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泼尼龙在脊柱围手术期中的预防性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曹高忠 朱光辉 +1 位作者 滕红林 肖建如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369-372,共4页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MP)在脊髓减压手术围手术期的预防性应用价值及其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96例患者,包括脊髓型颈椎病40例,脊柱椎管内肿瘤27例,颈胸椎的韧带骨化29例。患者根据不同剂量和用法分为4组,A组:术前0.5h应用M...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MP)在脊髓减压手术围手术期的预防性应用价值及其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96例患者,包括脊髓型颈椎病40例,脊柱椎管内肿瘤27例,颈胸椎的韧带骨化29例。患者根据不同剂量和用法分为4组,A组:术前0.5h应用MP;B组:术中减压开始后应用MP;C组:患者回病房后开始应用MP;D组:术中、术后均未应用MP,使用常规甘露醇脱水。结果A、B组与D组相比,神经功能恢复有显著性差异;C组与D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创口感染、肺部感染和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结论术前和术中应用MP能明显提高脊髓型颈椎病、脊柱椎管内肿瘤和韧带骨化性疾病等脊髓减压手术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率和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泼尼龙 脊柱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钻骨手术仿真力反馈交互实现研究现状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永辉 潘显纬 +3 位作者 林艳萍 陈华江 张颖 袁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99-703,共5页
虚拟现实技术和力反馈技术是新型的人机交互技术。由这2种技术结合而成的虚拟手术仿真训练系统为骨科手术训练提供了新的方法,可以提高年轻骨科医生的训练效率,从而减少培训费用和缩短成长周期。近年来,虚拟钻骨手术仿真技术被广泛地研... 虚拟现实技术和力反馈技术是新型的人机交互技术。由这2种技术结合而成的虚拟手术仿真训练系统为骨科手术训练提供了新的方法,可以提高年轻骨科医生的训练效率,从而减少培训费用和缩短成长周期。近年来,虚拟钻骨手术仿真技术被广泛地研究并且得到了初步的运用。该文对现有的虚拟钻骨手术中视触觉交互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分类和总结,主要对骨组织建模、钻骨力预测模型和力触觉模拟3个重点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分析了现存方法的优缺点,展望了虚拟钻骨仿真手术中相关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手术仿真 骨组织建模 力预测模型 力触觉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伤口处理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昌伟 钱齐荣 +3 位作者 吴海山 李晓华 吴宇黎 赵辉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08年第6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伤口并发症的处理和各种对策。方法本组共58例患者(69膝),男55例,女3例,年龄39~79岁,平均64.8岁。其中深部感染的患者有10例,1例骨外露;47例患者伤口裂开,12例血肿。有3例患者以局部肌瓣治疗,1例以筋膜...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伤口并发症的处理和各种对策。方法本组共58例患者(69膝),男55例,女3例,年龄39~79岁,平均64.8岁。其中深部感染的患者有10例,1例骨外露;47例患者伤口裂开,12例血肿。有3例患者以局部肌瓣治疗,1例以筋膜皮瓣治疗。58例患者均进行局部伤口护理,6例行清创并二次闭合,筋膜皮瓣及皮肤移植1例。根据Knee Society Objective scores评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10例患者因深部感染需行二期翻修术,9例患者伤口愈合良好;1例假体取出,以钢板行膝关节融合。所有患者的伤口均愈合良好。随访1~2.5年(平均1.9年),优良率达94.2%。结论TKA术后皮肤伤口的并发症需要早期认识,积极干预,及时闭合以拯救假体。预防措施包括选择恰当的皮肤切口,轻柔应对软组织,闭合伤口时应避免张力过大。依据伤口的自然状况、大小、位置和深度使用个性化的处理方法,包括局部伤口护理、清创、皮肤移植、筋膜皮瓣、肌瓣覆盖伤口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伤口感染 外科皮瓣
原文传递
