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Heller肌切开术与经口内镜下食管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冬盛 朱宏亮 +5 位作者 车河龙 饶攀 谢先强 易伟 晏科金 曾腾宇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3期322-325,共4页
目的通过临床对比分析,探讨腹腔镜Heller肌切开术(LHM)与经口内镜下食管肌层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收治的AC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采用LHM治疗... 目的通过临床对比分析,探讨腹腔镜Heller肌切开术(LHM)与经口内镜下食管肌层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收治的AC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采用LHM治疗的43例患者为观察组,选择采用POEM治疗的39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Eckardt评分、食管动力学指标[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LESP)、4s完全松弛压(4sIRP)、食管下括约肌松弛率(LESRR)、食管下括约肌长度(LESL)]。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肌切开长度、住院时间短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患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患者食管再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食管反流、病理性反酸、食管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Eckardt各项指标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Eckardt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LESRR、LESL、LESP、4sI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LESRR、LESL水平变化不明显,而LESP、4sIRP水平均显著降低,但组间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HM与POEM治疗AC均安全有效,二者近期临床疗效相近,但POEM术后胃食管反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后应加强随访并及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Heller肌切开术 经口内镜下食管肌层切开术 贲门失弛缓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中JAK2基因突变和TCF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2
作者 晏科金 朱宏亮 +3 位作者 谢先强 李冬盛 郑增露 李季阳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6期675-680,690,共7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Janus激酶2(JAK2)基因突变和T细胞因子3(TCF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为结直肠癌病情和预后早期评估提供实验室参考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4月收治且保留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蜡块的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Janus激酶2(JAK2)基因突变和T细胞因子3(TCF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为结直肠癌病情和预后早期评估提供实验室参考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4月收治且保留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蜡块的50例结直肠癌患者资料,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及3年生存预后。对患者的结肠癌及癌旁组织蜡块进行检测,采用Taqman荧光探针法检测结肠癌组织JAK2基因rs2230724位点AA、AG和GG等基因型分布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癌及癌旁组织TCF3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的基本资料、JAK2 rs2230724基因突变和TCF3蛋白表达情况,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比较结直肠癌组织JAK2基因突变和TCF3蛋白表达患者的生存预后,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结肠癌组织TCF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TNMⅢ期结肠癌患者的年龄、BMI、结肠癌组织JAK2基因rs2230724位点GG型占比和TCF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TNMⅠ~Ⅱ期患者(P<0.05);存在淋巴结转移结肠癌患者的年龄、BMI、吸烟率、结肠癌组织JAK2基因rs2230724位点GG型占比和TCF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结肠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影响因素均为年龄、结肠癌组织JAK2基因rs2230724位点突变情况和TCF3蛋白阳性表达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结肠癌组织JAK2基因rs2230724位点GG型和TCF3蛋白阳性患者均具有更高的累计全因死亡率(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JAK2基因rs2230724位点GG型、TCF3蛋白阳性表达、TNMⅢ期、淋巴结转移和年龄等。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JAK2基因rs2230724位点GG型占比和TCF3蛋白表达均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可作为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评估及预后预测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JAK2 rs2230724 基因突变 TCF3 蛋白表达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膀胱癌相关转录物1对微小RNA-503-5p的靶向关系及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黄荣 樊明湖 +2 位作者 黄芬 卢小菊 李新建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8期1637-1642,共6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膀胱癌相关转录物1(BLACAT1)对微小RNA(miR)-503-5p的靶向关系及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结肠癌细胞株SW620,LOVO,HT29和人正常结肠黏膜上皮细胞株NCM460中BLACAT...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膀胱癌相关转录物1(BLACAT1)对微小RNA(miR)-503-5p的靶向关系及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结肠癌细胞株SW620,LOVO,HT29和人正常结肠黏膜上皮细胞株NCM460中BLACAT1和miR-503-5p的表达。在HT29细胞中转染si-BLACAT1、pcDNA-BLACAT1或miR-503-5p,噻唑蓝(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Ki-67)、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活化的多聚ADP-核糖聚合酶(Cleaved PARP)和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starbase预测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BLACAT1与miR-503-5p之间的靶向关系。si-BLACAT1和anti-miR-503-5p共转染,观察干扰miR-503-5p对沉默BLACAT1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与NCM460细胞比较,SW620、LOVO和HT29中BLACAT1表达量明显增加[(4.93±0.58)、(5.66±0.53)、(6.17±0.66)比(1.03±0.22)],miR-503-5p表达量减少[(0.72±0.11)、(0.67±0.09)、(0.51±0.08)比(1.04±0.14)](P<0.05)。沉默BLACAT1或转染miR-503-5p明显减少HT29细胞的细胞存活率、Ki-67、CyclinD1蛋白表达量,提高细胞凋亡率、Cleaved PARP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P<0.05),过表达BLACAT1则反之。BLACAT1靶向miR-503-5p调控其表达。