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心肌灌注联合冠脉CT血管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效能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谢炜巍 夏陈海 +2 位作者 廉坤 王汝涛 刘丽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12期64-66,共3页
目的分析CT心肌灌注(CTP)联合冠脉CT血管成像(CCTA)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疑似冠心病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均经CCTA、CTP、冠脉造影(CAG)检查,且三项检查在1个月内完成。以CAG为“金标准”,评价CCTA、CT... 目的分析CT心肌灌注(CTP)联合冠脉CT血管成像(CCTA)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疑似冠心病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均经CCTA、CTP、冠脉造影(CAG)检查,且三项检查在1个月内完成。以CAG为“金标准”,评价CCTA、CTP单独诊断及两者联合诊断的效能。结果以CAG为“金标准”,CCTA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83%、75.00%、88.46%和90.00%,CTP则为83.33%、83.33%、90.91%和71.43%,CCTA+CTP分别为100.00%、91.67%、96.00%和100.00%。结论CTP和CCTA检查具有互补作用,CTP联合CCTA可提高CHD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心肌灌注 冠脉CT血管成像 冠脉造影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高危冠心病患者在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下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远期疗效及预后结局分析
2
作者 禹天同 赵帅 +10 位作者 陈焱 陈有虎 陈根锐 王欢 张博晖 张玺 朱伯达 韩鹏 高好考 廉坤 李成祥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9期501-508,共8页
目的比较复杂高危冠心病患者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远期疗效及预后结局,探讨联合应用器械循环支持(MCS)装置在复杂PCI中的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中... 目的比较复杂高危冠心病患者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远期疗效及预后结局,探讨联合应用器械循环支持(MCS)装置在复杂PCI中的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并符合入选标准的在MCS下行择期PCI的患者,根据术中MCS方式分为ECMO+IABP组和单纯IABP组。收集患者临床特征、造影特征、术中结果及并发症等资料,观察患者术后院内结果和1个月及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析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并分析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18例行择期PCI的患者,其中ECMO+IABP组66例,单纯IABP组152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基本相当,ECMO+IABP组患者的病变特征更加复杂,合并心房颤动(6.1%比0.7%,P=0.030)、左主干病变(43.9%比27.0%,P=0.018)、三支病变(90.9%比75.7%,P=0.009)、右冠状动脉(RCA)病变(98.5%比86.8%,P=0.005)及RCA慢性完全闭塞病变(60.6%比35.5%,P<0.001)的比例均高于单纯IABP组,单纯IABP组既往行PCI的比例更高(32.9%比16.7%,P=0.014)。两组患者院内并发症总体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6),但是ECMO+IABP组术后低血压的发生率更高(19.7%比9.2%,P=0.031)。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MACE(4.5%比2.6%,P=0.435)和1年MACE(7.6%比7.9%,P=0.936)的发生率相当。Firth修正的多因素分析显示,院内发生心肺复苏(OR 7.17,95%CI1.27~40.38,P=0.025)和术后低血压(OR3.60,95%CI1.10~11.83,P=0.035)是发生术后1年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联合应用ECMO+IABP支持可使复杂高危冠心病患者获得通过PCI完成血运重建的机会并获得临床获益,远期预后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相关脑卒中及脑栓塞保护装置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云峰 周世强 +1 位作者 史喜德 李飞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51-57,共7页
脑卒中作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最严重并发症之一,显著增加患者神经认知功能下降和死亡的风险。随着TAVR的适应证进一步扩展到外科低风险患者群体,脑卒中的防治至关重要。近年来多种脑栓塞保护装置(CEPD)被用于过滤或偏转去往脑... 脑卒中作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最严重并发症之一,显著增加患者神经认知功能下降和死亡的风险。随着TAVR的适应证进一步扩展到外科低风险患者群体,脑卒中的防治至关重要。近年来多种脑栓塞保护装置(CEPD)被用于过滤或偏转去往脑循环的栓塞碎片,已成为预防脑卒中的一种选择,因此亟需了解CEPD在预防脑卒中的作用及适用群体,然而,目前TAVR相关脑卒中的风险因素以及常规使用CEPD的证据尚存在争议。本文就TAVR相关脑卒中及CEPD的研究证据进行综述,并概述了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脑栓塞保护 脑卒中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心内膜注射植入性海藻酸盐水凝胶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无应答心力衰竭患者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存军 王博 +7 位作者 高超 沈敏 苏涛 王汝涛 牟方俊 陈晓娜 李飞 陶凌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8期468-471,共4页
