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县级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以江苏锡山为例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静 濮励杰 +1 位作者 张凤荣 郭旭东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0-45,共6页
该文从县域经济重要性的角度分析了县级尺度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和规划的重要意义。以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理为基础 ,采用“多指标集合度量法”的概念和模型 ,构建了县级尺度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框架 ,具体包括目标... 该文从县域经济重要性的角度分析了县级尺度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和规划的重要意义。以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理为基础 ,采用“多指标集合度量法”的概念和模型 ,构建了县级尺度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框架 ,具体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因子层和指标层等不同层次 ,目标层反映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总体目标 ,准则层反映土地可持续利用的 5个准则 ,即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以江苏锡山市为例 ,采用综合指数方法与单指标多角度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方法 ,侧重于对每项指标的多角度分析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变化过程分析 ,评价了锡山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 ,论述了目前与将来影响锡山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实现可持续性土地利用与管理目标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评价 指标体系 经济重要性 管理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资源持续利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凤荣 王印传 齐伟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0-53,82,共5页
该文构建耕地持续利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包括反映耕地生产力方面的指标 ,生产稳定性方面的指标 ,反映耕地利用对水土资源保护方面的指标 。
关键词 持续利用 评价指标体系 耕地资源 水土资源 耕地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乡村发展的土地资源基础与制度保障 被引量:2
3
作者 朱道林 杨邦杰 +1 位作者 郧文聚 王健 《中国发展》 2017年第2期38-41,共4页
土地资源是保障乡村发展的最基本资源,必须从制度层面保障土地合理利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该文通过对中国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土地利用格局的判断,提出现阶段农村土地利用方式难以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全面改革与完善农村土... 土地资源是保障乡村发展的最基本资源,必须从制度层面保障土地合理利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该文通过对中国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土地利用格局的判断,提出现阶段农村土地利用方式难以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全面改革与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体系,必须从长远发展战略高度认识并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现粮食安全、现代农业、秀美山川的资源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发展 土地资源 农村土地制度 土地综合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物元模型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76
4
作者 张虹波 刘黎明 +1 位作者 张军连 朱战强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2-229,共8页
针对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特点,基于P-S-R模型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物元和可拓理论构建了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综合评判模型,并以宁夏南部彭阳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域1... 针对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特点,基于P-S-R模型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物元和可拓理论构建了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综合评判模型,并以宁夏南部彭阳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域1986年—2004年近20年以来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态有改善的趋势,但是整体水平并不容乐观,目前仍处于临界安全水平.②评价结果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物元模型克服了评价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参评因子的量化处理,实现了评价精度的提高,应用物元模型进行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可行、客观,可作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一种新方法.③物元模型作为正在蓬勃发展的数学工具,无论在理论体系方面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例如目前可供选择的关联度函数较少,因此物元模型在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土地资源 物元模型 黄土丘陵区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及其动态评价 被引量:87
5
作者 张虹波 刘黎明 +1 位作者 张军连 朱战强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93-200,共8页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是当前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课题,科学评价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态及变化,是土地利用科学决策及土地利用模式优化的基础和依据。本文界定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概念,针对黄土丘陵区土地资源特点及面临的主...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是当前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课题,科学评价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态及变化,是土地利用科学决策及土地利用模式优化的基础和依据。本文界定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概念,针对黄土丘陵区土地资源特点及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基于P.S.R概念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黄土丘陵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安全闽值的确定进行了初步探讨。