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谷物进口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戴鹏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6-33,共8页
在粮食生产"九年增"的背景下,2012年中国谷物进口大量增加,再次引发国内外学者对中国谷物进口的广泛关注。在定量判断各因素对谷物进口影响的基础上,发现:(1)经济增长、人口增加、产量下降、国际粮食价格下跌都会不同程度地... 在粮食生产"九年增"的背景下,2012年中国谷物进口大量增加,再次引发国内外学者对中国谷物进口的广泛关注。在定量判断各因素对谷物进口影响的基础上,发现:(1)经济增长、人口增加、产量下降、国际粮食价格下跌都会不同程度地增加中国谷物进口;(2)中国目前实施的最低收购价等政策显著地有助于谷物进口;(3)我们所担忧的贸易自由化并未使中国谷物进口大量增加,反而使中国谷物进口量较往年显著减少,但自2004年开始,在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的背景下,贸易自由化显著地有助于谷物进口。因此,为缓解中国未来谷物进口压力,应继续重视和发展粮食生产,同时,应对目前的最低收购价等粮食生产支持政策进行改革,积极探寻新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 进口 需求 最低收购价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中的农业补贴政策调整:国际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14
2
作者 朱满德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23-32,共10页
尽可能地减少对农产品市场的干预和扭曲是当今国际农业补贴政策改革的基本取向。通过对美欧等发达国家改革前后农业补贴政策结构的比较分析,认为尽管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由价格支持向直接补贴转型,但价格支持始终是补贴支持农业的基础性措... 尽可能地减少对农产品市场的干预和扭曲是当今国际农业补贴政策改革的基本取向。通过对美欧等发达国家改革前后农业补贴政策结构的比较分析,认为尽管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由价格支持向直接补贴转型,但价格支持始终是补贴支持农业的基础性措施,尤其是对重点敏感产品始终予以巨额的价格支持;与价格、产量、种植面积(动物数量)、投入品使用以及农户经营收入等挂钩的直接补贴逐渐发展成农业补贴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补贴 价格支持 直接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高鸣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6-68,共3页
使用2009~2010年数据计算l『我国各省区农业碳排放总量,运用脱钩指数模型,分析了我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状况,并将其划分为6种发展模式,以期找准我国各省区农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并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条件... 使用2009~2010年数据计算l『我国各省区农业碳排放总量,运用脱钩指数模型,分析了我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状况,并将其划分为6种发展模式,以期找准我国各省区农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并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条件和比较优势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型农业 低碳农业 农业经济 农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研究——以新疆为例 被引量:31
4
作者 王淑娟 王笳旭 李豫新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2-80,共9页
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新疆区域经济差距突出表现在北疆和南疆内部差距过大,这成为制约新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引入新古典增长模型对比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新疆区域经济差距... 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新疆区域经济差距突出表现在北疆和南疆内部差距过大,这成为制约新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引入新古典增长模型对比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新疆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考虑劳动力流动因素后的模型显著性较不考虑劳动力流动因素的模型显著性得到明显提升,劳动力流动抑制了新疆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趋势,但是新疆劳动力流动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差异,对经济较发达的北疆地区差距缩小有正向效应,而对经济欠发达的南疆地区差距缩小有负向效应。对此,协调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应重视劳动力流动的作用,破除限制劳动力流动的障碍,注重对不同区域流动劳动力人口实施差别性治理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区域经济差距 条件收敛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与实践进展综述 被引量:105
5
作者 陈秋红 于法稳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7-116,共10页
在快速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村逐渐边缘化和空心化的现实以及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国范围的迅速推进对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研究提出了迫切要求。但相关研究整体上还处于碎片化、零散化的初级阶段,其主要不足包括:相关成果还不多,理论性和分析... 在快速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村逐渐边缘化和空心化的现实以及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国范围的迅速推进对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研究提出了迫切要求。但相关研究整体上还处于碎片化、零散化的初级阶段,其主要不足包括:相关成果还不多,理论性和分析深度亟待加强;多为政策宣讲和文件解读,学术性不足;以描述性分析为主,探索性分析和对典型经验的比较分析少;研究视角和主体立场还比较单一,缺乏从综合视角和多元化主体视角的分析。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分析深度亟待加强。围绕上述问题,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乡村建设 案例研究 理论分析 政策探索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pula模型的棉花收入保险费率测算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晁娜娜 杨汭华 罗少凡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2-99,共8页
