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胶蛋白抗氧化肽的酶法制备及功能评价 被引量:14
1
作者 范金波 任发政 +2 位作者 孙雁 王芳 姜鹭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79-283,共5页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废蚕丝,充分挖掘丝胶蛋白的可利用程度,该文研究了6种蛋白酶水解制备丝胶肽及产品的抗氧化活性。筛选出Alcalase碱性蛋白酶为制备丝胶抗氧化肽的理想蛋白酶,并以ABTS体系评价了丝胶肽的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废蚕丝,充分挖掘丝胶蛋白的可利用程度,该文研究了6种蛋白酶水解制备丝胶肽及产品的抗氧化活性。筛选出Alcalase碱性蛋白酶为制备丝胶抗氧化肽的理想蛋白酶,并以ABTS体系评价了丝胶肽的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反应时间、底物浓度、反应温度、pH值、酶底物比对酶水解制备丝胶肽的影响;并通过回归正交旋转试验设计对水解条件进行优化,建立各因素与水解度和抗氧化活性的数学模型,确定Alcalase酶水解丝胶蛋白的最佳水解条件为:反应时间240min,底物浓度2%,反应温度55℃,pH8.5,酶底物比2.375%。最佳水解条件下水解度为33.35%,ABTS清除活性为43.19%。该研究为开发丝胶抗氧化肽功能产品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水解 水解 优化 丝胶 ALCALASE 抗氧化活性 AB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黄酮化合物的微生物代谢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左芳雷 马会勤 +2 位作者 丁寅寅 赵建云 陈尚武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21-227,共7页
介绍类黄酮的结构和功能,重点阐述国内外研究者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和代谢工程学技术将类黄酮合成途径构建到微生物中,发酵生产类黄酮物质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植物次级代谢途径在微生物中的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 类黄酮 代谢工程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场非热杀菌技术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
3
作者 白英 母智深 任发政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5-38,共4页
根据脉冲电场杀菌灭酶特点,及乳与乳制品中微生物和酶类的特性,叙述了脉冲电场在乳与乳制品生产中杀菌钝酶方面的应用。介绍了不同乳制品中的脉冲电场处理参数及杀菌灭酶效果。结果表明:脉冲电场非热杀菌技术明显优于传统的热灭菌法,且... 根据脉冲电场杀菌灭酶特点,及乳与乳制品中微生物和酶类的特性,叙述了脉冲电场在乳与乳制品生产中杀菌钝酶方面的应用。介绍了不同乳制品中的脉冲电场处理参数及杀菌灭酶效果。结果表明:脉冲电场非热杀菌技术明显优于传统的热灭菌法,且对乳及乳制品的天然风味和营养成分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场 非热杀菌 乳品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法制备蚕蛹蛋白浸提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30
4
作者 孙雁 任发政 +1 位作者 范金波 吴丽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5-289,共5页
该文通过中心组合设计及相应面分析,研究了碱法制备蚕蛹蛋白的浸提条件对蚕蛹蛋白浸提率的影响,得到了蚕蛹蛋白提取率的数学模型。优化了蚕蛹蛋白的浸提的条件,提高了碱法制备蚕蛹蛋白的蛋白提取率。结果表明NaOH浓度和液固比(V/m)对蚕... 该文通过中心组合设计及相应面分析,研究了碱法制备蚕蛹蛋白的浸提条件对蚕蛹蛋白浸提率的影响,得到了蚕蛹蛋白提取率的数学模型。优化了蚕蛹蛋白的浸提的条件,提高了碱法制备蚕蛹蛋白的蛋白提取率。结果表明NaOH浓度和液固比(V/m)对蚕蛹蛋白提取率影响显著(P<0.05)。蚕蛹蛋白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1.03%、液固比(V/m)70︰1、浸提温度50℃、NaCl浓度0.070 mol/L。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蚕蛹蛋白的实际提取率达78.69%。利用优化工艺条件制备的桑蚕蛹蛋白,其蛋白含量为96.70%,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7.1%, 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0.9,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蛹蛋白 碱提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 提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在大肠杆菌中的重组表达及活性鉴定 被引量:11
5
作者 宋柬 马会勤 +2 位作者 郝佳 任发政 陈尚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9-35,共7页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克隆了大豆(Glycinemax(L.)Merr.)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ammonialyase,PAL)全基因,构建pET-GMPAL工程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E.coli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并利用细胞裂解液得到的粗酶液转化L-苯丙氨酸生成肉...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克隆了大豆(Glycinemax(L.)Merr.)