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水虻幼虫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1
作者 姜强 曲扬华 +1 位作者 孙玉丽 吕增鹏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03-1515,共13页
黑水虻幼虫具有繁殖快、适应性强、生物转化效率高等生物学特性,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及几丁质、抗菌肽等活性物质,是一种优质饲用资源型昆虫,在替代豆粕等蛋白质饲料原料上有着巨大潜力。此外,由于... 黑水虻幼虫具有繁殖快、适应性强、生物转化效率高等生物学特性,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及几丁质、抗菌肽等活性物质,是一种优质饲用资源型昆虫,在替代豆粕等蛋白质饲料原料上有着巨大潜力。此外,由于黑水虻幼虫独特的腐生生活方式,在解决有机废弃物和资源再利用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黑水虻幼虫的生物学特性、营养价值、基质优化策略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展,推荐了黑水虻幼虫在各类动物饲粮中的适宜用量,并探讨了产业面临的挑战和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旨在为黑水虻幼虫饲料化的开发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虻幼虫 营养价值 饲料化 动物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和热灭活乳酸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全肠道消化率、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粪便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2
作者 张歌 张泽宇 +1 位作者 赵金标 刘岭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85-1596,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和热灭活乳酸菌(HLAB)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全肠道消化率(ATTD)、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粪便微生物组成的影响。采用2×2双因素试验设计,选用192头初始体重为(8.62±0.18)kg的...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和热灭活乳酸菌(HLAB)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全肠道消化率(ATTD)、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粪便微生物组成的影响。采用2×2双因素试验设计,选用192头初始体重为(8.62±0.18)kg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各组分别饲喂高蛋白质饲粮、高蛋白质饲粮+HLAB、低蛋白质饲粮、低蛋白质饲粮+HLAB。试验期为30 d,前期为1~15 d,后期为16~30 d。结果表明:饲粮CP水平和HLAB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营养物质ATTD以及血清抗氧化、免疫和激素指标均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饲粮高CP水平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前期的平均日增重(ADG)、酸性洗涤纤维(ADF)的ATTD和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粗脂肪(EE)的ATTD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饲粮添加HLAB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前期的ADG和总能(GE)、有机物(OM)、CP、EE的ATTD(P<0.05),同时显著提高了血清SOD、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INS)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MDA、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和粪便微生物Ace和Chao指数(P<0.05)。综上所述,高CP水平饲粮虽然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但降低了机体抗氧化能力。饲粮添加HLAB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ATTD、抗氧化和抗炎能力以及改变肠道微生物组成,缓解低CP水平饲粮对断奶仔猪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 热灭活乳酸菌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消化率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不同来源豆粕的猪有效能值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测定及其预测方程的建立
3
作者 刘岭 宋孝明 +2 位作者 张歌 杨美玉 赵金标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4-602,共9页
