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心动图评估不同脑死亡原因的潜在成人心脏移植供体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评估的670例潜在成人心脏移植供体的床旁超声心动图及临床资料。根据不同脑死亡原因将供体分为脑卒...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心动图评估不同脑死亡原因的潜在成人心脏移植供体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评估的670例潜在成人心脏移植供体的床旁超声心动图及临床资料。根据不同脑死亡原因将供体分为脑卒中组(包括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n=398)和非脑卒中组(包括脑外伤、脑肿瘤、缺血缺氧性脑病,n=272),比较两组供体超声心动图及临床特点。由中国人体器官分配系统分至我院且符合供体入选标准的供体350例,脑卒中组195例,非脑卒中组155例,我院外科行获取手术,比较两组心脏有效获取率。结果:(1)670例潜在成人心脏移植供体中,与非脑卒中组比,脑卒中组供体的年龄更大、体重指数更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更大、室间隔厚度更厚、有高血压史比例更高、不符合超声心动图入选标准比例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670例潜在成人心脏移植供体中,共检出不符合超声心动图入选标准供体117例(17.5%),主要原因为左心室壁增厚有59例(50.4%)、左心室射血分数<50%有27例(23.1%)、室壁运动异常有21例(17.9%)、左心扩大有14例(12.0%)。(2)由中国人体器官分配系统分至我院且符合供体入选标准的350例供体中,心脏成功获取并移植246例(70.3%),其中脑卒中供体110例(44.7%),非脑卒中供体136例(55.3%)。与非脑卒中组比,脑卒中组的心脏获取成功率低[87.7%(136/155) vs. 56.4%(110/195),P<0.001]。外科手术未能成功获取104例(29.7%),获取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为供心的冠状动脉任何一支主干发生堵塞,为91例(87.5%)。结论:应用床旁超声心动图筛查潜在移植供体的心脏,具有重要价值。脑死亡原因为脑卒中的潜在供体与非脑卒中供体的心脏结构有差异。即使初步供体评估合格,脑卒中供体的心脏获取成功率仍比非脑卒中供体低。展开更多
目的探索影响心脏瓣膜术后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建立老年心脏瓣膜术后院内全因死亡的风险预测模型,为心脏瓣膜术后患者死亡风险评估提供新思路。方法连续纳入2016—2018年中国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研究数据库中接受心脏瓣膜手术的≥65岁患...目的探索影响心脏瓣膜术后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建立老年心脏瓣膜术后院内全因死亡的风险预测模型,为心脏瓣膜术后患者死亡风险评估提供新思路。方法连续纳入2016—2018年中国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研究数据库中接受心脏瓣膜手术的≥65岁患者,其中2016年1月—2018年6月患者纳入训练队列,2018年7—12月患者纳入测试队列,分析老年患者心脏瓣膜术后死亡的风险因素,采用LASSO-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并与传统的EuroSCOREⅡ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共纳入7163例患者,其中男3939例、女3224例,平均年龄(69.8±4.5)岁。训练队列5774例,测试队列1389例。290例(4.0%)患者术后死亡。通过LASSO回归变量筛选及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纳入预测模型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术前左室射血分数、合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肌酐清除率、既往心脏手术史、体外循环时间、纽约心脏协会分级。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在训练队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785,0.627]及测试队列(AUC=0.739,0.642)中均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及校准度,优于传统的EuroSCOREⅡ评分。结论老年患者心脏瓣膜术后死亡率较高,LASSO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老年患者瓣膜术后死亡的发生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心动图评估不同脑死亡原因的潜在成人心脏移植供体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评估的670例潜在成人心脏移植供体的床旁超声心动图及临床资料。根据不同脑死亡原因将供体分为脑卒中组(包括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n=398)和非脑卒中组(包括脑外伤、脑肿瘤、缺血缺氧性脑病,n=272),比较两组供体超声心动图及临床特点。由中国人体器官分配系统分至我院且符合供体入选标准的供体350例,脑卒中组195例,非脑卒中组155例,我院外科行获取手术,比较两组心脏有效获取率。结果:(1)670例潜在成人心脏移植供体中,与非脑卒中组比,脑卒中组供体的年龄更大、体重指数更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更大、室间隔厚度更厚、有高血压史比例更高、不符合超声心动图入选标准比例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670例潜在成人心脏移植供体中,共检出不符合超声心动图入选标准供体117例(17.5%),主要原因为左心室壁增厚有59例(50.4%)、左心室射血分数<50%有27例(23.1%)、室壁运动异常有21例(17.9%)、左心扩大有14例(12.0%)。(2)由中国人体器官分配系统分至我院且符合供体入选标准的350例供体中,心脏成功获取并移植246例(70.3%),其中脑卒中供体110例(44.7%),非脑卒中供体136例(55.3%)。与非脑卒中组比,脑卒中组的心脏获取成功率低[87.7%(136/155) vs. 56.4%(110/195),P<0.001]。外科手术未能成功获取104例(29.7%),获取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为供心的冠状动脉任何一支主干发生堵塞,为91例(87.5%)。结论:应用床旁超声心动图筛查潜在移植供体的心脏,具有重要价值。脑死亡原因为脑卒中的潜在供体与非脑卒中供体的心脏结构有差异。即使初步供体评估合格,脑卒中供体的心脏获取成功率仍比非脑卒中供体低。
文摘目的探索影响心脏瓣膜术后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建立老年心脏瓣膜术后院内全因死亡的风险预测模型,为心脏瓣膜术后患者死亡风险评估提供新思路。方法连续纳入2016—2018年中国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研究数据库中接受心脏瓣膜手术的≥65岁患者,其中2016年1月—2018年6月患者纳入训练队列,2018年7—12月患者纳入测试队列,分析老年患者心脏瓣膜术后死亡的风险因素,采用LASSO-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并与传统的EuroSCOREⅡ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共纳入7163例患者,其中男3939例、女3224例,平均年龄(69.8±4.5)岁。训练队列5774例,测试队列1389例。290例(4.0%)患者术后死亡。通过LASSO回归变量筛选及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纳入预测模型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术前左室射血分数、合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肌酐清除率、既往心脏手术史、体外循环时间、纽约心脏协会分级。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在训练队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785,0.627]及测试队列(AUC=0.739,0.642)中均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及校准度,优于传统的EuroSCOREⅡ评分。结论老年患者心脏瓣膜术后死亡率较高,LASSO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老年患者瓣膜术后死亡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