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预警效能
1
作者 万得恩 颜永周 +8 位作者 双峰 李浩 曾智 黄牡丹 韩露 彭祥 杨迪 陈明 刘启欣 《中华创伤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4-281,共8页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预警效能。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医院收治的203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预警效能。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医院收治的203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4例,女149例;年龄65~100岁[(80.5±7.7)岁]。股骨颈骨折9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07例。AO/OTA分型:31A型107例,31B型96例。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81例,半髋关节置换术6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THA)52例,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5例。根据术后15 d内是否发生并发症(主要包括谵妄、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下肢深静脉血栓),将患者分为并发症组(65例)与无并发症组(138例)。记录2组性别、年龄、年龄段、文化程度、致伤原因、术前合并基础疾病、AO/OTA分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改良衰弱指数(mFI-5)评分、预后营养指数(PNI)、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长等。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上述指标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并确定其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危险因素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预警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年龄段、术前合并基础疾病、AO/OTA分型、ASA分级、mFI-5评分、PNI、手术方式、住院时长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5),而性别、文化程度、致伤原因、麻醉方式、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不相关(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前合并基础疾病(OR=5.46,95%CI 1.33,22.39,P<0.05)、mFI-5评分(OR=15.90,95%CI 5.36,47.15,P<0.01)、PNI(OR=0.70,95%CI 0.60,0.81,P<0.01)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显著相关。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FI-5评分(AUC=0.85,95%CI 0.80,0.91)和PNI(AUC=0.87,95%CI 0.82,0.93)均具有中等预警效能,而术前合并基础疾病预警效能较低(AUC=0.54,95%CI 0.45,0.62);上述危险因素联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预警效能更优(AUC=0.95,95%CI 0.92,0.98)。结论mFI-5评分、PNI、术前合并基础疾病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mFI-5评分和PNI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预警效能较高,术前合并基础疾病的预警效能较低,而上述危险因素联合的预警效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老年人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骨盆髋臼骨折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罗冲 彭祥 +1 位作者 双峰 陈明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8期838-842,共5页
骨盆髋臼骨折(pelvic and acetabular fractures,PAFs)是最常见的骨盆骨折类型之一,多为高能量损伤,骨盆髋臼结构复杂,手术方法有限。髋臼骨折本身所带来的创伤和术后需要长期卧床等情况,导致其临床并发症尤为复杂。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骨盆髋臼骨折(pelvic and acetabular fractures,PAFs)是最常见的骨盆骨折类型之一,多为高能量损伤,骨盆髋臼结构复杂,手术方法有限。髋臼骨折本身所带来的创伤和术后需要长期卧床等情况,导致其临床并发症尤为复杂。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c,VTE)是其众多并发症中发生率较高且后果严重的一种。本综述主要以PAFs术后导致的VTE为主要内容,分别从VTE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以及防治措施三个方面展开叙述,旨在帮助改善预后,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髋臼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杆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3
作者 何成 樊拖迎 +3 位作者 徐亚平 双峰 张浩利 李浩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探讨导杆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导杆可视组(采用导杆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39例)和TESSYS组(采用经皮椎间孔... 目的探讨导杆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导杆可视组(采用导杆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39例)和TESSYS组(采用经皮椎间孔内窥镜脊柱系统技术治疗,37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疼痛VAS评分、ODI。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3个月。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透视次数及手术时间导杆可视组少(短)于TESSYS组(P<0.05)。疼痛VAS评分及ODI两组术后3 d、末次随访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各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杆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减少术中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椎间孔成形效率和准确性,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椎间孔镜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内镜 导杆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水泥注入中空侧孔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症的腰椎滑脱 被引量:2
4