本试验旨在评价5种不同来源豆粕的猪有效能值和营养物质消化率,及基于化学组成建立豆粕消化能(DE)和代谢能(ME)的预测方程。选用18头初始体重为(40.02±2.14)kg的杜×长×大去势公猪,按照18×2尤丁方试验设计将猪随机分... 本试验旨在评价5种不同来源豆粕的猪有效能值和营养物质消化率,及基于化学组成建立豆粕消化能(DE)和代谢能(ME)的预测方程。选用18头初始体重为(40.02±2.14)kg的杜×长×大去势公猪,按照18×2尤丁方试验设计将猪随机分成6组,分别饲喂玉米基础饲粮和5种不同来源豆粕饲粮,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共2期,每期12 d,包括7 d饲粮适应期和5 d粪尿收集期。结果表明:5种不同来源豆粕的DE、ME以及总能(GE)、干物质(DM)和粗蛋白质(CP)表观全肠道消化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豆粕DE和ME与GE和C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呈负相关的趋势。本试验没有得到豆粕DE的预测方程,基于化学成分和DE建立的豆粕ME预测方程为:ME=0.9546 DE-0.1912(R^(2)=0.9966,P<0.01),ME=0.9064 DE+0.1217粗灰分(Ash%)-0.2611(R^(2)=0.9992,P<0.01)和ME=0.8602 DE+0.1249 CP+0.2245 Ash-0.3685(R^(2)=0.9999,P<0.01)。综上所述,不同来源豆粕的DE和ME存在很大差异,其ME最适预测方程为ME=0.8602 DE+0.1249 CP+0.2245 Ash-0.3685(R^(2)=0.9999,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 消化能 代谢能 消化率 预测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氨酸及其细菌代谢产物对畜禽肠道屏障及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杨鑫硕 常丹翼 +3 位作者 续丹丹 张海华 马秋刚 黄世猛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6-644,共9页
色氨酸(tryptophan, Trp)是功能性必需氨基酸之一。色氨酸及其细菌代谢产物对维持宿主肠道稳态,促进机体生长性能和代谢极为重要。色氨酸通过吲哚途径、犬尿氨酸途径和5-羟色胺途径等代谢过程,产生多种具有益生功能的细菌代谢产物。色... 色氨酸(tryptophan, Trp)是功能性必需氨基酸之一。色氨酸及其细菌代谢产物对维持宿主肠道稳态,促进机体生长性能和代谢极为重要。色氨酸通过吲哚途径、犬尿氨酸途径和5-羟色胺途径等代谢过程,产生多种具有益生功能的细菌代谢产物。色氨酸及其代谢产物能够促进肠道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增加肠道黏膜屏障中黏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此外,色氨酸及其代谢产物通过促进肠道微生物中一些有益菌的定植,抑制致病菌的增殖,维持菌群稳定性和多样性。色氨酸及其细菌代谢产物对畜禽生长性能的积极影响,包括提高采食量、日增重,缓解生长阻碍及提高畜禽产品品质等。然而,目前对色氨酸细菌代谢产物在畜禽肠道健康、营养代谢和生长性能中的作用机制尚缺乏系统性研究。未来的研究可探讨色氨酸细菌代谢产物如何影响畜禽肠道微生物定植,如何介导不同信号通路调控肠道屏障功能。作者综述了近些年色氨酸及其细菌代谢产物对畜禽肠道黏膜屏障及其在调节畜禽生长性能和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旨在为色氨酸细菌代谢产物应用于畜禽生产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氨酸 细菌代谢产物 肠道黏膜屏障 生长性能 畜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刍动物乳酸利用菌的代谢、分解模式及其在瘤胃酸中毒中的应用
5
作者 何姗姗 吴力健 +6 位作者 裴世腾 吕良康 熊凤良 张帆 王炜康 陈合伟 杨红建 《中国畜牧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5,共6页
瘤胃酸中毒是反刍动物集约化养殖模式下常见的一类营养代谢病,其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严重时甚至导致动物死亡,从而对牧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乳酸利用菌作为具有分解乳酸功能的一类内源性瘤胃菌群,是缓解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的重要菌群,... 瘤胃酸中毒是反刍动物集约化养殖模式下常见的一类营养代谢病,其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严重时甚至导致动物死亡,从而对牧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乳酸利用菌作为具有分解乳酸功能的一类内源性瘤胃菌群,是缓解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的重要菌群,对反刍动物生产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综述了乳酸利用菌的特征、分解能力及其对酸中毒的调节和影响因素,以期为缓解瘤胃酸中毒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利用菌 反刍动物 酸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铽有机框架材料荧光法检测动物尿液中莱克多巴胺残留
6
作者 沈丽 段苏峦 +2 位作者 李润娴 赵晓云 贺平丽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435-7444,共10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β-受体激动剂莱克多巴胺的快速检测方法。以三羧酸化合物作为配体,镧系金属铽作为中心离子合成多核镧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该材料在550 nm处出现铽的强发射峰,能够被莱克多巴胺有效猝灭。结果表明:在0.3~30.0μmol/...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β-受体激动剂莱克多巴胺的快速检测方法。以三羧酸化合物作为配体,镧系金属铽作为中心离子合成多核镧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该材料在550 nm处出现铽的强发射峰,能够被莱克多巴胺有效猝灭。