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其清 梁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7-202,共6页
纳米技术是在纳米尺度下对物质进行制备、研究和工业化,以及利用纳米尺度物质进行交叉研究和工业化的综合性研究体系。本文对利用纳米技术发展分子工程,包括纳米生物分子机器人和纳米信息处理系统,研究生物大分子,研究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纳米技术是在纳米尺度下对物质进行制备、研究和工业化,以及利用纳米尺度物质进行交叉研究和工业化的综合性研究体系。本文对利用纳米技术发展分子工程,包括纳米生物分子机器人和纳米信息处理系统,研究生物大分子,研究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药物载体,发展诊断与监测技术熏以及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作了综述,并展望了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技术 生物医学 纳米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电阻抗断层成像线电极与复合电极的仿真比较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妍 沙洪 任超世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7-640,共4页
本研究采用强制等势点有限元模型和改进的适用于复合电极的强制等势点模型,对使用线电极和复合电极的EIT系统进行了仿真正向计算和图像重建研究,比较了两种电极不同的结构参数组合对EIT系统检测灵敏度和成像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电极结... 本研究采用强制等势点有限元模型和改进的适用于复合电极的强制等势点模型,对使用线电极和复合电极的EIT系统进行了仿真正向计算和图像重建研究,比较了两种电极不同的结构参数组合对EIT系统检测灵敏度和成像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电极结构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T电极 线电极 复合电极 优化设计 仿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叶晓峰 董念国 +1 位作者 孙宗全 冷希岗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CAS 2005年第4期222-226,共5页
由于现有的机械瓣和生物瓣仍存在种种不足,如不具备生长性、需抗凝、易感染、不能生长和自我修复等。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是一新兴的研究领域,涉及多门学科。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应包括支架的制作、细胞的种植、瓣膜的体外培养和最终移植... 由于现有的机械瓣和生物瓣仍存在种种不足,如不具备生长性、需抗凝、易感染、不能生长和自我修复等。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是一新兴的研究领域,涉及多门学科。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应包括支架的制作、细胞的种植、瓣膜的体外培养和最终移植入人体。其中种植的细胞是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基本要素。就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心脏瓣膜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复合三维支架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阎继红 刘玲蓉 +4 位作者 李学敏 王福君 朱太文 袁平 张其清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以胶原(collagen,Col)-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HA)-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sulfate,CS)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可行性。方法以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为交联剂通过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备Col-HA-CS复合支... 目的探讨以胶原(collagen,Col)-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HA)-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sulfate,CS)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可行性。方法以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为交联剂通过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备Col-HA-CS复合支架及单纯Col支架。通过扫描电镜、HE染色对Col-HA-CS复合支架材料形态进行观察。分离培养幼兔关节软骨细胞,将体外扩增的软骨细胞接种在两种支架上,通过组织学、扫描电镜观察软骨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形态;通过生物化学功能检测细胞-支架复合物中DNA、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含量;RT-PCR方法检测在Col-HA-CS复合支架上的软骨细胞Col的表达情况。结果软骨细胞在Col-HA-CS复合支架材料上增殖分化良好,并保持软骨细胞特异的分化Col表型,培养21d后已有软骨样组织形成,出现软骨陷窝。DNA和GAG含量测定显示软骨细胞在复合支架上随时间增加逐渐扩增并分泌大量的GAG,含量明显高于单纯Col支架材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l-HA-CS复合支架材料可为软骨细胞生长分化及组织形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在软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领域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软骨 胶原 透明质酸 硫酸软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及其支架研究进展和面临的问题及展望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其清 张立海 +2 位作者 马东瑞 袁歆 刘玲蓉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2-487,共6页
