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氨酸对动物的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仁德 李光玉 王凯英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6-39,共4页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生物体的功能主要通过蛋白质来实现,作为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作用有待深入研究。近年来对苏氨酸的研究取得巨大进步,作者从苏氨酸的生物作用进行了简要综述,以论证研究苏氨酸对动物的重要性。
关键词 苏氨酸 限制性氨基酸 低蛋白日粮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鹿类动物分类及系统进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汇涛 董依萌 +3 位作者 王磊 周永娜 邢秀梅 杨福合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4-523,共10页
中国的鹿类资源十分丰富。过去国内外学者对鹿类动物的分类主要通过生物学特征和染色体核型进行研究。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分子进化理论的快速发展,应用基因组(核、线粒体)对鹿类动物的研究逐渐开展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 中国的鹿类资源十分丰富。过去国内外学者对鹿类动物的分类主要通过生物学特征和染色体核型进行研究。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分子进化理论的快速发展,应用基因组(核、线粒体)对鹿类动物的研究逐渐开展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分类进行了修正和补充。由于传统分类易受主观和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如难以获得足够数量和种类的标本),不同学者利用分子生物学分类使用的基因各不相同,因此,目前鹿类动物的分类和系统进化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争议和不同的意见,如麝、狍、毛冠鹿等的归属仍没有统一定论,有关麝科、鹿科中亚科之间的系统进化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阐明。本文对中国鹿类动物分类和系统进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展望,旨在为中国鹿类动物的分类及系统进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 分类 进化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酸的合成代谢及其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杨乾龙 王静 +3 位作者 南韦肖 王晓旭 李光玉 王凯英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22,共4页
半胱氨酸是一种重要的天然含硫氨基酸,具有促生长、抗氧化和解毒等多种功能,其代谢产物谷胱甘肽和牛磺酸等同样在动物体内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文章综述了半胱氨酸的来源、代谢以及重要的生物学作用,以期为半胱氨酸的开发和在生产中... 半胱氨酸是一种重要的天然含硫氨基酸,具有促生长、抗氧化和解毒等多种功能,其代谢产物谷胱甘肽和牛磺酸等同样在动物体内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文章综述了半胱氨酸的来源、代谢以及重要的生物学作用,以期为半胱氨酸的开发和在生产中的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 合成 代谢 生物学作用 含硫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黏合素C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臣光 王大涛 +1 位作者 赵全民 李春义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1-105,共5页
细胞黏合素C(Tenascin-C)是细胞外基质糖蛋白分子,其在组织损伤时特异性瞬时表达。Tenascin-C有着许多不同的作用,介导炎症和纤维化过程,参与组织损伤修复,动物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迁移与外周神经系统的再生等。在心脏和动脉... 细胞黏合素C(Tenascin-C)是细胞外基质糖蛋白分子,其在组织损伤时特异性瞬时表达。Tenascin-C有着许多不同的作用,介导炎症和纤维化过程,参与组织损伤修复,动物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迁移与外周神经系统的再生等。在心脏和动脉损伤、肿瘤血管生成和转移、脊髓再生、骨质疏松以及调节干细胞行为中起重要作用。论文对有关Tenascin-C的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黏合素C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刍动物氨基酸营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黄健 杨福合 +2 位作者 李光玉 鲍坤 王凯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6-120,共5页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氨基酸是其基本构成单位,蛋白质的功能主要通过氨基酸来体现。作者就近年来反刍动物氨基酸营养研究所取得的巨大突破和发展,分别从氨基酸的来源多样性、限制性及平衡性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关键词 反刍动物 氨基酸 限制性氨基酸 氨基酸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家养梅花鹿种质资源特性及其保存与利用的途径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胡鹏飞 刘华淼 邢秀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732-2738,共7页