结果表明:在0.3~30.0μmol/L范围内,莱克多巴胺浓度的对数与荧光强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可达到6 nmol/L;不同种类β-受体激动剂对多核镧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荧光猝灭效率的影响很小,表明多核镧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对莱克多巴胺检测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抗干扰性;将多核镧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在尿样中莱克多巴胺的加标回收率为87.3%~108.7%。因此,多核镧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莱克多巴胺的检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镧系金属有机框架 莱克多巴胺 荧光猝灭 荧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寒区肉牛养殖环境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天旭 周一晨 +2 位作者 赵贺 孙芳 陈昭辉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4-18,共5页
肉牛养殖过程中的饲养环境与肉牛的生长性能密切相关,因此对养殖环境进行调控有重要意义。目前,肉牛养殖的环境控制主要包括温湿度控制、粪污臭气控制、采光控制及外周围护结构选择等。北方寒区气候寒冷干燥,养殖环境控制相较于其他区... 肉牛养殖过程中的饲养环境与肉牛的生长性能密切相关,因此对养殖环境进行调控有重要意义。目前,肉牛养殖的环境控制主要包括温湿度控制、粪污臭气控制、采光控制及外周围护结构选择等。北方寒区气候寒冷干燥,养殖环境控制相较于其他区域具有一定特殊性。文章总结了当前寒区肉牛养殖环境控制技术优缺点及研究进展,以期为环境控制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为提高肉牛养殖效率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养殖 饲养环境 控制技术 北方寒区 生长性能
原文传递
亚洲象冬季日粮营养分析及表观消化率测定
8
作者 滑荣 王璐 +8 位作者 刘涛 王宇奇 姜飞 赵旭 刘天旭 张欢 张媛媛 刘燕 卢岩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5-890,共6页
在人工饲养亚洲象(Elephas maximus)的过程中,饲料营养是其健康状况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但关于亚洲象饲料以及消化率相关的研究较少。为测定亚洲象日粮营养成分含量及摄入量、养分消化率,选取5头北京动物园圈养的成年亚洲象为试验动物,... 在人工饲养亚洲象(Elephas maximus)的过程中,饲料营养是其健康状况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但关于亚洲象饲料以及消化率相关的研究较少。为测定亚洲象日粮营养成分含量及摄入量、养分消化率,选取5头北京动物园圈养的成年亚洲象为试验动物,分析其冬季日粮的营养成分,同时收集粪便,测定其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亚洲象干物质采食量占其体质量的0.66%~1.20%,个体间养分消化率存在差异。试验用饲料干物质、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钙和磷的平均消化率分别为(51.0±2.7)%、(67.2±2.4)%、(48.7±2.9)%、(57.6±3.3)%、(48.3±8.5)%和(61.8±6.0)%。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展有关亚洲象的营养及饲料配方设计提供基础理论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象 冬季饲养 日粮营养 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杜长大猪营养价值数据库建立定安猪和定安黑猪饲料原料有效能预测模型的研究
9
作者 许晏维 邹有为 +10 位作者 张翔宇 邱平飞 王琴 王学梅 王吉喆 张泽宇 赵金标 李笑春 石惠宇 邱晨晨 王军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981-5993,共13页
本试验旨在评价玉米、豆粕等常规原料以及海南省地源性饲料原料在杜长大猪、定安黑猪和定安猪上的有效能值及养分利用差异规律,建立定安黑猪与定安猪饲料原料营养价值数据库及有效能值预测模型。选用90日龄杜长大猪、定安黑猪和定安猪... 本试验旨在评价玉米、豆粕等常规原料以及海南省地源性饲料原料在杜长大猪、定安黑猪和定安猪上的有效能值及养分利用差异规律,建立定安黑猪与定安猪饲料原料营养价值数据库及有效能值预测模型。选用90日龄杜长大猪、定安黑猪和定安猪各10头(去势公猪),评定10种饲料原料的有效能值,按照3个10×6不完全拉丁方设计,随机分配10个饲粮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采用全收粪尿法和套算法测定饲料原料的有效能值。结果表明:玉米、豆粕、木薯、甘薯、椰子粕、棕榈粕、木薯渣、果渣(诺丽)、米糠和椰蓉对杜长大猪的代谢能分别为13.32、14.76、12.22、11.99、16.29、10.01、6.38、5.92、5.25、18.37 MJ/kg;定安黑猪代谢能分别为13.52、15.00、12.46、12.67、16.89、10.99、7.34、6.69、6.79、18.85 MJ/kg;定安猪代谢能分别为13.53、15.04、12.13、12.49、16.37、10.64、6.70、7.73、5.37、18.88 MJ/kg。杜长大猪对棕榈粕、木薯渣、果渣和米糠的代谢能均显著低于定安黑猪和定安猪(P<0.05)。定安黑猪和定安猪对原料中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显著高于杜长大猪(P<0.05)。基于杜长大猪有效能推导定安黑猪代谢能最佳预测方程为:ME_(定安黑猪)=0.945×ME_(杜长大猪)+0.11×NDF+0.279,定安猪代谢能的最佳预测方程为:ME_(定安猪)=0.871×DE_(杜长大猪)-1.39×Ash+1.828,式中,ME为代谢能;NDF为中性洗涤纤维素;DE为消化能;Ash为粗灰分。综上所述,定安黑猪和定安猪对饲料纤维的消化利用能力高于杜长大猪,且富含纤维的饲料原料在定安黑猪和定安猪上的有效能值高于杜长大猪;根据此养分利用差异规律,可建立基于杜长大猪饲料有效能预测地方猪饲料有效能的模型,有助于促进定安黑猪和定安猪有效能值数据库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原料 有效能 差异消化率 杜长大猪 定安黑猪 定安猪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喂复合型营养添加剂对围产期奶牛瘤胃微生物区系及其代谢的影响
