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掺锶介孔生物活性玻璃负载双膦酸盐改善去卵巢小鼠骨流失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志 陈致介 +1 位作者 霍市城 李展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653-2658,共6页
背景:双膦酸盐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延缓骨质疏松进展,然而双膦酸盐严重的并发症如下颌骨坏死、非典型性股骨骨折等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需要寻求有效的替代疗法改善现有的临床困局。目的:制备掺锶介孔生物活性玻璃负载双膦酸盐(BPS@Sr... 背景:双膦酸盐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延缓骨质疏松进展,然而双膦酸盐严重的并发症如下颌骨坏死、非典型性股骨骨折等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需要寻求有效的替代疗法改善现有的临床困局。目的:制备掺锶介孔生物活性玻璃负载双膦酸盐(BPS@Sr-MBG),分析其抗骨质疏松活性。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锶介孔生物活性玻璃,然后加入阿仑膦酸盐饱和溶液中制备BPS@Sr-MBG。①细胞实验:将小鼠骨髓巨噬细胞接种于96孔板内,加入含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的ɑ-MEM完全培养基进行破骨细胞诱导分化实验,同时分3组培养,空白组加入PBS,对照组加入双膦酸盐,实验组加入BPS@Sr-MBG。培养5 d后,F-肌动蛋白环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分化情况。②动物实验:将24只雌性C57/BL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除假手术组外,切除去卵巢组、BPS组、BPS@Sr-MBG组小鼠双侧卵巢构建骨质疏松模型,造模1周后,BPS组、BPS@Sr-MBG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双膦酸盐溶液、BPS@Sr-MBG溶液,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小鼠腹腔注射PBS,1次/周。连续注射8周后,取小鼠股骨进行Micro-CT扫描及苏木精-伊红染色分析。结果与结论:①细胞实验:F-肌动蛋白环染色显示,与空白组比较,对照组破骨细胞面积占比与破骨细胞数量均减少(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破骨细胞面积占比与破骨细胞数量均减少(P<0.01)。②动物实验:股骨Micro-CT扫描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去卵巢组小鼠骨密度、骨小梁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目均降低(P<0.05,P<0.01),骨小梁间距、结构模型指数升高(P<0.01);与去卵巢组比较,BPS组、BPS@Sr-MBG组小鼠上述骨参数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其中以BPS@Sr-MBG组各指标改善更明显。股骨苏木精-伊红染色进一步证实了Micro-CT扫描结果。③结果表明:BPS@Sr-MBG可通过抗破骨效应与促骨形成发挥抗骨质疏松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生物活性玻璃 锶离子 双膦酸盐 骨流失 骨髓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常见机会性真菌感染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平 郝东阳 +1 位作者 朱红梅 温海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4期248-251,共4页
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患者多数都有免疫功能受损,是真菌感染的易感人群,这类人群发生真菌感染后病情严重,预后较差。ICU常见的机会性真菌感染有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马尔尼菲蓝状菌和组织胞浆菌等,主要与艾滋病、器官移植、恶性肿... 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患者多数都有免疫功能受损,是真菌感染的易感人群,这类人群发生真菌感染后病情严重,预后较差。ICU常见的机会性真菌感染有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马尔尼菲蓝状菌和组织胞浆菌等,主要与艾滋病、器官移植、恶性肿瘤、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因素相关,这些真菌感染临床症状常无特异性,容易被忽视而延误诊治。因此,熟悉ICU常见真菌感染的诊治原则,确保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降低真菌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真菌感染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肝实质纹理特征定量评价肝硬化患者肝功能 被引量:8
3
作者 宋家琳 刘翔 +6 位作者 章建全 刘士远 王硕鸿 付静 赵佳琦 刁宗平 盛建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75-1879,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高频超声声像图肝实质纹理特征定量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价值。方法收集95例肝硬化患者(肝功能Child-Pugh A级组37例、B级组33例、C级组25例)和21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基于机器学习思想,利用计算机技术缺陷检测法定位二... 目的探讨基于高频超声声像图肝实质纹理特征定量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价值。方法收集95例肝硬化患者(肝功能Child-Pugh A级组37例、B级组33例、C级组25例)和21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基于机器学习思想,利用计算机技术缺陷检测法定位二维高频声像图中肝实质区域缺陷,提取缺陷图单位面积局部最大值x(D)、缺陷图均值mean(D)和缺陷图的熵ε(D),比较组间差异。结果4组间x(D)、mean(D)和ε(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A级组、B级组、C级组x(D)、mean(D)均大于正常组,A级组、B级组mean(D)均大于正常组;B级组mean(D)、ε(D)大于A级组,ε(D)大于C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基于高频超声声像图的肝实质纹理特征参数能实现定量评估Child-Pugh A级、B级肝硬化,对Child-Pugh C级患者仍需结合其他特征进行综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超声检查 诊断 计算机辅助 纹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饮子联合艾司唑仑治疗肾阴阳两虚型老年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咏英 赵婧 +2 位作者 矫健鹏 陈莉 岳小强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7期962-965,共4页