心力衰竭是冠心病、结构性心脏病等几乎所有心血管疾病终末阶段。针对终末期心力衰竭,药物及心脏辅助装置治疗作用有限,心脏移植手术存在供体不足与免疫排斥等问题。海藻酸盐水凝胶兼具力学支撑和诱导心脏组织再生修复功能,本中心于2021... 心力衰竭是冠心病、结构性心脏病等几乎所有心血管疾病终末阶段。针对终末期心力衰竭,药物及心脏辅助装置治疗作用有限,心脏移植手术存在供体不足与免疫排斥等问题。海藻酸盐水凝胶兼具力学支撑和诱导心脏组织再生修复功能,本中心于2021年3月开展了全球首例在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行经导管心内膜注射植入性海藻酸盐水凝胶治疗,进行了安全性及可行性的探索,研究结果表明治疗效果良好。鉴于在既往研究中已施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植入的心力衰竭患者均被排除在外,本病例报道1例经导管心内膜注射植入性海藻酸盐水凝胶治疗CRT-D无应答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情况,术后随访中患者就医次数较前明显减少,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可能拓展该项技术的应用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海藻酸盐水凝胶 经导管心内膜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化慢性病管理理论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负面情绪等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燕妮 李飞 +1 位作者 安秦锐 李艳艳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应用整体化慢性病管理理论(ICDMT)对其血压、负面情绪等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首诊为高血压的111例患者纳入研究,依据电脑数字表法分为整体组(n=55)和对照组(n=56),研究过程中整体组失访4例,...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应用整体化慢性病管理理论(ICDMT)对其血压、负面情绪等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首诊为高血压的111例患者纳入研究,依据电脑数字表法分为整体组(n=55)和对照组(n=56),研究过程中整体组失访4例,对照组失访5例,最终共纳入102例患者,每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干预,整体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ICDMT干预,两组均干预6个月。分析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水平、负面情绪、生化指标及生活质量,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整体组干预后收缩压(SBP)[(143.88±5.70)mmHg比(133.29±5.55)mmHg]、舒张压(DBP)[(91.21±2.26)mmHg比(83.26±3.48)mmHg]、焦虑自评量表(SAS)[(55.31±2.17)分比(38.86±0.87)分]、抑郁自评量表(SDS)[(53.79±1.89)分比(38.90±0.85)分]评分、同型半胱氨酸(Hcy)[(14.50±0.83)μmol/L比(12.23±0.60)μmol/L]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387.42±54.50)ng/ml比(273.22±54.48)ng/ml]水平,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57.64±1.86)分比(51.17±1.62)分]显著降低(P均=0.001)。与对照组比较,整体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5.29%比13.73%)显著降低(χ^(2)=6.411,P=0.011)。结论:ICDMT可以显著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生化指标水平,改善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护理 功能恢复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层重回真腔术式开通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院内及术后1年结局分析
6
作者 李金 禹天同 +10 位作者 高好考 王欢 王博 蔡越 陈根锐 廉坤 张亚敏 杨丽 杨华 陶凌 李成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1-668,共8页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使用夹层重回真腔(DR)术式开通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对患者院内及术后1年结局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经冠状动脉造...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使用夹层重回真腔(DR)术式开通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对患者院内及术后1年结局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CTO病变并经PCI治疗成功的815例患者,根据病变开通术式分为DR组(n=239)和非DR组(n=576)。收集患者临床特征、造影特征、术中结果及并发症等资料,使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对临床及造影特征进行校正(两组各208例),比较两组间院内并发症及术后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全因死亡和心肌梗死)、临床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TVR)的差异,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MACE与TVR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入选患者平均年龄为(60.9±10.9)岁,男性占87.4%。相比非DR组,DR组靶病变为钝性头端、入口不清、钙化、成角>45°及登陆区不良的比例和J-CTO评分更高(P均<0.05);DR组支架长度和手术时间更长,导丝及对比剂用量更多(P均<0.001)。DR组与非DR组患者院内发生死亡、心肌梗死、穿孔、边支丢失、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BARC)3型以上出血和对比剂肾功能损伤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DR组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更高(P=0.007)。倾向性评分匹配后,DR组与非DR组患者术后1年MACE(2.9%vs.2.4%,log-rank P=0.750)和临床驱动的TVR(5.8%vs.3.9%,log-rank P=0.365)的发生率相当,全因死亡(2.9%vs.1.0%,log-rank P=0.154)和心肌梗死发生率(0.5%vs.1.9%,log-rank P=0.18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匹配前患者的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R术式对MACE(HR=1.129,95%CI:0.427~2.979,P=0.807)和TVR(HR=0.606,95%CI:0.213~1.722,P=0.347)均无显著影响,左心室射血分数≤40%(HR=2.775,95%CI:1.137~6.774,P=0.025)和残余SYNTAX评分增加(HR=1.089,95%CI:1.032~1.150,P=0.002)是MACE的危险因素,登陆区不良(HR=2.144,95%CI:1.019~4.513,P=0.045)、补救使用正向DR(HR=3.479,95%CI:1.109~10.919,P=0.033)及手术时间延长(HR=1.007,95%CI:1.002~1.013,P=0.007)是TVR的危险因素。结论:PCI过程中,应用DR术式的CTO病变更复杂、手术消耗更大、支架长度更长,但其应用不增加院内并发症及术后1年MACE及临床驱动的TVR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完全闭塞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夹层重回真腔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的患者体外膜肺氧合辅助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效果