10
作者 王菲 陈天宇 +12 位作者 郝科比 徐一洺 张红星 伊利亚尔 候国彬 崔雯雯 庄一民 刘帅 申跃宇 齐岩 邵伟 郭刚 曹志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255-4269,共15页
【目的】探究复合型营养添加剂(immunomodulatory and nutritional combined additive,INC)对围产期奶牛瘤胃微生物区系及其代谢的影响,以期改善奶牛围产期瘤胃健康并提高产奶量,为新型添加剂的使用与推广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14头... 【目的】探究复合型营养添加剂(immunomodulatory and nutritional combined additive,INC)对围产期奶牛瘤胃微生物区系及其代谢的影响,以期改善奶牛围产期瘤胃健康并提高产奶量,为新型添加剂的使用与推广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14头围产期奶牛作为试验对象,依据上一胎次产奶量和体况随机分为对照组(CON)和试验组(TR),每组7头,试验期42 d。CON组奶牛饲喂基础饲粮,TR组每头奶牛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60 g/d INC。分别于产后7、14、21 d采集奶样测定乳成分,并记录日产奶量;产后21 d晨饲后使用瘤胃导管采集所有奶牛的瘤胃液,进行16S rRNA测序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1)产后奶牛乳蛋白率、乳脂率、乳糖率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TR组奶牛产后第1周产奶量极显著高于CON组(P<0.01)。(2)在门水平上,两组奶牛瘤胃中的优势菌门均为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在属水平上,优势菌属均为普雷沃菌属和琥珀酸菌属。(3)两组中共检测到19个差异菌属(线性判别分析(LDA)值≥2,P<0.05),其中理研菌科RC9肠道菌属(Rikenellaceae-RC9-gut-group)等4个菌属在CON组中显著富集(P<0.05),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等15个菌属在TR组中显著富集(P<0.05)。(4)代谢组学结果表示,TR组中L-犬尿氨酸(L-formylkynurenine)、吲哚-3-乙酸乙酯(1H-indole-3-acetic acid)及3-甲基吲哚(3-methylindole)的相对浓度均明显提高。(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TR组中毛螺旋菌科UCG_010属(Lachnospiraceae_UCG_010)与L-犬尿氨酸、吲哚-3-乙酸乙酯及3-甲基吲哚等代谢物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毛螺旋菌科UCG_010属与色氨酸代谢途径、亚麻酸代谢途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同时与产后第1周产奶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INC可以提高围产期奶牛瘤胃内相关营养物质分解菌的丰度,通过调控瘤胃微生物的菌群结构及其代谢来改善奶牛健康和瘤胃发酵,并最终提高奶牛产奶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营养添加剂(INC) 围产期奶牛 瘤胃 微生物区系 代谢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镁预防反刍动物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机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熊凤良 吕良康 +7 位作者 李文娟 吴启超 张帆 刘颖怡 王炜康 裴世腾 何姗姗 杨红建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106,共6页
适当提高日粮精粗比是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重要手段,但其引起的亚急性瘤胃酸中毒问题也相当严重。氧化镁单独添加或与碳酸氢钠配合使用可有效预防和缓解高精料日粮引起的亚急性瘤胃酸中毒。除了良好的瘤胃缓冲能力,氧化镁还能够维持... 适当提高日粮精粗比是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重要手段,但其引起的亚急性瘤胃酸中毒问题也相当严重。氧化镁单独添加或与碳酸氢钠配合使用可有效预防和缓解高精料日粮引起的亚急性瘤胃酸中毒。除了良好的瘤胃缓冲能力,氧化镁还能够维持瘤胃内环境和瘤胃菌群结构稳定,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因此,本文综述了氧化镁瘤胃缓冲作用机制、影响其瘤胃缓冲效果的因素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旨在为氧化镁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科学应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镁 瘤胃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 反刍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食子酸及其降解产物对构树叶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
12
作者 王泽 王先柳 +2 位作者 海域 张微 和立文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10-114,共5页