鉴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动态特性,提出了基于状态评价模型和趋势分析模型相结合的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动态评价方法,弥补了传统静态评价方法的不足,以地处宁南黄土丘陵区的彭阳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对彭阳县1986年~2004年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态及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该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变化趋势趋于改善,但目前安全状态仍处于较不安全等级,评价结果能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该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生态安全 黄土丘陵区 可持续发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约化农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 被引量:19
6
作者 孔祥斌 张凤荣 +2 位作者 齐伟 姜广辉 颜国强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47-753,共7页
根据曲周县统计资料和水利观测资料,分析了近30年来土地投入变化及其对粮食作物单产变化的贡献率,并对区域水资源平衡变化的情况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作为集约化农区的曲周,30年来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表现为土地的... 根据曲周县统计资料和水利观测资料,分析了近30年来土地投入变化及其对粮食作物单产变化的贡献率,并对区域水资源平衡变化的情况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作为集约化农区的曲周,30年来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表现为土地的复种指数、化肥投入和灌溉率不断提高;播种作物面积单产的生产函数模拟表明,灌溉保障率的提高对作物播种面积单产的贡献率最大,达到了0.546;作物播种面积单产提高对水资源的高度依赖性,导致了对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使区域水资源失衡。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将对区域的资源持续利用产生不利影响。要促进集约化农区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只有降低复种指数,减少耗水作物,特别是小麦的播种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约化农区 土地利用 生产函数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50年中国草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预测分析 被引量:27
7
作者 刘黎明 张凤荣 赵英伟 《草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76-83,共8页
分析了中国草地资源的面积变化动态和生产力现状及主要问题 ,探讨了未来 5 0年中国草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增长的主要途径和措施。在此基础上预测分析了至 2 0 10年、2 0 30年和 2 0 5 0年中国草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的增长趋势和潜力空间... 分析了中国草地资源的面积变化动态和生产力现状及主要问题 ,探讨了未来 5 0年中国草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增长的主要途径和措施。在此基础上预测分析了至 2 0 10年、2 0 30年和 2 0 5 0年中国草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的增长趋势和潜力空间及其地域分布状况 ,并简要论述了中国草地畜牧业在未来 5 0年国民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资源 综合生产能力 载畜量 预测 生态建设 中国 2000年 2050年 畜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43
8
作者 刘黎明 谢花林 赵英伟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1年第4期43-46,42,共5页
从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涵义出发 ,分析了我国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制约因素和存在问题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我国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和基本框架 。
关键词 草地 可持续利用 评价 指标体系 草地资源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273
9
作者 陈百明 张凤荣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7-203,共7页
制定土地资源可持续性指标体系是《21世纪议程》中对各国提出的科学技术优先研究领域 ,国土资源部已开始了该研究项目。论文就此对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从整体上进行了探讨。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制定土地资源可持续性指标体系是《21世纪议程》中对各国提出的科学技术优先研究领域 ,国土资源部已开始了该研究项目。论文就此对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从整体上进行了探讨。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进展 ,分析归纳了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状况及可借鉴之处 ;指出在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与评价的研究中 ,必须从3个方面开展深入探讨。第一是土地利用分区及制定区域性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 ;第二是研究制定主要土地利用系统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其阈值 ;第三是研究制定典型区域(以县域为单位)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其阈值。只有把3个方面的研究有机融合起来 ,互相反馈 ,互为依存 ,才能保证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可持续利用 指标体系 阈值 土地利用分区 土地利用系统 中国 土地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评价研究综述 被引量:43
10
作者 钱海滨 薛永森 田彦军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1年第2期14-19,共6页
对国内外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并对不同评价方法和不同评价指标体系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未来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评价的发展方向、评价指标的构建思路以及不同尺度的指标转换和指标量化... 对国内外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并对不同评价方法和不同评价指标体系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未来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评价的发展方向、评价指标的构建思路以及不同尺度的指标转换和指标量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合理利用 评价 指标体系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阶段后备耕地资源经济供给能力分析 被引量:63