7
作者 朱存军 高超 +7 位作者 王博 苏涛 王汝涛 贺媛 牟方俊 陈晓娜 李飞 陶凌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1期642-647,共6页
目的探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患者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入选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经过心脏团队评估... 目的探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患者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入选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经过心脏团队评估高危主动脉瓣狭窄和(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合并LVEF≤30%的TAVR患者30例,其中12例在ECMO辅助下行TAVR术(预置入ECMO组),18例未在ECMO辅助下行TAVR术(未置入ECMO组)。收集患者基线资料,术中情况和随访30 d、6个月的不良事件。结果30例患者中男20例,平均年龄(67.0±10.4)岁,平均STS评分为(8.2±1.8)分,平均LVEF(21.2±5.3)%。本研究共纳入AR患者11例,均见于未置入ECMO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术中预置入ECMO组循环崩溃[0比5(5/18),P=0.037]、抢救性ECMO置入比例[0比5(5/18),P=0.037]均显著低于未置入ECMO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0例患者技术成功率为76.7%(23/30),器械成功率为60.0%(18/30)。其中,预置入ECMO组技术成功率、器械成功率均高于未置入ECMO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0 d随访,预置入ECMO组全因死亡[0比9(9/18),P=0.012],其中心血管原因死亡[0比7(7/18),P=0.024]均显著低于未置入ECM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预置入ECMO组全因死亡率[1(1/12)1/12比9(9/18),P=0.024]显著低于未置入ECM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预置入ECMO组脑卒中发生率为1/12(8.3%),未置入ECMO组为0,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8)。结论低LVEF值患者行TAVR术中出现循环崩溃的发生率较高,ECMO辅助可降低术中循环崩溃风险,提高围术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疾病 高手术风险 低左心室射血分数值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体外膜肺氧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保护理论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的影响
8
作者 安秦锐 李飞 +1 位作者 李燕妮 李艳艳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89-294,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保护理论的管理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22年4月到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96例EH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n=46,采用常规管理干预)和保护组(n=50,采用以保护理论... 目的:探讨基于保护理论的管理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22年4月到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96例EH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n=46,采用常规管理干预)和保护组(n=50,采用以保护理论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干预),两组均干预2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压及血脂指标变化;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心血管健康评分、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测评量表(HPSMBRS)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心血管健康程度、自我管理能力。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保护组干预后收缩压(SBP)[(137.80±5.12)mmHg比(118.82±6.65)mmHg]、舒张压(DBP)[(82.26±4.15)mmHg比(75.99±3.91)mmHg]、平均动脉压(MAP)[(115.25±5.70)mmHg比(99.64±5.15)mmHg]、总胆固醇(TC)[(4.18±1.35)mmol/L比(3.39±1.56)mmol/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115.09±17.97)ng/ml比(99.86±8.87)ng/ml]、甘油三酯(TG)[(1.94±0.67)mmol/L比(1.60±0.61)mmol/L]显著更低(P<0.05或<0.01);SF-36总分[(66.93±10.25)分比(72.44±14.11)分]、心血管健康评分[(7.98±1.71)分比(9.96±1.67)分]及HPSMBRS评分[(109.20±6.82)分比(149.22±7.23)分]显著更高(P<0.05或<0.01)。保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2.00%比28.26%)显著低于对照组(χ^(2)=3.991,P=0.046)。结论:以保护理论为基础的管理模式能够显著降低EH患者的血压水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心血管健康程度及自我管理能力,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护理 血压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左主干病变和(或)三支血管病变患者成功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症状和生活质量的益处
