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智能知识服务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5
1
作者 赵瑞雪 杨晨雪 +2 位作者 郑建华 李娇 王剑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2年第4期105-125,共21页
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智慧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经营主体对科技与知识的旺盛需求,农业知识服务成为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解决现有农业知识分散无序、... 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智慧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经营主体对科技与知识的旺盛需求,农业知识服务成为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解决现有农业知识分散无序、更新不及时、面向经营主体的知识服务不平衡、供需脱节等问题,本文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农业知识服务的研究与实践现状,提出了一套基于农业全产业链、按照农业数据的全生命周期、面向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智能知识服务体系框架,设计了基于智能物联网(Artificial Intelligence&Internet of Things,AIoT)的农情感知与大数据汇聚治理、基于知识图谱的农业知识组织与计算挖掘,以及基于多场景的农业智能知识服务三个层次。文中归纳了包括空天地AIoT全维度农情感知、多源异构农业大数据汇聚治理、知识建模、知识抽取、知识融合、知识推理、跨媒体检索、智能问答、个性化推荐技术、决策支持等农业智能知识服务涉及的关键技术,并举例了其研究应用。最后从农业数据获取、模型构建、知识组织、智能知识服务技术和应用推广等方面探讨了未来农业智能知识服务的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总结发现,农业智能知识服务是破解当前农业知识服务供需矛盾,实现跨媒体农业数据到知识的跨越,推动农业知识服务向个性化、精准化和智能化升级的关键,亦是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知识服务 人工智能 物联网 农情感知 知识管理 知识推理 知识搜索问答 个性化推荐 决策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预印本平台建设研究
2
作者 杨星远 郑建华 +1 位作者 李甜 寇远涛 《农业展望》 2023年第11期74-79,共6页
农业预印本平台建设,对加快农业科研创新、推动农业科研成果开放获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国农业预印本平台的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难以有效满足农业科研人员沟通交流与成果首发需要。通过调研国内外预印本平台的发展现状,在厘清中国农... 农业预印本平台建设,对加快农业科研创新、推动农业科研成果开放获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国农业预印本平台的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难以有效满足农业科研人员沟通交流与成果首发需要。通过调研国内外预印本平台的发展现状,在厘清中国农业预印本平台建设意义和价值的基础上,提出农业预印本平台与中国农业期刊集成服务平台融合建设的模式与框架,并从政策出台、具体执行、质量评价3个层面提出推动农业预印本平台建设的建议,以期建设一个中国农业科学界自主管理、全世界农业科学家均可参与、在国内外农业科学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自主可控的农业预印本平台,为中国农业以及其他领域专业预印本平台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学术交流与科研成果开放获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获取 预印本平台 农业预印本 农业期刊集群 农业科研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全球花生栽培领域研究态势分析
3
作者 孟静 杨冉 +2 位作者 安静 唐研 郑建华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8,共11页
以Web of Science(SCIE)中检索得到的1794条文献为样本,利用文献计量法和CiteSpace软件,从发文量、国家/地区、机构、学科、高水平论文、基金资助六个方面,对全球花生栽培领域的文献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多维度展示发文情况和研究态势。... 以Web of Science(SCIE)中检索得到的1794条文献为样本,利用文献计量法和CiteSpace软件,从发文量、国家/地区、机构、学科、高水平论文、基金资助六个方面,对全球花生栽培领域的文献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多维度展示发文情况和研究态势。结果显示:近十年,花生栽培领域发文量稳定缓慢增长,2021年发文量最高;发文量前三位的国家是美国、中国和印度;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美国农业部、佐治亚大学等研究机构发文量较高,且机构之间合作关系紧密;发文所属学科有跨学科、多学科趋势;有21篇高水平论文,其中我国有8篇;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文献量遥遥领先其他机构;主要研究主题有高产栽培技术、新品种栽培技术、配套栽培技术及地膜覆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栽培 文献计量 知识挖掘 研究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现词分析的专业科技信息平台用户画像主题标注方法改进 被引量:1
4
作者 杜若鹏 张洁 寇远涛 《数字图书馆论坛》 CSSCI 2023年第9期58-63,共6页