11
作者 张迪 张凤荣 +1 位作者 安萍莉 刘黎明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52,共7页
后备耕地资源开发是补充建设占用耕地的重要途径。自50年代起,我国政府就非常重视后备耕地资源的调查评价,但是大部分的估算都是从自然适宜性角度出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后备耕地资源开发的利润是决定后备耕地资源能否开发的重要因素。... 后备耕地资源开发是补充建设占用耕地的重要途径。自50年代起,我国政府就非常重视后备耕地资源的调查评价,但是大部分的估算都是从自然适宜性角度出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后备耕地资源开发的利润是决定后备耕地资源能否开发的重要因素。该文从经济学角度探讨了后备耕地资源的划分及测算方法,并对我国各区域后备耕地资源开发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根据国家土地局1996年完成的土地利用详查,我国现有后备耕地资源661×104hm2(从自然适宜性角度出发进行估算)。该文以此为基础,运用净现值法(NPV)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后备耕地资源数量进行估算。经过计算:除了位于东北平原、长白山山地、辽宁平原丘陵、河西走廊平原、河套银川平原、阿拉善高原、东疆盆地以及南疆和北疆的平原的后备耕地资源共236×104hm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开发价值外,其余地区的后备耕地资源不具备开发价值。即,从自然适宜性角度出发估算的后备耕地资源,大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不具备开发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备耕地资源 经济供给能力 成本收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64
12
作者 张虹波 刘黎明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7-85,共9页
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成为当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前沿课题。文章诠释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概念,并且对当前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 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成为当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前沿课题。文章诠释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概念,并且对当前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机理研究、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和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设计研究整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的体系框架,即在系统分析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构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识别生态危机和生态安全的土地利用模式,设计生态安全条件下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和土地利用安全格局,这种整合研究将成为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趋势。其中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生态安全标准的判定以及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仍是非常具有探索性的工作,也是未来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生态安全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渍化改造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新波 郝晋珉 +2 位作者 丁忠义 李宇 路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2-154,200,共4页
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以及曲周县统计资料和地下水资料,分析了近2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作为盐渍化改造区以农业为主的曲周县,土地利用变化速度不快且土地用途转移主要是耕地... 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以及曲周县统计资料和地下水资料,分析了近2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作为盐渍化改造区以农业为主的曲周县,土地利用变化速度不快且土地用途转移主要是耕地转变为农村居民点和城镇用地;耕地灌溉率、复种指数、耕地灌溉面积、粮食产量不断提高;粮食和蔬菜产量对地下水资源的高度依赖性,是引起地下水埋深变化的主要原因;依据河北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标准,曲周县浅层地下水开采区是基本平衡区,深层开采区属于中度超采区。为实现盐渍化改造区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调整种植业结构,适当降低土地利用集约度,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化改造区 土地利用变化 生产函数 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埋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海地区粮食生产中的农业水资源经济价值核算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秋平 郝晋珉 白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共5页
水资源是粮食生产的重要物质条件,水资源经济价值核算是科学管理水资源、制定合理水价和形成灌区有序水市场的基础。目前国内尚无关于水资源经济价值统一而权威的核算方法,更不必说针对粮食生产中的农业水资源经济价值核算的研究。该文... 水资源是粮食生产的重要物质条件,水资源经济价值核算是科学管理水资源、制定合理水价和形成灌区有序水市场的基础。目前国内尚无关于水资源经济价值统一而权威的核算方法,更不必说针对粮食生产中的农业水资源经济价值核算的研究。该文依据收益还原法基本原理,采用C-D生产函数理论构建了粮食生产中的农业水资源经济价值核算方法体系,并以黄淮海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黄淮海地区主要作物生产中,水稻生产的水资源纯收益最高,玉米次之,小麦最低;黄淮海地区农业水资源的平均经济价值为1.02元/m3,各省(市)之间略有差别;当前,在实际的粮食生产过程中,农业水资源经济价值被严重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 经济价值 粮食生产 黄淮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与开发 被引量:24
15
作者 关欣 张凤荣 李巧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5-101,共7页
分析新疆土地资源的现状表明 ,土地利用中存在结构不合理 ,特别是林业、畜牧业比重偏低 ,玉米、苜蓿面积过小 ;森林过伐 ,质量下降 ;绿洲人口扩张 ,耕地退化 ;土地质量下降 ,沙漠化等问题严重 ;提出了重点保护和建设山地森林生态区 ;保... 分析新疆土地资源的现状表明 ,土地利用中存在结构不合理 ,特别是林业、畜牧业比重偏低 ,玉米、苜蓿面积过小 ;森林过伐 ,质量下降 ;绿洲人口扩张 ,耕地退化 ;土地质量下降 ,沙漠化等问题严重 ;提出了重点保护和建设山地森林生态区 ;保护草原生态 ,有计划地开发绿洲——荒漠过渡带和荒漠草原带 ,发展畜牧业 ;保护和恢复荒漠植被 ,防治土地沙漠化 ;调整经济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 ,发挥资源优势 ;扩大绿洲规模 ,加快城市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持续利用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建设关系初探 被引量:42
16
作者 艾东 朱道林 赫晓霞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57-263,共7页