作者 杨俊 赵敏 +2 位作者 周江军 史柏娜 刘达 《临床骨科杂志》 2022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骨水泥注入中空侧孔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症的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骨水泥注入中空侧孔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15例伴有骨质疏松症的腰椎滑脱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并发症发... 目的探讨骨水泥注入中空侧孔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症的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骨水泥注入中空侧孔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15例伴有骨质疏松症的腰椎滑脱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并发症发生情况、植骨融合情况。比较手术前后腰椎骨密度、疼痛VAS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36(19.8±6.3)个月。手术时间105~170(140.6±17.3)min,术中出血量170~800(410.0±133.3)ml,住院时间9~21(15.0±2.8)d;每个中空椎弓根钉内注入骨水泥1~2(1.5±0.3)ml。术后X线片显示滑脱椎体均复位。术中3例发生椎旁骨水泥渗漏;术后均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1年疼痛VAS评分、腰椎骨密度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末次随访时,腰椎X线片显示椎弓根钉无松动、移位、断裂,椎弓根钉周围未见透亮线,均达植骨融合。结论骨水泥注入中空侧孔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症的腰椎滑脱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侧孔椎弓根钉 骨质疏松 腰椎滑脱 骨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力可调式皮肤牵张器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3
5
作者 杨俊 赵敏 周江军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6期825-828,共4页
目的探讨牵力可调式皮肤牵张器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牵力可调式皮肤牵张器联合VSD治疗16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3 cm×2 cm~8 cm×4 cm。所有患者一期行清创VSD,9例无内固定物患者... 目的探讨牵力可调式皮肤牵张器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牵力可调式皮肤牵张器联合VSD治疗16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3 cm×2 cm~8 cm×4 cm。所有患者一期行清创VSD,9例无内固定物患者行牵力可调式皮肤牵张术;7例内固定外露患者均为术后2周内出现皮肤坏死、伤口裂开,清创后无法直接缝合,连续2次细菌培养阴性、伤口无渗出液后,二期行牵力可调式皮肤牵张术。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年。伤口均愈合,时间2~5(3.2±1.3)周。其中1例患者皮肤牵张过程中出现创面皮缘坏死、针道红肿、克氏针切割穿出,再次行VSD,红肿消退、感染控制后行牵力可调式皮肤牵张术,创面愈合。末次随访时,外观不臃肿,皮肤有感觉、耐磨,患者对皮肤牵张疗效均满意。结论牵力可调式皮肤牵张器联合VSD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安全有效,简便易操作,避免了供区损伤,伤口愈合后外观不臃肿、耐磨、有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牵张 负压封闭引流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皮肤牵张闭合器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胡炜 邵银初 +3 位作者 李浩 单记春 杨红 双峰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1021-1025,共5页
目的:比较托氏皮肤牵张闭合器(tension-relief system,TRS)和自制简易式皮肤牵张带治疗创伤所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创伤所致皮肤软组织缺损并行皮肤牵张器治疗的41例患者,男28例,女13例,年... 目的:比较托氏皮肤牵张闭合器(tension-relief system,TRS)和自制简易式皮肤牵张带治疗创伤所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创伤所致皮肤软组织缺损并行皮肤牵张器治疗的41例患者,男28例,女13例,年龄22~64(43.2±10.4)岁.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采用托氏皮肤牵张闭合器治疗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22~61 (41.7±9.5)岁;缺损部位,上肢5例,下肢11例,背部2例;缺损面积42~160(78.6±17.4) cm2.自制皮肤牵张器治疗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25~64 (44.4±12.7)岁;缺损部位,上肢6例,下肢13例,背部4例;缺损面积54~175(75.2±14.3) cm2.比较两组患者创面Ⅰ期闭合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手术并发症等情况,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缓解程度,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定术后瘢痕恢复情况.结果:41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时间3~12(6.2±3.7)个月.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S组Ⅰ期直接闭合16例,创面愈合时间≤3周16例,VAS评分(3.9±1.1)分,VSS评分(3.5±1.2)分,并发症1例;自制皮肤牵张器组Ⅰ期直接闭合12例,创面愈合时间≤3周9例,VAS评分(4.8±1.4)分,VSS评分(5.3±1.6)分,并发症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S较自制皮肤牵张器闭合器治疗创面效果好,损伤小,愈合时间短,手术疼痛小,创面愈合美观和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 皮肤 牵张感受器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2019冠状病毒病轻型和普通型患者核酸检测转阴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怡洁 陈卓敏 +3 位作者 王笑华 熊慧 双峰 刘秀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31-737,共7页
