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化道恶性肿瘤PICC化疗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影响因素
1
作者 杨薇薇 牛媛媛 +2 位作者 张迪娜 罗冰 谢华红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4期361-368,共8页
目的探讨消化道恶性肿瘤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化疗患者非计划性拔管(UE)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本院在2019年2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消化道恶性肿瘤PICC化疗患者513例,收集其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UE的影响因素及原... 目的探讨消化道恶性肿瘤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化疗患者非计划性拔管(UE)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本院在2019年2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消化道恶性肿瘤PICC化疗患者513例,收集其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UE的影响因素及原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变量准确性。结果513例患者中467例正常拔管,46例UE,UE率8.97%(46/513)。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结果显示:年龄、D-二聚体(D-D)水平、体外留置导管长度2 cm U型固定、导管脱出、术后持续性发热、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相关血栓形成是消化道恶性肿瘤PICC化疗患者U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上述危险因素独立及联合预测消化道恶性肿瘤PICC化疗患者UE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预测的AUC=0.972,95%CI为0.941~1.000,灵敏度为0.935,特异度为0.940。结论消化道恶性肿瘤PICC化疗患者UE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D-D水平、体外留置导管长度2 cm U型固定、导管脱出、术后持续性发热等,临床需高度重视,加强监测及管理,以降低UE风险,确保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恶性肿瘤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化疗 非计划性拔管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营养教育下自我超越理论结合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亚玲 梁苗苗 罗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3期165-167,共3页
目的 探究肿瘤营养教育下自我超越理论结合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80例老年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90例)与... 目的 探究肿瘤营养教育下自我超越理论结合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80例老年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90例)与对照组(90例)。对照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肿瘤营养教育下的自我超越理论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营养状况[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心理状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PG-SGA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HAMA、HAMD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肿瘤营养教育下自我超越理论结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老年胃癌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营养状况与心理状态,提升临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老年 肿瘤营养教育下自我超越理论 综合护理干预 症状改善 营养状况 积极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培他滨辅助紫杉醇+顺铂化疗对胃癌患者cTnI、BNP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焱芳 陶芹 +1 位作者 李韶华 李凯旋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年第4期437-440,共4页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辅助紫杉醇+顺铂(TP)化疗对胃癌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B型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84例,按照化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紫杉醇+顺铂)36例和观察...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辅助紫杉醇+顺铂(TP)化疗对胃癌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B型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84例,按照化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紫杉醇+顺铂)36例和观察组(卡培他滨+紫杉醇+顺铂)48例。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cTnI、BNP水平,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3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近期治疗有效率为7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33%(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cTnI、BNP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cTnI、BN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78%(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观察组3年生存率为56.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56%(P<0.05)。结论卡培他滨辅助紫杉醇+TP方案化疗可有效提高胃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远期生存率,但三药联合方案化疗可导致胃癌患者心肌损害,应早期加强血清cTnI、BNP的动态监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使卡培他滨的应用更加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化疗 紫杉醇 顺铂 卡培他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院准备服务策略联合个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对IBD患者出院指导质量、出院准备度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苏苗苗 刘俊 +1 位作者 刘洁 刘慧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9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究出院准备服务策略联合个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对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出院指导质量、出院准备度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0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200例IBD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 目的探究出院准备服务策略联合个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对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出院指导质量、出院准备度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0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200例IBD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个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出院准备服务策略。比较两组出院指导质量、出院准备度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指导内容及指导技巧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自身状况、疾病知识、应对能力及社会支持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出院准备服务策略联合个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IBD患者可以提高出院指导质量,提升出院准备度,改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出院准备服务 个性化护理 指导质量 准备度 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健康心理控制源与健康促进行为调查 被引量:9
5
作者 段婷 刘俊 +1 位作者 刘洁 高亚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2期74-77,共4页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健康心理控制源与健康促进行为情况,为患者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中国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病房在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50例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应用问卷进行调查,应用调查问卷...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健康心理控制源与健康促进行为情况,为患者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中国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病房在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50例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应用问卷进行调查,应用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多维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调查问卷回收后,对得分进行统计。同时将调查结果同常模进行对照,分析健康心理控制源同健康促进行为的相关性。结果溃疡性结肠炎组内在性、机遇的作用得分低于常模组,有势力他人的影响得分高于常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性结肠炎组自我实现、健康责任、运动锻炼、营养、人际关系、压力管理得分低于常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内在性与自我实现、运动锻炼、营养、人际关系呈正相关(P<0.05);有势力他人的影响与自我实现、健康责任、营养、人际关系呈正相关(P<0.05);机遇的作用与健康责任、营养、人际关系呈负相关(P<0.05),与压力管理呈正相关(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健康心理控制源与健康促进行为区别正常群体,并且健康心理控制同健康促进行为呈现明显相关性,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实施有效干预,提高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健康心理控制源 健康促进行为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数据集在护理关键环节质量控制中的信息化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晓华 程乔 +4 位作者 任宁 柏亚玲 董艳 刘俊 胡雪慧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11期1713-1718,共6页
