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γ-氨基丁酸对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剑群 汤娜娜 +2 位作者 费素娟 刘军权 陈复兴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13-416,共4页
目的:研究γ-氨基丁酸(GABA)及A受体激动剂(THIP)对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外用不同浓度的GABA和THIP与人CIK细胞作用后,用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人CI... 目的:研究γ-氨基丁酸(GABA)及A受体激动剂(THIP)对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外用不同浓度的GABA和THIP与人CIK细胞作用后,用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人CIK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和免疫表型的变化。结果:GABA能显著抑制CIK细胞的生长(P<0·01),且具有浓度依赖性,THIP对GABA的抑制细胞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GABA显著影响细胞周期比例的分布,促进细胞凋亡;GABA显著降低CIK细胞表面分子CD28、CD25的表达,并能被THIP增强。结论:GABA可抑制CIK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降低其细胞表面CD28、CD25的表达,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这些作用通过T淋巴细胞上的GABAA受体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CIK细胞 T细胞增殖 免疫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召辉 李玺 +2 位作者 路逵阳 巩新建 陈复兴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205-206,共2页
目的建立大鼠胰腺移植模型.方法采用经肠道引流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术式;带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腹主动脉管与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供体门静脉与受体左肾静脉袖套法吻合,供体十二指肠与受体十二指肠端侧吻合.结果89只大鼠手术中51例... 目的建立大鼠胰腺移植模型.方法采用经肠道引流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术式;带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腹主动脉管与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供体门静脉与受体左肾静脉袖套法吻合,供体十二指肠与受体十二指肠端侧吻合.结果89只大鼠手术中51例手术成功,术后移植胰腺具有内分泌功能.结论这种胰腺移植模型制作方法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胰十二指肠移植 动物模型 血管吻合 手术方法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芝多糖对人CIK细胞及其杀伤功能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姚萍 陈复兴 +3 位作者 刘军权 周忠海 陈玲 费素娟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802-805,共4页
目的 探讨云芝多糖对人CIK细胞增殖及细胞杀伤功能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CIK细胞,不同浓度云芝多糖诱导人CIK细胞24h,CCK-8比色法检测人CIK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测定CIK细胞表达的穿孔素、颗粒酶B和CD107a的变化.结果 不同浓... 目的 探讨云芝多糖对人CIK细胞增殖及细胞杀伤功能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CIK细胞,不同浓度云芝多糖诱导人CIK细胞24h,CCK-8比色法检测人CIK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测定CIK细胞表达的穿孔素、颗粒酶B和CD107a的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的云芝多糖可促进CIK细胞增殖,促进CIK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的和CD107a的表达,25 mg/L云芝多糖作用最强;但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CIK细胞增殖率逐渐降低,且细胞杀伤功能相关分子表达含量下降.结论 云芝多糖在低浓度下可促进CIK细胞增殖,提高CIK细胞的杀伤活性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芝多糖 CIK细胞 穿孔素 颗粒酶B CD107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Ф1和MФ2对γδT细胞体外抗胃癌细胞SGC-7901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武侠 费素娟 +2 位作者 刘军权 陈复兴 吴萍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27,共8页