为探究没食子酸影响青贮发酵和蛋白质保存的机制,试验研究了没食子酸及其降解产物焦性没食子酸、间苯二酚、间苯三酚、丙酮酸对构树叶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以新鲜构树叶为原料,开展实验室袋装青贮试验,添加剂按鲜重基础... 为探究没食子酸影响青贮发酵和蛋白质保存的机制,试验研究了没食子酸及其降解产物焦性没食子酸、间苯二酚、间苯三酚、丙酮酸对构树叶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以新鲜构树叶为原料,开展实验室袋装青贮试验,添加剂按鲜重基础的1%添加,青贮发酵60 d后取样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间苯二酚组构树叶青贮乳酸菌数量显著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组pH无显著差异(P>0.05);间苯二酚组和间苯三酚组的乳酸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而乙酸浓度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且未检出甲酸;对照组和没食子酸组的甲酸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仅丙酮酸组检出丙酸、丁酸,且其乙酸浓度显著高于焦性没食子酸组(P<0.05),未检出乳酸、甲酸。与对照组相比,除了丙酮酸组其余试验组均显著降低了构树叶青贮氨态氮浓度(P<0.05)。与对照组相比,除了没食子酸组其余试验组均显著提高青贮干物质和真蛋白含量(P<0.05)。综合来看,添加没食子酸、焦性没食子酸、间苯二酚、间苯三酚可以减少构树叶青贮蛋白质水解,改善构树叶青贮营养保存效果,说明没食子酸及其部分降解产物对青贮蛋白质保存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青贮 青贮添加剂 没食子酸 营养成分 发酵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淀粉含量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3
作者 季少雄 解彪 +4 位作者 任凯 夏建民 都文 王蔚 李胜利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11,共7页
淀粉作为评价饲料原料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是饲料中主要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也是动物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准确测定饲料中淀粉含量对于评价饲料营养价值、精准配制饲粮配方和发挥动物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 淀粉作为评价饲料原料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是饲料中主要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也是动物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准确测定饲料中淀粉含量对于评价饲料营养价值、精准配制饲粮配方和发挥动物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许多更加快速、灵敏和准确的淀粉检测方法被开发。本文综述了饲料中淀粉含量的检测标准及适用条件、主要检测方法及原理,以及不同方法的特点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研发饲料中淀粉含量检测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淀粉 标准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添加染料木黄酮对产蛋后期种鸡子代骨骼肌发育的影响
14
作者 王肇千 黄振吾 +4 位作者 胡晨辉 陈淑 宁中华 石放雄 吕增鹏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61,共9页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染料木黄酮(genistein,GEN)对种鸡子代骨骼肌发育的影响。选用产蛋后期种母鸡18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GEN 20 mg/kg和40 mg/kg。种鸡饲喂第28天后,每处理收集8...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染料木黄酮(genistein,GEN)对种鸡子代骨骼肌发育的影响。选用产蛋后期种母鸡18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GEN 20 mg/kg和40 mg/kg。种鸡饲喂第28天后,每处理收集80枚种蛋孵化。对应种鸡分组将子代肉仔鸡分为3个处理组,即CON组,L-GEN组和H-GEN组,饲喂相同基础日粮至28日龄。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L-GEN组和H-GEN组均显著提高13胚龄鸡胚重、体长、相对胚重和相对体长(P<0.05);显著提高子代1、8、15日龄和22日龄仔鸡体重,以及1日龄和28日龄仔鸡胸肌重(P<0.05)。组织学分析结果表明,GEN处理显著提高子代肉仔鸡1日龄胸肌纤维密度和28日龄胸肌纤维直径(P<0.05)。qRT-PCR分析表明,13胚龄时,L-GEN组和H-GEN组胸肌中MSTN的mRNA表达水平较CON组显著降低(P<0.05),而IGF-1R和Myf5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L-GEN组胸肌ERα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H-GEN组胸肌MyoG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1日龄时,L-GEN组和H-GEN组仔鸡胸肌中ERα、IGF-1R、MyoD和mTOR的mRNA表达水平较CON组显著提高(P<0.05),MuRF1和Atrogin-1的表达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L-GEN处理显著提高胸肌中MyoG的mRNA表达水平(P<0.05);H-GEN组胸肌中ERβ、Myf5和Pax-7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结果提示,产蛋后期种鸡日粮中添加GEN能够促进子代骨骼肌发育,提高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木黄酮 种母鸡 子代 骨骼肌 肌纤维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绿原酸对热应激母兔繁殖性能及其仔兔生长的影响
