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危重症患者真菌感染的菌种和药敏分析及其易感因素研究
1
作者 聂玲玲 张莉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451-457,共7页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的病原学分布和药敏分析及易感因素,以期为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院感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2018年1月—2...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的病原学分布和药敏分析及易感因素,以期为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院感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2018年1月—2023年1月急诊科危重症患者272例,根据是否发生真菌感染分为观察组(n=136)和对照组(n=136)。统计观察组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和药敏分析情况,收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危重症患者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预测变量的准确性。结果观察组共检测出136株病原真菌,以白念珠菌为主,病原菌药敏分析结果与临床经验用药相符。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体质量(OR=0.171)、年龄(OR=1.118)、住院时间(OR=1.293)、机械通气时间(OR=2.116)、留置尿管(OR=0.329)、入院血糖(OR=1.652)、C反应蛋白(OR=2.321)、腹膜透析(OR=0.081)是急诊危重症患者发生IF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联合预测评估危重症患者继发IFD情况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951,95%CI为0.916~0.987,灵敏度为0.873,特异度为0.948;与A_(Z)=0.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危重症患者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种为白念珠菌,药敏分析结果与临床经验用药相符,体质量、年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留置尿管、入院血糖、C反应蛋白、腹膜透析是急诊危重症患者发生IFD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危重症患者 真菌感染 真菌分布 药敏分析 易感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院应对情况调查 被引量:8
2
作者 杨婧 王倩梅 +3 位作者 徐云云 虎晓岷 黄杨 尹文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59-663,共5页
目的了解全国各级医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现状,规范急诊科及发热门诊对未来突发疫情的接诊流程、干预策略与评价体系.方法使用问卷星APP于2020年2月25日至3月4日对我国904所二级及三级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 目的了解全国各级医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现状,规范急诊科及发热门诊对未来突发疫情的接诊流程、干预策略与评价体系.方法使用问卷星APP于2020年2月25日至3月4日对我国904所二级及三级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一般情况、新冠肺炎基础知识、患者急诊就诊流程、疑似患者转运、个人防护措施、发热门诊建设6个维度,后统计分析.调查期间,问卷浏览量10823次,共收到反馈问卷2816份,剔除无效问卷,共收到有效问卷2633份,问卷有效率为93.50%.结果参与调查的医务人员对新冠肺炎的基础知识、患者急诊就诊流程及疑似患者转运较为熟悉(得分率>70%),对发热门诊建设的内容熟悉程度次之(得分率50%~70%),个人防护措施熟悉程度最低(得分率<50%).二级医院在个人防护措施、发热门诊建设方面较三级医院差,二级医院在疑似患者转运方面优于三级医院(P<0.05).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总得分评级较非定点医院高(χ^2=44.405,P<0.001).42%医务人员希望能够保证物资供应,以便加强个人防护;10%医务人员希望加强发热门诊建设;7%医务人员希望增加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数量.结论我国应进一步做好疫情期间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加强发热门诊等薄弱环节的建设,从远期防控的角度着眼提升各级医院对未来突发疫情的紧急处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发热门诊 个人防护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常规康复训练与心肺康复运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肺功能、心脏舒张功能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海瑞 张莉 +1 位作者 王倩梅 杨婧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5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常规康复训练与心肺康复运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心肺功能、心脏舒张功能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常规康复训练与心肺康复运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心肺功能、心脏舒张功能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急诊PCI治疗的老年AMI患者1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92例)和研究组(82例)。对照组患者于PCI术后给予患者常规康复训练干预,研究组患者于PCI术后实施心肺康复运动干预,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干预周期均为12周。分别于干预前、干预12周后采用心肺功能检测仪测定两组患者心肺功能指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两组患者心脏舒张功能指标;记录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干预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12周后,两组患者最大氧脉搏(maximal oxygen consumption per heart rate,VO_(2 max)/HR)、最大代谢当量(maximal metabolic equivalent,MET_(max))、峰值千克摄氧量(peak oxygen uptake per kilogram,VO_(2 peak)/kg)均显著高于本组干预前(均P<0.05),且研究组患者VO_(2 max)/HR、MET_(max)、VO_(2 peak)/k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12周后,两组患者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峰值与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频谱A峰峰值之比(E/A)均显著高于本组干预前(均P<0.05),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峰值与舒张早期二尖瓣环最大运动E'峰峰值之比(E/E')均显著低于本组干预前(均P<0.05),且研究组患者E/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康复训练,急诊PCI术后实施心肺康复运动干预更有助于促进老年AMI患者心肺功能恢复,改善患者心脏舒张功能,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肺康复运动 心肺功能 心脏舒张功能 心血管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4株急诊危重症患者检出真菌的菌种和药敏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虎晓岷 梁晓丽 +2 位作者 龚阳 尹文 刘善收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真菌血症和播散性真菌病是急危重症患者常见的感染疾病,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2],可引起感染性休克、器官损伤、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达40%~60%[3],是急诊科医生面临的重大挑战。