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信科集团共青团工作实践与探索
1
作者 马晨皓 《区域治理》 2024年第31期0166-0168,共3页
国有企业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国有企业青年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团青组织如何带领团员青年实现岗位建功,已成为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热点话题。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共青团工作 党建带团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筑牢连接底座 共赢数字价值 中国信科携最新产品与方案亮相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通信世界》 2021年第19期7-8,共2页
9月27日至29日,2021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本次展会以"创新点亮数字化未来"为主题,充分展示了信息通信领域新兴技术和应用创新成果,促进全球信息通信领域交流与合作。中国信科集团携最新产品及创... 9月27日至29日,2021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本次展会以"创新点亮数字化未来"为主题,充分展示了信息通信领域新兴技术和应用创新成果,促进全球信息通信领域交流与合作。中国信科集团携最新产品及创新方案参展,全面展示其在创新连接能力、赋能数字化社会的新动态、新成果、新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会议中心 信息通信领域 数字化社会 共赢 创新方案 通信展 新兴技术 创新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激光通信与测距一体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熹 邓磊 +7 位作者 陶坤宇 付森 杨奇 戴潇潇 曹哲玮 沈勤 刘陈 付松年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30,共8页
【目的】随着卫星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提高,空间激光通信与测距一体化技术也逐渐成熟。而伴随着深空探测、卫星导航等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大量的业务及应用需求对星间的通信容量和测距精度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综合考虑卫星荷载与功耗... 【目的】随着卫星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提高,空间激光通信与测距一体化技术也逐渐成熟。而伴随着深空探测、卫星导航等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大量的业务及应用需求对星间的通信容量和测距精度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综合考虑卫星荷载与功耗的前提下,如何在实现激光卫星高速通信的同时,完成测距并进一步提升测距精度,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方法】基于双向单程测距原理,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同时支持正交相移键控(QPSK)和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的相干通信与测距一体化系统,为进一步提升测距性能,又从提升时钟精度入手,通过使用差拍采样方法,使用鉴频与鉴相来获取发送时钟与接收时钟之间的频率差与相位差,以此来获取到更高的时钟精度,从而对测距值进行校正。【结果】该系统能稳定工作在接收光功率大于-48 dBm的环境,针对不同应用需求可设置不同的速率,QPSK模式下最高速率为5 Gbit/s,BPSK模式下速率分别为2.5 Gbit/s、1.25 Gbit/s和625 Mbit/s,系统测距精度理论上可达最小值53 ps,在正常通信时,使用Matlab与Vivado对测距数据进行计算处理,验证了系统测距精度小于0.1 ns。进一步采用差拍采样方法,仿真条件下,测距精度可提升至码元宽度的10^(-3)量级,达±0.36 cm。【结论】所提通信测距一体化系统能够在高速通信的同时实现高精度测距,对未来激光卫星的相关应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激光通信 激光测距 高精度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互联网星间激光通信的分析及建议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山枝 范志文 +1 位作者 金家德 曹云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卫星通信和地面移动通信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卫星互联网是当前产业发展的热点,也是未来6G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覆盖需要星间组网,但星间通信带宽需求与自由空间信道带来的不稳定性对空间承载网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星间通信及其传输链... 卫星通信和地面移动通信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卫星互联网是当前产业发展的热点,也是未来6G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覆盖需要星间组网,但星间通信带宽需求与自由空间信道带来的不稳定性对空间承载网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星间通信及其传输链路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基于星间激光的光传送网络(OTN)承载方案,以充分发挥地面光通信的成熟产业链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构建经济性、兼容性、扩展性强的星地一体化网络。最后展望了星间激光通信的技术演进方向,并提出了我国产业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互联网 星间激光通信 OTN 星地一体化网络 6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捎带的5G广域物联网信息传输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郭政 徐乐 +2 位作者 张海英 邹丰光 孟维晓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8,共14页