15
作者 梁慧 赵静 +5 位作者 王妍雅 龙润泽 刘旭阳 吴英杰 刘宁 秦应和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5-764,共10页
旨在探究绿原酸(CGA)对热应激下母兔繁殖性能及其仔兔生长的影响,并筛选绿原酸的适宜添加量。选取体重和胎次相近的伊拉母兔460只,将其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CGA-200组(饲喂基础饲粮+200 mg·kg^(-1)CGA)、CGA-... 旨在探究绿原酸(CGA)对热应激下母兔繁殖性能及其仔兔生长的影响,并筛选绿原酸的适宜添加量。选取体重和胎次相近的伊拉母兔460只,将其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CGA-200组(饲喂基础饲粮+200 mg·kg^(-1)CGA)、CGA-400组(饲喂基础饲粮+400 mg·kg^(-1)CGA)、CGA-600组(饲喂基础饲粮+600 mg·kg^(-1)CGA)和CGA-800组(饲喂基础饲粮+800 mg·kg^(-1)CGA),预饲期7 d,试验期71 d,试验期间记录兔舍内温度和相对湿度并计算温度湿度指数(THI),测定繁殖性能和血清抗氧化能力。THI结果表明,整个试验期间热应激天数占比为67%,其中极度热应激、重度热应激和轻度热应激天数的占比分别为27%、20%和20%。与对照组相比,CGA-400组母兔的受胎率和产仔率分别显著增加29.08个百分点(71.25%vs.42.17%)和18.77个百分点(52.50%vs.33.73%)(P<0.05);与对照组相比,CGA-400组母兔的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显著增加0.80只(8.36 vs.7.56)和1.01只(7.64 vs.6.63)(P<0.05);CGA-400组窝产仔总重、活仔窝重及活仔均重显著增加(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0 mg·kg^(-1)CGA显著增加7、14、21和35 d仔兔的窝重和均重(P<0.05);血清中激素和抗氧化相关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0 mg·kg^(-1)CGA显著提高母兔妊娠15 d时血清中孕酮(P)的含量(P<0.05),显著提高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P<0.05),显著降低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含量(P<0.05)。综上,饲粮中添加400 mg·kg^(-1)CGA能显著改善热应激条件下母兔繁殖性能及仔兔的生长,降低母兔氧化应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热应激 母兔 繁殖性能 仔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培养物对奶牛体外瘤胃甲烷排放、发酵参数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16
作者 庄巧越 赵丽伟 +5 位作者 雒诚龙 袁静 胡羽飏 王中汉 王倩倩 王蔚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9-1070,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功能成分酵母培养物对奶牛体外瘤胃甲烷排放、发酵参数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所用瘤胃液采集自3头泌乳中后期瘘管奶牛,选取3种酵母培养物——霉可吸(Myc)、奇力素(Act)和达农威XP(XP),共设置4个组(对照组、Myc组、...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功能成分酵母培养物对奶牛体外瘤胃甲烷排放、发酵参数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所用瘤胃液采集自3头泌乳中后期瘘管奶牛,选取3种酵母培养物——霉可吸(Myc)、奇力素(Act)和达农威XP(XP),共设置4个组(对照组、Myc组、Act组和XP组),每组6个重复,试验组在100 g对照组底物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075 g酵母培养物。采用体外自动产气记录仪AGRS-Ⅲ系统发酵48 h并记录产气量,收集所产气体和发酵液,分别检测各组气体组分、发酵参数及微生物区系。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Myc组总产气量显著降低(P<0.05),Act组瘤胃甲烷排放量显著下降(P<0.05)。2)与对照组相比,Act组氨态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Myc组和Act组瘤胃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及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XP组丁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3)与对照组相比,XP组Chao1指数显著下降(P<0.05);在门水平上,各组前3位优势菌门均为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及变形菌门;与对照组相比,XP组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在属水平上,Act组和XP组理研菌科RC9肠道群相对丰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克里斯藤森菌科R-7群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Act组密螺旋体属2和纤维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XP组琥珀酸弧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Myc组纤维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Myc降低了48 h产气量,可能对瘤胃发酵具有抑制作用,但对甲烷排放没有显著影响;XP可以促进丁酸的产生,改善瘤胃内环境,具有降低甲烷排放的趋势;Act具有甲烷抑制效果,可能通过调节瘤胃菌群丰度,进而改变瘤胃发酵方式,减少瘤胃内乙酸生成并改善瘤胃环境来提高对养分的吸收效率,进而抑制甲烷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培养物 奶牛 甲烷排放 体外发酵 瘤胃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消化速率的淀粉和蛋白质组合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尿素氮含量的影响