分析急危重症患者标本微生物培养检出真菌的菌种构成特... 真菌血症和播散性真菌病是急危重症患者常见的感染疾病,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2],可引起感染性休克、器官损伤、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达40%~60%[3],是急诊科医生面临的重大挑战。分析急危重症患者标本微生物培养检出真菌的菌种构成特征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有助于临床医生评估患者病情,更合理地选用敏感抗真菌药,提高抗感染成功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感染 急危重症患者 菌种构成 耐药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赵鹏 衡立松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7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病原学。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0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骨盆骨折急诊术后患者35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将入选患者分为感染组(2...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病原学。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0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骨盆骨折急诊术后患者35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将入选患者分为感染组(28例)和未感染组(32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骨盆骨折急诊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病原学特点。结果感染组患者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均P<0.01),Tile分型为C型、颅脑损伤、休克、膀胱尿道损伤、直肠会阴损伤及糖尿病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颅脑损伤、膀胱尿道损伤、直肠会阴损伤、休克及ISS≥20分均是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是骨盆骨折急诊术后切口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分别占30.00%、26.67%及13.33%。结论颅脑损伤、膀胱尿道损伤、直肠会阴损伤、休克及ISS≥20分是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常见,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急诊术后 切口感染 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患者心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宁 宋睿 +1 位作者 刘菁 冯婷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以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估心脏康复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检索数据库有关心脏康复对AMI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影响的文献,包括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 目的:以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估心脏康复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检索数据库有关心脏康复对AMI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影响的文献,包括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等,检索时间截止至2023年1月,筛选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共纳入11项研究,结果显示:心脏康复组左室射血分数(MD=5.26,95%CI(3.70,6.82),P=0.001)、6min步行距离(MD=61.02,95%CI(27.43,94.62),P=0.001)、摄氧量峰值(MD=3.64,95%CI(2.38,4.90),P=0.001)、无氧阈(MD=3.08,95%CI(1.47,4.69),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MD=-1.83,95%CI(-2.36,-1.30),P=0.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MD=-3.43,95%CI(-5.01,-1.85),P=0.001)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采用心脏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心功能,增加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但由于部分指标有较高的异质性,仍需进一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康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队护理管理模式在急性会厌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天红 艾美梅 王莉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5期162-164,共3页
目的 分析团队护理管理模式在急性会厌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2例急性会厌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以红蓝球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1例。... 目的 分析团队护理管理模式在急性会厌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2例急性会厌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以红蓝球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团队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救治成功率、病情转归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淋巴细胞计数(LC)、血小板计数(PLT)水平;比较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病情转归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WBC、NEUT、LC、PLT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会厌炎患者实施团队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会厌炎 临床护理 团队护理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病原学分布及危险因素研究
