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柱凝胶法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陈麟凤 庄健美 +4 位作者 张金荣 刘璇 陈岩 潘纪春 姜德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77-981,共5页
目的:探讨患者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irect antiglobulin test,DAT)阳性强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对临床DAT阳性患者在抗生素用药或红细胞输血时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27 382例次行DAT... 目的:探讨患者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irect antiglobulin test,DAT)阳性强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对临床DAT阳性患者在抗生素用药或红细胞输血时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27 382例次行DAT检测的患者资料,对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诊断、抗生素使用、红细胞输注、DAT阳性强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27 382人次患者进行了DAT检测,DAT阳性患者5 745人次(20.98%)。将不同DAT强度患者按男、女分组后做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显示,男性DAT+强度高于女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 764 704.5,P<0.001)。将DAT阳性患者按年龄分为3组(<18岁组、18~60岁组和>60岁组)后做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间DAT阳性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00.4,P<0.001),<18岁组和>60岁组DAT阳性强度高于18~60岁组。不同临床诊断之间分析结果显示DAT阳性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0.82,P<0.001)。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显示,使用抗生素和未使用抗生素组患者的DAT阳性强度分布不同,使用抗生素组患者DAT阳性强度更高(U=1 853 921.5,P<0.001)。红细胞输注组患者DAT阳性强度更高(U=3 315 953.5,P<0.001),但多次红细胞输注并未引起DAT阳性强度变化(U=108 911.5,P=0.68)。结论:在DAT阳性患者中,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诊断、抗生素的应用、红细胞输注等均影响其DAT阳性强度,多次红细胞输注未见引起DAT+强度变化,临床上对DAT阳性强度较高的患者应谨慎使用抗生素及进行红细胞输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 阳性强度 抗生素 红细胞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立本地区人群血栓弹力图参数参考范围必要性的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彦 杨璐 +1 位作者 桂萍 潘纪春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0期1700-1703,共4页
目的探讨建立本地区人群血栓弹力图(TEG)参考范围的必要性,分析TEG检测的影响因素。方法依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C28-A3的文件规范,对本地区202名健康志愿者进行TEG、生化和血常规检测,根据厂家参考范围,分析样本参数(R、... 目的探讨建立本地区人群血栓弹力图(TEG)参考范围的必要性,分析TEG检测的影响因素。方法依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C28-A3的文件规范,对本地区202名健康志愿者进行TEG、生化和血常规检测,根据厂家参考范围,分析样本参数(R、K、α-Angle、MA)的特异性,根据生化及血常规参数结果进行亚组分析,探讨TEG检测的影响因素。结果202名志愿者TEG参数有22.8%(46/202)至少有1项在厂家参考范围之外,特异性为77.2%,与厂家设定的95%准确率存在显著差异。分析生化和血常规结果并分为正常组、PLT组、WBC组、GLU组、TG组和HCT组,结果发现:与正常组相比,参数K、α-Angle和MA在PLT组和WBC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GLU组、TG组和HC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数R是造成TEG参数整体特异性较低的主要原因,正常组与5个异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受上述参数的影响。参数R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人群只有参数R须通过多中心共同建立参考范围。白细胞和血小板对TEG参数K、α-Angle和MA值的检测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参考范围 参数R 白细胞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