17
作者 朱琪 张歌 +1 位作者 张泽宇 赵金标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3-905,共13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仿生消化技术评价断奶仔猪常见饲料原料淀粉和蛋白质消化速率,并研究不同消化速率的淀粉与蛋白质组合饲粮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血清尿素氮含量的影响。试验1:通过体外酶解法模拟断奶仔猪胃和小肠消化环境,分... 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仿生消化技术评价断奶仔猪常见饲料原料淀粉和蛋白质消化速率,并研究不同消化速率的淀粉与蛋白质组合饲粮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血清尿素氮含量的影响。试验1:通过体外酶解法模拟断奶仔猪胃和小肠消化环境,分别测定玉米、膨化玉米、豆粕、去皮豆粕、小麦蛋白粉和土豆蛋白粉在体外小肠阶段0、30、60、90、120、150、180、210、240 min 9个消化时间点的降解率,每组样本6个重复。试验2:将144头初始体重为(7.42±0.36)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根据试验1的结果分别饲喂快速消化淀粉+快速消化蛋白质饲粮、快速消化淀粉+慢速消化蛋白质饲粮、慢速消化淀粉+快速消化蛋白质饲粮、慢速消化淀粉+慢速消化蛋白质饲粮,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在30、60、90、120、150、180、210、240 min 8个消化时间点玉米中淀粉的体外消化速率显著低于膨化玉米(P<0.05),土豆蛋白粉的蛋白质体外消化速率全程显著低于豆粕、去皮豆粕和小麦蛋白粉(P<0.05),30、60、120 min豆粕的蛋白质体外消化速率显著低于去皮豆粕和小麦蛋白粉(P<0.05)。豆粕在0 min蛋白质体外消化速率与去皮豆粕差异不显著(P>0.05),90与150 min蛋白质体外消化速率与小麦蛋白粉差异不显著(P>0.05),180、210、240 min蛋白质体外消化速率与去皮豆粕和小麦蛋白粉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慢速消化淀粉+慢速消化蛋白质组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慢速消化淀粉+快速消化蛋白质组(P<0.05),第14天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快速消化淀粉+快速消化蛋白质组(P<0.05),但第15~28天及第1~28天腹泻率显著高于快速消化淀粉+快速消化蛋白质组和慢速消化淀粉+快速消化蛋白质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淀粉和蛋白质消化速率会影响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氮素利用率。因此,基于原料碳氮营养素消化速率配制仔猪饲粮,有助于推动猪精准营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仔猪 消化速率 生长性能 血清尿素氮 碳氮营养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棕榈粕替代部分精料对肉牛瘤胃降解特性、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18
作者 王金泽 叶柏平 +6 位作者 伊思蒙 易鑫 邓子棋 刘赛格 孟庆翔 吴浩 周振明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44-1857,共14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原位尼龙袋试验和饲养试验,探究发酵棕榈粕(FPKE)替代部分精料对肉牛瘤胃发酵特性、生长性能和采食行为、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首先以基础饲粮为对照(CON),利用尼龙袋法评价FPKE替代10%(SUB10组)和... 本试验旨在通过原位尼龙袋试验和饲养试验,探究发酵棕榈粕(FPKE)替代部分精料对肉牛瘤胃发酵特性、生长性能和采食行为、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首先以基础饲粮为对照(CON),利用尼龙袋法评价FPKE替代10%(SUB10组)和20%(SUB20组)精料对饲粮干物质、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瘤胃降解率的影响,并计算降解参数;然后根据尼龙袋试验结果设计饲养试验,选取28头体重为(441±28)kg的西门塔尔公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头),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替代组(SUB组)饲喂由FPKE替代基础饲粮中10%精料的饲粮。试验期161 d,其中预试期21 d,正试期140 d。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FPKE替代10%和20%精料对肉牛瘤胃干物质和有机物降解率无显著影响(P>0.05);FPKE替代10%精料显著提高中性洗涤纤维有效降解率(P<0.05),但对酸性洗涤纤维有效降解率无显著影响(P>0.05)。