8
作者 徐云 张莉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331-336,共6页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SCCI)患者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IPFI)的病原学分布及危险因素,以期为改善SCCI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SCCI)患者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IPFI)的病原学分布及危险因素,以期为改善SCCI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2019年9月1日—2023年8月31日收治的SCCI患者160例,根据其是否并发IPFI分为感染组(n=63)和未感染组(n=97)。统计感染组真菌分布情况,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CCI患者并发IPFI的危险因素,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预测变量准确性。结果感染组共检测出63株病原真菌,以白念珠菌(73.02%)为主。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OR=3.701)、糖尿病(OR=11.782)、气管切开辅助通气时间(OR=1.440)、抗生素应用时间(OR=2.221)、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OR=1.647)是影响SCCI患者并发IPF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联合预测评估IPFI的曲线下面积(AUC)=0.951,95%CI为0.916~0.987,灵敏度为0.873,特异度为0.948;与曲线下面积为0.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CI并发IPFI的主要致病菌种为念珠菌,年龄≥65岁、糖尿病、气管切开辅助通气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血清IL-17水平均为SCCI并发IPFI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重症监护 肺部感染 真菌分布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联合低聚半乳糖及肠内营养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张俊杰 王春晓 +2 位作者 肖丽丽 明燕 王蕾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6期83-87,共5页
目的探讨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益生菌联合低聚半乳糖及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3年1~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肠内营养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联合... 目的探讨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益生菌联合低聚半乳糖及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3年1~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肠内营养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联合低聚半乳糖方案,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炎症因子、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感染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营养状态、炎症因子、GCS评分、NIHS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感染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低聚半乳糖及肠内营养可有效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神经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和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益生菌 低聚半乳糖 肠内营养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及危险因素研究
10
作者 丁盼盼 郭丹 +1 位作者 冯娟 张莉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6期566-572,共7页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危险因素,以降低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及改善HF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纳入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2020年3月-2024年3月的156例HF患者,根据是否并发肺部...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危险因素,以降低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及改善HF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纳入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2020年3月-2024年3月的156例HF患者,根据是否并发肺部真菌感染分为感染组(n=78)和未感染组(n=78)。对感染组进行真菌种类鉴定,收集、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HF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自变量的准确性。结果感染组共检测出93株真菌,其中痰培养检出36株(38.71%),BALF培养检出57株(61.29%)。以白念珠菌(50.54%)为主,其次为热带念珠菌(27.96%)等。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OR=1.763)、N末端B型利钠肽原(OR=1.421)、心肌肌钙蛋白Ⅰ(OR=42.407)、IL-6(OR=2.209)是HF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联合预测评估并发肺部感染的曲线下区域(AUC)=0.995,95%CI为0.989~1.000,灵敏度为0.962,特异度为0.936;与A Z=0.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真菌为白念珠菌,病程、N末端B型利钠肽原、心肌肌钙蛋白Ⅰ、IL-6是HF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肺部感染 真菌分布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呼吸机治疗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循环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翔 赵新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4期67-70,89,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呼吸机治疗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循环功能和黏结蛋白聚糖-1(Syndecan-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ARDS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呼吸... 