目的探讨地黄饮子联合艾司唑仑对肾阴阳两虚型老年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肾阴阳两虚型老年失眠症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 目的探讨地黄饮子联合艾司唑仑对肾阴阳两虚型老年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肾阴阳两虚型老年失眠症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地黄饮子治疗,两组均连续服用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中血常规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显效率62%明显高于对照组44%(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明显(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8.80±2.0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5.73±1.26)分(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显著低于对照组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黄饮子联合艾司唑仑治疗肾阴阳两虚型老年性失眠的疗效优于单纯口服艾司唑仑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一种针对性强且安全有效的中药治疗方法,有助于指导失眠的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饮子 老年失眠症 肾阴阳两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诱导肥大细胞活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馨娜 刘学波 吴宗贵 《疑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1146-1151,共6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AGE-LDL)刺激肥大细胞活化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2019年6月—2020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中心实验室进行实验。以重组鼠白介素-3(rmIL-3)和重组鼠干细胞因子(...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AGE-LDL)刺激肥大细胞活化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2019年6月—2020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中心实验室进行实验。以重组鼠白介素-3(rmIL-3)和重组鼠干细胞因子(rmSCF)体外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向肥大细胞分化。收集细胞分为Control组(加入PBS)、不同浓度AGE-LDL组(0.5、5、50μg/ml)、n-LDL组、LPS组、不同浓度瑞舒伐他汀组(1、10、50 mmol/L),用不同浓度的瑞舒伐他汀及AGE-LDL预处理分化成熟的肥大细胞,分别用RT-PCR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肥大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基因表达和蛋白水平;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瑞舒伐他汀及相关信号通路抑制剂对AGE-LDL刺激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的影响。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AGE-LDL组可呈浓度依赖性地刺激肥大细胞分泌TNF-α、IL-6和MMP-9 mRNA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7.050、71.320、574.320,P均=0.000),其中50μg/ml亚组表达量最高,而非糖化低密度脂蛋白(n-LD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能够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上述指标mRNA表达(F=63.050、33.610、68.480,P均=0.000),并抑制TNF-α、IL-6、MMP-9分泌(t/P=28.190/0.000、19.900/0.000、19.550/0.000)。AGE-LDL能够促进p38、ERK1/2、p65磷酸化(t/P=9.640/0.002、13.380/0.001、6.110/0.001),对JNK磷酸化则无影响(P>0.05);瑞舒伐他汀及ERK1/2抑制剂、NF-κB抑制剂能够下调相应信号通路磷酸化及炎性因子表达(瑞舒伐他汀组:t/P=4.470/0.004、6.330/0.001、3.640/0.011;PD98059组:t=14.500、12.670、18.180,P均=0.000;PDTC组:t=19.140、15.400、23.070,P均=0.000),而p38-MAPK抑制剂则无相应抑制作用(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够抑制AGE-LDL刺激小鼠骨髓来源肥大细胞(mBMMCs)活化分泌炎性介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RK1/2和NF-κB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肥大细胞 瑞舒伐他汀 糖基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射电镜制样中石蜡标本的脱蜡技术改良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庆宏 何幼英 +2 位作者 吴丽霞 余宏宇 延永琴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35-136,共2页