在海量信息的背景下,用户画像是实现对用户精准推荐服务的有效工具。科技信息用户画像的关键环节是根据用户关注的文献信息进行主题词抽取。文献主题词抽取的质量直接影响用户画像以及基于用户画像的内容推荐的精准度。鉴于目前常用的... 在海量信息的背景下,用户画像是实现对用户精准推荐服务的有效工具。科技信息用户画像的关键环节是根据用户关注的文献信息进行主题词抽取。文献主题词抽取的质量直接影响用户画像以及基于用户画像的内容推荐的精准度。鉴于目前常用的文献主题词抽取方法存在高维特征表征稀疏、泛化能力差、易用性受限等问题,提出基于文本共现词分析与TextRank算法的主题特征抽取方法。用该方法对农业科技信息平台用户关注和浏览的文献数据进行主题抽取,将获得的核心特征词作为用户画像的标注主题词,并据此构建用户主题推荐表达式进行文献推荐效果验证。结果显示,采用该方法的文献推荐准确率为93.3%,显著优于高频词法(70.4%)、共现词分析法(74.1%)和TextRank算法(77.8%),表明改进的文献主题词抽取方法在农业信息用户画像及信息推荐服务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信息平台 农业 用户画像 信息推荐 共现词分析 TextRa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期刊出版全产业链条路径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齐秀丽 王元杰 +1 位作者 王慧 薛春璐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98-101,共4页
以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带来了期刊出版产业链的变革与重构。传统期刊的出版模式存在效率低、传播范围小、实时性差等问题,出版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本文从打造优质内容爆品,提升期刊核心竞争力... 以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带来了期刊出版产业链的变革与重构。传统期刊的出版模式存在效率低、传播范围小、实时性差等问题,出版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本文从打造优质内容爆品,提升期刊核心竞争力和知名度;构建线上线下双线程出版体系,提高期刊出版效率和销售利润;打造新媒体矩阵营销模式,做好品牌推广和流量转换3个方面对期刊出版全产业链条路径进行分析,以期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期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效提升,为数字技术在期刊出版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数字出版 期刊产业链 新媒体矩阵
原文传递
科技期刊对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意义与路径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齐秀丽 王元杰 +1 位作者 王慧 薛春璐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17-120,共4页
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必要途径,科技期刊作为科技创新研究成果展示的载体,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科技期刊作为资源库、宣传交流平台、成果认定依据、培养创新人才等角度分析了科技期刊对科技... 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必要途径,科技期刊作为科技创新研究成果展示的载体,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科技期刊作为资源库、宣传交流平台、成果认定依据、培养创新人才等角度分析了科技期刊对科技创新体系的意义;并根据科技期刊特色,提出科技期刊发展路径,以期通过建设一流科技期刊,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更好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期刊 科技创新 建设一流期刊
原文传递
新刊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与学术影响力提升路径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元杰 孔晔晗 +1 位作者 王应宽 薛春璐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35-941,共7页
【目的】总结新刊快速提升学术影响力的举措,为新刊持续提升学术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开展问卷调查获取新刊发展面临的困难,通过组织座谈和线上调研,总结新刊发展中针对困难采取的解决对策。【结果】新刊在初创期面临的困难基... 【目的】总结新刊快速提升学术影响力的举措,为新刊持续提升学术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开展问卷调查获取新刊发展面临的困难,通过组织座谈和线上调研,总结新刊发展中针对困难采取的解决对策。【结果】新刊在初创期面临的困难基本一致,最为困难的三点为:难以组约到匹配期刊发展定位要求的优质稿件;难以调动编委主动参与办刊的积极性;论文发表后关注度低,下载量和被引频次不理想。即组约优质稿、提升专家参与办刊的热情和提高文章关注度是新刊普遍面临的共性难题。【结论】新刊提升影响力的主要路径有:面向研究热点,多措并举组约优质稿件;考核与激励并重,激发编委队伍的办刊积极性;创新传播模式,依托多种媒体和出版平台提高内容传播力。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应贯穿于整个期刊运营过程,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高水平办刊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影响力 编委考核制 专题专刊 精准推送 出版模式 传播模式
原文传递
开放获取论文版权侵权主要方式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元杰 薛春璐 +1 位作者 齐秀丽 王应宽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29-132,共4页
期刊的开放获取出版模式越来越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可。论文开放获取后随之带来的侵权纠纷风险值得关注。介绍开放获取期刊主要采取的版权模式,分析开放获取论文版权侵权典型行为案例,通过案例解析,从出版商、作者、读者和公众利益... 期刊的开放获取出版模式越来越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可。论文开放获取后随之带来的侵权纠纷风险值得关注。介绍开放获取期刊主要采取的版权模式,分析开放获取论文版权侵权典型行为案例,通过案例解析,从出版商、作者、读者和公众利益相关者角度分别提出保护开放获取论文版权的对策,从政策制度角度提出完善中国开放获取期刊出版版权制度的建议,从而促进期刊开放获取出版的高质量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获取出版 版权 侵权 利益相关者 对策建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