目的:观察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轻型和普通型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影响患者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12日至5月26日上海某方舱医院收治的1781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 目的:观察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轻型和普通型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影响患者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12日至5月26日上海某方舱医院收治的1781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临床症状、基础疾病史、COVID-19疫苗接种情况、治疗用药情况及核酸检测转阴时间等。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核酸检测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1781例患者中,男性995例,女性786例,年龄中位数为39(30,52)岁,超重偏肥胖[体质指数(BMI)为24kg/cm^(2)以上]727例(40.8%),存在基础疾病413例(23.2%);未接种COVID-19疫苗205例(11.5%),接种疫苗1576例(88.5%);有1种及以上症状1233例(69.2%),以咳嗽(60.3%)、咳痰(50.4%)、发热(36.9%)多见;接受中药治疗1444例(81.0%),西药治疗78例(4.4%),中西医结合治疗14例(0.8%),未接受药物治疗245例(13.8%),所有患者经过对症处理后均改善,全部痊愈出院,核酸检测转阴中位时间为10.3(7.4,12.4)d。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为60岁及以上(OR=1.537,95%CI:1.116~2.115,P<0.01)、BMI为24kg/cm^(2)以上(OR=1.344,95%CI:1.106~1.634,P<0.01)、合并高血压(OR=1.518,95%CI:1.094~2.106,P<0.05)是患者核酸检测转阴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接种COVID-19疫苗(OR=0.548,95%CI:0.398~0.755,P<0.01)是保护因素,即接种COVID-19疫苗核酸检测转阴时间缩短。结论: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的COVID-19患者临床症状相对较轻,病情隐匿,患者年龄为60岁及以上、未接种COVID-19疫苗、BMI为24kg/cm^(2)以上、合并高血压是核酸检测转阴时间延长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密克戎变异株 2019冠状病毒病 临床表现 核酸检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胫骨Pilon骨折 被引量:9
8
作者 舒荣兵 孙琦 +3 位作者 吕仁发 潘小峰 邹澍 吴刚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第6期878-880,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前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前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35例老年胫骨Pilon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根据Burwell-Charnley影像学评价标准判定骨折复位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Tee... 目的探讨采用前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前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35例老年胫骨Pilon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根据Burwell-Charnley影像学评价标准判定骨折复位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Teeny-Wiss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手术时间60~110 min,术中出血量50~210 ml。术后骨折复位良好。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末次随访Teeny-Wiss踝关节功能评分为85~100分,优26例,良5例,可4例。结论采用胫骨前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胫骨Pilon骨折术中显露清楚,骨折复位良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外侧入路 胫骨PILON骨折 钢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复位骨瓣植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陈旧性手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郭朝剑 赵岚 李浩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11期1194-1199,共6页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骨瓣植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陈旧性手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骨科收治的120例陈旧性手舟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骨瓣植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陈旧性手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骨科收治的120例陈旧性手舟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联合松质骨植骨治疗,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骨瓣植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前后的腕关节患者自行评估量表(patient-rated wrist evaluation,PRWE)、上肢简化Fugl-Meyer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Wolf运动功能测试(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Mayo腕关节评分(Mayo wrist score,MWS)、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和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介素-6、α1-酸性糖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RWE评分、FMA评分、WMFT评分、MWS评分、BI和mR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RWE评分、mR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而FMA评分、WMFT评分、MWS评分、BI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切开复位骨瓣植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陈旧性手舟骨骨折可显著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手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手舟骨骨折 克氏针内固定 切开复位骨瓣植骨 桡骨茎突筋膜骨瓣 腕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与X线定位在四肢异物取出术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文波 胡炜 +3 位作者 肖秋金 杨洋 李浩 双峰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2年第6期451-454,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引导与X线定位在骨科四肢异物存留取出术中的应用体会及应用价值,为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X线检查下显影的四肢异物存留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组25...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引导与X线定位在骨科四肢异物存留取出术中的应用体会及应用价值,为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X线检查下显影的四肢异物存留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组25例,术前预先进行超声定位,术中采用超声引导进行异物取出术;X线组25例,术前进行X线定位,术中采用X线透视定位进行异物取出术。