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对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损害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肖建如 赵定麟 +3 位作者 贾连顺 侯铁胜 曾华武 袁中平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为了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及其拮抗剂对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损害的作用。方法作者采用改良的Domigo方法提取猫脊髓神经细胞膜蛋白。通过氚标记PAF(3H-PAF)放射配体结合试验检测脊髓神经细胞膜PAF的特... 目的为了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及其拮抗剂对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损害的作用。方法作者采用改良的Domigo方法提取猫脊髓神经细胞膜蛋白。通过氚标记PAF(3H-PAF)放射配体结合试验检测脊髓神经细胞膜PAF的特异性结合位点。结果发现脊髓神经细胞膜上存在PAF高、低亲和力结合位点。脊髓损伤后2、6小时、1周脊髓神经细胞膜PAF高、低亲和力结合位点的Kd1、Bmax1、Kd2、Bmax2均较假手术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PAF受体拮抗剂BN52021能够降低伤区脊髓组织含水量及伊文思蓝含量,改善伤后脊髓组织病理变化。结论提示PAF受体在介导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损害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AF受体拮抗剂能够有效地防治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继发性损害 血小板活化因子 受体
原文传递
小儿髌骨骨折 被引量:4
5
作者 戴力扬 张文明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4期229-230,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髌骨骨折的损伤特点并总结其诊断治疗经验。方法:本文报道14例小儿髌骨骨折,其中男12例,女2例,年龄9~14岁,平均11.4岁。横形骨折4例,袖套骨折8例,粉碎骨折2例。伤后主要临床表现为膝部剧烈疼痛、明显肿胀及活动受限,均行... 目的:探讨小儿髌骨骨折的损伤特点并总结其诊断治疗经验。方法:本文报道14例小儿髌骨骨折,其中男12例,女2例,年龄9~14岁,平均11.4岁。横形骨折4例,袖套骨折8例,粉碎骨折2例。伤后主要临床表现为膝部剧烈疼痛、明显肿胀及活动受限,均行开放复位治疗。结果:随访5个月~8年,骨折均获愈合,膝关节无疼痛不适感觉,其中13例膝关节活动恢复正常,1例膝关节屈曲受限。结论:小儿髌骨骨折多见于髌骨下极,而袖套骨折又是小儿髌骨骨折的一个显著特征,其损伤范围常累及骨化中心周围的软骨壳。对小儿髌骨骨折尤其是袖套骨折应首先考虑手术治疗,术中应注意保持软骨壳的完整。手术治疗一般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骨折 小儿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异常 被引量:3
6
作者 戴力扬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4期205-206,共2页
目的 调查先天性脊柱侧凸患儿脊髓异常的发生率并探讨影像学诊断的地位。方法 107 例先天性脊柱侧凸病例中合并脊髓异常者36 例, 占33 .6% 。所有病例均摄X线平片, 脊髓造影或CT脊髓造影25 例, MRI检查27 例。结果 36 例脊髓异常中... 目的 调查先天性脊柱侧凸患儿脊髓异常的发生率并探讨影像学诊断的地位。方法 107 例先天性脊柱侧凸病例中合并脊髓异常者36 例, 占33 .6% 。所有病例均摄X线平片, 脊髓造影或CT脊髓造影25 例, MRI检查27 例。结果 36 例脊髓异常中脊髓栓系26 例, 二分脊髓8 例, 脊髓纵裂9 例, 脊髓空洞7 例, 低位圆锥8 例。其中MRI检查27 例均提示脊髓异常。结论 先天性脊柱侧凸患儿常合并脊髓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先天性 脊髓异常 脊髓造影 MRI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寰枢椎脱位合并颈脊髓压迫
7
作者 刘洪奎 贾连顺 徐印坎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1986年第2期90-91,插页1,共3页
寰枢椎由于先天发育不良、畸形、外伤或疾患引起不稳定者并非少见,此位置的关节不稳定比脊柱任何部位的关节不稳定更为危险,并有脊髓压迫症状时可导致四肢瘫痪或突然死亡^((1、2)),儿童期寰枢椎不稳定,保守治疗可能得到治愈,而需要行寰... 寰枢椎由于先天发育不良、畸形、外伤或疾患引起不稳定者并非少见,此位置的关节不稳定比脊柱任何部位的关节不稳定更为危险,并有脊髓压迫症状时可导致四肢瘫痪或突然死亡^((1、2)),儿童期寰枢椎不稳定,保守治疗可能得到治愈,而需要行寰椎后弓切除减压及枕颈融合者极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 寰枢椎脱位 颈脊髓压迫 CHILDREN CERVICAL SPINAL CORD CERVICAL SPINAL CORD operation time 关节不稳定 CHILDREN compression CERVICAL vertebrae 寰枢椎不稳定 lower limbs limb spasm atlas treatment 枕颈融合 压迫症状 四肢瘫痪 发育不良
原文传递