针对偏远地区低速率、时延非敏感业务的入网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捎带的广域物联网信息传输方法。利用移动载体为物联网设备提供无感接入支持,扩展了网络覆盖范围。在无基站信号覆盖区域,移动载体与传感器建立连接,获取传感器数据并... 针对偏远地区低速率、时延非敏感业务的入网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捎带的广域物联网信息传输方法。利用移动载体为物联网设备提供无感接入支持,扩展了网络覆盖范围。在无基站信号覆盖区域,移动载体与传感器建立连接,获取传感器数据并存储,具备5G接入条件时,将感知信息卸载实现信息入网。提出了一种基于代价函数的数据缓存策略,提高了信息捎带效率,分析了移动捎带方案的覆盖性能,并设计了一种基于远距离无线电(long range radio,LoRa)技术的硬件实现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移动捎带的广域物联网信息传输方法能够提高物联网信息捎带效率,并将5G网络的物联网覆盖范围扩大4.98倍,实地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移动捎带节点可以实现半径4 km的通信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业务分析 缓存策略 中继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的公司创始团队内幕交易研究--北京东土科技收购北京拓明科技的案例分析
6
作者 蔡伟 陈俊杰 《航空财会》 2022年第5期58-62,共5页
标的方创始团队对公司拥有信息优势,而且受《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的约束相对较小,那么其是否会利用信息优势进行精准减持并获得超额回报呢?通过分析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北京拓明科技有限公司的案例,研究... 标的方创始团队对公司拥有信息优势,而且受《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的约束相对较小,那么其是否会利用信息优势进行精准减持并获得超额回报呢?通过分析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北京拓明科技有限公司的案例,研究发现,标的公司创始团队在业绩“变脸”和商誉“暴雷”公告之前通过内幕信息择时减持股份,同时获得了不菲的超额回报。本文研究表明,在中国上市公司并购行为普遍存在的情况下,《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需要进一步将目标公司创始团队纳入统一监管,以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购重组 内幕信息 标的方创始团队 股份减持 超额回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数字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7
作者 苏金树 闪四清 +5 位作者 帅立国 汤鲲 隋秀峰 李艺农 宋丛溪 卢锡城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9,共12页
数字经济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方面。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的基础,也是产业数字化的驱动力量。本文采用问题导向、差距综合分析、定性定量相结合等方法,深入探究我国数字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任务和途径。本文对国际上主要经济体... 数字经济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方面。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的基础,也是产业数字化的驱动力量。本文采用问题导向、差距综合分析、定性定量相结合等方法,深入探究我国数字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任务和途径。本文对国际上主要经济体数字产业化的政策引领、技术发展、产业实践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我国数字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差距和短板,剖析影响数字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国情提出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和对策建议,包括构建中央与地方协同发展体系,驱动数字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强化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完善数字产业化创新生态,推动数字产业化各类创新主体协同发展;构建数字要素价值化技术框架,加快推进数据要素价值化进程;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构筑数字产业化人才创新高地;深度开展数字产业化国际合作,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共享数字时代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产业化 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 数据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M:支持6G密集部署和高速移动性场景的新型网络架构
8
作者 李国庆 王培博 +2 位作者 谌丽 胡博 陈山枝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6,共12页
5G超密集网络(ultra-dense network,UDN)的引入是为了提升吞吐量,特别是针对静态和低速场景,因此,无法同时满足高吞吐量和高移动速度的需求。对于未来需要同时支持高容量和高速移动的6G新场景,提出一种同心圆模型(homocentric sphere mo... 5G超密集网络(ultra-dense network,UDN)的引入是为了提升吞吐量,特别是针对静态和低速场景,因此,无法同时满足高吞吐量和高移动速度的需求。对于未来需要同时支持高容量和高速移动的6G新场景,提出一种同心圆模型(homocentric sphere model,HSM)的网络架构,采用控制面/用户面数据分离、多发送接收节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 TRP)协同传输的方法来处理密集部署网络中多普勒效应影响大和TRP频繁切换的问题,使得该模型成为密集部署网络下提升网络容量、应对高速移动的有效方法。数据结果证明,所提的HSM有效减小了密集组网高速移动场景下多普勒频移效应,同时能够提供更高的网络遍历频谱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密集组网 高速移动 6G 多普勒频移 发送接收节点切换 控制面/用户面数据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化相干技术研究进展