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一次异物取出成功率、手术并发症及随访3个月的愈合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X线组比较,超声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术中失血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一次异物取出成功率明显提高(P<0.05)。所有患者的体内异物均完整取出,无异物残留,无血管、肌腱、神经或术后肢体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50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与X线组比较,超声组的伤口愈合时间更短,伤口感染例数更少(P均<0.05)。结论:对于病史明确的四肢异物存留患者,超声引导在异物取出方面相较X线定位具有明显优势,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X线检查 异物 四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刺肌筋膜激痛点与常规针灸治疗腰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短期疗效对比 被引量:22
11
作者 徐亚平 刘岳勇 林立波 《颈腰痛杂志》 2019年第5期684-686,共3页
目的研究围刺肌筋膜激痛点与常规针灸治疗腰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的短期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腰部MPS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气海俞、肾俞、夹脊穴等常规针灸... 目的研究围刺肌筋膜激痛点与常规针灸治疗腰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的短期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腰部MPS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气海俞、肾俞、夹脊穴等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围刺肌筋膜激痛点治疗,连续治疗20d。比较治疗前后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simplified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RMDQ)评分情况,并评价综合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SF-MPQ量表分级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 score,VAS)评分、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评分以及RMD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F-MPQ评分、VAS评分和PP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PRI指数、VAS评分、PPI评分以及RMDQ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部MPS行肌筋膜激痛点的围刺治疗,其短期疗效更优,能显著降低疼痛症状、改善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刺肌筋膜激痛点 常规针灸 腰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氢钠联合康复新液含漱防治乳腺癌化疗后口腔溃疡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吁燕华 龚新枝 《上海医药》 CAS 2019年第11期30-33,共4页
目的:评价两种药物含漱在防治乳腺癌化疗后所致的口腔溃疡的效果,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自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在我科收治的乳腺癌术后化疗的6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碳酸氢钠联合康复新液含漱)及对照组(生理盐水含漱)各31例,观... 目的:评价两种药物含漱在防治乳腺癌化疗后所致的口腔溃疡的效果,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自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在我科收治的乳腺癌术后化疗的6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碳酸氢钠联合康复新液含漱)及对照组(生理盐水含漱)各31例,观察发生口腔溃疡的例数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整体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碳酸氢钠联合康复新液用于防治乳腺癌化疗后口腔溃疡效果肯定,可减轻口腔疼痛,增加舒适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化疗 口腔溃疡 碳酸氢钠 康复新液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477名骨科护士心理健康、心理资本与留职意愿现状调查 被引量:7
13
作者 韩露 陈卓敏 +2 位作者 闫红莲 付丽丽 王菲晗 《职业与健康》 CAS 2021年第20期2783-2786,共4页
目的了解江西省骨科护士心理健康、心理资本和留职意向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骨科护理管理者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7—11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江西省477名骨科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一般健康问卷、心理资... 目的了解江西省骨科护士心理健康、心理资本和留职意向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骨科护理管理者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7—11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江西省477名骨科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一般健康问卷、心理资本量表、留职意向量表进行调查。结果477名骨科护士心理健康得分为9.28±2.89,心理健康状况不良者占18.7%;心理资本得分为70.76±13.43;留职意愿得分为14.78±2.29。骨科护士心理健康与心理资本、留职意愿得分均呈负相关(r=-0.835、-0.641,均P<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资本、工作年限、职称、工作压力情况、职业紧张程度、年龄及留职意向是骨科护士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解释其74.3%的变异。结论骨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处于中等水平,有待改善,护理管理者应采取适当干预措施,提高其心理资本和留职意向,促进职业幸福感将有利于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护士 心理健康 心理资本 留职意愿
原文传递
骨科护士职业疲劳与社会支持现状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海燕 吴良红 《职业与健康》 CAS 2020年第4期442-444,448,共4页