目的:探讨经典激活的巨噬细胞(Mφ1)和选择性激活的巨噬细胞(Mφ2)培养上清液对人γδT细胞增殖、表面标志、杀瘤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外用GM-CSF和IFN-γ诱导培养Mφ1,用M-CSF培养Mφ2,已戊烯焦磷酸法扩增外周血γδT细胞... 目的:探讨经典激活的巨噬细胞(Mφ1)和选择性激活的巨噬细胞(Mφ2)培养上清液对人γδT细胞增殖、表面标志、杀瘤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外用GM-CSF和IFN-γ诱导培养Mφ1,用M-CSF培养Mφ2,已戊烯焦磷酸法扩增外周血γδT细胞.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巨噬细胞、γδT细胞表面标志,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10、IL-12含量,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对γδT细胞增殖的影响.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对γδT细胞的杀瘤活性的影响.结果:体外诱导培养10d的Mφ1和Mφ2均高表达CD68(73.2%vs61.8%),Mφ1分泌IL-12的浓度显著高于Mφ2(35mg/Lvs9mg/L,P<0.01)Mφ1分泌IL-10的浓度明显低于Mφ2(15mg/Lvs87mg/L,P<0.01).不同浓度Mφ1上清组对γδT细胞的增值率均高于对照组或Mφ2组(338%vs11%,0,P<0.01).Mφ1培养上清作用后的γδT细胞表面标志γδTCR表达率高于Mφ2组和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97.3%vs89.1%91.3%,P<0.05).不同浓度Mφ1上清组对γδT细胞的杀瘤活性均高于对照组或Mφ2组(70.18%vs51.38%,47.25%,P<0.01).结论:Mφ1能够促进γδT细胞生长,而且能够提高γδT细胞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杀伤活性,Mφ2对γδT细胞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激活的巨噬细胞 选择性激活的巨噬细胞 ΓΔT细胞 白介素-10 白介素-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γδT细胞和神经胶质瘤细胞的作用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滕达 王婷 刘军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632-3634,共3页
目的:比较姜黄素对γδT细胞和神经胶质瘤细胞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姜黄素诱导γδT细胞和3株神经胶质瘤细胞,检测姜黄素的抑制率和测定γδT细胞的杀伤活性,检测诱导前后的细胞凋亡率。结果:姜黄素对神经胶质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明显... 目的:比较姜黄素对γδT细胞和神经胶质瘤细胞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姜黄素诱导γδT细胞和3株神经胶质瘤细胞,检测姜黄素的抑制率和测定γδT细胞的杀伤活性,检测诱导前后的细胞凋亡率。结果:姜黄素对神经胶质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对γδT细胞。姜黄素在低浓度时对γδT细胞杀伤活性影响不明显,2.5~10μmol/L时,姜黄素诱导的γδT细胞杀伤活性最高,浓度超过20μmol/L时杀伤活性呈下降趋势。结论:一定浓度的姜黄素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能增强γδT细胞杀伤活性,超过该浓度可明显抑制γδT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杀伤活性及增加其凋亡率,而对肿瘤细胞作用不明显。γδT细胞杀伤活性增强可能与细胞内穿孔素和颗粒酶含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ΓΔT细胞 姜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对人IL-2和IFN-γ诱导的杀伤细胞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汤娜娜 费素娟 +1 位作者 刘军权 陈复兴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03-406,共4页
为研究γ氨基丁酸(GABA)及A受体激动剂(THIP)对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CIK)的增殖、T细胞亚群和杀瘤活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在体外用不同浓度的GABA和THIP与人CIK细胞作用后,用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F... 为研究γ氨基丁酸(GABA)及A受体激动剂(THIP)对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CIK)的增殖、T细胞亚群和杀瘤活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在体外用不同浓度的GABA和THIP与人CIK细胞作用后,用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FCM)以及乳酸脱氢酶(LDH)法分别检测人CIK细胞的增殖能力、T细胞亚群和杀伤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GABA能显著的抑制CIK细胞的生长(P<0.01),并具有浓度依赖性,THIP对GABA的抑制细胞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GABA显著降低CIK细胞表面分子CD28分子的表达,降低CD8+T细胞的百分比,抑制CIK细胞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的杀伤活性,THIP能够增强GABA的作用。上述结果提示,GABA能显著抑制CIK细胞的增殖,降低其细胞表面CD28分子的表达,降低CD8+T细胞的百分比,抑制CIK细胞的杀伤活性,这些作用主要是通过T淋巴细胞上的GABAA受体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CIK细胞 T细胞亚群 杀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的建立
7
作者 张召辉 李玺 +2 位作者 路逵阳 巩新建 陈复兴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05-206,共2页
