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舟山群岛12种海洋动物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初步筛选 被引量:5
1
作者 范秋领 黄才国 +2 位作者 缪辉南 焦炳华 袁勤生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7-39,共3页
利用抗菌模型和肿瘤细胞毒模型,对浙江舟山群岛12种海洋动物中的生物活性物质进行了筛选。 结果表明,7种动物的乙醇提取物有明显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其中,泥螺乙醇提取物的活性最强;大竹 蛏和泥螺的乙醇提取物以及纵条肌海葵的水提... 利用抗菌模型和肿瘤细胞毒模型,对浙江舟山群岛12种海洋动物中的生物活性物质进行了筛选。 结果表明,7种动物的乙醇提取物有明显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其中,泥螺乙醇提取物的活性最强;大竹 蛏和泥螺的乙醇提取物以及纵条肌海葵的水提物对SMMU-7721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IC50分别为89, 71,63.2μ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动物 抗菌活性 肿瘤细胞毒活性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洋山港沿岸土壤、海水样本中Ⅰ型PKS基因的初步筛选鉴定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董晓毅 王梁华 +3 位作者 孙铭娟 宗英 焦豫良 焦炳华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59-1366,共8页
为考察土壤和海水中Ⅰ型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PKS)基因的多样性和差异,本研究自行设计了一套针对PKS基因中酮缩合酶(ketosynthase,KS)片段的简并引物,使用PCR方法直接克隆东海洋山港沿岸土壤和海水DNA样本中的KS片段,去除重复... 为考察土壤和海水中Ⅰ型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PKS)基因的多样性和差异,本研究自行设计了一套针对PKS基因中酮缩合酶(ketosynthase,KS)片段的简并引物,使用PCR方法直接克隆东海洋山港沿岸土壤和海水DNA样本中的KS片段,去除重复序列后,共获得了23条不同的KS片段(长度为630bp^690bp),提交GenBank皆获登录号,其中19条来自土壤(DQ640993、DQ640997、DQ641926、DQ641927、DQ673137~DQ673151),4条来自海水(DQ673151,EF554859~EF554861),由核苷酸序列推断出的氨基酸序列保守,与GenBank中已知KS基因片段的相似度在45%到85%之间,种系发生分析表明,其中14条KS片段(来源于海水的KS片段皆在其中)应来源于典型的KS群,而剩余9条则来源于杂合的PKS/NRPS(Non-ribosomal peptide synthetase,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群。另外,几条KS基因特征明显,可用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获得培养微生物 聚酮合酶 酮缩合酶 土壤 海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Macrolactins的海洋细菌X-2中Ⅰ型PKS基因簇的筛选鉴定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董晓毅 王梁华 +3 位作者 孙铭娟 宗英 焦豫良 焦炳华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67-1372,共6页
Macrolactins是近年来从Actinomadura sp.和Bacillus sp.等海洋来源的微生物中分离的一群24元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等生物学活性。本室从东海海泥中分离到一株海洋细菌X-2,可产生多种Macrolactins。本研究自行设... Macrolactins是近年来从Actinomadura sp.和Bacillus sp.等海洋来源的微生物中分离的一群24元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等生物学活性。本室从东海海泥中分离到一株海洋细菌X-2,可产生多种Macrolactins。本研究自行设计了一套针对Ⅰ型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PKS)基因中酮缩合酶(ketosynthase,KS)片段的简并引物,使用PCR方法直接克隆到了X-2基因组中的一段长约645bp的Ⅰ型KS基因片段,提交GenBank获登录号EF486351,并以之为探针筛选X-2的fosmid基因组文库,得到了3个阳性克隆,测序获得的序列经同源性分析和功能预测,初步证实获得了该菌中负责生物合成Macrolactin的部分Ⅰ型PKS基因簇的功能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rolactin 聚酮合酶 枯草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糖不耐症与结肠代谢 被引量:9
4
作者 缪明永 高云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16年第4期216-219,共4页
乳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构成的一种双糖。乳糖是哺乳动物乳汁中的一种重要碳水化合物,牛乳乳糖平均含量为4.8%,约占牛乳总能量的30%,人乳平均含7%乳糖,是新生儿主要能量来源[1]。乳糖对于人类有多... 乳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构成的一种双糖。乳糖是哺乳动物乳汁中的一种重要碳水化合物,牛乳乳糖平均含量为4.8%,约占牛乳总能量的30%,人乳平均含7%乳糖,是新生儿主要能量来源[1]。乳糖对于人类有多种益处:乳糖溶解度好,提供相应能量的渗透性负荷低,为新生儿提供了均衡的葡萄糖和半乳糖,葡萄糖供应能量而半乳糖促进大脑发育(参与脑苷糖和黏多糖合成)[2]。乳糖必需在小肠内通过乳糖酶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而被吸收,见图1。乳糖酶属于β-半乳糖苷酶家族(学名为β-D-半乳糖苷半乳糖水解酶,β-D-galactosidegalatohydrolase,EC3.2.1.23),可以特异性水解β-1,4-糖苷键,将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不耐症 Β-半乳糖苷酶 代谢 结肠 能量来源 葡萄糖 碳水化合物 酶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脂代谢异常和脂代谢调节治疗 被引量:7
5
作者 缪明永 石汉平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16年第2期77-81,共5页
脂类是三大营养素之一,除了与能量供应和储存密切相关外,还有两个方面作用:①是细胞的主要构件分子。磷脂(甘油磷脂和鞘磷脂等)和胆固醇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脂类代谢改变会直接影响细胞膜合成和细胞增殖;②是细胞生命活动中的重... 脂类是三大营养素之一,除了与能量供应和储存密切相关外,还有两个方面作用:①是细胞的主要构件分子。磷脂(甘油磷脂和鞘磷脂等)和胆固醇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脂类代谢改变会直接影响细胞膜合成和细胞增殖;②是细胞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活性分子。多种脂类分子及其代谢中间物可参与细胞信号转导、炎症和血管调节等,并与细胞增殖、细胞黏附和运动等密切相关。因此,脂类代谢异常不仅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密切相关,而且与肿瘤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等密切相关。肿瘤脂类异常代谢是改变肿瘤代谢,也称肿瘤代谢重编程(metabolismreprogramming)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发生 代谢调节 脂代谢异常 脂类分子 治疗 细胞信号转导 脂类代谢异常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醛酶Ⅰ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6
作者 徐宁婧 缪明永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16年第4期261-264,共4页
肿瘤发生和发展与其代谢改变密切相关,而代谢改变会增加不利细胞生存的毒性代谢中间物,如糖酵解增强导致甲基乙二醛积累。研究发现,GLOⅠ可通过对细胞糖代谢过程中毒性代谢产物甲基乙二醛的降解来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促进其生长。反过来,... 肿瘤发生和发展与其代谢改变密切相关,而代谢改变会增加不利细胞生存的毒性代谢中间物,如糖酵解增强导致甲基乙二醛积累。研究发现,GLOⅠ可通过对细胞糖代谢过程中毒性代谢产物甲基乙二醛的降解来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促进其生长。反过来,抑制GLOⅠ表达则积累细胞内甲基乙二醛,促使肿瘤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抗癌效果。本文从GLOⅠ结构与功能、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醛酶Ⅰ 肿瘤 甲基乙二醛 细胞凋亡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