推行棉花收入保险有助于维护我国棉花产业的稳定发展。本文以新疆棉花为研究对象,设定棉花期货市场为有效市场,采用棉花单产及11月棉花期货合约价格,测算了棉花单位面积产量风险及价格风险,运用Clayton Copula模型模拟了两变量的联合风... 推行棉花收入保险有助于维护我国棉花产业的稳定发展。本文以新疆棉花为研究对象,设定棉花期货市场为有效市场,采用棉花单产及11月棉花期货合约价格,测算了棉花单位面积产量风险及价格风险,运用Clayton Copula模型模拟了两变量的联合风险分布,测算了4种不同保障收入及其不同保障水平下的收入保险费率。研究发现:模拟的每亩棉花期望收入具有合理性,在棉花总成本75%的保障水平以下试行收入保险具有可行性,测算结果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棉花 棉花期货价格 收入保险 COPULA函数 费率测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进展与关键问题 被引量:16
7
作者 朱满德 程国强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2-47,共6页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乌拉圭回合《农业协定》第20条规定,WTO于2000年初开始了新一轮农业谈判,2001年多哈回合启动后,授权成为《多哈发展议程》的核心议题之一。按照多哈部长会议的最初设想,农业谈判作为全球多边贸易一揽子谈判...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乌拉圭回合《农业协定》第20条规定,WTO于2000年初开始了新一轮农业谈判,2001年多哈回合启动后,授权成为《多哈发展议程》的核心议题之一。按照多哈部长会议的最初设想,农业谈判作为全球多边贸易一揽子谈判的组成部分,应在2005年1月1日前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轮农业谈判 多哈回合 《农业协定》 世界贸易组织 多哈发展议程 乌拉圭回合 2001年 第20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田秀娟 许施智 王宾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51,共8页
本文结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4年的调查样本,运用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对县域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选择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研究发现,民间金融在县域中小企业的融资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发展具有内生性和合理性,金融监管当局应该正视民... 本文结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4年的调查样本,运用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对县域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选择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研究发现,民间金融在县域中小企业的融资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发展具有内生性和合理性,金融监管当局应该正视民间金融的存在,尽快制定法律法规,正确引导民间金融规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中小企业 融资渠道 民间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5
9
作者 王笳旭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9-115,128,共7页
老龄化趋势加重和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过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两大困境。运用省际动态面板数据和两步差分广义矩估计研究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城、乡人... 老龄化趋势加重和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过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两大困境。运用省际动态面板数据和两步差分广义矩估计研究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城、乡人口老龄化分别对城、乡居民消费率有正向影响,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程度高于城市,农村人口老龄化是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关键。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是收入差距和消费惯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城镇化对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有积极影响。因此,重视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体制,进而解除农村老年人口消费的后顾之忧才能有效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城市居民消费 农村居民消费 城乡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确把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方法论 被引量:14
10
作者 叶兴庆 《中国发展观察》 2015年第2期11-13,共3页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出台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健全农村产权保护法律制度,抓紧研究起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条例。这是新世纪以来聚焦"三农"...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出台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健全农村产权保护法律制度,抓紧研究起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条例。这是新世纪以来聚焦"三农"工作的12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最全面系统的部署。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突出强调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其深刻寓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改革 中央一号文件 组织条例 有效实现形式 农民集体所有 全面深化改革 建设用地 流转交易 股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成本信息、反倾销威胁与最优出口贸易政策 被引量:2
