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栽培食用菌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怀文 杨秀芬 张金霞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利用无害化技术控制栽培食用菌害虫是当前食用菌安全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作者查阅了近20年来栽培食用菌主要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文献,归纳报道较多的、作者认为有可能成为生产应用的技术成果,并就本研究组的研究结果和对已... 利用无害化技术控制栽培食用菌害虫是当前食用菌安全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作者查阅了近20年来栽培食用菌主要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文献,归纳报道较多的、作者认为有可能成为生产应用的技术成果,并就本研究组的研究结果和对已有生防技术优缺点的认识,提出在我国开展栽培食用菌主要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食用菌害虫 生物防治 苏云金芽孢杆菌以色列变种 昆虫病原线虫 捕食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被引量:134
2
作者 邱德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18,35,共5页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微生物和微生物代谢产物对农作物病害进行有效防治的技术与方法,本文介绍了我国在生物农药资源筛选评价体系、基因工程、发酵代谢工程等方面取得的可喜进展和研制出的多种高效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药物;提出未来5...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微生物和微生物代谢产物对农作物病害进行有效防治的技术与方法,本文介绍了我国在生物农药资源筛选评价体系、基因工程、发酵代谢工程等方面取得的可喜进展和研制出的多种高效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药物;提出未来5~10年,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学科领域主要工作是集成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明确不同生防因子控制植物病害的分子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建立有关领域共享技术的合作研究平台,提高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水平;指出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是保障食品和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对国家可持续农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害 生物防治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防治的西花蓟马治理及思考 被引量:8
3
作者 徐学农 王恩东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6-105,共10页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是世界性的大害虫,对温室中蔬菜花卉造成巨大的危害。20世纪7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而迅速地传播蔓延,近年入侵中国。西花蓟马对农药产生了广泛的抗性,使得生物防治一直作为其综合治理...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是世界性的大害虫,对温室中蔬菜花卉造成巨大的危害。20世纪7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而迅速地传播蔓延,近年入侵中国。西花蓟马对农药产生了广泛的抗性,使得生物防治一直作为其综合治理中的主导措施。本文综述了世界上西花蓟马生物防治的现状,以期为中国西花蓟马的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花蓟马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播种期施用绿僵菌防治蛴螬的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迅 农向群 +3 位作者 刘春琴 席国成 张星 张泽华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5-489,共5页
本文研究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M202-1菌株对花生蛴螬的防治效果。室内生物测定表明,在含有绿僵菌5×106、10×106和20×106孢子?g?1土壤中,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幼虫死亡率分别为22.4%、41.1%和7... 本文研究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M202-1菌株对花生蛴螬的防治效果。室内生物测定表明,在含有绿僵菌5×106、10×106和20×106孢子?g?1土壤中,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幼虫死亡率分别为22.4%、41.1%和74.4%,高浓度下LT50为11.9d。盆栽试验中,在播种花生时进行土壤施菌、施药处理,并在花生开花时进行接虫对比处理,结果显示:对照土壤中接虫处理的蛴螬为害可造成花生好果数减少29.2%,果重减轻26.1%,虫果增加率达28.1%;土壤施菌后接虫条件下虫果增加率为20.7%,比对照减少7.4%;但不论接虫与否,花生好果数及果重与对照土壤不接虫处理的差异均不显著;辛硫磷处理对蛴螬有较好的直接控制作用,但使花生结荚数减少;1/2剂量绿僵菌加1/2剂量辛硫磷混合处理不能很好控制虫害。田间试验显示,播种时绿僵菌能有效控制蛴螬为害,收获期花生的好果数和果重都提高40%左右,显著高于对照,虫果率降低10.9%;绿僵菌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辛硫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龟子绿僵菌 金龟子幼虫 防治效果 播种期 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蛋白激发子PeaT1的获得及诱导水稻抗旱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权 李广悦 +2 位作者 曾洪梅 杨秀芬 邱德文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9年第3期51-55,共5页
