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葎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在动物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悦尚 于美俊 +4 位作者 陈宇 孙美英 董珊 王慧 韩成全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1,共8页
葎草属于传统中药材,在我国广泛分布,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良好的饲用价值。在我国优质牧草相对短缺及畜牧业全面禁用抗生素的时代背景下,葎草的价值愈发突出。野生葎草长势强且危害农作物的生长,故常被视杂草去除,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葎草属于传统中药材,在我国广泛分布,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良好的饲用价值。在我国优质牧草相对短缺及畜牧业全面禁用抗生素的时代背景下,葎草的价值愈发突出。野生葎草长势强且危害农作物的生长,故常被视杂草去除,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将葎草逐步应用到畜牧业疾病防控和治疗中,其饲用价值被逐步挖掘。本文综述了葎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功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回顾和阐述了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情况,旨在为今后葎草作为非常规饲料资源及纯天然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及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葎草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动物生产 饲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六省市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50
2
作者 邹世颖 何倩妮 +6 位作者 刘蕾 彭小薇 杨宏军 陈荣贵 王岩 吴清民 吕艳丽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7-48,共2页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又称坏死性鼻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上呼吸道及气管黏膜发炎、呼吸困难、流鼻汁等,还可以引起生殖道感染、结膜炎、脑膜炎、流产、乳房炎等多...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又称坏死性鼻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上呼吸道及气管黏膜发炎、呼吸困难、流鼻汁等,还可以引起生殖道感染、结膜炎、脑膜炎、流产、乳房炎等多种病症[1]。该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B类动物传染病,危害性在于病毒侵入牛体后,可潜伏于一定部位,导致持续性感染,并引起免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流行病学分析 中国北方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接触性传染病 生殖道感染 动物传染病 持续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犬猫弓形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3
3
作者 崔丽丽 于咏兰 +3 位作者 刘帅 王贝贝 张兆霞 汪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10,共4页
为初步调查北京地区犬猫弓形虫感染的流病学特征,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采集的家养犬猫、流浪猫血清样本。其中,家养犬血清样本1 876份,家养猫血清样本561份,检测发现,家养犬动物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24... 为初步调查北京地区犬猫弓形虫感染的流病学特征,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采集的家养犬猫、流浪猫血清样本。其中,家养犬血清样本1 876份,家养猫血清样本561份,检测发现,家养犬动物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24.9%;家养猫弓形虫IgG阳性率21.2%;同时检测流浪猫样本201份,阳性率30.3%。家养犬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率不同季节间差异显著(P<0.05),夏季最高,为30.0%,家养猫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率不同季节间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性别犬猫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年龄增长,犬猫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均有明显增长。对25例弓形虫抗体阳性家养犬病例和37例弓形虫抗体阳性家养猫病例进行了回访调查,结果发现,该62例动物主人的弓形虫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酶联免疫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北方六省市牛新孢子虫病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21
4
作者 邹世颖 何倩妮 +6 位作者 王小蕾 蒋楠 杨宏军 陈荣贵 王岩 吴清民 吕艳丽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4-55,共2页
新孢子虫病是由犬新孢子虫(N.caninum)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可引起孕畜流产、死胎、新生儿运动神经障碍,对奶牛危害极其严重。
