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单通道的语音增强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龙 《科技视界》 2015年第26期155-155,222,共2页
对目前常用的几种单通道语音增强算法,即谱减法、最小均方误差估计以及子空间算法进行研究,通过仿真实验对三种单通道语音增强算法的去噪效果和去噪后语音失真程度以及信噪比进行比较分析,由此论证三种方法的使用条件和在该条件下的增... 对目前常用的几种单通道语音增强算法,即谱减法、最小均方误差估计以及子空间算法进行研究,通过仿真实验对三种单通道语音增强算法的去噪效果和去噪后语音失真程度以及信噪比进行比较分析,由此论证三种方法的使用条件和在该条件下的增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增强 去噪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局域网的定位技术研究
2
作者 宋征 刘海燕 刘军辉 《科技广场》 2006年第7期10-12,共3页
针对目前无线局域网定位技术的发展现状,本文详细介绍了主要的无线定位技术,并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强度和传播时间差的混合定位方法RSSI-TDOA,最后对TDOA定位算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无线定位技术 TDOA RSSI—TDOA 定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3
作者 金传洋 《福建电脑》 2016年第10期153-154,167,共3页
针对计算机技术基础的课程特点,围绕新一轮教学改革情况,结合实际教学实践,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改革、教学团队、考核模式等关键环节,探讨了教学改革措施,为新一轮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有益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基础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迭代去噪收缩阈值算法重构压缩全息
4
作者 白彩娟 刘静 +2 位作者 蒋晓瑜 张国贤 黄开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35-1442,共8页
为了解决全息图像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占用大量内存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设计成本的问题,在数字全息成像技术中,应用压缩感知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去噪收缩阈值算法(IDNST)的数字全息重构方法.IDNST算法引入了去噪迭代因子和正则化收缩因... 为了解决全息图像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占用大量内存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设计成本的问题,在数字全息成像技术中,应用压缩感知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去噪收缩阈值算法(IDNST)的数字全息重构方法.IDNST算法引入了去噪迭代因子和正则化收缩因子,利用前2次迭代的值、不断更新的迭代参数以及不断收缩的正则化参数来获得新的迭代值,加快了收敛速度,提高了全息图像的重构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能够高概率地恢复出原始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数字全息 全息图的稀疏表示 观测矩阵 迭代去噪收缩阈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波前平面提高全息体视图成像分辨率 被引量:18
5
作者 黄应清 赵锴 +1 位作者 蒋晓瑜 闫兴鹏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6-214,共9页
针对全息体视图成像分辨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用波前平面提高成像分辨率的方法。定量分析了空间采样、角采样和衍射效应对全息体视图成像极限分辨率的影响;以人眼在距离全息图600 mm处观察的极限分辨能力为标准,给出了全息体视图的成像... 针对全息体视图成像分辨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用波前平面提高成像分辨率的方法。定量分析了空间采样、角采样和衍射效应对全息体视图成像极限分辨率的影响;以人眼在距离全息图600 mm处观察的极限分辨能力为标准,给出了全息体视图的成像极限分辨率与三维场景深度及全息单元(Hogel)尺寸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在波长取632.8 nm时,全息体视图能够高分辨率再现的三维场景的极限深度为12.80 mm,最佳Hogel尺寸为90μm,并且依据极限深度设置了波前平面。选择2个三维场景进行了验证实验:数字模拟再现了结构较为复杂的坦克模型,可以准确表现出模型的各个深度上的精细结构;用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全息三维显示系统对茶壶模型进行了光学再现,再现图像很好地提供了深度和光泽等三维感知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 计算全息 全息显示 成像分辨率
原文传递
深度和波长补偿算法生成彩色计算全息图 被引量:3
6
作者 赵锴 黄应清 +1 位作者 蒋晓瑜 闫兴鹏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90-300,共11页
针对新查表法(N-LUT)在计算彩色三维场景全息图时,查找表占用的存储空间大且计算速度较慢的问题,提出了深度和波长补偿N-LUT算法(DWC-N-LUT)快速生成彩色三维场景的全息图。将组成三维场景的点云分割为具有特定深度的一系列二维图像,并... 针对新查表法(N-LUT)在计算彩色三维场景全息图时,查找表占用的存储空间大且计算速度较慢的问题,提出了深度和波长补偿N-LUT算法(DWC-N-LUT)快速生成彩色三维场景的全息图。将组成三维场景的点云分割为具有特定深度的一系列二维图像,并由提前存储的深度补偿因子计算某一深度二维图像红色(R)通道的基元条纹图(PFP),通过平移此PFP获取物光点R通道在全息面上的复振幅分布。利用波长补偿因子直接得到物光点绿色(G)通道和蓝色(B)通道的复振幅分布。用飞机模型和汽车模型进行的数字模拟实验表明:DWC-N-LUT法能够准确表现彩色三维场景的颜色和深度信息;物光点的复振幅引入随机相位可以有效降低再现像的相干噪声;DWC-N-LUT法与N-LUT法相比,查找表的存储空间减小了10倍以上,计算速度提高了约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 计算全息 全息显示 彩色显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