PeaT1是来源于极细链格胞菌(Alternaria tenuissima)的一种蛋白激发子,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抗逆性的功能。为了进一步研究该激发子的功能,构建了表达该蛋白质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peaT1,诱导表达获得大量目的蛋白质。利用AKTA蛋白... PeaT1是来源于极细链格胞菌(Alternaria tenuissima)的一种蛋白激发子,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抗逆性的功能。为了进一步研究该激发子的功能,构建了表达该蛋白质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peaT1,诱导表达获得大量目的蛋白质。利用AKTA蛋白质纯化系统,通过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和分子筛等纯化技术,获得高纯度的PeaT1蛋白。用不同浓度的纯化蛋白处理水稻,进行抗旱性检测,结果表明PeaT1可明显提高水稻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T1 蛋白激发子 原核表达 纯化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丽轮枝菌分泌蛋白激发子的分离纯化及生物功能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炳楠 杨秀芬 +1 位作者 曾洪梅 邱德文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6-171,共6页
利用硫酸铵沉淀、KTA explorer 10蛋白纯化仪、非变性电泳、割胶电洗脱等方法,从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dahliae)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出一种蛋白激发子,经SDS-PAGE电泳检测单一条带,相对分子量为20 kD。该蛋白激发子能够诱导烟草的过敏... 利用硫酸铵沉淀、KTA explorer 10蛋白纯化仪、非变性电泳、割胶电洗脱等方法,从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dahliae)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出一种蛋白激发子,经SDS-PAGE电泳检测单一条带,相对分子量为20 kD。该蛋白激发子能够诱导烟草的过敏反应,处理6 h后,处理部位出现水渍状,24 h后出现坏死斑。该激发子可以诱导烟草细胞在较短时间内产生防卫反应信号分子H2O2和NO,并引起活性氧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丽轮枝菌 蛋白激发子 纯化 过敏反应 信号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源蛋白类激发子及其转基因植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唐宏琨 曾洪梅 +3 位作者 杨秀芬 毛建军 袁京京 邱德文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0-485,共6页
真菌源蛋白类激发子是广泛存在于植物病原真菌的信号传导分子,不仅在植物与病原菌互作中起重要作用,而且还具有广谱诱导植物抗性和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本文就真菌源蛋白类激发子的种类、功能及蛋白激发子基因转化植物等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真菌 蛋白激发子 转基因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发子基因peaT1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转化棉花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唐宏琨 曾洪梅 +2 位作者 杨秀芬 袁京京 邱德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47,共5页
[目的]构建蛋白激发子基因peaT1的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化棉花品种‘CCRI24’。[方法]设计含有PstⅠ和XhoⅠ酶切位点的引物,以质粒pET28a-peaT1为模板扩增得到peaT1序列,将其通过中间载体pG4AS-cup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0上,通过农... [目的]构建蛋白激发子基因peaT1的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化棉花品种‘CCRI24’。[方法]设计含有PstⅠ和XhoⅠ酶切位点的引物,以质粒pET28a-peaT1为模板扩增得到peaT1序列,将其通过中间载体pG4AS-cup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0上,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棉花品种‘CCRI24’,诱导并筛选抗性愈伤和胚性愈伤,通过PCRs、outhern杂交和RT-PCR检测筛选的棉株。[结果]构建了含有增强子和多联终止子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0-peaT1,获得了大量的胚状体和4棵再生苗并嫁接成活,验证了蛋白激发子基因peaT1已经整合到再生苗2和4基因组当中。[结论]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蛋白激发子基因peaT1转化棉花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发子 peaT1 农杆菌 转化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种化学农药与绿僵菌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张英财 农向群 +1 位作者 张泽华 王广君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6-191,共6页
