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生物有机肥质量安全风险分析及其对策建议 被引量:27
1
作者 马鸣超 姜昕 +4 位作者 曹凤明 李力 关大伟 杨小红 李俊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7年第5期44-48,共5页
生物有机肥产品由于原材料成分复杂及来源多样,存在潜在的菌种生物安全、重金属污染和抗生素残留等风险。本研究调研了全国8个典型省市生物有机肥生产企业,采集51个样品,测定了5种重金属和11种抗生素残留;汇总分析了农业部实施肥料登记... 生物有机肥产品由于原材料成分复杂及来源多样,存在潜在的菌种生物安全、重金属污染和抗生素残留等风险。本研究调研了全国8个典型省市生物有机肥生产企业,采集51个样品,测定了5种重金属和11种抗生素残留;汇总分析了农业部实施肥料登记管理以来1 207个生物有机肥产品生产菌种使用情况,并对重点关注的62株生产菌株进行了菌种分类复核鉴定、溶血反应测试和毒理学实验,评估了菌种安全和生物有机肥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现状;从加强风险管理、标准制修订和深入科学研究3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重金属 抗生素 菌种 质量安全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大豆种植制度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高圣超 关大伟 +2 位作者 马鸣超 李俊 沈德龙 《大豆科技》 2017年第3期21-29,共9页
土壤质量是维持地球生物圈最重要的因子之一,是维持作物生产、保护环境质量及促进动植物健康的能力。本文综述了不同大豆种植制度及接种根瘤菌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进展,分析了大豆连作、轮作和间套作种植对土壤理化性状、土壤酶和土壤... 土壤质量是维持地球生物圈最重要的因子之一,是维持作物生产、保护环境质量及促进动植物健康的能力。本文综述了不同大豆种植制度及接种根瘤菌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进展,分析了大豆连作、轮作和间套作种植对土壤理化性状、土壤酶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指出合理大豆种植和接种根瘤菌对保护土壤质量的重要性,以期为选取合适的大豆种植制度和实现农田土壤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连作 大豆轮作 大豆间套作 根瘤菌 土壤理化性状 土壤酶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连作条件下施肥对东北黑土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24
3
作者 高圣超 关大伟 +3 位作者 马鸣超 张伟 李俊 沈德龙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71-1281,共11页
【目的】表征大豆连作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特征和组成差异,并侧重分析接种根瘤菌处理的不同之处;与土壤化学性质进行关联分析,探讨引起黑土细菌菌群变化的主效环境因子,为进一步了解连作条件下东北耕地土壤中细菌群落... 【目的】表征大豆连作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特征和组成差异,并侧重分析接种根瘤菌处理的不同之处;与土壤化学性质进行关联分析,探讨引起黑土细菌菌群变化的主效环境因子,为进一步了解连作条件下东北耕地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以及大豆的高效种植和氮肥减施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依托5年大豆连作定位试验,选取不施肥(CK)、磷钾肥(PK)、氮磷钾肥(NPK)、磷钾肥+接种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 5821)处理(PK+5821)共4个处理的耕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Illumina HiSeq)和real-time PCR技术,以16S rRNA基因V4区为分子标靶,解析不同施肥处理土壤细菌的菌群变化,并对细菌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CK相比,施肥明显增加了大豆的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含量,但单施化肥降低了土壤的pH。接种B.japonicum 5821显著增加了土壤细菌的基因拷贝数,提高了土壤细菌的丰度。细菌门水平和纲水平的群落分析发现,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为土壤中的3大优势菌群,占所有优势菌门的70%以上;施肥明显降低了土壤中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这与细菌纲水平的分析一致。多样性分析发现,CK处理与3个施肥处理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不同,且主坐标分析(PCoA)显示,3个施肥处理的细菌群落结构在PC1轴上聚在一起,而与CK处理是分开的,表明施肥明显改变了土壤细菌的群落构成。冗余分析(RDA)显示,全氮(F=3.2,P=0.002)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最大,解释了24%的群落变化,各因子的贡献率依次为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 H;Spearman相关性分析也表明,5项土壤化学指标均与不同优势菌门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结论】施肥改变了大豆连作条件下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全氮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效环境因子。接种根瘤菌明显提高了大豆产量,同时保持了良好土壤化学性状和土壤菌群结构,很大程度地减少了化学氮肥的施用,对大豆的高效种植和氮肥减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黑土 根瘤菌 土壤化学性质 细菌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类芽孢杆菌功能及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马鸣超 姜昕 +1 位作者 李力 李俊 《生命科学》 CSCD 2014年第10期1038-1045,共8页
胶质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mucilaginosus)因其具有多功能、强抗逆等特点而成为微生物肥料的首选菌种,它在农业生产中表现出提高土壤速效钾与速效磷含量、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等多方面的效应,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胶质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mucilaginosus)因其具有多功能、强抗逆等特点而成为微生物肥料的首选菌种,它在农业生产中表现出提高土壤速效钾与速效磷含量、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等多方面的效应,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首次从P.mucilaginosus的系统发育地位及快速检测技术、生物学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拓宽对该细菌生物学特征及其功能的认识,推动其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类芽孢杆菌 系统发生 生物学功能 基因组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