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ammonialyase,PAL)全基因,构建pET-GMPAL工程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E.coli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并利用细胞裂解液得到的粗酶液转化L-苯丙氨酸生成肉桂酸。通过8%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获得了分子量在77.9kD的一条蛋白质特异表达带,特异蛋白质表达量达到总蛋白质含量的8%左右。通过初步发酵,获到具有PAL活性的粗酶液裂解液,粗酶的比活力达到211.7μmol/gpro·min(3529μkat/kg),高于红酵母PAL和欧芹重组PAL表达的比活力。结果表明克隆重组的大豆PAL基因通过表达质粒pET-GMPAL在E.coli中能高效地表达为有催化功能的高活力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pET-31b(+) 基因克隆 重组表达 肉桂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查尔酮合成酶(CHS)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在雪莲提取液中的代谢产物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牛天敏 马会勤 陈尚武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8-63,共6页
以栽培大豆北丰12为材料,利用PCR方法克隆查尔酮合成酶(Chalcone synthase,CHS)全基因,采用SOE法克隆得到去掉内含子的查尔酮合成酶基因,核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区长1170bp,编码390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的GMCHS8(GenBank:AY237728)的c... 以栽培大豆北丰12为材料,利用PCR方法克隆查尔酮合成酶(Chalcone synthase,CHS)全基因,采用SOE法克隆得到去掉内含子的查尔酮合成酶基因,核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区长1170bp,编码390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的GMCHS8(GenBank:AY237728)的cDNA序列相似率达到97%。构建pET-GMCHS工程表达质粒,通过大肠杆菌E.coliBL21(DE3)高效表达系统表达大豆CHS。通过12%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获得了分子量在42.9kDa的一条蛋白质特异表达带。液相色谱分析大肠杆菌E.coliBL21(DE3)高效表达系统在雪莲提取液中的代谢产物,样品和空白对照样对比,样品在273nm,3.0min出现新的吸收峰,质谱分析结果表明CHS利用雪莲提取液中代谢中间产物合成了新的黄酮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YCINE MAX L.Merr. 查尔酮合成酶 基因克隆 表达E.coli 雪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蛋白酶限制性酶解乳清浓缩蛋白成胶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熊星星 毛学英 +1 位作者 谷俊男 任发政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0-162,167,共4页
研究了利用碱性蛋白酶限制性酶解乳清蛋白对其凝胶特性、成胶温度、凝胶粒径和蛋白组分水解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可以提高乳清蛋白的凝胶特性,在酶解70min时达到最大值,此时乳清蛋白的水解度为7.22%,当酶解时间超过70min后... 研究了利用碱性蛋白酶限制性酶解乳清蛋白对其凝胶特性、成胶温度、凝胶粒径和蛋白组分水解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可以提高乳清蛋白的凝胶特性,在酶解70min时达到最大值,此时乳清蛋白的水解度为7.22%,当酶解时间超过70min后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凝胶特性略有下降;各水解时间点乳清蛋白成胶温度均为80℃;酶解后乳清蛋白凝胶的粒径值下降了90%以上,且酶解30min后形成的凝胶粒径值都在50um以内;在碱性蛋白酶的限制性酶解作用下,仅部分β-乳球蛋白和很少部分牛血清白蛋白被酶解,而大部分α-乳白蛋白被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蛋白凝胶 碱性蛋白酶 流变 水解度 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干酪乳杆菌6-磷酸山梨醇脱氢酶(gutF)基因的克隆和超表达 被引量:3
8
作者 丁寅寅 左芳雷 +3 位作者 卢晓明 赵建云 王欧 陈尚武 《中国奶牛》 2010年第8期52-55,共4页
为研究6-磷酸山梨醇脱氢酶基因在乳酸菌中超表达的影响,本试验根据副干酪乳杆菌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用PCR的方法扩增6-磷酸山梨醇脱氢酶(gutF)基因,将其连接到乳酸菌表达载体pMG36e,并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副干酪乳杆菌及乳酸乳球菌中获得... 为研究6-磷酸山梨醇脱氢酶基因在乳酸菌中超表达的影响,本试验根据副干酪乳杆菌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用PCR的方法扩增6-磷酸山梨醇脱氢酶(gutF)基因,将其连接到乳酸菌表达载体pMG36e,并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副干酪乳杆菌及乳酸乳球菌中获得重组菌株;对重组菌株表达产物进行蛋白质水平的电泳检测,检测出表达了大约28kD的蛋白;使用山梨醇替代培养基中的葡萄糖,以未转化基因菌株做阴性对照,进行生长曲线的测定,结果表明,转化菌株能够利用在以山梨醇作为碳源的条件下,重组菌株的生长速度和最终菌浓度均优越于对照菌株。本研究通过超表达6-磷酸山梨醇脱氢酶蛋白,对于进一步研究乳酸菌的耐受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磷酸山梨醇脱氢酶 超表达 山梨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