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不同测序方法在病原微生物鉴定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陈翠珠
-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医学科学研究中心、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北京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448-450,共3页
-
文摘
快速准确的微生物鉴定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用药和控制传染病流行。传统病原微生物鉴定耗时且应用范围有限,越来越多测序方法被用于病原微生物研究。现从16S rRNA测序在细菌鉴定分析中的应用、18S rRNA和转录间隔区序列(internally transcribed spacer sequences,ITSs)在真菌或寄生虫等真核微生物鉴定分析中的应用、全基因组测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在可分离培养的单个微生物鉴定中的应用、宏基因组测序(metagenomic sequencing,MGS)在未知感染的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病原微生物的鉴定方法提供参考。
-
关键词
病原微生物
16S
rRNA
18S
rRNA
全基因组
宏基因组测序
鉴定
-
分类号
R446.5
[医药卫生—诊断学]
-
-
题名基因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李晓光
杨璐
刘旭东
贾鑫淼
杨欣壮
崔丽英
-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医学科学研究中心
-
出处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4期674-679,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50002)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320675017092)
+1 种基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2021I2MC&TA003)
北京亦城合作发展基金会科研项目(YJXJJZ2021001406)。
-
文摘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基因治疗研究集中在SOD1、C9ORF72、FUS、ATAX2等基因,基因变异导致的毒性功能获得是ALS的主要致病机制。针对变异基因修正主要有基因沉默和基因编辑两种策略:裸注反义寡核苷酸(ASO)诱导RNase H介导变异基因mRNA降解,或通过腺相关病毒(AAV)传递RNA干扰(RNAi)介导变异基因mRNA沉默,以减少毒性蛋白;通过CRISPR/Cas9法编辑变异基因,降低毒性蛋白。另外,通过特异性抗体及代谢调节剂降低毒性蛋白水平,以及神经保护治疗的研究也有较多进展。
-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基因治疗
反义寡核苷酸
RNA干扰
CRISPR/Cas9
-
Keywords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gene therapy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RNA interference
CRISPR-Cas9
-
分类号
R746.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细胞突变类型分析
- 3
-
-
作者
王婷婷
郭丹
陆君阳
徐徕
董海涛
林佃新
肖毅
-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医学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生物样本库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
莱钢集团莱芜矿业有限公司职工医院内科
-
出处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4期523-527,共5页
-
基金
中国医学科学院临床与转化研究专项(2022-I2M-C&T-A-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02933,81801627)
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业务费(2023-PUMCH-F-004)。
-
文摘
目的 探讨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的突变类型,更好地了解结直肠NETs的发病机制。方法 招募结直肠NETs手术患者,取结直肠NETs和对应的癌旁组织,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WGS)和进一步深入分析。结果 通过WGS测序发现,结直肠NETs突变类型多样,包括单核苷酸突变、小片段序列的插入和缺失突变(InDel)、基因拷贝数变异(CNV),以及大的结构性变异(SV)如插入(INS)、缺失(DEL)、染色体内易位(ITX)、染色体间易位(CTX)和反转(INV)等。结论 在结直肠NETs发生时,体细胞发生了大量的突变,尤其以染色体CTX变异最为显著。
-
关键词
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单核苷酸突变
插入和缺失
基因拷贝数变异
结构性变异
-
Keywords
colorectal neuroendocrine tumors
single nucleotide mutations
insertion and deletion mutations
copy number variations
structural variations
-
分类号
R34
[医药卫生—基础医学]
-
-
题名超声扫查路线图对颈椎超声初学者学习效果的影响
- 4
-
-
作者
陈思
张娇
张越伦
崔旭蕾
谭刚
-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医学科学研究中心
-
出处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4期572-576,共5页
-
基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2021年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专项(2021-I2M-C&T-B-015)。