关键词 新孢子虫病 血清学调查 奶牛 北方 犬新孢子虫 运动神经 原虫病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最新研究进展——病原学、防控及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田文骏 郑成 王晓佳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20年第5期425-430,共6页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erpes simplex virus 1,HSV-1)感染可引起广泛的临床症状,包括口腔感染造成的组织损伤,以及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造成的脑炎。HSV-1的研究每年都有突破性进展,其病原学、感染引致慢性炎症、抗病毒制剂,以及作为微...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erpes simplex virus 1,HSV-1)感染可引起广泛的临床症状,包括口腔感染造成的组织损伤,以及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造成的脑炎。HSV-1的研究每年都有突破性进展,其病原学、感染引致慢性炎症、抗病毒制剂,以及作为微生物工具用于治疗肿瘤的研究,引起了业界同行的广泛兴趣。本文对HSV-1近几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了解该病毒致病机理及应用价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 炎症 抗病毒治疗 溶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樱桃谷北京鸭短喙和侏儒综合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宁康 王丹 +3 位作者 王府民 刘宁 张冰 张大丙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10,13,I0001,共6页
2014年1月至今,我国部分地区所饲养的樱桃谷北京鸭商品肉鸭发生了一种疾病。为诊断该病,从1个38日龄感染鸭群选典型病例和外观正常者各9只,对其体重、喙和舌头进行了测量和分析,随后进行了分子检测和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典型病例的... 2014年1月至今,我国部分地区所饲养的樱桃谷北京鸭商品肉鸭发生了一种疾病。为诊断该病,从1个38日龄感染鸭群选典型病例和外观正常者各9只,对其体重、喙和舌头进行了测量和分析,随后进行了分子检测和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典型病例的体重(1.40±0.51 kg)和喙长(4.00±0.26 cm)与外观正常者(2.87±0.51 kg和5.74±0.58 cm)存在显著差异,提示该病具有半番鸭短喙和侏儒综合征(Short beak and dwarfism syndrome,SBDS)的特征,即喙短、舌头伸出、生长发育严重受阻。用水禽细小病毒的PCR进行检测的结果显示,从37日龄病例采集的36份组织样品均为小鹅瘟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阳性。用VP1和VP3序列进行进化分析的结果均显示,樱桃谷北京鸭源毒株与导致半番鸭SBDS的毒株聚为一个分支,二者属GPV的同一类变异株。用GPV阳性样品感染2日龄北京鸭,可复制出与自然病例相似的短喙症状。结果表明,GPV变异株与樱桃谷北京鸭SBDS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谷北京鸭 短喙和侏儒综合征 鹅细小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布氏杆菌病 被引量:26
7
作者 高晓磊 吴清民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1-64,共4页
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又称“波浪热”、“马耳他热”或“地中海:热”,是由布氏杆菌(Brucella)引起的一种以流产和发热为特征的人兽共患的慢性细菌性传染病,该病属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的分布,严重威胁... 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又称“波浪热”、“马耳他热”或“地中海:热”,是由布氏杆菌(Brucella)引起的一种以流产和发热为特征的人兽共患的慢性细菌性传染病,该病属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的分布,严重威胁着人和多种动物的生命健康。本文主要就人类布氏杆菌病的流行、临床表现、预防及治疗等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传染病 布氏杆菌病 自然疫源性 人兽共患 临床表现 地中海 马耳他 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球菌产enterocin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3
8
作者 崔德凤 聂晓华 +4 位作者 周波 李焕荣 阮文科 张永红 汪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1-23,共3页
肠球菌属(Enterococci)是乳酸菌中对营养要求不高、兼性厌氧、容易培养、分布广泛的一类革兰阳性球菌。肠球菌广泛应用于乳制品加工、蔬菜及肉制品的发酵工艺中。肠球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除产生乳酸、乙酸等有机酸外,还能产生多种具有... 肠球菌属(Enterococci)是乳酸菌中对营养要求不高、兼性厌氧、容易培养、分布广泛的一类革兰阳性球菌。肠球菌广泛应用于乳制品加工、蔬菜及肉制品的发酵工艺中。肠球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除产生乳酸、乙酸等有机酸外,还能产生多种具有抑菌或杀菌活性的细菌素在抑制多种动物源病原微生物和食物病原菌、腐败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 N基因 检测 乳制品加工 病原微生物 营养要求 兼性厌氧 发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基因3型鸭甲肝病毒鸡胚化弱毒株的培育 被引量:3
9
作者 谢小雨 袁媛 +1 位作者 王府民 张大丙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33,共3页