作者以"种质资源"为中心,论述了中国家养梅花鹿的遗传背景,分析比较了以东北梅花鹿为基础人工育成品种(品系)的特征及生产性能,并对家养梅花鹿与马鹿种间杂交的生物学基础、杂交后代的遗传性状和生产性能进行了分析。针对目... 作者以"种质资源"为中心,论述了中国家养梅花鹿的遗传背景,分析比较了以东北梅花鹿为基础人工育成品种(品系)的特征及生产性能,并对家养梅花鹿与马鹿种间杂交的生物学基础、杂交后代的遗传性状和生产性能进行了分析。针对目前中国家养梅花鹿资源现状,提出了中国家养梅花鹿的种质资源保存与合理利用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养梅花鹿 种质资源 遗传背景 种间杂交 保存与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皮动物能量代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钟伟 穆琳琳 +2 位作者 张婷 张新宇 李光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879-2886,共8页
饲粮能量直接影响毛皮动物生产性能,如何真实评价动物对饲料能量的需要、利用及能量转化效率是能量代谢研究的重点。毛皮动物维持能量受动物的基础代谢、环境温度、饲养管理、品种、营养物质代谢热增耗等因素的影响。本文综述了毛皮动... 饲粮能量直接影响毛皮动物生产性能,如何真实评价动物对饲料能量的需要、利用及能量转化效率是能量代谢研究的重点。毛皮动物维持能量受动物的基础代谢、环境温度、饲养管理、品种、营养物质代谢热增耗等因素的影响。本文综述了毛皮动物能量代谢的研究进展,为毛皮动物精细化饲养和饲料的精准配制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皮动物 维持能量 代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作为生物医学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孙红梅 金美伶 +1 位作者 路晓 李春义 《特产研究》 2015年第2期52-56,共5页
鹿为偶蹄目有角的反刍动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生物医学领域,鹿还可以作为独特的研究模型。本文综述了鹿的一些生理特性,并对其在生物医学模型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再生 软骨损伤修复 骨质疏松 伤口愈合 鹿 生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染色体数目和配对联会角度分析动物远缘杂交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杨童奥 杨雅涵 +3 位作者 杨福合 邢秀梅 宋兴超 宋姗姗 《特产研究》 2016年第1期58-62,共5页
远缘杂交可以促进不同生物类型间的基因交流,从而改变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远缘杂交有利于新物种的形成。本文将从减数分裂角度归纳分析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黄牛和牦牛、马和驴、鸡和鹌鹑、银黑狐和蓝狐等动物的远缘杂交,旨在... 远缘杂交可以促进不同生物类型间的基因交流,从而改变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远缘杂交有利于新物种的形成。本文将从减数分裂角度归纳分析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黄牛和牦牛、马和驴、鸡和鹌鹑、银黑狐和蓝狐等动物的远缘杂交,旨在为今后开展动物远缘杂交杂种一代雄性不育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数分裂 远缘杂交 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蓝水貂血液蛋白多态性与经济性状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宋姗姗 王雷 +3 位作者 荣敏 宋兴超 邢秀梅 杨福合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4-27,共4页
为了分析银蓝水貂血液蛋白多态性与其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利用不连续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银蓝水貂血液中转铁蛋白(Tf)、抗胰蛋白酶(Pi-1、Pi-2)、维生素D结合蛋白(GC)3个蛋白位点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GC没有多态性,Tf、Pi-1具... 为了分析银蓝水貂血液蛋白多态性与其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利用不连续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银蓝水貂血液中转铁蛋白(Tf)、抗胰蛋白酶(Pi-1、Pi-2)、维生素D结合蛋白(GC)3个蛋白位点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GC没有多态性,Tf、Pi-1具有多态性(Pi-2分离效果不清晰),通过建立一般线性模型筛选银蓝水貂遗传标记,方差分析显示,Pi-1是对银蓝水貂体重影响较大的位点(P=0.013<0.05),Pi-1(P=0.029<0.05)和Tf(P=0.039<0.05)对银蓝水貂体长有显著影响,筛选出Pi-1 AA、Tf AC是银蓝水貂的高产基因型。为生化遗传标记辅助选择运用于银蓝水貂的选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蓝水貂 蛋白多态性 经济性状 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皮动物(貂、狐)作为生物模型的应用前景