本文检测了18种常用低毒化学农药对生防真菌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分析它们与绿僵菌的相容性。总体看,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与绿僵菌的相容性好于杀菌剂。其中,氰戊菊酯与绿僵菌相容... 本文检测了18种常用低毒化学农药对生防真菌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分析它们与绿僵菌的相容性。总体看,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与绿僵菌的相容性好于杀菌剂。其中,氰戊菊酯与绿僵菌相容性最好,即使在10倍的推荐浓度下,对孢子萌发无影响,对菌丝生长速度和产孢量的抑制率只有25.13%和38.63%。高效氯氟氰菊酯和乐果与绿僵菌也有较好的相容性,在推荐的田间使用浓度下,孢子萌发抑制率为30%左右,对菌丝生长和产孢量基本没有抑制。溴氰菊酯、啶虫脒、吡虫啉、甲霜灵、氟乐灵、阿维菌素、敌百虫、毒死蜱和波尔多液与绿僵菌有一定的相容性。矮壮素、哒螨灵、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和三唑酮与绿僵菌相容性很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僵菌 化学农药 相容性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茧蜂滞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玉艳 张礼生 陈红印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67-1178,共12页
滞育现象在多种茧蜂类天敌昆虫中存在,通过调控茧蜂滞育,可达到延长产品货架期、延长防控作用时间、提高产品的抗逆性和繁殖力的目标,对茧蜂的扩繁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总结1910年以来的2545篇国内外滞育文献,统计得出有明确滞... 滞育现象在多种茧蜂类天敌昆虫中存在,通过调控茧蜂滞育,可达到延长产品货架期、延长防控作用时间、提高产品的抗逆性和繁殖力的目标,对茧蜂的扩繁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总结1910年以来的2545篇国内外滞育文献,统计得出有明确滞育诱导或滞育解除报道的茧蜂有37种,分属7亚科16属,其中对滞育特征有详细描述的有23种。茧蜂大多以预蛹进入滞育,其次为幼虫滞育,少数为成虫滞育,其滞育敏感阶段因种不同而异。滞育持续期相对较长,大多可维持数月,最长的可达14个月。光周期、温度和寄主是影响茧蜂滞育的主要因子,湿度、亲代和寄主植物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滞育进程。目前,茧蜂滞育的研究仅限于生物学观察阶段,对茧蜂滞育的生理学特征、激素调控和分子调控等尚未有研究报道,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育 茧蜂 滞育持续期 光周期 温度 寄主 激素调控 分子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灰霉生防菌CQ的分子鉴定及其生防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利敏 仝赞华 +3 位作者 郭立华 蒋细良 邱德文 李淼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56-960,共5页
菌株CQ是一株分离自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烟草根部的对番茄灰霉病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拮抗细菌。通过对该菌株进行形态特征观察、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确定菌株CQ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拮抗试验结果表明,菌株CQ能够显著抑制... 菌株CQ是一株分离自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烟草根部的对番茄灰霉病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拮抗细菌。通过对该菌株进行形态特征观察、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确定菌株CQ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拮抗试验结果表明,菌株CQ能够显著抑制番茄灰霉菌的菌丝生长,使菌丝出现异常分枝和囊泡状畸形。1‰CQ发酵滤液即可显著抑制番茄灰霉菌孢子的形成。室内生测结果表明,相比对照组,48 h无菌发酵滤液原液在离体叶片上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可达100%,而其10、100倍稀释滤液则使发病率分别降低28.5%和21.3%,病情指数分别降低44.01和37.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葡萄孢菌 枯草芽孢杆菌 鉴定 生防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实采后病害诱导抗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淼 产祝龙 +2 位作者 田世平 邱德文 檀根甲 《保鲜与加工》 CAS 2010年第5期1-7,共7页
对果实采后病害诱导抗性的诱导子及其可能的诱抗机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利用生物激发子和非生物激发子等诱导果实抗病的方法进行果实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可能性以及当前利用激发子的种类、特征、诱导抗性的机理,提出了果实采后病害诱导抗... 对果实采后病害诱导抗性的诱导子及其可能的诱抗机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利用生物激发子和非生物激发子等诱导果实抗病的方法进行果实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可能性以及当前利用激发子的种类、特征、诱导抗性的机理,提出了果实采后病害诱导抗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 采后病害 诱导抗性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食性盲蝽的饲养技术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胡月 王孟卿 +1 位作者 张礼生 陈红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2-27,共6页
