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自制双套管尿道支架引流在尿道下裂手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曹华林 姜心诚 +5 位作者 叶惟靖 王媛媛 郑立传 李品 周辉霞 廖松柏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92-1096,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自制双套管尿道支架引流在尿道下裂修复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4个医疗中心采用尿道板纵切卷管术治疗的97例阴茎干型尿道下裂患儿的病例资料,平均年龄为4.7岁。依据术后引流方式不同将患... 目的探讨改良自制双套管尿道支架引流在尿道下裂修复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4个医疗中心采用尿道板纵切卷管术治疗的97例阴茎干型尿道下裂患儿的病例资料,平均年龄为4.7岁。依据术后引流方式不同将患儿分为改良组(44例)和传统组(53例),统计相关临床数据。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两组患儿在年龄、阴茎头宽度、阴茎矫直后尿道缺损长度、术后住院时间、随访时间、术后早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儿在年龄、阴茎头宽度、阴茎矫直后尿道缺损长度和术后随访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住院天数比传统组短[(3.8±0.6)d比(6.0±1.7)d,P<0.001]。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传统组高于改良组(28.3%比2.3%,P=0.001),改良组出现尿道外支架滑脱1例;传统组出现尿管堵塞引流不畅2例,尿潴留1例,尿管拔除困难1例,膀胱痉挛6例,尿道口炎性分泌物5例。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传统组18.9%,改良组9.1%,P=0.247),改良组术后出现尿瘘3例,龟头裂开1例;传统组术后出现尿瘘7例,龟头裂开3例。两组均无尿道狭窄及尿道憩室病例。结论改良自制双套管尿道支架引流可降低尿道下裂术后早期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制作简单且护理方便的引流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支架 尿道成形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