9
作者 胡山 李威 +4 位作者 潘映梅 曾韬 罗鸣 喻煌 郭浩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随着光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其应用场景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尤其在数据中心和宇航等领域,传统数字相干光通信接收方法的复杂度和功耗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模拟相干技术因其能在保持通信质量的同时降低复杂度和功... 随着光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其应用场景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尤其在数据中心和宇航等领域,传统数字相干光通信接收方法的复杂度和功耗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模拟相干技术因其能在保持通信质量的同时降低复杂度和功耗而备受关注。该技术通过使用模拟器件实现传统数字相干光通信接收端的部分或全部功能,从而简化了接收结构并降低了功耗。文章首先介绍了模拟相干技术的典型架构,展示了其主要组成部分;然后具体介绍了各个部分的原理、具体结构和实现方式,包括时钟与载波恢复、光域偏振解复用(偏振旋转补偿)和模拟自适应均衡;最后介绍了与模拟相干技术相近的其他简化相干技术,包括准相干接收技术、Kramers-Kronig(KK)接收技术和差分接收技术,分析了这些技术的原理,列出了目前主要的研究成果,并介绍了其各自的优缺点及应用场景。通过对模拟相干及其他简化相干技术的原理和研究现状的分析,比较了各种简化相干方式的优点和不足,阐述了简化相干技术未来应发展的方向,为未来简化相干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相干 简化相干 功耗 数据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系统安全防护研究综述 被引量:17
10
作者 高原 吕欣 +3 位作者 李阳 穆琳 韩晓露 鲍旭华 《信息安全研究》 2020年第1期14-24,共11页
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承载着大量国家基础数据、重要政务数据及公民个人信息,其安全防护问题直接影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和网络强国建设.从国家顶层战略层面梳理国外信息技术发达国家和组织的政策制度、保障措施、法律法规以及我国目前在... 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承载着大量国家基础数据、重要政务数据及公民个人信息,其安全防护问题直接影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和网络强国建设.从国家顶层战略层面梳理国外信息技术发达国家和组织的政策制度、保障措施、法律法规以及我国目前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系统安全防护层面所做的工作及研究现状.并结合当前面临的威胁和挑战,提出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系统安全协同防护顶层设计战略建议,该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系统安全防护工作奠定理论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系统安全 安全威胁 安全保障 安全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通信 SDH 系统用石英晶体振荡器的研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殊松 彭定敏 +1 位作者 傅邱云 黄龙波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83-85,共3页
介绍了压控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原理、设计特点和性能,针对光纤通信SDH系统上的时钟频率源的基本原理和SDH的网同步对网络单元时钟的要求,采用了适当频率温度曲线的谐振器、变容二极管移相器、高性能的放大电路、波形转换电路.振... 介绍了压控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原理、设计特点和性能,针对光纤通信SDH系统上的时钟频率源的基本原理和SDH的网同步对网络单元时钟的要求,采用了适当频率温度曲线的谐振器、变容二极管移相器、高性能的放大电路、波形转换电路.振荡器具有高的稳定度、良好的调谐范围和占空比.当环境温度在0~70℃范围内变化时,作为网络单元时钟的压控振荡器的频率漂移优于±10-6,秒稳优于2.5×1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器 光纤通信 SDH系统 石英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G移动通信关键技术趋势初探(特邀)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亮 余少华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51,共9页
文章根据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6G)的总愿景和不同维度子愿景,分类阐述了有可能实现这些美好愿景的关键技术趋势和挑战。文章从新晶体复合材料、超材料、非正交波形、高频毫米波和太赫兹生成等物理基础性技术,到无线新型互联网基础设施和... 文章根据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6G)的总愿景和不同维度子愿景,分类阐述了有可能实现这些美好愿景的关键技术趋势和挑战。文章从新晶体复合材料、超材料、非正交波形、高频毫米波和太赫兹生成等物理基础性技术,到无线新型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深海通信网络等网络基础性技术,再到人工智能使能、感知互联和人体通信等新兴应用技术,分门别类地介绍了6G时代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某些候选关键技术。文章引用了部分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的相关内容和研究成果,期望观点尽可能严谨合理,并引起业界对6G移动通信发展趋势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 基础材料 无线新型互联网基础设施 深海通信 触觉互联网 人体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低轨卫星通信的分析及我国的发展建议 被引量:94