-
文摘
目的 利用团队近期研究成果“颈椎超声扫查路线图”作为教学工具,评价该工具对颈椎超声初学者学习效果、学习信心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纳入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40名临床一线医生,完成评估问卷1。问卷设计为:3个关于颈椎超声理论知识的自我评估问题,3个关于颈椎超声实践技能的自我评估问题和1个关于未来使用颈椎超声的意愿问题。在不涉及路线图的传统教学后,再次完成相同内容的问卷2。休息20 min后,教师介绍并解释路线图,随后学员完成问卷3。问卷3增加了4个学习满意度相关问题。所有问题的答案使用1到10分制评估。主要结果为综合学习得分,计算为(理论知识自评总分+实践技能自评总分+未来使用颈椎超声的意愿得分)/7。结果 40位学员在学习前、传统学习后、路线图学习后三个时间点的综合学习得分为2.9±1.3、4.8±1.8、5.7±1.8,F(2,22)=52.11,P<0.001,偏η2=0.83。向学员介绍路线图后,与介绍前的传统培训结果相比,综合学习得分增加了1.0 (95%CI:0.46~1.49)(P<0.001)。结论 “颈椎超声扫查路线图”可以显著提高颈椎超声初学者的学习效果及学习信心,可作为常规培训工具应用于颈椎超声教学。
-
关键词
疼痛
脊柱
超声
颈椎
教学
-
Keywords
pain
spine
ultrasound
cervical
teaching
-
分类号
R441.1
[医药卫生—诊断学]
-
-
题名大蒜素抑制口腔癌细胞系CAL27的增殖
- 5
-
-
作者
王婷婷
萧宁
林佃新
董海涛
-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生物样本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医学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
莱钢集团莱芜矿业有限公司职工医院内科
-
出处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5期673-676,共4页
-
基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22-I2M-C&T-B-022)
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业务费(2022-PUMCH-C-070,2023-PUMCH-F-004)。
-
文摘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口腔舌鳞状细胞癌(OTSCC)细胞系CAL27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人OTSCC细胞系CAL27,于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大蒜素(5、10、20、40、60、100、200、400μmol/L)及对照DMSO处理后,进行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RT-qPCR检测增殖相关标志物ki-67表达,以及转录本测序并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低浓度(20μmol/L)的大蒜素即有抑制CAL27细胞增殖的作用(P<0.01)。RT-qPCR结果显示,大蒜素能明显抑制CAL27细胞中ki-67表达,且在较低浓度(20μmol/L)就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转录本测序结果显示,大蒜素能明显抑制肿瘤相关microRNA表达,尤其是miR-200a和miR-199a1的表达。结论较低浓度大蒜素即可明显抑制口腔癌细胞系CAL27的增殖,其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相关microRNA来发挥作用。
-
关键词
口腔癌
大蒜素
细胞增殖
微RNA
-
Keywords
oral cancer
allicin
cell proliferation
microRNA
-
分类号
R34
[医药卫生—基础医学]
-
-
题名胸腔镜手术慢性术后疼痛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6
- 6
-
-
作者
张乐
苑雨辰
张越伦
申乐
-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医学科学研究中心
-
出处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4期651-655,共5页
-
基金
北京协和医院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专项2022年专科提升计划(2022-PUMCH-B-007)
2020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C2008401-1)。
-
文摘
目的构建胸腔镜手术慢性术后疼痛的风险预测模型,开发风险评估工具。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择期行胸腔镜肺部手术的患者,最终入组1132例,使用数字等级评分评估患者出院时的急性疼痛及术后6个月时慢性疼痛的情况,根据是否发生慢性术后疼痛将患者分为两组,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胸腔镜手术慢性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结果术后6个月时报告慢性疼痛的患者有460例(40.6%)。慢性术后疼痛组的女性患者和有冠心病史的患者更多,出院时疼痛评分更高,出院后继续服用止疼药的患者更多,但是,术中吸入氧化亚氮和切口数量<3个的患者更少(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冠心病史、术中不吸入氧化亚氮、切口数量≥3个以及出院时的疼痛评分是慢性术后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34。结论胸腔镜手术慢性术后疼痛的危险预测模型有助于慢性术后疼痛的临床管理。
-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慢性术后疼痛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
Keywords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
risk factors
prediction model
-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