随着透射电镜技术的日益成熟,对于临床诊断和科研工作中的应用范围愈加广泛。而得到理想的超薄切片是电镜观察诊断的基础,电镜标本的前期处理是基础制样中的关键之处。实际工作中经常为了满足临床诊断和科研要求须从蜡块中扣取标本重新... 随着透射电镜技术的日益成熟,对于临床诊断和科研工作中的应用范围愈加广泛。而得到理想的超薄切片是电镜观察诊断的基础,电镜标本的前期处理是基础制样中的关键之处。实际工作中经常为了满足临床诊断和科研要求须从蜡块中扣取标本重新进行电镜制样,但是,由于电镜标本的前期取材较一般光镜标本要求高,而使用光镜传统方法脱蜡后再进行透射电镜标本制样,往往会对标本的细微结构造成较大破坏,影响电镜观察和临床诊断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 二甲苯 石蜡 EP管 环氧树脂 包埋 超薄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2型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分模型及验证 被引量:11
7
作者 孟祥英 周勇 +4 位作者 王奕 赵倩 陈峰 石勇铨 汤玮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构建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脑血管风险评分模型。方法选自本院糖尿病管理库的2175例患者,选取26个风险因素变量,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终点事件确定T2DM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T2DM心脑血管病变的风... 目的构建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脑血管风险评分模型。方法选自本院糖尿病管理库的2175例患者,选取26个风险因素变量,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终点事件确定T2DM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T2DM心脑血管病变的风险评分模型。结果建模组中位随访时间5.1年,出现终点事件共145例,T2DM患者发生心脑血管风险分数为=0.059×年龄(年)+0.936×吸烟(有=1)+0.006×糖化血红蛋白(%)+0.380×糖尿病病程(年)+0.048×体质量指数(kg/m^2)+0.009×收缩压(mmHg)+0.807×心房纤颤(有=1)+0.175×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0.034×估算肾小球滤过率(Lg mL/min)。预测5年内T2DM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为P=1-0.928^EXP(∑i^p=1βiχi-12.736),验证组评价模型预测效能的拟合优度HLχ^2=1.49,P=0.81;ROC曲线下面积为0.798,95%CI:0.759~0.818。结论构建简单的T2DM患者心脑血管发病的风险评分模型并进行验证,可以对T2DM个人进行心脑血管发病风险监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2型 风险评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1倾斜角及其在脊柱矢状位平衡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陈群响 倪斌 韩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70-473,共4页
良好的全脊柱矢状面平衡可以降低脊柱疾病的发病率,并且与术后症状改善密切相关。脊柱作为一个整体,人们逐渐意识到手术重建颈椎矢状面平衡时必须考虑胸、腰椎及骨盆序列对它的影响。目前对颈椎平衡与全脊柱平衡关系的研究较少,而且... 良好的全脊柱矢状面平衡可以降低脊柱疾病的发病率,并且与术后症状改善密切相关。脊柱作为一个整体,人们逐渐意识到手术重建颈椎矢状面平衡时必须考虑胸、腰椎及骨盆序列对它的影响。目前对颈椎平衡与全脊柱平衡关系的研究较少,而且评价颈椎平衡的参数如C2矢状面轴向偏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C2-7 Cobb角、C0-2角、颈部倾斜角(neck titl,NT)等均仅能体现颈椎区域平衡,无法反映颈椎与其他区域的关系。第1胸椎(T1)可视为头颅及颈椎的“基座”,颈椎前凸角(cervical lordosis,CL)与T1倾斜角(T1 slope,T1S)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近年来对T1S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人们试图以T1S为“桥梁”找到颈椎与脊柱其他区域之间平衡的内在联系,为术前规划提供参考。现就近年来对T1S的研究成果以及T1S在脊柱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简要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平衡 脊柱疾病 倾斜角 胸椎 应用 矢状位 颈椎前凸 COBB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手术并发症现状与新动向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新伟 袁文 吴晓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7-99,共3页
手术并发症与外科技术发展如影相随,近10年间关于颈椎外科新技术、新方法的文献有13000篇,较之前10年增加6000篇,而相关手术并发症的文献1100篇,较前并未明显减少。最新文献报道统计。颈椎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仍在11%-38%左右。而... 手术并发症与外科技术发展如影相随,近10年间关于颈椎外科新技术、新方法的文献有13000篇,较之前10年增加6000篇,而相关手术并发症的文献1100篇,较前并未明显减少。最新文献报道统计。颈椎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仍在11%-38%左右。