13
作者 陈山枝 《电信科学》 2020年第6期1-13,共13页
首先简要回顾5G和低轨卫星通信的发展历程,并从需求、应用、技术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判断,指出低轨卫星通信在5G时代的定位是:与5G互补,而不是颠覆5G。进而在分析我国发展低轨卫星通信的应用需求、技术与产业基础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 首先简要回顾5G和低轨卫星通信的发展历程,并从需求、应用、技术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判断,指出低轨卫星通信在5G时代的定位是:与5G互补,而不是颠覆5G。进而在分析我国发展低轨卫星通信的应用需求、技术与产业基础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发展低轨卫星通信的建议:“与5G兼容,到6G融合”,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当前发展以5G技术为基础进行针对性修改和优化的低轨卫星通信系统,与5G兼容,最大程度复用5G技术,并利用5G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实现差异化竞争优势;第二阶段,到6G时,实现陆地移动通信和高中低轨卫星通信的有机融合。最后提出建议:两个争取和两个合作,即鼓励申请和争取频谱资源和轨道资源,推进国际合作与国内合作,加速产业成熟,实现商用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通信 卫星互联网 5G 6G 与5G兼容 到6G融合 规模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前景和网络演进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新全 余少华 《光通信研究》 2021年第2期1-6,共6页
近几十年来,在信息通信技术(ICT)快速进步的推动下,信息化对社会运行和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正在日益深化。文章基于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水平,对信息化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并提出数字孪生阶段之后将是数字智驱和数字超越阶... 近几十年来,在信息通信技术(ICT)快速进步的推动下,信息化对社会运行和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正在日益深化。文章基于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水平,对信息化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并提出数字孪生阶段之后将是数字智驱和数字超越阶段。随着信息化上升为未来网络演进的最主要驱动力,文章提出了网算协同、接入协同、光电协同和智能化4个网络演进特征,并强调了光通信在其中的关键作用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数字孪生 数字智驱 数字超越 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G移动通信发展趋势初探(特邀) 被引量:35
15
作者 陈亮 余少华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共8页
文章对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6G)的总愿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基础信息理论的突破是6G发展的源点,发展方向是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个性化需求服务。文章将网络主体从"人-网-物"3个维度拓展至"人-网-物-境"4... 文章对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6G)的总愿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基础信息理论的突破是6G发展的源点,发展方向是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个性化需求服务。文章将网络主体从"人-网-物"3个维度拓展至"人-网-物-境"4个维度,认为未来6G将会改变人类广义概念上的"环境",归纳了6G网络至少4个新形态:无人不互联、无处不互联、无时不互联和无事不互联。6G遵循以TRUST为原则的网络性能发展趋势,即向Tbit/s级以上带宽、超高可靠性、泛在连接、亚毫秒时延和包括太赫兹频谱、可见光通信以及当前正使用频谱在内的更广域频谱等方向演进,形成网络性能更高级发展阶段。最后,文章阐述了6G网络不同维度的各子愿景的需求和面临的挑战,后续将会对关键性技术逐步开展研究和修正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 人工智能 人-网-物-境 网络新形态 无人不互联 无处不互联 无时不互联 无事不互联 TRUST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通信七个技术墙及后续趋势初探 被引量:9
16
作者 余少华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24,共8页
网络通信技术(如网络带宽、芯片内的晶体管数量和软件代码数等)经过几十年的指数级增长之后,在未来二十年前后会碰到七大"技术墙",包括移动通信技术墙、IP数据通信技术墙、光纤通信技术墙、集成电路技术墙、软件复杂性技术墙... 网络通信技术(如网络带宽、芯片内的晶体管数量和软件代码数等)经过几十年的指数级增长之后,在未来二十年前后会碰到七大"技术墙",包括移动通信技术墙、IP数据通信技术墙、光纤通信技术墙、集成电路技术墙、软件复杂性技术墙、大数据处理技术墙和能耗技术墙。这七个"技术墙"相对独立、相互影响又自成体系。翻越每一个"墙"的难度巨大,而同时翻越七个墙的难度就更可想而知。由此引发我们做出战略性和全局性思考,除按原来的方式继续发展(趋缓、改变增长方式或用新模式新理论新方法)外,是否还有另外的路径可走,而不用翻每一道墙。从未来发展看,这一路径可能是网络通信的人工智能化,其会逐渐逐步地发展几十年,从低级、中级、高级到超级,作为一种可能的选项用以弥补"带宽等无法达到指数级增长"之不足。文章最后简述了人工智能(AI)对网络通信产生的影响,并对网络智能体趋势做了初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墙 IP数据通信技术墙 光纤通信技术墙 集成电路技术墙 软件复杂性技术墙 大数据处理技术墙 能耗技术墙 网络智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光电子“微电子化”技术进展和发展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新全 肖希 余少华 《光通信研究》 2023年第6期1-10,共10页