目的探讨早期呼吸机治疗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循环功能和黏结蛋白聚糖-1(Syndecan-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ARDS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呼吸机治疗,观察组应用同步早期呼吸机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2组患者肺循环指标[肺循环阻力(PVR)、血管外肺水(EVLW)、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室每搏功指数(RVSWI)]、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 a(O 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 a(CO 2)]、氧合指数[p a(O 2)/FiO 2]、血氧饱和度(SaO 2)}以及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Syndecan-1水平。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VR、EVLW、MPAP水平高于对照组,RVSW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 a(O 2)、p a(O 2)/FiO 2、SaO 2水平高于对照组,p a(CO 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CT、IL-18、TNF-α、NE、Syndecan-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7.50%,低于对照组的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为(12.01±3.12)分,低于对照组的(17.29±3.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呼吸机治疗可有效降低ARDS患者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肺循环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循环功能 黏结蛋白聚糖-1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及MPR技术对车祸脊柱骨折患者术前评估意义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杜婵 胡丽 +1 位作者 冯婷 陈赵乐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7期138-140,共3页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对车祸脊柱骨折患者术前评估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71例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X线及MSCT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对比经X线检查及MSCT检查对脊柱骨折...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对车祸脊柱骨折患者术前评估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71例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X线及MSCT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对比经X线检查及MSCT检查对脊柱骨折部位的检出率及脊柱骨折部位解剖学改变的检出率。结果 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脊柱中柱和后柱骨折的检出率显著优于X线检查,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小关节滑脱、骨碎片、椎管狭窄、椎体移位的检出率显著优于X线检查,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扫描多平面重建技术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前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临床上诊断治疗脊柱骨折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信息,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层螺旋CT 多平面重建技术 脊柱骨折 术前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代谢紊乱与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9
13
作者 吕瑶瑶 王莹 +2 位作者 焦海妮 冀海侠 王伟娟 《疑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48-152,157,共6页
目的研究糖代谢紊乱与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重症肺炎患者157例,按病情分为肺炎组(89例)及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组(68例)。合并症组再分为... 目的研究糖代谢紊乱与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重症肺炎患者157例,按病情分为肺炎组(89例)及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组(68例)。合并症组再分为轻度脓毒症亚组42例,严重脓毒症亚组12例,脓毒症休克亚组14例,以患者出院后3个月随访情况分为存活亚组49例与死亡亚组19例。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空腹血糖、高血糖、低血糖、血糖差值、血糖平均值、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变异系数;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合并症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比例均高于肺炎组(χ^(2)/P=4.239/0.040、4.248/0.039),空腹血糖、高血糖、血糖差值、血糖平均值、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变异系数均高于肺炎组(t/P=8.715/0.000、9.238/0.000、14.497/0.000、5.437/0.000、17.927/0.000、15.262/0.000),而低血糖低于肺炎组(t/P=12.049/0.000)。空腹血糖、高血糖、血糖差值、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变异系数比较,脓毒症休克亚组>严重脓毒症亚组>轻度脓毒症亚组,低血糖比较,轻度脓毒症亚组>严重脓毒症亚组>脓毒症休克亚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P=14.764/0.000、13.836/0.000、47.133/0.000、44.936/0.000、18.489/0.000、16.334/0.000)。死亡亚组空腹血糖、高血糖、血糖差值、血糖平均值、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变异系数均明显高于存活亚组(t/P=5.274/0.000、5.173/0.000、13.133/0.000、8.753/0.000、7.583/0.000、4.635/0.000),而死亡亚组患者低血糖明显低于存活亚组(t/P=6.799/0.000)。高血糖、低血糖、血糖差值、血糖平均值、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变异系数均是影响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95%CI)=1.275(1.008~1.613)、1.516(1.198~1.917)、1.483(1.054~2.086)、1.756(1.215~2.538)、2.097(1.381~3.184)、1.936(1.210~3.099)]。