目的调查南昌市骨科护士的职业疲劳与社会支持现状,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于2019年1-7月抽取南昌市218名从事骨科护理工作的在职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疲劳评定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92名... 目的调查南昌市骨科护士的职业疲劳与社会支持现状,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于2019年1-7月抽取南昌市218名从事骨科护理工作的在职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疲劳评定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92名骨科护士职业疲劳得分为17.04±2.51,社会支持得分为40.09±9.91。不同年龄、性别、医院类型、职称、受教育程度、平均月收入的骨科护士职业疲劳总分、社会支持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骨科护士职业疲劳总分及其各维度与社会支持均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南昌市骨科护士职业疲劳与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两者密切相关。护理管理者应积极提升骨科护士社会支持水平,以缓解其职业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护士 职业疲劳 社会支持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南昌市208名骨科护士职业期望与职业倦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良红 陈海燕 袁亚南 《职业与健康》 CAS 2020年第12期1599-1602,共4页
目的了解南昌市骨科护士职业期望与职业倦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1—7月选取南昌市233名从事骨科相关护理工作的在职护士,利用基本资料调查表、职业期望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8名骨科护士... 目的了解南昌市骨科护士职业期望与职业倦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1—7月选取南昌市233名从事骨科相关护理工作的在职护士,利用基本资料调查表、职业期望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8名骨科护士职业期望得分为70.98±14.40,职业倦怠总分A得分为39.26±9.91;职业倦怠总分B得分为23.67±5.00。职业期望与职业倦怠总分A得分呈负相关,与职业倦怠总分B得分呈正相关(均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情感耗竭、情感淡漠、年龄是职业期望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均对职业期望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南昌市骨科护士职业期望与职业倦怠均处于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期望 职业倦怠 骨科护士 相关性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高压氧联合桡骨瓣治疗腕舟状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
16
作者 何智灵 王超 +2 位作者 何斌 赵岚 姜文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4年第3期315-317,共3页
目的 观察高压氧联合桡骨瓣治疗腕舟状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22-01收治的32例腕舟状骨骨折不愈合,其中16例应用带血管蒂桡骨瓣治疗(对照组),16例应用带血管蒂桡骨瓣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观察组在原... 目的 观察高压氧联合桡骨瓣治疗腕舟状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22-01收治的32例腕舟状骨骨折不愈合,其中16例应用带血管蒂桡骨瓣治疗(对照组),16例应用带血管蒂桡骨瓣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观察组在原有手术基础上,于术后第2天辅助高压氧治疗,10 d为1个疗程,总共3个疗程。比较两组术后3、5、7、30 d疼痛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改良腕关节功能Mayo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12个月,平均10.6个月。观察组术后3、5、7 d腕部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30 d腕部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愈合,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2.86±1.02)个月,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为(3.81±1.28)个月;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0,P=0.029)。观察组末次随访改良腕关节功能Mayo评分优10例、良3例、可3例,对照组为优8例、良2例、可6例,两组末次随访改良腕关节功能Mayo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0)。结论 高压氧联合桡骨瓣治疗腕舟状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良好,高压氧辅助治疗能够减轻术后早期疼痛、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是一种理想的无创辅助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状骨骨折 骨折不愈合 桡骨瓣 高压氧
原文传递
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修复骨/肌腱外露创面的早期临床疗效
17
作者 彭祥 高玥 +8 位作者 姜文华 李浩 章晓玲 张颖 何智灵 单记春 双峰 杨迪 万得恩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2-557,共6页
目的:探究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凝胶修复创伤后骨/肌腱外露创面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行骨/肌腱外露创面修复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2例,女14例;年龄21~65岁,平均(40.9±11.8)岁。2... 目的:探究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凝胶修复创伤后骨/肌腱外露创面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行骨/肌腱外露创面修复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2例,女14例;年龄21~65岁,平均(40.9±11.8)岁。2022年1—10月收治的20例患者采用人工真皮治疗,作为真皮治疗组;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6例采用人工真皮联合PRP凝胶治疗,作为联合治疗组。记录两组患者植皮成活情况及植皮区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植皮区瘢痕增生情况。结果:两组均获得植皮愈合后3个月以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5±1.3)个月。联合治疗组植皮成活情况明显优于真皮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植皮区术后愈合时间(24.4±3.5)d较真皮治疗组(29.7±2.3)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联合治疗组植皮区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均明显低于真皮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真皮联合PRP凝胶修复创伤后骨/肌腱外露创面的早期临床疗效显著,植皮成活率高,可缩短植皮区愈合时间,降低患者植皮区瘢痕增生程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真皮 富血小板血浆 凝胶 难愈性创面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SS钢板与解剖型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18
