型胶原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技术 半月板损伤 胫骨平台 股骨远端 纤维母细胞 支架材料 关节软骨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臀大肌及臀中肌功能与下肢应力性骨折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冯勇 周皓 汪爱媛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39-339,共1页
目的通过分析新兵入伍训练期间发生下肢应力性骨折的战士,在训练前的臀大肌与臀中肌表面肌电特征,探讨应力性骨折的运动生理学发生机制及防治方法。方法选取陆军某部2019年新入伍战士116名,应用无线表面肌电测试系统检测所有战士步行过... 目的通过分析新兵入伍训练期间发生下肢应力性骨折的战士,在训练前的臀大肌与臀中肌表面肌电特征,探讨应力性骨折的运动生理学发生机制及防治方法。方法选取陆军某部2019年新入伍战士116名,应用无线表面肌电测试系统检测所有战士步行过程中臀大肌、臀中肌的表面肌电,通过系统自带软件,计算均方根值(RMS)、积分肌电(IEMG)、中位频率(MF)和平均功率频率(MPF)。根据其训练期间是否发生下肢应力性骨折及其他军事训练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性骨折 臀中肌 军事训练伤 臀大肌 表面肌电 积分肌电 运动生理学 均方根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沉积3D打印负载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分级多孔软骨复合支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江 殷瀚 +8 位作者 严子能 田广招 丁振罡 袁勋 付力伟 田壮 眭翔 刘舒云 郭全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0期4776-4782,共7页
背景:基于原位组织工程再生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体内干细胞募集策略为软骨损伤修复提供了新的方向。目的:通过低温沉积3D打印技术构建负载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分级多孔细胞外基质支架。方法:采用化学法制备脱细胞软骨细胞外基质。制备... 背景:基于原位组织工程再生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体内干细胞募集策略为软骨损伤修复提供了新的方向。目的:通过低温沉积3D打印技术构建负载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分级多孔细胞外基质支架。方法:采用化学法制备脱细胞软骨细胞外基质。制备脱细胞软骨细胞外基质匀浆,并加入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作为生物墨水,采用低温沉积3D打印技术构建分级多孔细胞外基质支架,通过大体观及扫描电镜观察支架的微观结构,通过CCK-8、死活染色及鬼笔环肽骨架染色评价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检测支架的体外缓释性能,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支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扫描电镜显示,打印的细胞外基质支架呈现分级多孔的结构,孔径分布均匀,纤维交错排列,孔与孔之间相互贯通;②CCK-8实验显示,细胞外基质支架无明显的细胞毒性;死活染色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很好地在细胞外基质支架上生长;鬼笔环肽骨架染色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细胞外基质支架上能够很好地铺展开,呈梭形;③细胞外基质支架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在前7 d内较快速地释放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累计释放率达约60%,1-4周释放细胞因子速度逐渐减缓,4-6周的释放规律类似于零级释放动力学,42 d累计释放率约达80%,并且仍有缓慢释放的趋势;④Transwell迁移实验显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可提升细胞外基质支架募集干细胞的能力;⑤结果表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可提高低温沉积3D打印细胞外基质支架募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 支架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低温沉积3D打印 软骨损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氧化三锰纳米颗粒抗氧化损伤保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伸展功能 被引量:1