9
作者 朱伯达 禹天同 +11 位作者 韩鹏 张博辉 张玺 袁平 王刚 杨易 朱惠莉 孙盼盼 李彤彤 赵帅 李成祥 廉坤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5年第2期93-100,共8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成功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否改善合并糖尿病的左主干病变和(或)三支血管病变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方法 连续纳入2018年4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CI的左主干病变...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成功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否改善合并糖尿病的左主干病变和(或)三支血管病变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方法 连续纳入2018年4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CI的左主干病变和(或)三支血管病变患者,并将其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呼吸困难和心绞痛症状以及生活质量[分别采用Rose呼吸困难量表(RDS)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生命质量SF-12量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估]、手术资料以及1个月和1年随访资料。结果 在440例左主干病变和(或)三支血管病变患者中,糖尿病组患者176例(40.00%),其高血压病、外周动脉疾病和左回旋支病变比例较高而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均P<0.05)。在1个月随访时,两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全因死亡率相似(均P>0.05),而在1年随访时,糖尿病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患者(P=0.013)。低左心室射血分数是成功血运重建1个月和1年内MACE和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最重要的是,无论是否患有糖尿病,在1个月和1年随访时,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和心绞痛以及生活质量都有显著改善(均P<0.05)。糖尿病组患者显示出与非糖尿病组患者相似的呼吸困难和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均P>0.05),并且心绞痛缓解更为显著(P=0.013)。此外,每位患者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数量是呼吸困难(OR 0.723,95%CI 0.525~0.997,P=0.048)和心绞痛缓解(OR 0.686,95%CI 0.473~0.995,P=0.047)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对比剂用量(OR 0.995,95%CI0.992~0.999,P=0.008)则是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成功PCI对于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有益,适用于患有糖尿病的左主干病变和(或)三支血管病变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主干病变 三支血管病变 糖尿病 症状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老年多支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焱 赵帅 +8 位作者 杨丽 朱伯达 马炳琦 王嘉仪 邹一鸣 胡文涛 李成祥 廉坤 韩鹏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8期570-578,共9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老年多支CTO病变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接受择期CTO-PCI的多支CTO病变患者28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老年多支CTO病变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接受择期CTO-PCI的多支CTO病变患者284例,并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106例)和非老年组(≤65岁,178例)。收集两组患者的术前资料、术前生活质量评估、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术中数据、院内并发症及1个月和1年的随访数据。通过分析患者CTO-PCI术后1个月和1年后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生命质量SF-12量表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分数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评估成功CTO-PCI对老年多支CTO病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症状的影响。结果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成功行CTO-PCI术后1个月MACE发生率分别为15.53%和10.98%,术后1年MACE发生率分别为23.71%和15.9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1年SAQ量表的心绞痛稳定性(SAQ-AS)、心绞痛频率(SAQ-AF)、治疗满意度(SAQ-TS)明显改善,老年组术后1个月和1年SAQ量表的疾病感知(SAQ-DP)也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老年组术后1年SAQ量表的身体限制(SAQ-PL)[0(–15.56,11.11)比2.22(–8.89,13.33),P=0.021]和SAQ-AS[12.50(0,50.00)比25.00(0,50.00),P=0.019]评分变化量小于非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1年EQ-5D评分较术前均显著升高(均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1年SF-12量表的身体功能成分得分(PCS)均较术前升高(均P<0.001),老年组术后1个月的心理功能成分得分(MCS)也较术前升高[(55.91±3.99)比(53.76±6.68),P=0.