目的:构建护理关键环节质量控制最小数据集,以期应用于护理质量控制信息化过程中,提高质量控制效果。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国家标准、专家函询及采用数据库第三范式理论讨论等方法,构建护理关键环节质量控制最小数据集,将其应用于护理质... 目的:构建护理关键环节质量控制最小数据集,以期应用于护理质量控制信息化过程中,提高质量控制效果。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国家标准、专家函询及采用数据库第三范式理论讨论等方法,构建护理关键环节质量控制最小数据集,将其应用于护理质量控制信息化实践,对比应用前后护理质量控制时间及护理质量指标的变化。结果:护理关键环节质量控制最小数据集包含6类38个数据元,即人员管理2项、药品物品管理2项、临床护理和安全管理12项、护理文书管理9项、健康教育管理8项、质量管理资料5项,应用后质量控制信息录入、反馈和统计累计时间明显缩短(P<0.001),患者身份识别有效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责任制整体护理合格率、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出院患者随访率均有所上升(P<0.05),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护理关键环节质量控制最小数据集的应用,有效促进了质量控制数据的信息化标准处理和快速反馈,提升了护理质量控制评价效率和临床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数据集 护理质量 质量评价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皮素对胰腺癌细胞PANC-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7
作者 夏莹 王世全 路伟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3期1925-1929,共5页
目的探讨柚皮素对胰腺癌细胞PANC-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在其中的作用。方法PANC-1细胞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7组(每组12孔,细胞密度为2500个/mm^(2)):0μmol/L、50μmol/L、100μmol/L、200μmol/L、400μmol/L... 目的探讨柚皮素对胰腺癌细胞PANC-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在其中的作用。方法PANC-1细胞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7组(每组12孔,细胞密度为2500个/mm^(2)):0μmol/L、50μmol/L、100μmol/L、200μmol/L、400μmol/L、control virus和GSK-3βvirus组。0μmol/L组,加入相应体积溶剂;50μmol/L、100μmol/L、200μmol/L和400μmol/L分别在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为50μmol/L、100μmol/L、200μmol/L和400μmol/L的柚皮素进行培养;Control virus组,感染了对照病毒的PANC-1细胞培养液中加入200μmol/L的柚皮素进行培养;GSK-3β组,感染了GSK-3β过表达慢病毒的PANC-1细胞培养液中加入200μmol/L柚皮素。CCK-8检测细胞活力,细胞计数仪测定细胞数量,流式细胞测量凋亡细胞百分比,Western blot方法检测Ki-67、cleaved caspase-3、GSK-3β和p-GSK-3β的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测定GSK-3β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Ki-67阳性细胞数量。结果与0μmol/L组比较,100μmol/L、200μmol/L和400μmol/L组细胞活力、细胞增殖倍数、Ki-67阳性细胞比例、Ki67蛋白表达水平、GSk-3β和p-GSK-3β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凋亡百分比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量增加(P<0.05);与100μmol/L组比较,200μmol/L和400μmol/L组细胞活力、细胞增殖倍数、Ki-67阳性细胞比例、Ki67蛋白表达水平、GSk-3β和p-GSK-3β表达水平进一步下降(P<0.05),细胞凋亡百分比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量进一步增加(P<0.05);200μmol/L与400μmol/L组相比以上指标均无差异(P>0.05);与NA+control virus组相比较,NA+GSK-3β组Ki-67阳性细胞比例、Ki67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细胞凋亡百分比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柚皮素通过降低GSK-3β的表达及活性抑制PANC-1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素 PANC-1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化疗期间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8
作者 张伏 罗冰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5年第4期455-458,共4页
目的探究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化疗期间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4月至2024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化疗期间并发IFI的48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设为感染组,按照1∶2比例选取同期化... 目的探究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化疗期间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4月至2024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化疗期间并发IFI的48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设为感染组,按照1∶2比例选取同期化疗期间未并发IFI的96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设为非感染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化疗期间并发IFI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的效能,Bootstrap法行内部验证。结果48例并发IFI患者共分离出60株病原菌,其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53.33%)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化疗期间并发IFI的危险因素包括合并糖尿病(OR=2.861,95%CI:1.426~5.741)、化疗周期≥2个(OR=3.421,95%CI:1.608~7.279)、中医体质为痰湿质(OR=8.746,95%CI:2.062~37.097)、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OR=3.894,95%CI:1.785~8.496)(P<0.05)。ROC曲线显示,模型预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化疗期间并发IF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2,95%CI:0.649~0.815,敏感度为0.625,特异度为0.719。结论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化疗期间并发IFI的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合并糖尿病、化疗周期≥2个、中医体质为痰湿质、应用糖皮质激素是其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效果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胃癌晚期 化疗 侵袭性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修学员ERCP规范化培训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任贵 陶芹 +2 位作者 王向平 罗辉 张学思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23期4041-4044,共4页
目的探讨进修学员接受规范化培训过程中进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操作的风险,旨在进一步优化培训方法,提高培训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接受ERCP规范化培训学员,观察学... 目的探讨进修学员接受规范化培训过程中进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操作的风险,旨在进一步优化培训方法,提高培训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接受ERCP规范化培训学员,观察学员培训的效果及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共41名无ERCP操作经历的学员参与培训,共纳入2530例患者,按照进修学员是否参与操作分组,进修学员组1984例,教员组546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进修学员组与教员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8%、7.5%(P=0.587),其中术后胰腺炎发生率分别为4.5%、4.2%(P=0.616),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6%、1.5%(P=0.870),胆道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7%、1.8%(P=0.403),穿孔发生率分别为0.1%、0(P=0.458)。进修学员组胆道插管成功率为52.6%,平均插管时间(7.9±1.9)min;胰管插管成功率为37.0%,平均插管时间(9.1±3.4)min。结论进修学员规范化教学培训不增加ERCP术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规范化培训 术后并发症 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