生态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状况的总称,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生态环境自净能力或容量是有限的,当过度消耗自然资源或环境容量时,生态环境就会恶化,将严重影响我国生态环境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进行生... 生态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状况的总称,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生态环境自净能力或容量是有限的,当过度消耗自然资源或环境容量时,生态环境就会恶化,将严重影响我国生态环境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是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生态环境建设是一切旨在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行动的总称,我国现阶段开展的土地整理是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的一种重要方式。文章主要根据压力-状态-影响-响应(PSIR)的分析框架,运用综合分析法,探讨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揭示了不同的土地整理模式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为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土地整理提供基本分析框架。文章提出我国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土地整理战略措施,建议要积极采取建立健全综合决策机制、建立土地整理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等措施,发挥和完善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建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区域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中的协调性问题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巨东 张凤荣 龚丹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30,共3页
本文在对土地资源持续利用问题研究的基础上 ,重点探讨了区域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中的协调性问题。文中阐明了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协调性的概念和内涵 ,分析了当前区域土地资源利用实践中在协调性上存在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土地资... 本文在对土地资源持续利用问题研究的基础上 ,重点探讨了区域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中的协调性问题。文中阐明了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协调性的概念和内涵 ,分析了当前区域土地资源利用实践中在协调性上存在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协调性评价指标的指示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土地资源 土地利用系统 协调性问题 城市化 人口 抚顺市 土地利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高寒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评价与管理对策 被引量:11
18
作者 赵英伟 刘黎明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04-408,共5页
西藏高寒草地面积达 770 7.5 3万 hm2 ,占草地总面积的 94 .90 % ,合理利用和保护这些草地资源 ,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西藏高寒草地资源的特点及其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制约因素 ,进行了可持续利用评价 ,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 西藏高寒草地面积达 770 7.5 3万 hm2 ,占草地总面积的 94 .90 % ,合理利用和保护这些草地资源 ,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西藏高寒草地资源的特点及其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制约因素 ,进行了可持续利用评价 ,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并以昌都地区丁青县为例进行研究分析 ,据此提出了改革草地使用制度、实施草地生态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高寒草地资源 可持续发展利用 评价 管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城市郊区农业资源利用面临的困境与出路——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齐永华 张凤荣 +1 位作者 林秀梅 李红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3-67,70,共6页
加入WTO以后,我国大城市郊区农业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在对现阶段我国大城市郊区农业资源利用取得的成功经验和面临困境两方面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大城市郊区农业应当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扶持农业产业... 加入WTO以后,我国大城市郊区农业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在对现阶段我国大城市郊区农业资源利用取得的成功经验和面临困境两方面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大城市郊区农业应当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扶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突出郊区农业对大城市的生态服务功能,发展都市观光休闲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以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最后提出了实现土地合理流转、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进行农产品市场培育是大城市郊区农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城市郊区 农业资源利用 WTO 北京市平谷区 观光休闲农业 出口创汇农业 农业科技进步 中国 成功经验 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齐伟 张凤荣 东野光亮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0-43,共4页
借鉴国内外研究基础,探讨了区域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指标设计的结构和原则,并且以农用土地为侧重点,系统提出区域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的指标体系框架。该框架以整个区域农用土地为对象,以土地质量指标为主体,构建了5个方面的评价... 借鉴国内外研究基础,探讨了区域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指标设计的结构和原则,并且以农用土地为侧重点,系统提出区域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的指标体系框架。该框架以整个区域农用土地为对象,以土地质量指标为主体,构建了5个方面的评价标准,即土地质量维持或提高、土地资源的供应与当前及未来需求目标的平衡、非再生资源合理使用、土地资源的非生产功能得到兼顾、良好的社会政策环境支持。并分别建议了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 评价指标 土地质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