8
作者 田沁玉 田兴贵 +4 位作者 田壮 眭翔 刘舒云 鲁晓波 郭全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1-826,共6页
背景:由于干细胞移植微环境原位产生的大量自由基造成移植干细胞伸展功能受损,进而降低细胞的移植存活率。近10年来,大量抗氧化应激纳米酶研究的出现为保护干细胞伸展功能提供了新的方法。四氧化三锰(Mn_(3)O_(4))作为一种新型纳米酶,... 背景:由于干细胞移植微环境原位产生的大量自由基造成移植干细胞伸展功能受损,进而降低细胞的移植存活率。近10年来,大量抗氧化应激纳米酶研究的出现为保护干细胞伸展功能提供了新的方法。四氧化三锰(Mn_(3)O_(4))作为一种新型纳米酶,含有的锰作为人体微量元素之一,具有抗氧化应激性能以及生物可降解性,可作为一种保护干细胞伸展功能的新型纳米材料。目的:制备纳米酶四氧化三锰颗粒,检测其在氧化应激环境中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抗氧化作用和伸展功能的影响。方法:水热法制备四氧化三锰纳米颗粒,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别表征材料形貌和结构;动态光散射仪检测模拟人体环境下的颗粒粒径和Zeta电位;在中性环境下检测四氧化三锰的抗氧化能力,使用CCK-8和活-死染色法检测四氧化三锰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毒性;过氧化氢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氧化应激,检测四氧化三锰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氧化应激状态下抗氧化能力及伸展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显示该材料为平均直径70-80 nm的四氧化三锰纳米颗粒;动态光散射仪检测显示,在模拟人体缓冲环境下的四氧化三锰的粒径约为100 nm,Zeta电位约为+20 mV,抗氧化性能实验显示四氧化三锰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②CCK-8、活-死染色、活性氧清除实验显示四氧化三锰在40 mg/L的质量浓度下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无生物毒性且有一定的活性氧清除能力;③细胞伸展实验显示过氧化氢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伸展功能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四氧化三锰加入细胞培养微环境后,细胞伸展面积较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且单独使用四氧化三锰不会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伸展功能(P>0.05);④结果表明,在细胞微环境中加入四氧化三锰纳米颗粒能够抵抗氧化应激,并且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伸展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氧化三锰 纳米颗粒 纳米酶 抗氧化应激 活性氧清除 干细胞移植 干细胞伸展 干细胞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温沉积3D打印技术构建新型组织工程半月板支架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明学 吴江 +3 位作者 殷瀚 眭翔 刘舒云 郭全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8-754,共7页
目的基于低温沉积3D打印技术构建新型组织工程半月板支架,评价该支架理化性质及生物相容性。方法取新鲜猪膝关节半月板,采用改良物理化学联合方法脱细胞处理,获得脱细胞半月板基质匀浆;经大体观察、HE及DAPI染色观察脱细胞效果,甲苯胺... 目的基于低温沉积3D打印技术构建新型组织工程半月板支架,评价该支架理化性质及生物相容性。方法取新鲜猪膝关节半月板,采用改良物理化学联合方法脱细胞处理,获得脱细胞半月板基质匀浆;经大体观察、HE及DAPI染色观察脱细胞效果,甲苯胺蓝、番红O及天狼猩红染色评估黏多糖和胶原保留情况。然后制备脱细胞半月板基质生物墨水,通过低温沉积3D打印技术制备新型组织工程半月板支架。扫描电镜观察微观结构;与脂肪来源干细胞共培养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 8,CCK-8)检测支架细胞相容性,死/活细胞染色和细胞骨架染色观察细胞活性和形态;植入大鼠皮下后组织学染色评估支架炎症细胞浸润与降解情况。结果脱细胞处理后半月板基质匀浆呈透明凝胶状,DAPI和组织学染色示免疫原性的核酸去除,同时黏多糖及胶原成分保留。采用低温沉积3D打印技术成功构建新型组织工程半月板支架,扫描电镜示支架呈分级大孔-微孔的微观结构;CCK-8检测示支架具有良好细胞相容性;死/活细胞染色示支架可有效维持细胞活性(>90%);细胞骨架染色示支架有利于细胞黏附和铺展;支架植入大鼠皮下1周后有轻度炎症反应,3周后未见明显炎症反应,并可见支架逐步降解。结论基于低温沉积3D打印技术构建的新型组织工程半月板支架具有分级大孔-微孔的微观结构和良好细胞相容性,有利于细胞黏附和生长,为下一步体内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支架 低温沉积3D打印技术 半月板 脱细胞基质