11
作者 孙红梅 路晓 +1 位作者 赵海平 李春义 《特产研究》 2015年第4期56-59,共4页
本文综述了毛皮动物貂、狐主要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研究进展,并对其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作为生物模型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高等动物雄性不育、胚胎滞育以及脂肪代谢与肥胖症研究等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毛皮动物 脂肪代谢与肥胖 雄性不育 胚胎滞育 生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皮动物能量与蛋白质需要量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韩菲菲 钟伟 +1 位作者 王静 李光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225-3233,共9页
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可直接影响毛皮动物的健康状况与生产性能,决定日粮成本,产生环境污染效应。日粮中营养物质的能量比和来源会影响动物对日粮能量的利用率,从而影响日粮的有效能值。因此,探究毛皮动物能量与蛋白质需要量,明确日粮... 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可直接影响毛皮动物的健康状况与生产性能,决定日粮成本,产生环境污染效应。日粮中营养物质的能量比和来源会影响动物对日粮能量的利用率,从而影响日粮的有效能值。因此,探究毛皮动物能量与蛋白质需要量,明确日粮中营养物质的能量比和来源对实际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介绍了毛皮动物能量体系,综述了国内外毛皮动物日粮营养物质能量比和来源、能量与蛋白质需要量及其代谢规律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毛皮动物精准化饲养及日粮配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皮动物 能量 蛋白质 需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在动物营养中的生理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范玉洁 王晓旭 +3 位作者 鲍坤 钟伟 李光玉 王凯英 《特产研究》 2021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精氨酸在动物机体多种营养物质的合成和分解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精氨酸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猪和鸡等动物上,本文就近年来精氨酸在动物营养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综述,旨在为精氨酸在特种动物健康养殖方面的利用提供... 精氨酸在动物机体多种营养物质的合成和分解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精氨酸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猪和鸡等动物上,本文就近年来精氨酸在动物营养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综述,旨在为精氨酸在特种动物健康养殖方面的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 营养生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及其对毛皮动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欣彤 刘昊 +1 位作者 刘帅 闫喜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483-2489,共7页
自2010年以来,伪狂犬病在国内外呈暴发和蔓延趋势。免疫后猪感染伪狂犬现象在欧美地区和中国多数省份都有报道,且有一定数量的死亡发生。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血清阳性率逐年上升,从2010年的7%左右上升到2014年的26%。同时中国东北、华北... 自2010年以来,伪狂犬病在国内外呈暴发和蔓延趋势。免疫后猪感染伪狂犬现象在欧美地区和中国多数省份都有报道,且有一定数量的死亡发生。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血清阳性率逐年上升,从2010年的7%左右上升到2014年的26%。同时中国东北、华北和山东一带还有不同程度的水貂、狐狸等毛皮动物感染发病的情况,通过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发现阳性带毒率高达30.6%~37.2%。另外,适应了毛皮动物的伪狂犬病病毒会引起毛皮动物迅速发病和较高的死亡率。为了更好地研究该病发生的原因并及时地制定防控措施,作者对目前伪狂犬病在国内外的流行情况、疫苗的使用种类和该病的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系统的概括,并总结了在毛皮动物上发病的特有现象,就该病如何在毛皮动物中进行有效的治疗和防控做出了具体的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 毛皮动物 流行情况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皮动物选育及生产性能遗传参数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志明 刘宗岳 +3 位作者 丛波 刘琳玲 宋兴超 杨福合 《特产研究》 2016年第2期49-52,共4页