结论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越高,空腹血糖、高血糖、血糖差值、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变异系数越高,低血糖越低,糖代谢紊乱相关指标与患者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代谢紊乱 肺炎 脓毒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舌下微循环、血清糖萼成分表达变化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欢 杨婧 +4 位作者 刘善收 王倩梅 虎晓岷 罗许 尹文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66-69,共4页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舌下微循环、血清糖萼成分表达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脓毒症者32例(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舌下微循环[灌注血管比例(PPV)、微血管流动指数(MFI)、异质性指数(HI)、De Backer评分、总血管密...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舌下微循环、血清糖萼成分表达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脓毒症者32例(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舌下微循环[灌注血管比例(PPV)、微血管流动指数(MFI)、异质性指数(HI)、De Backer评分、总血管密度(TVD)、灌注血管密度(PVD)]和血清糖萼[多糖蛋白-1(Syndecan-1)、硫酸肝素(HS)、透明质酸(HA)、灌注边界区域(PBR)]相关指标变化,并分析观察组舌下微循环相关指标与血清糖萼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PV、MFI减小,HI增加(P均<0.05);两组De Backer、TVD、PVD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yndecan-1、HS、HA、PBR增加(P均<0.05)。观察组PBR与PPV、MFI呈负相关(r分别为-0.508、-0.375,P均<0.05),PBR与HI呈正相关(r为0.466,P<0.05),HS与PPV呈负相关(r为-0.366,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存在微循环障碍及糖萼受损,且糖萼损伤与微循环障碍存在一定联系,糖萼受损可能是脓毒症微循环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舌下微循环 糖萼 灌注边界区域 灌注血管比例 微血管流动指数 硫酸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联合内镜介入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香 路伟 +1 位作者 郭蕾 仲雅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59-62,共4页
目的分析改良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联合内镜介入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80例。... 目的分析改良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联合内镜介入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8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联合内镜介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内镜介入治疗。比较2组内镜治疗后不同时点的止血情况、术后72 h心率、血压、血红蛋白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0 min、1、5 h止血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2组术后72 h心率显著降低,血压及血红蛋白较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变化更显著(P<0.05,P<0.01)。观察组术后胸痛、胸闷、鼻黏膜受损、呼吸困难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改良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联合内镜介入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可提高其止血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改良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内镜介入治疗 出血 心率 血红蛋白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吸入高渗盐水对脓毒症大鼠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樊菲菲 谢建刚 +3 位作者 赵丹珲 王倩梅 程云会 刘传明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高渗盐水对脓毒症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取健康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高渗盐雾化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切开腹腔后常规缝合;模型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高渗盐雾化组在脓毒症肺损伤...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高渗盐水对脓毒症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取健康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高渗盐雾化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切开腹腔后常规缝合;模型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高渗盐雾化组在脓毒症肺损伤造模后2 h给予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干预24 h后处死所有大鼠。评估3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肺组织湿/干重量(W/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表达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IL-1β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病理学评分肺组织W/D比值、MPO活性、HMGB1、TLR4、NF-κB蛋白表达水平及血清中TNF-α、IL-6、IL-1β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高渗盐雾化组肺组织病理学评分、肺组织W/D比值、MPO活性、HMGB1、TLR4、NF-κB蛋白表达水平及血清中TNF-α、IL-6、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高渗盐水雾化吸入可减轻脓毒症大鼠的肺损伤,其保护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HMGB1/TLR4/NF-κB途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高渗盐水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 核因子-ΚB Toll样受体4 大鼠 Sprague-Dawl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素治疗对AMI介入手术患者灌注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改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晓英 郭璐 +1 位作者 杜婵 冯婷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0年第5期515-518,共4页