目的建立大鼠胰腺移植模型。方法采用经肠道引流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术式;带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腹主动脉管与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供体门静脉与受体左肾静脉袖套法吻合,供体十二指肠与受体十二指肠端侧吻合。结果89只大鼠手术中5... 目的建立大鼠胰腺移植模型。方法采用经肠道引流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术式;带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腹主动脉管与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供体门静脉与受体左肾静脉袖套法吻合,供体十二指肠与受体十二指肠端侧吻合。结果89只大鼠手术中51例手术成功,术后移植胰腺具有内分泌功能。结论这种胰腺移植模型制作方法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移植 模型 大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裂鼠尾草素对人γδT细胞杀伤结肠癌SW-620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洋 费素娟 +4 位作者 周燏 吕小婷 刘军权 陈复兴 吴克俭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425-3429,共5页
目的探讨三裂鼠尾草素对人γδT细胞杀伤结肠癌SW-620细胞的影响。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异戊烯焦磷酸法体外扩增γδT细胞,不同浓度三裂鼠尾草素诱导人γδT细胞72 h,CCK8法检测γδT细胞增殖率,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诱导后... 目的探讨三裂鼠尾草素对人γδT细胞杀伤结肠癌SW-620细胞的影响。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异戊烯焦磷酸法体外扩增γδT细胞,不同浓度三裂鼠尾草素诱导人γδT细胞72 h,CCK8法检测γδT细胞增殖率,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诱导后γδT细胞对SW-620细胞的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后γδT细胞穿孔素(PFP)、颗粒酶B(Gra B)、CD107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诱导后γδT细胞p-ERK1/2的表达情况。结果经培养10 d,γδT细胞比例由4.32%增加至83.63%。三裂鼠尾草素浓度为0.047 7-195 pmol/L时γδT细胞增殖率显著升高(P〈0.05),浓度为0.191-195 pmol/L时γδT细胞对SW-620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增加(P〈0.05)。经三裂鼠尾草素诱导72 h,γδT细胞PFP、Gra B、CD107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三裂鼠尾草素浓度为0.763-195 pmol/L时γδT细胞p-ERK1/2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三裂鼠尾草素能够促进人γδT细胞增殖,增强其对结肠癌细胞SW-620的杀伤活性,其机制可能与PFP、Gra B的表达上调和p-ERK1/2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裂鼠尾草素 ΓΔT细胞 结肠癌细胞 细胞增殖 杀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S119对人NK细胞增殖和杀伤甲状腺癌BCPAP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海 郑璐 +3 位作者 汤新星 陈永强 周忠海 陈复兴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6年第5期562-566,共5页
目的探讨糖原合酶激酶-3β抑制剂TWS119对NK细胞增殖和杀伤功能的影响。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s),加入到NK完全培养基培养,分别于第1d和第7d时,加入TWS119(0~8.0μmol/L)诱导培养。培养10 d后,用CCK-8法测定NK细... 目的探讨糖原合酶激酶-3β抑制剂TWS119对NK细胞增殖和杀伤功能的影响。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s),加入到NK完全培养基培养,分别于第1d和第7d时,加入TWS119(0~8.0μmol/L)诱导培养。培养10 d后,用CCK-8法测定NK细胞增殖和杀伤甲状腺癌BCPAP细胞的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NK细胞纯度、颗粒酶和穿孔素的表达。结果培养10d后,第1天加入TWS119诱导组对NK细胞纯度和增殖呈现抑制作用;而第7天加入在一定浓度范围的TWS119诱导培养时能促进NK细胞的增殖和杀伤指标穿孔素的表达及对甲状腺癌BCPAP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结论 TWS119在一定浓度范围能促进γδT细胞增殖和增强对甲状腺癌BCPAP细胞的杀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细胞 TWS119 细胞增殖 BCPAP细胞 穿孔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1增强γδT细胞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忠海 张南征 +8 位作者 朱云 张娟 吕小婷 周燏 陈玲 孙蕾清 张颂 刘军权 陈复兴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6-229,共4页