近年来,中国水貂、蓝狐的养殖存栏数逐年增加,毛皮动物养殖业已成为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掌握现今毛皮动物的选育趋势和生产性能的遗传特性等关键参数是把握其种质特性进行选育研究的基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毛皮动物选育... 近年来,中国水貂、蓝狐的养殖存栏数逐年增加,毛皮动物养殖业已成为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掌握现今毛皮动物的选育趋势和生产性能的遗传特性等关键参数是把握其种质特性进行选育研究的基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毛皮动物选育趋势及其遗传研究概况,以期为优质水貂和蓝狐的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貂 蓝狐 生产性能 遗传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毛皮动物主要传染病防控现状及防控建议 被引量:11
16
作者 程悦宁 易立 +3 位作者 司方方 王建科 程世鹏 钱爱东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49-54,共6页
文中对我国毛皮动物主要传染病流行特点和防控现状进行了概述,总结了毛皮动物传染病防控制剂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毛皮动物传染病防控建议。
关键词 毛皮动物 传染病 防控现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17
作者 李新培 周伟光 +2 位作者 关平原 程世鹏 温永俊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303-2311,共9页
牛病毒性腹泻(bovine viral diarrhea,BVD)和黏膜病(mucosal disease,MD)均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感染引发的传染病,严重威胁世界养牛业的发展。文章概述了BVDV分型及其分子生物学特征,并从急性感染... 牛病毒性腹泻(bovine viral diarrhea,BVD)和黏膜病(mucosal disease,MD)均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感染引发的传染病,严重威胁世界养牛业的发展。文章概述了BVDV分型及其分子生物学特征,并从急性感染、经胎盘或子宫感染、持续性感染和黏膜病4个方面总结了近期国内外BVDV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根据序列保守性及是否致细胞病变可将BVDV分为两种基因型和两种生物型,其中,新发现的"HoBi"株归类为瘟病毒属。BVDV基因进化很快,基因组编码4种结构蛋白和8种非结构蛋白,编码蛋白在病毒的复制、翻译及在宿主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BVDV致病机制复杂,急性感染会造成病毒血症、繁殖障碍、免疫抑制等,急性感染牛发生腹泻的原因与BVDV感染胃肠道的肌层、黏膜下层并干扰肠道神经的正常功能相关,非致细胞病变型(NCP)BVDV是造成急性感染的病因。胚胎感染BVDV取决于病毒首次侵袭时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阶段。NCP型BVDV具有抑制胎儿体内产生Ⅰ型干扰素的能力,致使该病毒在宿主中得以生存并形成持续性感染牛,当持续性感染牛再次感染与NCP型BVDV高度同源的致细胞病变型(CP)毒株时直接诱发黏膜病。两种生物型的产生是发生持续性感染和黏膜病的重要因素,NCP型可向CP型BVDV进行转化。本综述有助于发现控制BVD-MD传播的新途径,为消灭该病和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急性感染 经子宫或胎盘感染 持续性感染 黏膜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狐对11种鲜饲料原料中干物质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伟丽 李光玉 +4 位作者 刘凤华 鲍坤 钟伟 常忠娟 刘佰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19-1526,共8页