而且,随着颈椎外科技术的更新,颈椎手术并发症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并发症 颈椎外科 并发症发生率 外科技术 颈椎手术 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RⅡ、SCF、Cx-37基因和蛋白在卵巢早衰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振淼 章青 +2 位作者 马妍 盛菲 李文 《疑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505-509,共5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TGF-βRⅡ)、干细胞因子(SCF)、间隙连接蛋白37(Cx-37)在卵巢早衰(POF)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2019年6月—9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动物实验室进行实验,将雌性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TGF-βRⅡ)、干细胞因子(SCF)、间隙连接蛋白37(Cx-37)在卵巢早衰(POF)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2019年6月—9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动物实验室进行实验,将雌性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只。实验组大鼠予雷公藤多苷片悬浮液50 mg·kg^-1·d^-1,1次/d,共2周,制作POF模型;对照组大鼠给予上述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1次/d,共2周。之后抽取血液并处死,同时留存大鼠卵巢。卵巢切片后HE染色,PCR法测定TGF-βRⅡ、SCF、Cx-37 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测定TGF-βRⅡ、SCF、Cx-37蛋白表达。结果实验组大鼠成熟卵泡、次级卵泡及初级卵泡明显少于对照组,闭锁卵泡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P=19.899/0.000,10.407/0.000,8.364/0.000,18.491/0.000);血清E2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FSH水平高于对照组(t/P=16.067/0.000,37.947/0.000);TGF-βRⅡ、Cx-3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SC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P=12.642/0.000,12.081/0.000,69.397/0.000,50.447/0.000,33.001/0.000,48.152/0.000)。结论卵巢早衰大鼠的SCF蛋白呈现高水平表达,TGF-βRⅡ、Cx-37蛋白呈现低水平表达,在卵巢早衰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为减缓卵巢早衰提供新的临床指标和靶向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 干细胞因子 间隙连接蛋白37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昕涛 姚定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11-14,共4页
单克隆抗体可以有效治疗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能够安全、有效地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与增殖,防止病情的持续恶化和进展。本研究探讨了单克隆抗体在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优势,结合相关研究和文献资料,分析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单克隆抗体可以有效治疗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能够安全、有效地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与增殖,防止病情的持续恶化和进展。本研究探讨了单克隆抗体在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优势,结合相关研究和文献资料,分析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克隆抗体的实际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结直肠癌 靶向治疗 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1、Notch-3和Hes-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映城 矫健鹏 +4 位作者 李勇进 秦志丰 岳小强 魏品康 颜兵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不同受体(Notch-1、Notch-3)及下游基因Hes-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经病理确诊的具备完整资料的30例不同分期的胃癌标本,通过免疫...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不同受体(Notch-1、Notch-3)及下游基因Hes-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经病理确诊的具备完整资料的30例不同分期的胃癌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Notch-1、3及Hes-1的表达,并收集患者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otch-1、3及Hes-1在胃癌不同分期中均存在表达,其中Notch-1和Hes-1阳性率在不同的T分期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中晚期患者中较高(P <0.05),进一步分析表明Hes-1和Notch-1表达有相关性(P <0.05)。Notch-3的表达在不同年龄中有差异(P <0.05)外,在其他临床病理参数中均无差异。结论 Notch信号通路中Notch-1、3及Hes-1在胃癌患者不同临床病理参数中的表达存在一定差异,未来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Notch信号通路/生物化学进程 Hes-1/基因 TNM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内淋巴囊肿瘤1例报道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军 朱培培 +2 位作者 刘惠敏 余宏宇 马小梅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8年第6期454-456,共3页