探讨IL-21对人外周血γδT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影响。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别在有或无IL-21参与的条件下,加入到含异戊烯焦磷酸(isopentenyl pyrophosphate,IPP)、IL-2或IL-15的RPMI 1640完全培养基中诱导培养γδT细胞。... 探讨IL-21对人外周血γδT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影响。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别在有或无IL-21参与的条件下,加入到含异戊烯焦磷酸(isopentenyl pyrophosphate,IPP)、IL-2或IL-15的RPMI 1640完全培养基中诱导培养γδT细胞。在培养的第10天用台盼蓝染色计数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γδT细胞的纯度及γδT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和CD107a的表达;用CCK-8试剂盒检测γδT细胞对K562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结果显示,不同细胞因子组诱导10d后γδT细胞纯度均达到70%以上,IL-2+IL-21、IL-15+IL-21和IL-2+IL-15+IL-21组与IL-2、IL-15组相比,细胞纯度和扩增倍数没有显著性变化;IL-2+IL-21、IL-15+IL-21和IL-2+IL-15+IL-21组γδT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和CD107a的表达及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均显著高于IL-2、IL-15单独组。以上结果表明,IL-21可通过上调γδT细胞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增强其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21 ΓΔT细胞 细胞毒作用
原文传递
唑来膦酸预处理的巨噬细胞诱导γδT细胞体外扩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忠海 陈复兴 +6 位作者 吕小婷 周燏 张娟 孙蕾清 黄菲 陈玲 刘军权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8-212,共5页
探讨唑来膦酸预处理的巨噬细胞对γδT细胞体外扩增作用及扩增的γδT细胞体外抗肿瘤的效应。从健康人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与唑来膦酸预处理的自身巨噬细胞以10∶1的比例在含400 U/ml IL-2的培养基中共培养。在培养的第10天收... 探讨唑来膦酸预处理的巨噬细胞对γδT细胞体外扩增作用及扩增的γδT细胞体外抗肿瘤的效应。从健康人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与唑来膦酸预处理的自身巨噬细胞以10∶1的比例在含400 U/ml IL-2的培养基中共培养。在培养的第10天收集细胞计数;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γδTCR表型分析,同时检测其CD107a、NKG2D、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用CCK-8试剂盒检测γδT细胞对K562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结果显示,PBMC和唑来膦酸预处理自身巨噬细胞共培养10 d时,γδT细胞扩增224.34±84.19倍,纯度达到73.55%±9.42%,CD107a、NKG2D、穿孔素和颗粒酶B表达分别为55.90%±8.62%、78.18%±7.56%、72.65%±6.54%、59.82%±7.2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γδT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效应在效靶比为40∶1时达72.37%±5.18%。以上结果表明,唑来膦酸预处理的巨噬细胞能有效诱导γδT细胞体外扩增,扩增的γδT细胞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ΓΔT细胞 巨噬细胞 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槲皮苷对人γδT 细胞增殖及杀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璐 陈永强 +5 位作者 刘军权 周忠海 杨阳 吕小婷 朱云 陈复兴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37-441,共5页
目的:探讨槲皮苷( quercitrin )对人外周血γδT细胞体外增殖和功能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加入到含有异戊烯焦磷酸和IL-2的RPMI 1640完全培养基中诱导培养获得γδT细胞。用不同浓度的槲皮... 目的:探讨槲皮苷( quercitrin )对人外周血γδT细胞体外增殖和功能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加入到含有异戊烯焦磷酸和IL-2的RPMI 1640完全培养基中诱导培养获得γδT细胞。用不同浓度的槲皮苷作用γδT细胞48 h后,用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槲皮苷组γδT细胞增殖和杀伤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γδT细胞颗粒酶B和穿孔素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ERK、p-Akt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培养10 d后的γδT细胞纯度达到(88.94±2.36)%。槲皮苷浓度在10~80μg/ml时能显著促进γδT细胞的增殖及颗粒酶B、穿孔素的表达和对结肠癌HCT116细胞的杀伤能力。在蛋白水平p-ERK、p-Akt和Bcl-2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内参GAPDH表达量无变化。结论槲皮苷可体外增强γδT细胞的增殖及杀伤功能,其机制可能通过p-ERK和p-Akt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苷 ΓΔT细胞 细胞增殖 颗粒酶B 穿孔素 结肠癌细胞