手术对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晚期生命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吴娟 郑伟 +3 位作者 吴志鹏 胡晓媛 郭强 肖建如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2年第9期1041-1046,共6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对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晚期生命质量的影响,以及手术是否能延长此类患者的生存时间。方法以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临床确诊的转移性脊柱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其是/否接受手术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分别于确诊时,治...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对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晚期生命质量的影响,以及手术是否能延长此类患者的生存时间。方法以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临床确诊的转移性脊柱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其是/否接受手术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分别于确诊时,治疗后第1、3、6、9个月,应用FACT-G(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erapy-General)癌症患者生命质量评价量表进行5次生命质量测评并记录每位患者的生存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以及生命质量的变化情况来评价脊柱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共纳入312例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其中手术组147例,非手术组165例。两组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67,P=0.075)。在9个月内两组患者生命质量方面,手术组患者在生理、情感、功能以及总体状况方面的得分均高于非手术组。结论手术治疗能显著提高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但不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性肿瘤 手术治疗 生存时间 生命质量
原文传递
术后腰椎关节盘炎13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唐振宇 张亮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264-2266,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手术后腰椎关节盘炎(LD)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腰椎手术后LD资料。结果术后严重的腰痛、血沉、C-反应蛋白持续增高是LD的主要临床特点,MRI具有早期诊断作用。9例保守治疗,4例手术治疗,所有患者获得治愈;但2... 目的探讨腰椎手术后腰椎关节盘炎(LD)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腰椎手术后LD资料。结果术后严重的腰痛、血沉、C-反应蛋白持续增高是LD的主要临床特点,MRI具有早期诊断作用。9例保守治疗,4例手术治疗,所有患者获得治愈;但2例遗留有腰痛和腰椎活动受限。结论腰椎手术症状缓解后再次出现剧烈腰痛,血沉、C-反应蛋白显著持续升高应当考虑术后LD可能,MRI检查能够提供早期诊断证据。多数患者经保守治疗可以治愈,炎症进展时,应行病灶清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关节盘炎
原文传递
小儿颈椎外伤
10
作者 周维江 徐印坎 +1 位作者 张文明 赵定麟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1986年第1期33-35,共3页
小儿颈椎外伤较少见(1).由于小儿颈椎活动度大,关节突较水平,解剖生理和外伤后病理变化与成人不同,因而不能用成人的原则来对待小儿颈椎外伤.本文报告48例小儿颈椎外伤,就其常见的诊断处理错误进行分析.
关键词 小儿 颈椎外伤 颈椎活动度 诊断处理 人的原则 解剖生理 成人 病理变化 外伤后 关节突 分析
原文传递
小儿颈椎无X线异常表现的脊髓损伤
11
作者 贯连顺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1986年第6期368-370,共3页
小儿脊髓损伤较少见,其发生率占全部脊髓伤的0.65~9.47%(1).许多作者发现,有些脊髓损伤并不在X线片上显示明显骨折或骨折脱位征象.因此,常因这种无X线异常表现而延误诊断,影响治疗效果.1982年Pang(1)对24例此类损伤作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小儿 颈椎 异常表现 脊髓损伤 治疗效果 延误诊断 骨折脱位 脊髓伤 发生率 多作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