11
作者 江东坡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51,64,共16页
本文运用两时期信号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对称成本信息对出口贸易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优出口贸易政策是出口补贴还是出口税,取决于模型中的成本、政治压力和事先信念参数。在大部分情况下,最优出口补贴水平相对较低。这意味着,反倾销... 本文运用两时期信号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对称成本信息对出口贸易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优出口贸易政策是出口补贴还是出口税,取决于模型中的成本、政治压力和事先信念参数。在大部分情况下,最优出口补贴水平相对较低。这意味着,反倾销和出口补贴是相互联系的,反倾销威胁会导致出口补贴的出现。为了传递真实成本信息,争取有利的出口贸易政策,低成本企业将产量提高到利润最大化水平以上。这说明最优出口贸易政策的确能起到揭示真实成本信息,从而限制高成本企业倾销行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信息 反倾销 战略性出口贸易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阳 王宾 《中国发展观察》 2006年第10期7-9,共3页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 农村经济社会 县乡 农村综合改革 农民负担 改革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个主要问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明文 《中国热带农业》 2016年第3期4-6,共3页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做出"大力发展热作农业"的决定。当前我国热作农业还存在的诸多矛盾和现实难题,表现在结构方面,主要在供给侧,迫切需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现代热作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及经营体系。
关键词 热作 供给侧 结构性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金融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问题探讨
14
作者 朱冰 《当代经济》 2007年第10S期116-118,共3页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资源的永续利用,金融也是一种资源,相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金融资源而言,农村金融资源的供给明显不足,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在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对合理开发和利用农村...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资源的永续利用,金融也是一种资源,相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金融资源而言,农村金融资源的供给明显不足,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在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对合理开发和利用农村金融资源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资源 农村金融 农村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空间收敛与分异——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与空间计量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25
15
作者 高鸣 宋洪远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2-148,185,共8页
使用1999—2010年的面板数据,计算了中国各省区的农业碳排放量,使用ML指数、空间Morans’I指数和三种收敛性模型深入分析了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和空间聚集与收敛等问题。研究发现:第一,1999—2010年间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ML... 使用1999—2010年的面板数据,计算了中国各省区的农业碳排放量,使用ML指数、空间Morans’I指数和三种收敛性模型深入分析了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和空间聚集与收敛等问题。研究发现:第一,1999—2010年间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ML值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存在区域间绩效发展状况不均衡的问题,例如东部绩效最高而中部最低。第二,在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中,起到最主要贡献作用的是技术进步,而效率变化的贡献度非常小,意味着技术进步可以提高农业碳排放绩效值。第三,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ML指数值存在空间自相关关系(即空间聚集效应),而2000年以后这种空间自相关关系程度越来越弱。第四,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存在"俱乐部收敛"效应,表明各省区的农业碳排放绩效存在收敛性和趋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绩效变化 空间聚集 空间Morans’I指数
原文传递
贸易开放、经济增长、人力资本与碳排放绩效——来自中国农业的证据 被引量:50
16
作者 高鸣 陈秋红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1-110,共10页
利用2000—2011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DEA方法中最新技术EBM模型计算了中国4个区域30个省份的农业碳排放绩效,并通过建立静态Xttobit模型和动态Diff-GMM模型,估计了农业贸易开放、人力资本、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关... 利用2000—2011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DEA方法中最新技术EBM模型计算了中国4个区域30个省份的农业碳排放绩效,并通过建立静态Xttobit模型和动态Diff-GMM模型,估计了农业贸易开放、人力资本、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各省份的农业碳排放绩效在这12年间都有所提高,但增速较为缓慢;农业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农产品进口依存度与农业碳排放绩效呈正相关关系;中国农业贸易开放度与农业碳排放绩效之间的关系满足"资源禀赋假说",即劳动密集型地区以生产清洁型产品为主,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改善有阻碍作用;农业经济增长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具有时滞,需要从动态的角度考虑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本质量和数量的提高都对农业碳排放绩效有着积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贸易开放 农业经济增长 农业碳排放绩效 EBM模型