内淋巴囊肿瘤(endolymphatic sac tumour,ELST)又称为Heffner瘤(Hefner tumour)、内淋巴囊源性低级别腺癌(low grade adenocarcinoma of endolymphatic sac origin,LGAES),是内淋巴囊源性非转移性腺癌,生长缓慢,广泛侵犯岩骨,是... 内淋巴囊肿瘤(endolymphatic sac tumour,ELST)又称为Heffner瘤(Hefner tumour)、内淋巴囊源性低级别腺癌(low grade adenocarcinoma of endolymphatic sac origin,LGAES),是内淋巴囊源性非转移性腺癌,生长缓慢,广泛侵犯岩骨,是成人的一种罕见肿瘤,且缺乏特异性临床和影像学等特征,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复杂,极易误诊为其他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淋巴囊肿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患者需求为向导的临床护理干预对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者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艳 关彭芳 张晓朦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第8期1213-1215,共3页
目的探究以患者需求为向导的临床护理干预在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医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 目的探究以患者需求为向导的临床护理干预在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医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况评分以及临床结局。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敌对、恐怖、焦虑、抑郁、偏执、精神病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优于对照组,流产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患者需求为向导的临床护理干预应用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可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高胚胎抑制成功率以及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需求为向导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强迫状态 人际关系 胚胎种植率 临床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闭式标本留取及废液处理装置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邰宏琴 邢小红 王蓓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52-1255,共4页
目的:通过自制密闭式腹膜透析标本留取及废液处理装置,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减少职业暴露风险,节约医疗垃圾处理费用。方法:选取我院腹膜透析中心腹膜透析废液306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3袋,观察组采用自制密闭式腹膜... 目的:通过自制密闭式腹膜透析标本留取及废液处理装置,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减少职业暴露风险,节约医疗垃圾处理费用。方法:选取我院腹膜透析中心腹膜透析废液306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3袋,观察组采用自制密闭式腹膜透析标本留取及废液处理装置处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留取标本及废液处理。比较两组护士腹膜透析标本留取及废液处理耗费的时间、护士职业暴露次数及腹膜透析废液空袋重量。结果:观察组护士腹膜透析标本留取及废液处理时间、接触腹膜透析废液次数、腹膜透析废液空袋重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密闭式腹膜透析标本留取及废液处理装置可以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减少护理职业暴露风险,节约医疗垃圾处理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标本采集 职业暴露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理论课《临床中药学》的教学体会与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凤 杨阳 +1 位作者 孙连娜 陈万生 《中国药业》 CAS 2022年第13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研究生理论课程《临床中药学》的教学方法。方法结合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体会,总结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分析现实要求,并提出优化建议。结果明确了临床中药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及主要任务。临床中药学是指在中医药基本理论指导下,... 目的探讨研究生理论课程《临床中药学》的教学方法。方法结合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体会,总结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分析现实要求,并提出优化建议。结果明确了临床中药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及主要任务。临床中药学是指在中医药基本理论指导下,研究临床中药使用规律,通过文献、临床、实验等方法研究中药的功效、作用机制、物质基础及应用,继承和发展中药药性理论,以研究中药临床合理应用为核心内容的学科。2010年至今是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阶段。临床中药学专业研究生的理论课教学发展稍显缓慢,应加强其研究生课程建设。结论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国家医药卫生政策法规,并贯彻落实。《临床中药学》理论课教学需紧贴时代社会问题,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培养临床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确保中药在临床的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中药学 研究生教学 学科建设 临床需求 药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减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肿瘤相关性失眠30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咏英 矫健鹏 +1 位作者 单珉 魏品康 《内蒙古中医药》 2018年第9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加减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肿瘤相关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气虚血瘀型肿瘤相关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加减补阳还五颗粒剂,对照组睡觉前口服艾司唑仑片,疗程均为4周,在治疗... 