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功的CTO-PCI可以显著缓解老年多支CTO病变患者症状并改善其生活质量,对老年多支CTO病变患者及时行CTO-PCI是相对安全且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完全闭塞 多支闭塞 老年 临床症状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微循环阻力指数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年的心脏功能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芳 陶凌 +10 位作者 张剑桥 高超 刘建正 杨旺伟 牟方俊 张亮 王欢 张亚敏 郭春棉 杨华 贺媛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280-285,共6页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微循环阻力指数(caIMR)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即刻与随访6个月时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的变化,进而预测患者术后1年心脏功能的变化。方法纳入TARGET STEMI OCT China研...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微循环阻力指数(caIMR)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即刻与随访6个月时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的变化,进而预测患者术后1年心脏功能的变化。方法纳入TARGET STEMI OCT China研究中符合caIMR测量的患者30例,测量直接PCI术后即刻(caIMR0)及随访6个月(caIMR6)冠状动脉造影的caIMR值,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的变化对STEMI患者1年心脏功能的影响。结果30例患者caIMR0(41.70±12.22)U,caIMR6(28.74±10.05)U。caIMR6与caIMR0的差值△caIMR(–12.96±13.08)U。线性回归分析发现,△caIMR与术后1年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P=0.023,r=–0.414),△caIMR对患者长期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协方差分析发现,靶病变血管为左前降支(β=10.18,P=0.016)及新生内膜厚度(β=0.11,P=0.039)与caIMR6成正相关。结论STEMI患者△caIMR对术后1年的LVEF具有预测价值,二者成负相关。△caIMR越小时,术后1年的LVEF恢复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微循环阻力指数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 心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结合情景体验式多层次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及健康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靳云霞 梁艳艳 +4 位作者 刘亚莉 张景瑞 余阿群 张晤刚 梁佳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789-1792,共4页
目的观察理论结合情景体验式多层次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3月于西安市中医医院诊治的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 目的观察理论结合情景体验式多层次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3月于西安市中医医院诊治的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理论结合情景体验式多层次护理。干预至患者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评分、健康行为量表(HPL)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急救管理、疾病知识管理、症状管理、情绪管理、一般生活管理、治疗依从性、不良嗜好管理评分分别为(12.58±1.39)分、(16.51±3.09)分、(14.25±2.51)分、(15.78±3.42)分、(16.55±3.16)分、(13.17±1.57)分、(15.84±2.4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32±1.23)分、(13.29±2.28)分、(11.26±2.47)分、(14.05±3.21)分、(13.21±2.54)分、(10.80±1.22)分、(13.19±2.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压力调解、健康责任感、人际关系、躯体活动、心理健康、营养评分分别为36.83±3.09)分、(30.32±3.59)分、(30.69±2.98)分、(32.59±4.27)分、(40.61±3.26)分、(34.78±4.1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42±3.54)分、(21.13±4.18)分、(22.15±5.49)分、(24.30±5.21)分、(32.14±3.88)分、(25.19±5.5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心力衰竭、卒中、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的再次心绞痛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论结合情景体验式多层次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可显著改善其自我管理意识及健康行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冠心病 理论结合情景体验式多层次护理模式 自我管理意识 健康行为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CT融合显像评估冠心病心肌血流异常与冠脉狭窄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夏陈海 谢炜巍 +2 位作者 刘丽媛 廉坤 王汝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4期24-26,共3页
目的采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CT)融合显像评估冠心病心肌血流异常与冠脉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84例疑似冠心病并接受SPECT/CT显像的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计算心肌各节段负荷总积分(SSS)... 