原文传递
贸易壁垒变动对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基于边境效应的测算及分解 被引量:31
17
作者 宫同瑶 辛贤 潘文卿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4-74,共11页
本文通过构建一般均衡模型从边境效应的角度检验了贸易壁垒对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影响的程度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0~2007年,贸易壁垒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下降了49.6%,贸易壁垒下降带来的进口贸易的增长高于出口贸易的增长。除... 本文通过构建一般均衡模型从边境效应的角度检验了贸易壁垒对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影响的程度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0~2007年,贸易壁垒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下降了49.6%,贸易壁垒下降带来的进口贸易的增长高于出口贸易的增长。除西北地区外,中国其他七个地区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中贸易壁垒的影响呈下降的趋势;贸易壁垒的下降使得沿海地区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总额及出口贸易的增长超过内陆地区;东北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对东盟农产品进口贸易的增长快于国内其他地区。本文的模拟方案表明:农产品生产和需求的变动增加了贸易壁垒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而贸易成本的下降显著降低了贸易壁垒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农产品贸易 贸易壁垒 边境效应
原文传递
中国畜产食品出口波动的实证分析——基于需求、结构与竞争力的三维视角 被引量:21
18
作者 夏晓平 隋艳颖 李秉龙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7-85,共9页
本文在对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的演变历程和应用现状做出评述的基础上,对其存在指标设定不对称和指标含义不明确的不足进行了修正;然后基于修正的CMS模型从需求、结构和竞争力三个维度对1992~2008年中国畜产食品出口贸易的波动效应及... 本文在对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的演变历程和应用现状做出评述的基础上,对其存在指标设定不对称和指标含义不明确的不足进行了修正;然后基于修正的CMS模型从需求、结构和竞争力三个维度对1992~2008年中国畜产食品出口贸易的波动效应及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贸易发展的不同阶段,需求、结构和竞争力对中国畜产食品出口波动的作用程度不尽相同。其中,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是主导中国畜产食品出口波动的主要原因,而畜产食品出口市场高度集中、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以及出口竞争力下降是制约中国畜产食品出口稳定增长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产食品 出口波动 修正的 CMS模型
原文传递
生产率视角下的中国粮食经济增长要素分析 被引量:27
19
作者 高鸣 宋洪远 《中国人口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9-69,127,共11页
文章依据1978-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各省的粮食经济增长进行要素分析。结果发现,在粮食经济增长过程中,实物要素投入发挥着重要作用,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是主要动力,尤其是2000年以后,技术进步正逐步替代人力资本要素和实物... 文章依据1978-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各省的粮食经济增长进行要素分析。结果发现,在粮食经济增长过程中,实物要素投入发挥着重要作用,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是主要动力,尤其是2000年以后,技术进步正逐步替代人力资本要素和实物要素的投入以实现粮食经济发展的有效性;人力资本累积值的差异是导致粮食经济增长累积值差异的重要因素。中国粮食生产过程中的人力资本水平不高,制约粮食经济增长;中国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平衡区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差异较大。因此,文章建议改变以资本替代劳动的粮食生产模式,推动粮食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进步,提高人力资本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人力资本 要素驱动 粮食经济增长 ML指数
原文传递
风险规避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基于吉鲁陕湘4省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5
20
作者 孙小龙 郭沛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5-44,共10页
研究目的:从风险规避的角度研究其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吉林、山东、陕西和湖南4省559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风险规避显著影响农户农地转出的可能性和农地转出的规模,但并不显著影响农户农地... 研究目的:从风险规避的角度研究其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吉林、山东、陕西和湖南4省559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风险规避显著影响农户农地转出的可能性和农地转出的规模,但并不显著影响农户农地转入的可能性和农地转入的规模。(2)户主的性别、年龄、非农就业经历及村级流转管制等也是影响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应通过做细做实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强对流转的规范管制、推动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来促进农地使用权有序流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风险规避 农地流转 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