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侧流免疫层析技术在兽医诊断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娜 杜汉宇 +6 位作者 王真真 贾楠楠 宋若楠 朱杰 李传峰 刘光清 孟春春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4-108,共5页
侧流免疫层析使用有色标记物、荧光标记物或其他标记物等作为标记物,用于偶联抗原(抗体),用以检测抗体(抗原)的一种免疫化学反应。传统的侧流免疫层析依赖于肉眼观察,灵敏度较低,只能提供定性或半定量结果。新一代侧流免疫层析技术采用... 侧流免疫层析使用有色标记物、荧光标记物或其他标记物等作为标记物,用于偶联抗原(抗体),用以检测抗体(抗原)的一种免疫化学反应。传统的侧流免疫层析依赖于肉眼观察,灵敏度较低,只能提供定性或半定量结果。新一代侧流免疫层析技术采用不同类型标记物和应用外部设备,对待检物进行量化,来呈现待检物的含量,从而实现开发具有定量、多组分检测能力的免疫层析测试。论文总结了侧流免疫层析标记物、检测原理以及在兽医诊断中的应用,以期为今后侧流免疫层析技术在兽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和改进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流免疫层析 荧光定量检测 兽医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地区猫杯状病毒的分离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汤傲星 刘春草 +8 位作者 王元红 孟春春 朱杰 戚睿斌 李传锋 唐井玉 郭宏元 宋新宇 刘光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67-671,共5页
为了解猫杯状病毒(FCV)在中国华东地区的流行状况及其遗传变异和演化特征,本研究采集30份疑似感染FCV的猫眼鼻拭子,通过常规方法分离鉴定出9株FCV,经RT-PCR和测序获得了FCV VP1的基因序列,与文献报道的流行株、高致病力FCV(VS-FCV)株和... 为了解猫杯状病毒(FCV)在中国华东地区的流行状况及其遗传变异和演化特征,本研究采集30份疑似感染FCV的猫眼鼻拭子,通过常规方法分离鉴定出9株FCV,经RT-PCR和测序获得了FCV VP1的基因序列,与文献报道的流行株、高致病力FCV(VS-FCV)株和疫苗株VP1基因同源性进行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9株华东地区分离株VP1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70.9%~93.3%,分离株与流行株VP1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66.9%~84.8%和78.0%~91.9%,且大部分分离株与国内流行株处于同一分支;与VS-FCV VP1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73.9%~80.3%和82.2%~89.8%,其中只有FCV AH1分离株与VS-FCV-5株处于同一分支;与国内疫苗株VP1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73.9%~80.3%和82.2%~89.8%,其中只有FCV AH1株与国内疫苗株Vaccine-FCV-D90357处于同一分支。以上结果首次表明,华东地区FCV不断发生变异,是导致传统疫苗不能达到很好免疫保护效果的原因。本研究丰富了中国FCV的流行病学资料,为FCV疫苗研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杯状病毒 分离鉴定 VP1 序列同源性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株猫细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汤傲星 刘春草 +7 位作者 王真真 孟春春 朱杰 唐井玉 李传锋 郭宏元 宋新宇 刘光清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6-92,共7页
为了解猫细小病毒(FPV)在国内的流行状况及其遗传变异和演化方向,本研究对采集的30份疑似感染FPV的肛拭子进行检测,利用常规方法从中分离并鉴定出3株FPV。然后扩增出3株FPV的VP2基因,利用DNAstar等软件将获得的VP2基因与国内外报道的流... 为了解猫细小病毒(FPV)在国内的流行状况及其遗传变异和演化方向,本研究对采集的30份疑似感染FPV的肛拭子进行检测,利用常规方法从中分离并鉴定出3株FPV。然后扩增出3株FPV的VP2基因,利用DNAstar等软件将获得的VP2基因与国内外报道的流行株和疫苗株的VP2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本文分离的3株FPV均能在猫肾细胞中良好增殖,并产生典型致细胞病变(CPE),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现典型的细小病毒形态特征。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此3株FPV的VP2序列与国内外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6%~99.8%和98.5%~99.8%;与疫苗株的VP2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1%~99.4%和99.1%~99.5%;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分离的FPV与国内流行株及疫苗株均具有较近的遗传距离,并处于同一拓朴群,但是SH612株和ZZ6293株与疫苗株的距离稍微远些,处于不同的拓朴亚群。本文研究结果丰富了中国FPV的流行病学资料,为进一步研发FPV疫苗提供了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细小病毒 VP2 序列同源性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刺激基因15抗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唐井玉 杜汉宇 +6 位作者 贾楠楠 汤傲星 刘春草 朱杰 孟春春 李传峰 刘光清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0-176,共7页
干扰素刺激基因15(ISG15)是由病原微生物或干扰素诱导产生的一种大小为15 kDa的泛素样蛋白。在干扰素诱导的数百个干扰素刺激基因中,ISG15是诱导最强烈、最快的ISG蛋白之一。研究表明,ISG15对多种病毒具有抗病毒作用。此外,ISG15在调节... 干扰素刺激基因15(ISG15)是由病原微生物或干扰素诱导产生的一种大小为15 kDa的泛素样蛋白。在干扰素诱导的数百个干扰素刺激基因中,ISG15是诱导最强烈、最快的ISG蛋白之一。研究表明,ISG15对多种病毒具有抗病毒作用。此外,ISG15在调节宿主损伤、DNA修复,调节信号通路及抗原递呈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ISG15的概况,并阐述了近年来ISG15在抗病毒、免疫调节和调节宿主信号通路过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刺激基因15 抗病毒作用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猫细小病毒VP2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的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真真 汤傲星 +9 位作者 刘春草 宋若楠 贾楠楠 杜汉宇 李娜 朱杰 李传峰 刘光清 王金泉 孟春春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0-316,共7页
为建立一种检测猫细小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将猫细小病毒VP2蛋白共有的多个B细胞抗原表位进行串联表达为重组蛋白并纯化作为包被抗原。采用棋盘式方法优化反应的最佳血清稀释度和抗原包被量,同时比较了间接ELISA方法的其他反应条件... 为建立一种检测猫细小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将猫细小病毒VP2蛋白共有的多个B细胞抗原表位进行串联表达为重组蛋白并纯化作为包被抗原。采用棋盘式方法优化反应的最佳血清稀释度和抗原包被量,同时比较了间接ELISA方法的其他反应条件。结果显示,抗原包被量为8μg/m L,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400,二抗的最佳工作稀释度为1∶10000;TMB底物显色液37℃避光显色反应15 min。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同猫杯状病毒和猫疱疹病毒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此方法对猫细小病毒阳性血清的敏感性为1∶5120,组内、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与包被全病毒的方法平行比较,显示其检测阴阳性血清的值高度一致。结果表明,基于猫细小病毒串联表达的VP2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适合临床样本的检测,为猫瘟的防控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细小病毒 VP2蛋白 间接ELIS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