为研发基因3型鸭甲肝病毒(Duckhepatitis virustype3,DHAV-3)的弱毒活疫苗,用SPF鸡胚对DHAV-3Y株进行了连续传代致弱,由此获得第80代鸡胚适应毒。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第80代毒株对1日龄雏鸭已无致病性。免疫攻毒保护试验显示,雏鸭在1日... 为研发基因3型鸭甲肝病毒(Duckhepatitis virustype3,DHAV-3)的弱毒活疫苗,用SPF鸡胚对DHAV-3Y株进行了连续传代致弱,由此获得第80代鸡胚适应毒。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第80代毒株对1日龄雏鸭已无致病性。免疫攻毒保护试验显示,雏鸭在1日龄时经肌肉注射途径免疫第80代鸡胚适应毒,能有效抵抗7日龄时的强毒感染,保护指数为100%。表明第80代鸡胚适应毒是一株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鸡胚化弱毒疫苗候选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病毒性肝炎 鸭甲肝病毒 鸡胚化弱毒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瘟强毒与疫苗毒的囊膜糖蛋白序列比较 被引量:10
10
作者 姜甜甜 张大丙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7,共5页
2011年,2个免疫过鸭瘟疫苗的樱桃谷北京鸭种鸭群发生鸭瘟。为了解该病发生是否与鸭瘟病毒(Anatid herpes-virus 1,AnHV1)变异有关,从发病场采集4份病死鸭的肝脏样品,用PCR检测和病毒分离进行了鉴定,并经UL2测序和序列分析确定1株AnHV1... 2011年,2个免疫过鸭瘟疫苗的樱桃谷北京鸭种鸭群发生鸭瘟。为了解该病发生是否与鸭瘟病毒(Anatid herpes-virus 1,AnHV1)变异有关,从发病场采集4份病死鸭的肝脏样品,用PCR检测和病毒分离进行了鉴定,并经UL2测序和序列分析确定1株AnHV1分离株(W1)具有强毒株的分子特征。在此基础上,测定并比较了W1株和3株AnHV1弱毒疫苗的囊膜糖蛋白序列。结果显示,分离株W1株与3株弱毒疫苗株之间gB、gC、gD、gG、gH、gM、gN和gL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gE、gI和gK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结果表明,相对于我国养鸭生产中常用的弱毒疫苗株,分离株W1株的囊膜糖蛋白序列未发生明显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瘟 鸭瘟病毒 囊膜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鸭源鹅出血性多瘤病毒的分子检测 被引量:7
11
作者 姜甜甜 张大丙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6,共4页
鹅出血性多瘤病毒(Goose hemorrhagic polyomavirus,GHPyV)是鹅出血性肾炎肠炎的致病病原,迄今为止,国际上已从鹅、番鸭和半番鸭中检测到GHPyV。为了解北京鸭是否存在GHPyV的感染,本研究从北京、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的北京鸭种鸭场采... 鹅出血性多瘤病毒(Goose hemorrhagic polyomavirus,GHPyV)是鹅出血性肾炎肠炎的致病病原,迄今为止,国际上已从鹅、番鸭和半番鸭中检测到GHPyV。为了解北京鸭是否存在GHPyV的感染,本研究从北京、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的北京鸭种鸭场采集肝脾组织样品68份,并用GHPyV特异性PCR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从5份肝脾组织样品中检出GHPyV的VP1基因。选一株北京鸭源GHPyV(106株)测定了基因组序列。测序结果显示,北京鸭源GHPyV基因组长度为5 254bp,相对于德国鹅源GHPyV毒株Germany 2001,106株基因组在其编码区共有10个碱基位发生突变,但只有2个碱基位的突变引起氨基酸的置换;此外,106株基因组的非编码区存在2个核苷酸的缺失。对不同水禽来源的GHPyV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的结果表明,GHPyV的基因组序列具有高度保守性。由于GHPyV可感染鹅、番鸭、半番鸭和北京鸭,表明该病毒具有较广泛的宿主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出血性肾炎肠炎 鹅出血性多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疫里默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名行 张大丙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60,共2页
鸭疫里默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感染是危害肉鸭养殖业的主要细菌性疾病,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为特征性病变。其病原为RA,由Riemer等于1904年首次从病鹅中分离到[1-2]。1982年,郭玉璞等确定我国存在该病的发生... 鸭疫里默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感染是危害肉鸭养殖业的主要细菌性疾病,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为特征性病变。其病原为RA,由Riemer等于1904年首次从病鹅中分离到[1-2]。1982年,郭玉璞等确定我国存在该病的发生和流行[3]。RA为革兰阴性、不运动且不形成芽孢的杆菌,分类上属黄杆菌科里默菌属[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性心包炎 Riemerella 郭玉璞 黄杆菌 肉鸭养殖 气囊炎 特征性病变 肝周炎 细菌性疾病 血清型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低毒力鸭考诺尼亚菌的分离与鉴定
13
作者 李占鸿 尹金花 +6 位作者 Mohammad Zahra 韩相敏 李爽 白如念 刘光明 杨秀环 苏敬良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13,共4页
鸭考诺尼亚菌为革兰阴性、无鞭毛、不运动的杆菌,能引起鸭和鹅等呼吸道感染和渗出性败血症。本研究首次在国内鸭群中1株鸭考诺尼亚菌,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分离株与已发表的考诺尼亚菌属其他菌株16SrRNA和rpoB基因序列的同源范围分别... 鸭考诺尼亚菌为革兰阴性、无鞭毛、不运动的杆菌,能引起鸭和鹅等呼吸道感染和渗出性败血症。本研究首次在国内鸭群中1株鸭考诺尼亚菌,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分离株与已发表的考诺尼亚菌属其他菌株16SrRNA和rpoB基因序列的同源范围分别为99.8%和98%。动物回归试验表明,该分离株对雏鸭无明显的致病作用,但对鸭胚具有致死作用,鸭胚的半数致死量(ELD,。)为5.24×10。CFU/0.1mL。药敏试验结果发现,在所选的17种抗生素中,该分离株对多粘菌素B、克林霉素和卡那霉素耐药,对其余抗生素都高度敏感或中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考诺尼亚菌 分离鉴定 耐药性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