原文传递
白桦脂酸对人NK细胞杀伤SW1990胰腺癌细胞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9
13
作者 姚义荣 王营 +2 位作者 刘军权 陈复兴 周忠海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白桦脂酸对人NK细胞杀伤SW1990胰腺癌细胞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诱导培养NK细胞达实验要求;不同浓度(0.025、0.05、0.1、0.2、0.4、0.8、1.6、3.2、6.25、12.5、25、50和100... 目的观察中药白桦脂酸对人NK细胞杀伤SW1990胰腺癌细胞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诱导培养NK细胞达实验要求;不同浓度(0.025、0.05、0.1、0.2、0.4、0.8、1.6、3.2、6.25、12.5、25、50和100μg/mL)的白桦脂酸分别诱导NK细胞、SW1990胰腺癌细胞48h后,CCK8法检测白桦脂酸对NK细胞增殖的影响;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法检测白桦脂酸对SW1990胰腺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low cymetory,FCM)检测白桦脂酸作用48h后NK细胞颗粒酶B、穿孔素、IFN-γ和CD107a的表达;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法检测白桦脂酸对NK细胞杀伤SW1990胰腺癌细胞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白桦脂酸对NK细胞表达磷酸化的ERK1/2(phosphorylation-ERK1/2,p-ERK1/2)的影响。结果培养10d的NK细胞比例达74.43%。与对照组比较,白桦脂酸在其浓度为0.4、0.8、1.6、3.2、6.25、12.5和25μg/mL时显著促进NK细胞增殖,F=129.476,P<0.01;并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F=278.222,P<0.01。浓度为0.05、0.2、0.8和3.2μg/mL的白桦脂酸作用NK细胞48h后,与对照组比较均能促进NK细胞对SW1990胰腺癌细胞的杀伤,F=36.451,P<0.05。与对照组比较,白桦脂酸在浓度为0.2和0.8μg/mL时不同程度促进NK细胞颗粒酶B、穿孔素、IFN-γ和CD107a的表达,P<0.05。与对照组比较,浓度为0.8、3.2和12.5μg/mL的白桦脂酸可促进NK细胞表达p-ERK1/2,F=83.708,P<0.05。结论白桦脂酸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能够增强NK细胞对SW1990胰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促进NK细胞增殖,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激活NK细胞内ERK信号通路,提高NK细胞颗粒酶B、穿孔素、IFN-γ和CD107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白桦脂酸 SW1990胰腺癌细胞 NK细胞 杀伤活性 流式细胞术
原文传递
水飞蓟宾对γδT细胞杀伤胃癌细胞SGC-7901的影响及其机制初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杜玉林 王营 +3 位作者 刘军权 陈复兴 吕小婷 陈永强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9-293,共5页
探讨水飞蓟宾对人γδT细胞杀伤胃癌细胞SGC-7901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经多种细胞因子诱导培养为76T细胞;收集培养、扩增7d后的怕T细胞,将其用不同浓度的水飞蓟宾诱导24h、48h及72h,CCK-8法检测... 探讨水飞蓟宾对人γδT细胞杀伤胃癌细胞SGC-7901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经多种细胞因子诱导培养为76T细胞;收集培养、扩增7d后的怕T细胞,将其用不同浓度的水飞蓟宾诱导24h、48h及72h,CCK-8法检测76T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FCM)检测78T穿孔素(perforin,PFP)、细胞颗粒酶B(GranzymeB,GranB)及CD107a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78T细胞P—ERK1/2、Bcl-2、P—AKT、β-catenin的表达;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γδT细胞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杀伤活性。结果发现浓度在1.6~100μg/ml的水飞蓟宾作用78T细胞72h后,76T细胞增殖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且在25μg/ml时达到最高峰;将6.25~100μg/ml水飞蓟宾诱导γδT细胞72h后,78T细胞的PFP、GranB及CD107a的表达以及P—ERK1/2、Bcl-2、P—AKT、β-catenin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不同程度增加(P〈0.05),且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杀伤活性显著增强(P〈0.05)。以上实验结果提示一定浓度的水飞蓟宾对γδT细胞具有促进增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ERK1/2、Bcl-2、P—AKT及G—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一定浓度的水飞蓟宾能够增加78T细胞对胃癌细胞的杀伤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水飞蓟宾能够增加78T细胞的穿孔素、GranB及CD107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宾 ΓΔT细胞 胃癌细胞SGC-7901 杀伤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