原文传递
组织工程关节软骨梯度仿生支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付力伟 李品学 +9 位作者 高仓健 李浩 杨振 赵天元 陈威 廖志垚 曹福洋 眭翔 刘舒云 郭全义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86-397,共12页
由于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组织工程支架已经成为修复和再生关节软骨缺损的重要方法。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过去十年已经开发和测试了许多支架的制备和形成方法,但是理想再生支架的制备一直存在争议。关节软骨作为人体关... 由于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组织工程支架已经成为修复和再生关节软骨缺损的重要方法。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过去十年已经开发和测试了许多支架的制备和形成方法,但是理想再生支架的制备一直存在争议。关节软骨作为人体关节内的承重组织,其基质结构和细胞组成呈带状,并且从软骨表层至软骨下骨存在着几个平滑的自然梯度,包括细胞表型和数量、特异性的生长因子、基质的组成、纤维的排列、力学性能、营养和氧气的消耗量等均有较为明显的不同。因此,在再生支架的设计中有必要通过重现这些梯度来原位再生关节软骨。最近的文献报道已经有许多新型的梯度仿生支架用于模拟天然关节软骨的自然梯度,这些支架在结构上呈现出不同的机械、物理、化学或者生物梯度,并且取得了不错的修复效果。通过检索关于梯度支架治疗关节软骨缺损的相关文献,首先对天然关节软骨组织的结构、生物化学、生物力学、营养代谢等梯度特性进行研究和总结,然后对目前关节软骨梯度支架的最新设计和构建进行了归类,其次从材料构成(如水凝胶、纳米材料等)以及制备工艺(如静电纺丝、3D打印等)进一步加深对梯度支架的认识,最后讨论了梯度仿生支架在软骨原位组织工程技术中的前景和挑战,为梯度支架成功用于临床转化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技术 人体关节 软骨下骨 关节软骨 仿生支架 自然梯度 生物力学 3D打印
原文传递
趋化剂介导的原位组织工程技术再生关节软骨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杨振 李浩 +8 位作者 曹福洋 付力伟 高仓健 赵天元 苑志国 代永静 眭翔 刘舒云 郭全义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216-1226,共11页
各种原因导致的关节软骨(articular cartilage,AC)损伤的治疗至今仍是临床一大难题;而软骨组织工程技术的出现为AC损伤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软骨组织工程技术可分为两类,即基于细胞的组织工程技术和无细胞的组织工程技术。虽然基于细胞... 各种原因导致的关节软骨(articular cartilage,AC)损伤的治疗至今仍是临床一大难题;而软骨组织工程技术的出现为AC损伤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软骨组织工程技术可分为两类,即基于细胞的组织工程技术和无细胞的组织工程技术。虽然基于细胞的组织工程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修复软骨损伤,但仍然具有细胞来源受限、成本高、疾病传播风险和操作程序复杂等缺陷;而无细胞的组织工程技术避免了这些缺点,为原位AC再生带来了希望。无细胞的组织工程技术主要是通过募集内源性干细胞/祖细胞(stem cells/progenitor cells,SCPCs)到达软骨损伤部位,并提供合适的再生微环境促进细胞的增殖和成软骨分化,进一步促进新生软骨组织成熟,因此也被称为细胞归巢的原位组织工程技术。成功地募集内源性SCPCs是原位软骨组织工程中的第一步。选择合适的趋化剂来实现内源性SCPCs的募集尤为重要。因此,通过简要介绍软骨损伤后趋化反应,系统综述传统趋化剂(如趋化因子、生长因子等)和新兴趋化剂(如功能性多肽、外泌体和核酸适配体等),评估趋化剂与递送装置之间的结合方式,讨论趋化剂介导的原位组织工程技术的前景与挑战,为基于内源性SCPCs归巢的原位组织工程技术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技术 软骨损伤 外泌体 软骨组织工程 核酸适配体 关节软骨 趋化因子 趋化剂
原文传递
膝关节内干细胞/祖细胞在软骨再生中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振 李浩 +15 位作者 付力伟 高仓健 赵天元 陈威 廖志垚 李品学 李旭 王福鑫 田广招 孙志强 查康康 曹福洋 周建 眭翔 刘舒云 郭全义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期51-56,共6页