目的探讨冠脉内注射肾上腺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患者心肌再灌注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实施PCI手术治疗后出现慢血流的98例AM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试验组术后冠脉内注射肾上... 目的探讨冠脉内注射肾上腺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患者心肌再灌注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实施PCI手术治疗后出现慢血流的98例AM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试验组术后冠脉内注射肾上腺素,对照组冠脉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患者的冠脉血流(TIMI)分级变化、校正的TIMI血流帧幅数(CTFC),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内皮素-1(BT-1)、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PECAM-1)、一氧化氮(NO)、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T(cTnl)水平。结果在首次冠脉内给药后,试验组患者的TIMI皿级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3次冠脉内给药后TIMI II级患者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首次冠脉内给药后、3次给药后,试验组患者的冠脉血流CTFC帧数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MMP-9、MPO、hs-CRP、ET-1、PECAM-1、NO、NT-proBNP、cTnI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MMP-9、MPO、hs-CRP、ET-1、PECAM-1、NT-proBNP、cTn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脉内注射肾上腺素治疗对AMI PCI术后冠脉慢血流患者冠脉灌注水平及内皮功能损伤具有显著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脉介入术 再灌注 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香水中毒致死2例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广文 王建宏 +2 位作者 李树钧 戴晓刚 曹芳 《中国临床医学》 2017年第4期668-669,共2页
1病例资料 病例1:患者男性,53岁,室内装修工人,因"误服松香水1d"入院。患者入院前1d误服松香水30mL后出现意识丧失,约30 min后送当地医院,经洗胃等治疗后,患者神志转清,因化验显示肝功损害严重转我院。
关键词 松香水 松节油 香蕉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甾体衍生物02F04通过非核受体上调PAM212细胞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的研究
19
作者 翁琰 平澤典保 +7 位作者 李子敏 廖禹程 王霞 杨志福 王婧雯 奚苗苗 张玲琴 文爱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89-1294,共6页
目的:探索02F04诱导TSLP表达是否通过核受体介导。方法:一系列浓度的6种核受体,包括视黄酸受体(RAR)、维甲酸X受体(RXR)、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PAR)、维生素D受体(VDR)、糖皮质激素受体(GR)和肝X受体(LXR)的激动剂和抑制剂,单... 目的:探索02F04诱导TSLP表达是否通过核受体介导。方法:一系列浓度的6种核受体,包括视黄酸受体(RAR)、维甲酸X受体(RXR)、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PAR)、维生素D受体(VDR)、糖皮质激素受体(GR)和肝X受体(LXR)的激动剂和抑制剂,单用或者与10 μmol/L 02F04联合刺激PAM212细胞24 h后,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中TSLP的蛋白水平,MTT法检测PAM212细胞的存活率。10 μmol/L 02F04刺激PAM212细胞4、8、12或24 h,实时荧光定量PCR 反应测定细胞中相应核受体靶向基因的表达。结果: VDR激动剂不能增加PAM212细胞中TSLP的表达。02F04不能诱导RAR、RXR和PPAR靶向基因的表达,且RARα、PPARγ和PPARδ的激动剂及抑制剂单用或与02F04合用后均不影响TSLP的产生;RARγ、RXR和GR激动剂可抑制细胞基本水平及02F04诱导水平的TSLP产生,而抑制剂未呈现出相反的结果。02F04可激活LXR并增加靶向基因ABCA1的表达,但LXR激动剂不能诱导TSLP产生,LXR抑制剂也不能抑制02F04诱导的TSLP表达。结论: 02F04具有甾体结构,但诱导TSLP的产生不能通过核受体作用而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2F04 核受体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 细胞存活率 肝X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常规及其衍生比值在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短期预后中的预测效能
20
作者 谢建刚 杨婧 +6 位作者 李俊杰 宋婧宇 虎晓岷 王欢 梁晓丽 龚阳 尹文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07-212,共6页
目的 研究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secondary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sHLH)患者血常规及其衍生比值对早期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2017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1日的sHLH患者共9... 目的 研究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secondary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sHLH)患者血常规及其衍生比值对早期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2017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1日的sHLH患者共96例,根据28 d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急诊第一时间接诊后的血常规和生化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Cox回归、K-M生存曲线及预后相关性热图分析,最后对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 96例患者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n=49)和死亡组(n=47),对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血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血小板计数比值(RPR)和凝血酶原时间(P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K-M生存曲线及预后相关性热图分析提示,血WBC、PLT和RPR可能是影响sHLH预后的指标。sHLH患者预后的ROC曲线分析显示,三者预测效能良好,其中RPR曲线下面积(AUC)最大(0.79)。结论 血WBC、PLT和RPR是预测sHLH预后的相关因素,尤其是RPR,可用于临床判断sHLH早期死亡风险,指导急诊科医生分层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sHLH) 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RPR)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