目的:探讨加减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肿瘤相关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气虚血瘀型肿瘤相关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加减补阳还五颗粒剂,对照组睡觉前口服艾司唑仑片,疗程均为4周,在治疗4周末进行疗效评定,停药2周末进行随访。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复发率低。结论:加减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肿瘤相关性失眠临床疗效明显,无不良反应,临床疗效高于艾司唑仑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补阳还五汤 肿瘤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气虚血瘀型失眠60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咏英 单珉 岳小强 《内蒙古中医药》 2018年第8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气虚血瘀型失眠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0例老年气虚血瘀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药组各60例,西药组口服艾司唑仑片,中药组使用补阳还五汤颗粒剂,疗程均为4周。通过主要和次要疗效指标评定疗效。...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气虚血瘀型失眠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0例老年气虚血瘀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药组各60例,西药组口服艾司唑仑片,中药组使用补阳还五汤颗粒剂,疗程均为4周。通过主要和次要疗效指标评定疗效。结果:中药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西药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气虚血瘀型失眠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治疗效果优于艾司唑仑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补阳还五汤 气虚血瘀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海绵窦区硬膜海绵状血管畸形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9
作者 航盖 冯煜 +4 位作者 谢天浩 宋健 徐国政 姚国杰 骆纯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8期656-658,共3页
目的探讨非海绵窦区硬脑膜海绵状血管畸形的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非海绵窦区硬脑膜海绵状血管畸形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例术前考虑大脑镰旁脑膜瘤,另1例术前考虑左侧横窦及天... 目的探讨非海绵窦区硬脑膜海绵状血管畸形的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非海绵窦区硬脑膜海绵状血管畸形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例术前考虑大脑镰旁脑膜瘤,另1例术前考虑左侧横窦及天幕脑膜瘤。2例病灶均全切除,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硬脑膜海绵状血管畸形,术后均恢复良好,未出现手术并发症,无需放疗等后续治疗。术后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结论非海绵窦区硬膜海绵状血管畸形极少见,容易误诊为脑膜瘤。手术切除时,应先阻断肿瘤位于硬膜或静脉窦的肿瘤基底,并尽量整块切除,否则可能遭遇汹涌的出血。该类疾病手术往往可安全有效的全切除病变,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畸形 硬脑膜 非海绵窦区 显微手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易感基因遗传背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玮 吴歆 徐沪济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3期347-351,共5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持续性滑膜炎、全身性炎症以及出现自身抗体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其中自身抗体主要以类风湿因子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itrullinated protein antibody,ACPA)为代表。RA是常见的风湿性疾...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持续性滑膜炎、全身性炎症以及出现自身抗体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其中自身抗体主要以类风湿因子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itrullinated protein antibody,ACPA)为代表。RA是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之一,在我国其患病率为0.2%-0.4%。该病病程迁延,致残率高,可导致患者的寿命平均缩短10-15年。近年来,RA的遗传背景已成为研究热点,相关的发病机制研究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这些进展对RA诊治也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RA的易感基因研究进展和ACPA阳性RA易感基因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遗传背景 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