关节软骨(AC)由于缺乏血管、神经和淋巴,一旦损伤无法自我修复。虽然以外源性细胞为基础的治疗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再生关节软骨,但仍然存在手术间隔长、供体有限、细胞体外培养易去分化和病原体传播等风险。成人膝关节存在许多类型干... 关节软骨(AC)由于缺乏血管、神经和淋巴,一旦损伤无法自我修复。虽然以外源性细胞为基础的治疗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再生关节软骨,但仍然存在手术间隔长、供体有限、细胞体外培养易去分化和病原体传播等风险。成人膝关节存在许多类型干细胞/祖细胞(SCPCs),当软骨损伤时,就会被动员,迁移到损伤部位,参与再生修复。因此,基于趋化内源性SCPCs到损伤部位的AC原位再生修复策略,充分利用机体自我修复潜力,同时避免了外源性细胞策略的缺点,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本综述主要介绍膝关节内SCPCs类型、迁移路径以及其在软骨损伤修复中的作用。重点介绍内源性AC再生修复策略的研究现状,以期吸引更多的研究人员参与这一有前景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软骨损伤 干细胞 祖细胞 再生
原文传递
膝关节局灶性软骨损伤临床修复技术进展
13
作者 田广招 李润萌 +2 位作者 杨永康 宁超 郭全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89-895,共7页
目的总结临床实践中膝关节局灶性软骨损伤的经典和最新治疗技术,创建新的综合临床决策流程。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近年相关研究文献,总结膝关节局灶性软骨损伤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势和局限。结果目前临床治疗膝关节局灶性软骨损伤的手术方式... 目的总结临床实践中膝关节局灶性软骨损伤的经典和最新治疗技术,创建新的综合临床决策流程。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近年相关研究文献,总结膝关节局灶性软骨损伤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势和局限。结果目前临床治疗膝关节局灶性软骨损伤的手术方式较多,各有利弊。对于<2 cm^(2)和2~4 cm^(2)伴有骨质丢失的软骨损伤患者,推荐采用自体骨软骨移植(osteochondral autograft,OAT)和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osteochondral allograft,OCA)手术;<2 cm^(2)和2~4 cm^(2)不伴有骨质丢失的软骨损伤患者,手术选择包括基于骨髓的技术(微骨折和自体基质诱导软骨生成)、自体软骨细胞植入术(autologous chondrocyte implantation,ACI)/基质材料复合ACI、颗粒状幼年同种异体软骨移植技术(particulated juvenile allograft cartilage,PJAC)、OAT和OCA;>4 cm^(2)伴有骨质丢失的软骨损伤患者首选OCA;而>4 cm^(2)不伴有骨质丢失的软骨损伤患者,手术选择包括ACI/基质材料复合ACI、OCA和PJAC。结论膝关节局灶性软骨损伤有很多治疗技术可供选择;治疗策略应基于病变大小、病变位置、软骨下骨累及程度以及文献中支持每种技术的证据水平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损伤 软骨修复 临床决策
原文传递
CD146在MSCs中的作用
14
作者 查康康 田广招 +3 位作者 杨振 孙志强 刘舒云 郭全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7-233,共7页
目的总结CD146在MSCs中的表达情况及作用。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CD146相关研究文献,对其在MSCs中的表达情况及作用进行总结分析。结果CD146是一种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黏附的跨膜蛋白,表达于多种MSCs表面。越来越多研究表明,CD1... 目的总结CD146在MSCs中的表达情况及作用。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CD146相关研究文献,对其在MSCs中的表达情况及作用进行总结分析。结果CD146是一种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黏附的跨膜蛋白,表达于多种MSCs表面。越来越多研究表明,CD146+MSCs比CD146-MSCs或未分选MSCs具有更加优良的细胞特性,如更强的增殖、分化、迁移和免疫调节等能力。应用CD146+MSCs治疗特定疾病也获得了更佳效果。CD146还参与介导多种细胞信号通路,但其在MSCs中是否发挥同样的作用还需进一步实验证明。结论利用CD146+MSCs进行组织和器官损伤修复将有利于提高MSCs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46 MSCS 异质性 干细胞亚群 再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