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13和FUT8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1
作者 汤小龙 向正国 +3 位作者 陈旭峰 郑杨 杨胜兰 张骁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5年第2期250-255,共6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13(CD13)、岩藻糖基转移酶8(FUT8)、CD13 mRNA、FUT8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进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100例... 目的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13(CD13)、岩藻糖基转移酶8(FUT8)、CD13 mRNA、FUT8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进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100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38例;年龄41~74岁,平均年龄59.03岁(标准差9.33岁);肿瘤直径≤2 cm 42例,>2 cm 58例;浸润深度,黏膜、黏膜下层12例,浆膜层26例,肌层+浆膜下层62例;组织学分型,分化型62例,未分化型38例;隆起或浅表型45例,溃疡或瘢痕型55例;胃部上1/332例,胃部中1/334例,胃部下1/334例;癌胚抗原(CEA)16.24~36.32μg/L,平均值23.14μg/L;糖类抗原199(CA199)82.54~98.55 kU/L,平均值90.54 kU/L。根据术后结果,分为淋巴结转移组(LN组)74例和非淋巴结转移组(非LN组)26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免疫组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CD13、FUT8表达,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学分型、是否合并溃疡、肿瘤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CD13、CD13 mRNA水平高于癌旁组织(CD13:LN组4.24±0.24 vs 1.00±0.04,非LN组2.04±0.15 vs 1.00±0.04;CD13 mRNA水平:LN组1.97±0.24 vs 0.34±0.03,非LN组0.99±0.08 vs 0.33±0.02),FUT8、FUT8 mRNA水平低于癌旁组织(FUT8:LN组0.17±0.04 vs 1.00±0.03,非LN组0.48±0.05 vs 1.00±0.03;FUT8 mRNA水平:LN组0.35±0.03 vs 1.21±0.02,非LN组0.76±0.06 vs 1.20±0.03)(P<0.05)。LN组癌组织CD13、CD13 mRNA水平高于非LN组癌组织(4.24±0.24 vs 2.04±0.15、1.97±0.24 vs 0.99±0.08),LN组癌组织FUT8、FUT8 mRNA水平低于非LN组癌组织(0.17±0.04 vs 0.48±0.05、0.35±0.03 vs 0.76±0.06)(P<0.05)。肿瘤浸润至浆膜层、组织学分型为未分化型、合并溃疡、CD13高表达及FUT8低表达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CD13高表达和FUT8低表达均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淋巴结转移 CD13 FUT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血清IL-37、ANOS1、GKN1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朱清 裴小红 +4 位作者 黄重发 卜全慧 马小芬 张芳 张海鸣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2期2716-272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37、ANOS1、胃动蛋白1(GKN1)在胃癌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空军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45例胃癌患者(研究组)和6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37、ANOS1、胃动蛋白1(GKN1)在胃癌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空军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45例胃癌患者(研究组)和6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IL-37、ANOS1、GKN1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三者与肿瘤最大径、肿瘤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37、ANOS1、GKN1对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IL-37、ANOS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GKN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最大径>4 cm、低分化、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血清IL-37、ANOS1、GKN1水平与肿瘤最大径≤4 cm、中-高分化、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L-37、ANOS1、GKN1联合检测诊断胃癌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6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95和0.83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L-37、ANOS1水平升高,GKN1水平降低是影响胃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胃癌患者血清IL-37、ANOS1水平升高,血清GKN1水平降低,且与胃癌的发生与进展关系密切,血清IL-37、ANOS1、GKN1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白细胞介素-37 ANOS1 胃动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氧化应激及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汤小龙 沈沁 +2 位作者 向正国 陈旭峰 郑杨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197-199,204,共4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氧化应激及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消化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分别于...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氧化应激及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消化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两组肾损伤分子-1(Kim-1)、血清胱抑素C(Cys C)、尿素氮(BUN)、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C)、一氧化氮(NO)、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中Kim-1、Cys C、BUN、NO、PCT及CRP水平均显著降低;血清中IgA、IgG、IgM、SOD及TAC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血清中上述指标变化趋势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肾损伤治疗效果显著,可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缓解机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急性胰腺炎 免疫功能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膜移植术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润 赵莲 +1 位作者 马可 史静迪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5-8,共4页