2)与CON组相比,FPKE替代10%精料显著提高肉牛平均日增重(P<0.05),并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3)与CON组相比,FPKE替代10%精料极显著提高肉牛平均日采食次数(P<0.01),但对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4)与CON组相比,FPKE替代10%精料对肉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5)与CON组相比,FPKE替代10%精料极显著降低肉牛单位增重饲粮成本(P<0.01),并极显著提高平均每日毛利润(P<0.01)。综上所述,FPKE替代饲粮中10%精料对肉牛饲粮瘤胃降解率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没有负面影响,且能提高其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同时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棕榈粕 肉牛 瘤胃降解率 生长性能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驴皮转化效率德州驴的皮肤及粪便微生物群落定植规律研究
19
作者 李诗诺 胡彤 +8 位作者 杨定乾 单娴婷 鲁智然 涂亦然 周谦 梁凯宣 曲洪磊 马秋刚 黄世猛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6,共13页
[目的]分析不同驴皮转化效率德州公驴的背部和颈部皮肤、粪便微生物群落的差异定植规律。[方法]基于3 000头驴皮厚度均一的德州黑毛驴(公)群体,饲喂相同基础饲粮,对背部和颈部皮肤厚度进行连续监测,筛选出驴皮(背部和颈部)厚度增量高、... [目的]分析不同驴皮转化效率德州公驴的背部和颈部皮肤、粪便微生物群落的差异定植规律。[方法]基于3 000头驴皮厚度均一的德州黑毛驴(公)群体,饲喂相同基础饲粮,对背部和颈部皮肤厚度进行连续监测,筛选出驴皮(背部和颈部)厚度增量高、低组各7头,通过测定16S rRNA扩增所获序列,进行背部和颈部皮肤、粪便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功能分析。[结果]驴皮厚度增量高、低组间驴皮厚度变化存在显著差异(P<0.05),背部和颈部皮肤、粪便微生物Alpha多样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主坐标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 PCoA)显示两组间的微生物群落聚类有不同程度的差异(P<0.05),韦恩图显示两组驴皮背部和颈部皮肤、粪便微生物均存在共有扩增子序列变异(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 ASV)或特有ASV。门水平显示,两组的不同部位以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等为主要优势菌;属水平显示,两组的不同部位以狭义梭菌属1、棒状杆菌属、链球菌属、鸟氨酸微菌属为优势菌属,其中链球菌属为粪便的优势菌属,鸟氨酸微菌属为颈部和背部皮肤的优势菌属。通过差异物种分析,与颈部驴皮厚度增量低组相比,23个属水平菌富集于颈部驴皮厚度增量高组;与背部驴皮厚度增量低组相比,7个属水平菌富集于颈部驴皮厚度增量高组;与驴皮厚度增量低组的粪便相比,13个属水平菌富集于驴皮厚度增量高组的粪便。[结论]驴皮厚度增量不同的德州驴皮肤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存在差异,相比粪便,皮肤组织的微生物多样性具有更高的趋势。本研究结果为解析德州驴微生物定植规律、驴皮转化效率潜在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州驴 肠道微生物 皮肤微生物 驴皮厚度 定植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面粉生长猪有效能测定及其预测方程的建立
20
作者 赵金标 宋孝明 +2 位作者 杨美玉 张歌 刘岭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8-867,共10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5种不同来源小麦面粉的营养成分组成、营养物质消化率、消化能(DE)和代谢能(ME),并基于营养成分建立其生长猪有效能的预测方程。选择18头平均体重为(47.1±1.3)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阉公猪,随机分为6组,分别饲喂玉米基... 本试验旨在探究5种不同来源小麦面粉的营养成分组成、营养物质消化率、消化能(DE)和代谢能(ME),并基于营养成分建立其生长猪有效能的预测方程。选择18头平均体重为(47.1±1.3)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阉公猪,随机分为6组,分别饲喂玉米基础饲粮和5种不同来源的小麦面粉饲粮。每组包括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共2期,每期12 d,包括7 d饲粮适应期和5 d粪尿收集期。结果表明:5种不同来源的小麦面粉猪DE、ME以及总能(GE)、干物质和粗蛋白质消化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干物质基础下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7.26~18.16 MJ/kg、16.77~17.59 MJ/kg、93.99%~96.29%、94.93%~98.07%和86.92%~91.33%。生长猪对小麦面粉的DE(P<0.05)和ME(P=0.06)均高于玉米。生长猪对小麦面粉DE和ME与其淀粉(Starch)含量和GE呈显著正相关(P<0.05)。基于5种小麦面粉化学组分建立的猪DE和ME最佳预测方程分别为DE(MJ/kg)=1.2719 GE(MJ/kg)-5.2340(R^(2)=0.8369,P<0.05)和ME(MJ/kg)=0.9021 DE(MJ/kg)+0.0249 Starch(%)-0.1253(R^(2)=0.9078,P<0.05)。综上所述,不同来源的小麦面粉营养成分含量、营养物质消化率和有效能存在较大差异,基于5种小麦面粉的营养成分可建立其有效能的预测方程。另外,生长猪对小麦面粉的DE和ME明显高于玉米,具有极大饲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面粉 生长猪 有效能 预测方程 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