目的采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CT)融合显像评估冠心病心肌血流异常与冠脉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84例疑似冠心病并接受SPECT/CT显像的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计算心肌各节段负荷总积分(SSS)、静息总积分(SRS)、灌注积分差(SDS),并根据SSS分值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异常组;根据CT冠状动脉成像(CTCA)图像统计冠脉狭窄程度,分析心肌灌注异常区域SSS、SDS及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轻度异常组25例,中度异常组40例,重度异常组19例;MPI共检出血流灌注异常区96个,其中轻、中、重度异常患者灌注异常区分别为25、45及26个;CTCA示轻、中、重度分别有23、45及26个异常灌注区冠脉存在狭窄;心肌血流灌注SSS、SDS与冠脉狭窄程度均呈正相关(r=0.622、0.451,P<0.05);其中轻、中、重度异常组SSS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417、0.627及0.546,P<0.05);轻、中、重度异常组SDS与冠脉狭窄程度也呈正相关(r=0.358、0.487及0.519,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肌血流异常与冠脉狭窄呈正相关,其中,中、重度灌注异常患者心肌灌注状态与冠脉狭窄程度相关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冠状动脉狭窄 体层摄影术 血流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rsair微导管辅助Stingray球囊正向夹层再进入技术开通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根锐 高好考 +6 位作者 王欢 沙治霖 申安心 谢魏炜 廉坤 陶凌 李成祥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性BridgePoint系统即Corsair微导管替代CrossBoss导管辅助Stingray球囊的正向夹层再进入技术开通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016年6月至2019年9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连续应用Corsair微... 目的探讨改良性BridgePoint系统即Corsair微导管替代CrossBoss导管辅助Stingray球囊的正向夹层再进入技术开通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016年6月至2019年9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连续应用Corsair微导管替代CrossBoss导管辅助Stingray球囊的正向夹层再进入技术尝试开通45例CTO病变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45例患者中男性41例(91.1%),平均年龄(58.5±12.6)岁,日本多中心CTO注册研究评分(J-CTO)为(2.42±0.75)分,均为补救性正向夹层再进入技术开通病变,均采用改良性BridgePoint系统即Corsair微导管替代CrossBoss导管辅助Stingray球囊的正向夹层再进入技术。40例(88.9%)开通成功,其中Corsair到位后调整导丝进入真腔3例,5例失败后通过其他正向技术或(和)逆向技术补救成功4例,导丝通过总体成功率为44例(97.8%)。2例围术期心肌梗死,均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例因边支闭塞行急诊介入再次血运重建,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为6.7%,手术成功42例(93.3%)。平均手术时间为(158±62)min,对比剂用量(452±167)ml。结论改良性BridgePoint系统即Corsair微导管替代CrossBoss导管辅助Stingray球囊的正向夹层再进入技术开通CTO病变成功率较高,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正向夹层再进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延时足量应用比伐芦定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改善 被引量:4
15
作者 夏陈海 谢炜巍 +2 位作者 王汝涛 刘丽媛 廉坤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8期2686-2689,共4页
近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率日益提升,对人们生命造成了严重威胁[1]。主要发病机制为急性血栓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粥样斑块破裂、管腔狭窄的诱发下形成,从而急性闭塞血管[2]。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主要发病机制 急性血栓 比伐芦定 急性闭塞 动脉粥样硬化 管腔狭窄 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AR沟通模式干预对心衰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吕珍珍 鲁亚茹 +1 位作者 范晓英 郭爱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90-594,共5页
目的:研究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模式干预对心衰(HF)患者的影响。方法:依据干预方式,于我院治疗的187例HF患者被分为常规干预组(96例,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常规干预)与SBAR组(91例,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SBAR沟通模式干预),两组均干... 目的:研究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模式干预对心衰(HF)患者的影响。方法:依据干预方式,于我院治疗的187例HF患者被分为常规干预组(96例,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常规干预)与SBAR组(91例,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SBAR沟通模式干预),两组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分、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36)评分、患者满意度及随访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与常规干预组比较,干预后,SBAR组LVEF[(53.44±2.11)%比(57.72±1.80)%]、Morisky药物依从性量表评分[(2.00±0.77)分比(3.63±1.07)分]、SF-36评分[(68.83±7.62)分比(76.81±9.68)分]均显著升高,LVEDV[(132.63±5.59)ml比(119.15±6.89)ml]、LVESV[(64.36±5.82)ml比(56.62±4.21)ml]均显著降低,P均=0.001。SBAR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干预组(89.01%比73.96%,χ^(2)=6.958,P=0.008),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后者(5.49%比15.63%,LogRank χ^(2)=5.043,P=0.025)。结论:SBAR沟通模式干预可显著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提高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服药依从性 病人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rsair微导管与CrossBoss导管引导的正向夹层重入技术在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中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金 陈根锐 +10 位作者 高好考 李飞 王欢 王博 夏陈海 谢魏炜 廉坤 张亚敏 杨丽 陶凌 李成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4-401,共8页