目的比较羊膜移植术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翼状胬肉患者术后屈光状态、美容效果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4例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 目的比较羊膜移植术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翼状胬肉患者术后屈光状态、美容效果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4例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屈光度情况,并比较2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美容效果。结果术后1周、1个月时,2组视力均高于术前,屈光度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个月时的视力、屈光度与术后1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时,2组间视力、屈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长于对照组,复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膜移植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均为翼状胬肉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均可促进患者视力恢复,改善角膜屈光状态,但相较于羊膜移植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可促进创面愈合,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获得满意的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移植术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翼状胬肉切除术 视力 屈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EMR切除胃肠息肉的效果及胃肠激素水平变化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胜兰 向正国 +2 位作者 陈旭峰 郑扬 汤小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4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胃肠道息肉的手术效果及对患者胃肠道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300例胃肠道息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EMR组和对照组(高频电凝套扎术),...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胃肠道息肉的手术效果及对患者胃肠道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300例胃肠道息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EMR组和对照组(高频电凝套扎术),各150例。比较两组息肉完整切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率、迟发性出血率、手术前后血清胃动素、胃泌素、血管活性肠肽的水平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EMR组息肉完整切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EMR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术中出血率、迟发性出血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两组胃动素、胃泌素水平较术前降低(P<0.05),但EMR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两组血管活性肠肽升高(P<0.05),但EMR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MR治疗胃肠道息肉的手术效果优于高频电凝套扎术,并且对患者胃肠道激素水平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高频电凝套扎术 胃肠道息肉 胃肠道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夹联合尼龙绳牵引用于早期胃角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马上吉 郑扬 +1 位作者 张晓洁 向正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1期119-122,共4页
目的观察钛夹联合尼龙绳牵引用于早期胃角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效果。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96例早期胃角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 目的观察钛夹联合尼龙绳牵引用于早期胃角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效果。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96例早期胃角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ES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钛夹联合尼龙绳牵引辅助治疗。观察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测定两组术前、术后3 d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遗传学分子[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细胞周期素E(cyclin E)]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黏膜下补充注射次数少于对照组,术中胃穿孔、术中出血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两组IL-6、TNF-α、NE、E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整体分析发现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TGF-α、Cyclin E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前,且术后1个月低于本组术后1周(P<0.05);组间比较:术前两组TGF-α、Cyclin 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TGF-α、Cyclin 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钛夹联合尼龙绳牵引用于早期胃角癌ESD术可显著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夹 尼龙绳 牵引 胃角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5a-5p和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3
7
作者 汤小龙 陈旭峰 +1 位作者 郑杨 杨胜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20期61-67,共7页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及分子生物学手段验证miR-125a-5p和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方法从30例胃癌患者中分离出胃癌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质印迹(WB)法检测胃癌组织和非癌性胃组...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及分子生物学手段验证miR-125a-5p和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方法从30例胃癌患者中分离出胃癌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质印迹(WB)法检测胃癌组织和非癌性胃组织中miR-125a-5p及STAT3的表达。细胞转染后,采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采用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迁移细胞。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miR-125a-5p与STAT3的靶向关系。通过体内裸鼠成瘤实验对miR-125a-5p的肿瘤抑制作用进行验证。结果胃癌组织中miR-125a-5p表达较非癌性胃组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癌细胞系中,与正常上皮细胞相比,miR-125a-5p的表达也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miR-125a-5p模拟物转染胃癌细胞,结果表明miR-125a-5p的过表达可以通过靶向作用STAT3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裸鼠成瘤实验证实miR-125a-5p过表达能够抑制肿瘤增殖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结论MiR-125a-5p能够通过抑制STAT3的表达发挥肿瘤抑制作用,这将为临床靶向治疗及早期生物标志物的选择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miR-125a-5p 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肿瘤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1291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汤小龙 陈旭峰 +1 位作者 郑扬 杨胜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39-45,52,共8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291(miR-1291)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通过公共数据库分析miR-1291在胃癌组织、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培养人胃癌细胞SGC-7901、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比较miR-1291表达水平。