干扰miR-503-5p部分逆转沉默BLACAT1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Ki-67、CyclinD1蛋白表达和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Cleaved PARP、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的作用。结论lncRNA BLACAT1在表达上调,沉默BLACAT1可通过靶向调控miR-503-5p的表达,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lncRNA BLACAT1 微小RNA-503-5p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新建 卢小菊 +2 位作者 陈保华 樊明湖 黄荣 《微创医学》 2021年第3期406-40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比...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应激指标、肝功能指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1 d的肾上腺素与皮质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1 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与总胆红素(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确切,可缓解患者机体应激反应,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十二指肠镜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应激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抑制铜绿假单胞菌外膜囊泡致炎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谢先强 朱宏亮 +3 位作者 陈帆 易伟 杨志刚 李冬盛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5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铜绿假单胞菌外膜囊泡(OMVs)诱导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培养铜绿假单胞菌并提取OMVs,取1、5、10μg·mL-1 OMVs刺激鼠巨噬细胞RAW264.7,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中促炎性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1β(I...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铜绿假单胞菌外膜囊泡(OMVs)诱导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培养铜绿假单胞菌并提取OMVs,取1、5、10μg·mL-1 OMVs刺激鼠巨噬细胞RAW264.7,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中促炎性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采用CCK-8法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及凋亡;采用10μg·mL-1 OMVs与1、5、10 nmol·L-1 CGRP同时处理RAW264.7细胞,并检测细胞中促炎细胞因子水平;采用20μg·mL-1 OMVs与10 nmol·L-1 CGRP同时处理RAW264.7细胞,检测细胞增殖与凋亡;培养人中性粒细胞,采用脱颗粒实验检测CGRP对其分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脂质运载蛋白(NGAL)及弹性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OMVs均能显著刺激RAW264.7细胞分泌TNF-α、IL-6和IL-1β(P<0.05),而CGRP则能够抑制RAW264.7细胞分泌促炎细胞因子,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20μg·mL-1 OMVs则能够显著降低细胞活性,并促进细胞凋亡(P<0.05),10 nmol·L-1 CGRP与OMVs共同处理能显著增加RAW264.7细胞活性,抑制凋亡发生(P<0.05);不同浓度OMVs均能提升NGAL表达水平以及弹性蛋白酶活性(P<0.05),而10 nmol·L-1 CGRP则能够显著抑制OMVs引起的脱颗粒效应(P<0.05)。结论CGRP可有效下调铜绿假单胞菌OMVs诱导的鼠巨噬细胞RAW264.7促炎因子分泌水平、减少凋亡率以及特异性中性粒细胞释放,进而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外膜囊泡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部分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克强 罗来斌 +1 位作者 黄荣 车河龙 《当代医学》 2019年第27期98-100,共3页
目的分析肝部分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肝部分切除术联合胆... 目的分析肝部分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肝部分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结石残留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P<0.05),结石复发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肝部分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降低结石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部分切除术 胆道镜 肝内胆管结石 结石残留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86上调Dicer1抑制结肠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樊明湖 陈保华 +6 位作者 车河龙 邱卫明 毛英 罗来斌 王克强 李新建 黄荣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7-186,共10页
为探讨miR-186通过Dicer1影响结肠癌细胞侵袭转移及其作用机制,RT-qPCR检测miR-186在结肠癌组织及正常癌旁组织、人结肠癌细胞及正常人肠上皮细胞HIEC中的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稳定过表达/下调miR-186细胞系GFP荧光并采用RT-qPCR检测miR-... 为探讨miR-186通过Dicer1影响结肠癌细胞侵袭转移及其作用机制,RT-qPCR检测miR-186在结肠癌组织及正常癌旁组织、人结肠癌细胞及正常人肠上皮细胞HIEC中的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稳定过表达/下调miR-186细胞系GFP荧光并采用RT-qPCR检测miR-186表达效率;Transwell及划痕实验检测miR-186对结肠癌细胞SW620和HT29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免疫荧光法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相关分子N-cadherin表达;生物信息学预测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86和Dicer1的靶向关系;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icer1在结肠癌组织及正常癌旁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Dicer1在各细胞株中的表达。结果显示,肿瘤组织中miR-186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癌旁组织(P<0.05);miR-186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HIEC(P<0.05)。转染过表达/下调miR-186慢病毒阳性质粒及阴性对照的SW620和HT29细胞均出现大量绿色荧光;RT-qPCR显示稳定过表达细胞SW620-mimic-miR-186中miR-186水平显著升高,HT29-inhibitor-miR-186中miR-186水平显著下降,分别与SW620和SW620-mimic-NC、HT29和HT29-inhibitor-NC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miR-186能显著降低SW620的侵袭迁移能力,同时抑制N-cadherin水平,而下调miR-186能显著增加HT29的侵袭迁移能力。经www.microRNA.org网站预测发现miR-186和Dicer1有互补结合序列,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两者的靶向结合关系。SW620中Dicer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HIEC(P<0.05);稳定过表达细胞系SW620-mimic-miR-186中Dicer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分别与SW620和SW620-mimic-NC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miR-186通过靶向正调控Dicer1的表达降低N-cadherin水平从而抑制EMT进程,最终抑制结肠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86 结肠癌 Dicer1 侵袭 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