为结合当地的特种经济动物蓝狐的品种资源优势,有根据地选择合理的饲料原料,科学合理配制蓝狐饲料,节约饲料成本,提高养殖生产效益,本试验测定蓝狐对常用动物源性鲜饲料[海杂鱼、鸡骨架、鸡蛋(带壳)、牛肉、白条鸡、鰟鮍、白鲢、鸡杂、... 为结合当地的特种经济动物蓝狐的品种资源优势,有根据地选择合理的饲料原料,科学合理配制蓝狐饲料,节约饲料成本,提高养殖生产效益,本试验测定蓝狐对常用动物源性鲜饲料[海杂鱼、鸡骨架、鸡蛋(带壳)、牛肉、白条鸡、鰟鮍、白鲢、鸡杂、鸡肝、牛肝和黄花鱼]的干物质(DM)和粗蛋白质(CP)的表观消化率,试验分别选取120只健康成年雄性蓝狐,随机分成12组,每组1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分别利用直接法测定了海杂鱼、鸡骨架、鸡蛋、牛肉和白条鸡的DM及CP的表观消化率,用套算法测定了鰟鮍、白鲢、鸡杂、牛肝、鸡肝和黄花鱼的DM及CP的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直接法测定的5种鲜饲料DM表观消化率差异显著(P<0.05),海杂鱼、鸡骨架、鸡蛋、牛肉和白条鸡DM表观消化率分别为84.39%、87.24%、61.14%、94.64%和88.12%,而其CP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CP表观消化率分别为94.60%、91.19%、91.24%、97.25%和96.69%;套算法测定的6种鲜饲料DM和CP表观消化率差异显著(P<0.05),鰟鮍、白鲢、鸡杂、牛肝、鸡肝和黄花鱼DM表观消化率分别为70.39%、59.82%、71.63%、70.56%、79.17%和75.27%,CP表观消化率分别为83.06%、77.28%、89.88%、68.26%、75.58%和69.13%。由此得出,蓝狐对这11种鲜饲料均具有较好的消化能力,其中海杂鱼、鸡骨架、鸡蛋、牛肉、白条鸡、鰟鮍、鸡杂可作为蓝狐的优质蛋白质来源饲料,白鲢、牛肝、鸡肝、黄花鱼要根据饲料的适口性、营养消化率等实际情况确定其在蓝狐饲料中所占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狐 粗蛋白质 干物质 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性水貂准备配种期日粮适宜脂肪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光玉 张海华 +3 位作者 蒋清奎 孙伟丽 钟伟 杨福合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187-191,184,共5页
为探讨水貂准备配种期日粮脂肪水平对日粮中营养物质消化率和水貂氮代谢的影响,确定水貂准备配种期日粮适宜脂肪水平。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健康母貂1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0只,分别饲喂以黄花鱼、膨化玉米和动物下脚料等配制的鲜全价饲... 为探讨水貂准备配种期日粮脂肪水平对日粮中营养物质消化率和水貂氮代谢的影响,确定水貂准备配种期日粮适宜脂肪水平。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健康母貂1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0只,分别饲喂以黄花鱼、膨化玉米和动物下脚料等配制的鲜全价饲料。饲粮蛋白质水平相同,为34%,脂肪水平分别为日粮干物质的8%、12%、16%和20%,试验从12月初至配种前,试验中期进行水貂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日粮脂肪水平对水貂干物质消化率和蛋白质消化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脂肪水平对日粮中脂肪的消化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随着脂肪水平的增加,脂肪消化率有增加的趋势。准备配种期当日粮脂肪水平达到12%以上时,水貂的日采食量,日氮食入量和氮沉积极显著降低(P<0.01),当日粮脂肪水平为8%时,水貂的采食量与日粮脂肪水平为12%组差异不显著(P>0.05),蛋白质消化率、氮食入量、氮沉积都显著高于其他脂肪水平日粮组(P<0.01),同时粪氮和尿氮排出量与其他脂肪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以上指标,考虑节能环保,并能有效提高水貂饲料利用率,减少饲料成本,得出准备配种期水貂日粮脂肪水平为8%即可满足水貂的生产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貂 准备配种期 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非结构蛋白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莹 王凤雪 +1 位作者 温永俊 武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一种由PRRS病毒(PRRSV)引起的猪的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引起母猪流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以及仔猪呼吸困难、败血症等。该病传播快、传染性强,被OIE列入9...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一种由PRRS病毒(PRRSV)引起的猪的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引起母猪流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以及仔猪呼吸困难、败血症等。该病传播快、传染性强,被OIE列入93种法定报告动物疫病之一。2006年,我国暴发了高致病性PRRS(HP-PRRS),具有更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给我国的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许多研究主要集中于揭示PRRSV引发疾病的途径和机理以及影响毒力的相关蛋白,本文对PRRSV的非结构蛋白2(Non-structural protein 2,Nsp2)的研究近况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非结构蛋白 PRRSV 接触性传染病 PRRS病毒 母猪流产 呼吸困难 动物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