将miR-1291 mi... 目的探讨微小RNA-1291(miR-1291)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通过公共数据库分析miR-1291在胃癌组织、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培养人胃癌细胞SGC-7901、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比较miR-1291表达水平。将miR-1291 mimic、miR-NC、miR-1291 inhibitor、miR inhibitor质粒分别转染至SGC-7901细胞,设为miR-1291组、miR-NC组、miR-1291 inhibitor组、miR inhibitor组。将BMP激活素膜结合抑制因子(BAMBI)mimic质粒、Vector质粒、sh-BAMBI质粒、sh-NC质粒分别转染至SGC-7901细胞中,设为BAMBI组、Vector组、sh-BAMBI组、sh-NC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1291和BAMBI 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AMBI、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同源物4(SMAD4)蛋白水平,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291和BAMBI的靶向关系。结果胃癌组织miR-1291表达水平为(0.85±0.11),低于正常胃组织的(2.02±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33,P<0.01)。SGC-7901细胞miR-1291表达水平低于GES-1细胞,BAMBI蛋白、BAMBI mRNA表达水平高于GES-1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R-1291组细胞72 h时光密度(OD)值、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低于或少于miR-NC组,miR-1291 inhibitor组细胞72 h时OD值、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高于或多于miR inhibito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AMBI组细胞72 h时OD值、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高于或多于Vector组,sh-BAMBI组细胞72 h时OD值、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低于或少于sh-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R-1291组细胞BAMBI蛋白、BAMBI mRNA表达水平低于miR-NC组,miR-1291 inhibitor组细胞BAMBI蛋白、BAMBI mRNA表达水平高于miR inhibito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miR-1291与BAMBI存在靶向关系。BAMBI组TGF-β、SMAD4蛋白水平低于Vector组,sh-BAMBI组TGF-β、SMAD4蛋白水平高于sh-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iR-1291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负性调控BAMBI表达进而抑制TGF-β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微小RNA-1291 BMP激活素膜结合抑制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SMAD同源物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顺铂腹腔给药治疗胃癌腹水的效果 被引量:9
9
作者 汤小龙 陈旭峰 +2 位作者 郑杨 杨胜兰 陈亮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第23期88-91,107,共5页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顺铂腹腔给药治疗胃癌腹水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就诊的胃癌腹水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顺铂腹腔给...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顺铂腹腔给药治疗胃癌腹水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就诊的胃癌腹水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顺铂腹腔给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以21 d为1个治疗周期,共治疗2个周期。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腹水中肿瘤标志物水平[糖类抗原(CA)125、癌胚抗原(CEA)、CA19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Gil1、MMP-9的mRNA表达。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个周期后腹水中CEA、CA125、CA19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个周期后腹水MMP-2、Gil1、MMP-9 mRNA表达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顺铂腹腔给药治疗胃癌腹水,可有效缓解其进展,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顺铂 腹腔给药 胃癌 腹水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组织中PREX2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10
作者 王亚敏 郑扬 +1 位作者 陈旭峰 向正国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70-373,389,共5页
目的探究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4,5-三磷酸依赖性Rac交换子2(PREX2)的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就诊的104例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HCC患... 目的探究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4,5-三磷酸依赖性Rac交换子2(PREX2)的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就诊的104例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HCC患者的预后生存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n=42)和生存组(n=62)。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CC组织中PREX2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死亡组PREX2的表达水平高于生存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EX2预测HCC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15、80.95%和91.94%。与高表达PREX2组比较,低表达PREX2组的中位生存时间较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Child-Pugh分级、肿瘤分期和PREX2均是HCC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拟合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PREX2与HCC患者的预后生存有关(P<0.05),且呈非线性关系(P<0.05)。结论HCC组织中PREX2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预后有关,其表达水平越高提示患者的生存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PREX2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