杂食性盲蝽在生物防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概述了国内外不同种类杂食性盲蝽的人工饲养技术及应用现状。
关键词 杂食性盲蝽 人工饲养技术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虫HaHR3基因的克隆及其植物RNA干扰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5
14
作者 尹富仕 曾洪梅 +3 位作者 张雨良 邱德文 杨秀芬 王立梅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7-162,共6页
采用RT-PCR方法克隆了棉铃虫蜕皮调节转录因子HaHR3基因,该基因含有1671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序列分析表明,HaHR3与多种昆虫蜕皮调节转录因子高度同源。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HaHR3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HaHR3具有蜕皮调节转录因子超... 采用RT-PCR方法克隆了棉铃虫蜕皮调节转录因子HaHR3基因,该基因含有1671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序列分析表明,HaHR3与多种昆虫蜕皮调节转录因子高度同源。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HaHR3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HaHR3具有蜕皮调节转录因子超家族的典型特征,包括两个锌指结构和一个DNA结合结构域,不存在信号肽序列和N糖基化位点。选择HaHR3基因的部分片段构建了RNAi中间载体pRNAi1017-HaHR3sa,再将HaHR3正反向序列亚克隆至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0-35S-OCS,成功构建了由35s启动子调控的HaHR3基因的正反向RNA干扰载体pCAM-RNAi-HaHR3。这一载体的成功构建为下一步通过植物介导的RNA干扰技术防治棉铃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蜕皮调节转录因子 结构分析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病杆菌和发光杆菌抗菌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肖尧 杨秀芬 杨怀文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3-558,共6页
致病杆菌Xenorhabdus和发光杆菌Photorhabdus是昆虫病原线虫肠道共生细菌,具有对宿主昆虫致病和对寄主线虫共生的双重特性,是一类特殊的生防细菌资源,其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的杀虫和抑菌功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产生的... 致病杆菌Xenorhabdus和发光杆菌Photorhabdus是昆虫病原线虫肠道共生细菌,具有对宿主昆虫致病和对寄主线虫共生的双重特性,是一类特殊的生防细菌资源,其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的杀虫和抑菌功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产生的抗菌物质、编码抗菌代谢产物的基因及抗菌机制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杆菌 发光杆菌 抗菌代谢物 抗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醇化酶在病原生物侵染寄主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华 曾洪梅 邱德文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8-132,共5页
烯醇化酶(enolase)是一种多功能蛋白,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除在细胞内参与糖酵解过程外,还在病原生物侵染寄生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定位于不同位点的烯醇化酶发挥着不同的功能。近年来对病原生物表面的烯醇化酶参与侵染过程的研究日... 烯醇化酶(enolase)是一种多功能蛋白,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除在细胞内参与糖酵解过程外,还在病原生物侵染寄生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定位于不同位点的烯醇化酶发挥着不同的功能。近年来对病原生物表面的烯醇化酶参与侵染过程的研究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对烯醇化酶的理化特性、分布特征、在不同病原生物侵染中的作用和参与侵染的机理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烯醇化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前景,对利用烯醇化酶的方式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醇化酶 病原生物 侵染 血纤维溶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大利蝗取食特性及损失估计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薛智平 张泉 +3 位作者 牙森·沙力 王广君 阿不都外力·伊玛木 肖宏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5-98,共4页