作者 万得恩 胡炜 +4 位作者 李浩 双峰 单记春 杨迪 许文波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2年第6期589-593,共5页
目的比较LISS钢板与解剖型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9-12诊治的134例胫骨中下段骨折,72例采用LISS钢板内固定(LISS钢板组),62例采用解剖型胫骨髓内钉内固定(髓内钉组)。比较两组手术... 目的比较LISS钢板与解剖型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9-12诊治的134例胫骨中下段骨折,72例采用LISS钢板内固定(LISS钢板组),62例采用解剖型胫骨髓内钉内固定(髓内钉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48 h隐性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至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膝关节HSS评分、Johner-Wruhs评分、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结果13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7(15~36)个月。与LISS钢板组比较,髓内钉组术中X线透视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术后48 h隐性失血量更多,而术后至开始负重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LISS钢板组膝关节HSS评分均高于髓内钉组,而髓内钉组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高于LISS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SS钢板与解剖型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相近,LISS钢板内固定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隐性失血量更少、术中X线透视时间更短,但是对术后早期踝关节功能有一定影响;解剖型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开始负重时间更早,但是要注意术后隐性失血,对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中下段骨折 LISS钢板 解剖型胫骨髓内钉 内固定 微创
原文传递
3D打印纳米β‑磷酸三钙修复海水浸泡兔胫骨缺损的效果 被引量:2
19
作者 劳泓达 聂小羊 +6 位作者 顾佳龙 易蕊 刘达 余专一 周江军 李浩 肖波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51-557,共7页
目的探讨负载万古霉素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3D打印纳米β‑磷酸三钙(β‑TCP)材料对海水浸泡兔胫骨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7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组、对照组、海水组,每组9只。采用手术截骨的方法构建... 目的探讨负载万古霉素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3D打印纳米β‑磷酸三钙(β‑TCP)材料对海水浸泡兔胫骨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7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组、对照组、海水组,每组9只。采用手术截骨的方法构建兔胫骨骨缺损模型。普通组不用海水浸泡,对照组和海水组在术后8 h内用海水浸泡2 h。造模成功后,三组动物术后5~7 d内伤口外观无明显红肿及脓性分泌物后行清创并植入填充物。对照组用负载万古霉素和BMP‑2的明胶海绵填充;普通组和海水组植入负载万古霉素和BMP‑2的3D打印纳米β‑TCP支架。三组动物填充结束后,逐层缝合,碘伏消毒,并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抗感染,石膏外固定。分别于术后4,8,16周摄患肢胫骨正位X线片,运用Lane‑Sandhu X线评分标准评价各组骨缺损修复效果。取16周骨缺损组织行HE染色,观察骨组织生长情况。结果术后4周,普通组、对照组、海水组的Lane‑Sandhu X线评分分别为(2.8±1.1)分、(1.1±0.9)分、(2.2±1.0)分,其中对照组较普通组低(P<0.05),海水组与普通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8周,普通组、对照组、海水组的Lane‑Sandhu X线评分分别为(8.2±1.0)分、(2.8±1.0)分、(6.1±0.9)分,其中海水组、对照组较普通组低(P均<0.05),海水组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16周,普通组、对照组、海水组的Lane‑Sandhu X线评分分别为(10.0±1.3)分、(3.8±1.0)分、(9.3±1.2)分,其中对照组较普通组、海水组低(P均<0.05),海水组与普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周,三组骨组织学形态观察可见不同程度骨组织形成,其中普通组的骨缺损修复效果最佳,海水组次之。结论负载万古霉素和BMP‑2的3D打印纳米β‑TCP材料能较好修复海水浸泡骨缺损,促进骨组织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疾病 胫骨 骨代用品 打印 三维 海水
原文传递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在老年Pilon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功财 靳桂阳 +1 位作者 双峰 王术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2年第4期418-421,共4页
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在老年Pilon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9-12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35例合并骨缺损老年Pilon骨折,骨折复位满意且关节面恢复平整后,取适量的同种异... 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在老年Pilon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9-12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35例合并骨缺损老年Pilon骨折,骨折复位满意且关节面恢复平整后,取适量的同种异体骨进行填塞植骨,再将制备好的富血小板血浆注入骨缺损处,确认骨折复位满意后采用锁定钢板固定。结果3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6.3(12~3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57±1.21)个月。术后3例创面少许皮肤软组织坏死,换药后自行恢复。术后1周1例下肢浅静脉血栓形成,给予肝素抗凝治疗2周后血栓消失。术后6个月1例软组织感染,因骨折已愈合,取出内固定并彻底清创后感染治愈。5例出现内固定激惹,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末次随访时未发现骨块丢失、关节面塌陷、钢板螺钉断裂及松动,2例骨折畸形愈合(成角<10°),3例出现早期创伤关节炎。末次随访时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结果:优18例,良13例,可3例。结论对于合并骨缺损老年Pilon骨折,采用同种异体骨充分植骨后可减少术后骨折复位丢失与关节面塌陷,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能弥补同种异体骨成骨能力的不足,也避免了自体髂骨取骨带来的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骨缺损 老年 同种异体骨植骨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锁定钢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