微电子技术使电子器件从分立走向集成,带来成本、可靠性、功耗和体积等方面长达几十年的指数级改善,是电子信息技术能够得到广泛应用的关键。当前,电子信息技术正遭遇带宽和能耗等瓶颈制约,摩尔定律步履维艰。光子作为另一种主要的信息... 微电子技术使电子器件从分立走向集成,带来成本、可靠性、功耗和体积等方面长达几十年的指数级改善,是电子信息技术能够得到广泛应用的关键。当前,电子信息技术正遭遇带宽和能耗等瓶颈制约,摩尔定律步履维艰。光子作为另一种主要的信息载子,具有高带宽、高速率、低功耗和高并行等特性,信息技术的继续进步必须更为倚重光子。但是,光子器件的成本、可靠性和规模生产性等方面严重落后于电子器件。因此,基于电子器件发展的历史经验,我们提出光电子“微电子化”,强调光电子以“集成”为发展轨道,以“光电融合”为发展方向。以集成为发展轨道,是强调光电子需借鉴微电子的经验,以适应现代信息系统对器件的要求。光电子的集成化发展有3个主要特征:一是芯片平台硅基化,二是集成规模稳步提升,三是生产模式向fabless演进。以光电融合为发展方向,是强调光电子需与微电子相互结合,通过两者的器件一体化、功能融合化来共同解决信息技术目前面临的带宽、速率和功耗等挑战,以适应数字孪生和元宇宙等应用的要求。光电融合主要有芯片和系统两个层面,涉及到单片光电集成、光电共封装(CPO)、混合光电集成、设备解汇聚和光电混合计算等。光电子“微电子化”不仅是一种技术发展指引,还将对信息光电子产业形成重要影响。文章从市场、竞争、企业和产品等角度进行了开放式思考,指出其可能引发产业重塑。信息光电子发展的“微电子化”是信息技术继续前进的客观要求。一方面,光子正由传输技术泛化为信息通信技术(ICT)全域的泛在连接技术,宏尺度上从地面进入海洋和太空,微尺度上从架间、板间进入板内、封装内和片内。另一方面,光子将由带宽提供技术泛化为ICT全域的硬件基础技术,从传输和连接进入计算、处理和路由等复杂功能域。光电子的“微电子化”将使光子不仅有潜力而且有能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支撑信息技术的继续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光子 光电子 微电子化 硅光子 光电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中国指标体系研究初探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亮 余少华 何炜 《光通信研究》 2022年第4期1-6,11,共7页
文章对数字中国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在党中央提出的“五位一体”概念基础上,从宏观目标、策略量化和度量测度3个层面,梳理了数字中国指标体系的构建逻辑,提出了数字中国的五大核心指标、九大主要指标和五个分项指标体系。同时,利用多种类... 文章对数字中国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在党中央提出的“五位一体”概念基础上,从宏观目标、策略量化和度量测度3个层面,梳理了数字中国指标体系的构建逻辑,提出了数字中国的五大核心指标、九大主要指标和五个分项指标体系。同时,利用多种类型功效函数、加权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数字中国指标体系的基础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加权计算和数据统计分析,并对未来数字中国建设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中国 指标体系 五位一体 功效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通信系统与网络技术多波段大容量光传输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旭 罗鸣 +1 位作者 杨超 贺志学 《光通信研究》 2022年第5期1-6,共6页
基于多波段的光传输系统被认为是有效提升光通信传输容量的方法之一,在C和L波段的基础上,利用其他波段进行传输可以充分挖掘现有光纤网络的传输潜力,解决大容量通信网络的瓶颈问题,其关键技术及系统的实现有利于推动相关技术的产业化进... 基于多波段的光传输系统被认为是有效提升光通信传输容量的方法之一,在C和L波段的基础上,利用其他波段进行传输可以充分挖掘现有光纤网络的传输潜力,解决大容量通信网络的瓶颈问题,其关键技术及系统的实现有利于推动相关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具有广阔的经济效益。文章对当前全波段光传输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重点对S、C和L波段的性能差异进行了实验分析研究,采用C和L波段常规器件,使用偏振复用16进制正交幅度调制(PDM-16QAM)格式完成了波长范围覆盖S、C和L,容量可达到122.4 Tbit/s的40 km光传输系统实验。验证了G.652.D光纤的多波段传输能力,为进一步研究多波段光传输技术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波段 单模光纤 光纤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G时代科技期刊发展初探
20
作者 王熹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104-107,共4页
6G时代,通信方式的进一步更迭将导致社会再次深刻变革,科技期刊的发展势必将迎来新的挑战,也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新技术、新应用、新场景和新业态,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打造面向6G时代的科技期刊,如何在新时期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 6G时代,通信方式的进一步更迭将导致社会再次深刻变革,科技期刊的发展势必将迎来新的挑战,也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新技术、新应用、新场景和新业态,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打造面向6G时代的科技期刊,如何在新时期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推动学科发展,值得探讨。文章认为,6G将进一步促进社会发展,改变人类的各种行为,将从多方面带来各类新范式,出版体制将更加开放,出版组织或出版者将虚实结合,专业要求程度会更高,也将迎来虚拟媒体、智媒体和泛媒体时代,在虚拟镜像技术的发展及支撑下,出版形式将会由物变为体,连接与资源将在科技出版中扮演重要角色,依靠AI更先进的存储算法对海量大数据的串并处理,科学技术和信息的传播将更加开放、自由、无边界。科技期刊的发展也将突破各种壁垒,延伸出更多积极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 科技期刊 虚拟媒体 出版体 连接 虚拟镜像 AI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