野外条件下,对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的取食特性、食量进行了研究;同时用笼罩和模拟方法测定了意大利蝗对田间产草量造成的损失。研究结果表明:意大利蝗若虫喜食冷蒿(Artemisia frigida Willd.)、针叶苔草(Carex onoei Franch.... 野外条件下,对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的取食特性、食量进行了研究;同时用笼罩和模拟方法测定了意大利蝗对田间产草量造成的损失。研究结果表明:意大利蝗若虫喜食冷蒿(Artemisia frigida Willd.)、针叶苔草(Carex onoei Franch.etSav.);而成虫则喜食冷蒿、新疆鼠尾草(Salvia desertaSchang)、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inn.)。意大利蝗3、4、5、6龄若虫以及成虫日平均食量分别为14.27、18.77、20.80、27.65、29.26 mg/头;在4、8、12、16头/m2密度下,笼罩产草量损失分别为5.66、16.45、26.78、26.41 g/m2;模拟产草量损失分别为6.23、19.40、26.65、30.85 g/m2。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者显著相关。上述结果对于指导意大利蝗的防治和更有效地控制意大利蝗的危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蝗 食量 损失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孢粘帚霉寄生核盘菌菌核相关基因的EST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钟增明 李世东 +1 位作者 高会兰 孙漫红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7-213,共7页
链孢粘帚霉Gliocladium catenulatum是一种重要的菌寄生真菌,为了明确该菌与寄主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互作中参与菌寄生过程的功能基因,本实验室前期采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SH)构建了消减cD-NA文库。本文从该库里随机挑选42... 链孢粘帚霉Gliocladium catenulatum是一种重要的菌寄生真菌,为了明确该菌与寄主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互作中参与菌寄生过程的功能基因,本实验室前期采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SH)构建了消减cD-NA文库。本文从该库里随机挑选420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片段大小在200~600bp的序列占81.07%。去除载体和小于100bp的序列,获得391条有效序列,其平均长度为409bp。通过序列拼接得到181个单值基因(unigenes),其中包括27个重叠群(contigs)和154个单拷贝的ESTs(singletons)。将得到的ESTs与NCBI非冗余蛋白数据库(NR)进行BLASTx分析,结果显示有38个基因的编码蛋白与已知功能的蛋白有较高的相似性,其中包括可能与生物防治功能相关的内切葡聚糖酶、脂滴包被蛋白、MFS转运蛋白、过氧化物酶等;有39条序列在NCBI数据库中未找到相似序列,可能为新基因;其他基因的编码蛋白与数据库中功能未知蛋白相似性高。本研究为明确与重寄生功能相关的基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孢粘帚霉 核盘菌 菌寄生 EST 寄生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拒食蛋白XnAFP2三个结构域片段的表达及其生物活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尹富仕 曾洪梅 +2 位作者 张雨良 杨秀芬 邱德文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5-420,共6页
嗜线虫致病杆菌北京变种Xenorhabdus nematophila var. pekingensis CB6菌株产生的蛋白XnAFP2对多种昆虫有拒食活性。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XnAFP2包含DomainⅠ、DomainⅡ和DomainⅢ3个功能结构域。为确定其主效活性区域,分别对3个结构域... 嗜线虫致病杆菌北京变种Xenorhabdus nematophila var. pekingensis CB6菌株产生的蛋白XnAFP2对多种昆虫有拒食活性。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XnAFP2包含DomainⅠ、DomainⅡ和DomainⅢ3个功能结构域。为确定其主效活性区域,分别对3个结构域进行了克隆、表达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3个蛋白片段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3龄幼虫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7.4%、39.8%和20.2%,对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3龄幼虫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0.2%3、8.6%和21.7%,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3龄幼虫的非选择性拒食率分别为25.7%、44.1%和26.8%。研究结果表明,DomainⅡ是拒食蛋白XnAFP2的主效活性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线虫致病杆菌 XnAFP2 结构域 基因表达 拒食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绥螨性比及性别决定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姜晓环 徐学农 王恩东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2-358,共7页
植绥螨被广泛应用于控制多种农作物上的螨类和其它害虫,是一类很有利用价值的天敌资源。种群性比及性别决定机制是植绥螨生殖生理研究上的一个重要领域,与生物的遗传、个体发育、进化等密切相关。本文对植绥螨的性别决定机制、影响植绥... 植绥螨被广泛应用于控制多种农作物上的螨类和其它害虫,是一类很有利用价值的天敌资源。种群性比及性别决定机制是植绥螨生殖生理研究上的一个重要领域,与生物的遗传、个体发育、进化等密切相关。本文对植绥螨的性别决定机制、影响植绥螨性比的因素以及性比调控在捕食螨规模化生产及实践应用中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绥螨 性比 性别决定 机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