目的:比较采用Corsair微导管和CrossBoss导管引导的正向夹层重入(ADR)技术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结果,验证Corsair微导管用于建立内膜下通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4月至202... 目的:比较采用Corsair微导管和CrossBoss导管引导的正向夹层重入(ADR)技术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结果,验证Corsair微导管用于建立内膜下通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4月至2020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CTO PCI并使用Corsair微导管(Corsair组)或CrossBoss导管(CrossBoss组)引导的ADR患者141例,接受符合入选标准的CTO PCI 144例次。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CTO靶病变特征、CTO PCI术中结果、院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和并发症,并分析组间主要终点ADR技术成功率,次要终点导丝操控时间、PCI时间、策略使用次数、导丝用量、对比剂用量、院内MACCE和并发症的差异。结果:144例次CTO PCI入选本研究,Corsair组和CrossBoss组各72例次。Corsair组技术成功率(94.4%vs.77.8%,P=0.004)、ADR技术成功率(83.3%vs.66.7%,P=0.021)均高于CrossBoss组,而策略使用次数[(2.0±0.6)次vs.(2.2±0.7)次,P=0.017]、导丝用量[(7±3)根vs.(9±3)根,P<0.001]、导丝操控时间[71(48,103)min vs.85(57,139)min,P=0.027]均少于CrossBoss组,两组间PCI时间[146(114,193)min vs.148(94,192)min,P=0.644]和对比剂用量[445(370,535)ml vs.415(320,518)ml,P=0.31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院内MACCE发生率为4.2%(6/144),ADR相关穿孔发生率为2.1%(3/144),分支丢失率为3.5%(5/144),两组间上述安全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相比CrossBoss导管,经验丰富的术者实施Corsair微导管引导的ADR,可获得更高的成功率,更少的策略和导丝使用数,更短的导丝操控时间,而院内MACCE和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完全闭塞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正向夹层重入 微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中Stingray正向夹层重入技术在病变处成功穿刺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好考 王欢 李成祥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6期478-480,共3页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是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最后堡垒。正向、逆向、正向夹层重入(ADR)技术是治疗CTO病变的常用手段。近年来Stingray球囊辅助下ADR技术因其安全高效受到广泛关注。本中心在开通CTO病变中应用AD...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是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最后堡垒。正向、逆向、正向夹层重入(ADR)技术是治疗CTO病变的常用手段。近年来Stingray球囊辅助下ADR技术因其安全高效受到广泛关注。本中心在开通CTO病变中应用ADR技术比例约为5%~10%,积累了较多经验,并进行了技术改进和优化。经典的ADR技术成功穿刺着陆区在CTO病变远端健康血管,而在临床实际操作中ADR技术穿刺也可选取在病变处进行穿刺。本文报道1例CTO病变开通中ADR技术在病变处穿刺成功,可能拓展ADR技术的应用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完全闭塞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正向夹层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策略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结果分析
19
作者 李金 高好考 +10 位作者 王欢 王博 夏陈海 刘海涛 廉坤 张亚敏 杨丽 赵帅 杨华 陶凌 李成祥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116-124,共9页
目的观察复合策略在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结果,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单名经验丰富术者实施CTO-PCI的患... 目的观察复合策略在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结果,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单名经验丰富术者实施CTO-PCI的患者,收集其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特征、术中结果、院内结局等资料,分析总成功率、不同日本多中心CTO注册研究(J-CTO)评分的治疗结果、复合策略应用结果、失败原因以及院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结果共891例患者接受1010例次CTO-PCI,男性比例87.3%,平均年龄(61±11)岁,平均J-CTO评分为(2.5±1.2)分。总体CTO-PCI成功率为94.8%(957/1010),J-CTO≤1分、=2分、≥3分CTO-PCI的成功率分别为99.5%(205/206)、96.9%(222/229)、92.2%(530/575)。平均使用策略(1.2±0.5)次,首选策略中,正向最为常用(85.0%,858/1010),其次是逆向(13.0%,131/1010)和正向夹层重入(ADR;2.1%,21/1010)。正向、逆向、ADR最终CTO-PCI成功率分别为74.6%(648/869)、83.2%(227/273)、84.5%(82/97),在总成功CTO-PCI中的占比分别为67.7%(648/957)、23.7%(227/957)、8.6%(82/957)。院内MACCE发生率为0.9%(9/1010)。中位导丝操控时间为29(10,60)min,PCI时间为102(69,145)min,X线透视时间为47(34,68)min,对比剂用量为350(270,430)ml,辐射剂量为3.3(2.1,4.8)Gy,空气比释动能-面积乘积为31(21,46)Gy·cm^(2)。结论经验丰富的术者遵循复合策略实施CTO-PCI,可获得很高的成功率及较低的院内MACCE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完全闭塞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复合策略 正向夹层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