Tissue engineering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that applies the principles of the engineering and the life scienc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biological substitutes which restore, maintain, or improve tissue function. T... Tissue engineering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that applies the principles of the engineering and the life scienc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biological substitutes which restore, maintain, or improve tissue function. Three general strategies have been adopted for the creation of new tissue: the tissue inducing substances, cell biology, biomedical nature and the evaluation of safety.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new development and tendency of the research in bone, cartilage, skin tissue engine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支架材料 软骨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骨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王新 刘玲蓉 张其清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以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制备多孔的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 hydroxyapatite,nano—HA)-壳聚糖(chitosan,CS)复合支架,并评价其理化性能及与细胞相容性。方法采用原位复合一冷冻干燥方法,制备多孔nano—HA—CS支架。通过扫描电... 目的以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制备多孔的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 hydroxyapatite,nano—HA)-壳聚糖(chitosan,CS)复合支架,并评价其理化性能及与细胞相容性。方法采用原位复合一冷冻干燥方法,制备多孔nano—HA—CS支架。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线衍射和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支架的微观形貌及材料的组成。分离初生Wistar大鼠的成骨细胞,取传代培养第3代细胞分别与nano—HA—CS支架和纯CS支架共培养2、4、6、8h,各时间点各取4个样品,测定细胞在支架上的黏附率,并通过组织化学染色、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果nano—HA—CS复合支架具有多孔结构,孔径为100~500弘m,大多数孔径为400~500μm。具有很高的孔隙率,随CS和HA含量的增加,孔隙率明显降低,密度升高。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合成的HA晶体,晶粒大小为纳米级,在支架孔壁上均匀、连续分布如“铺路石”样。X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合成的HA是含CO3^2-弱结晶纳米晶体。细胞相容性实验显示,成骨细胞在支架上黏附、增殖,并分泌纤维状细胞外基质;在复合支架上的黏附率明显高于纯CS支架。结论采用原位复合与冷冻干燥法结合制备的nano—HA—CS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和细胞相容性,有望应用于组织工程骨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壳聚糖 骨组织工程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电阻抗方法测量液体胃排空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李章勇 沙洪 +2 位作者 赵舒 王妍 任超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2477-2480,共4页
目的:为寻找方便、有效的无损伤胃排空测量手段,尝试建立一种生物电阻抗测量新方法以获取液体胃排空曲线,测量半排空时间。方法:研制了4电极法电阻抗胃排空测量系统,系统由正弦信号发生器、恒流源、电极、前置放大器、解调滤波电路、数... 目的:为寻找方便、有效的无损伤胃排空测量手段,尝试建立一种生物电阻抗测量新方法以获取液体胃排空曲线,测量半排空时间。方法:研制了4电极法电阻抗胃排空测量系统,系统由正弦信号发生器、恒流源、电极、前置放大器、解调滤波电路、数据采集单元和上位PC机构成。进行了24例正常人液体胃排空实验,年龄20~21岁。上午空腹,试餐为37℃纯净水400mL,测量时间约30min。通过阻抗胃排空曲线计算半排空时间。受试者对实验均知情同意。结果:所有健康志愿者的阻抗胃排空曲线均显示饮水前基础阻抗稳定,在饮水400mL后阻抗急剧升高,然后先快速下降,再缓慢变化,趋近基础阻抗值。24例纯净水胃排空实验的半排空时间均值为(8.78±1.76)min。结论:胃阻抗法虽然受到胃液分泌、试验餐成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选用对胃内影响较小、电导率低的非营养性液体可以获得阻抗信号和胃容积变化的对应关系。电阻抗法能实现液体胃排空信号的提取,为临床胃排空功能研究提供一种无创测量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电阻抗 胃排空 液体 胃动力 医学工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因子和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关系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传华 冷希岗 +1 位作者 宋丽萍 王彭延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6-261,共6页
本文试就组织 因子途径抑制因 子( Tissue factor path w ay inhibitor , T F P I) 和生物 材料 血液相 容性 之间的关系进行 了初步的探 讨。本 研究 通过 基因 重组的 方法 制备 了人 重组 T ... 本文试就组织 因子途径抑制因 子( Tissue factor path w ay inhibitor , T F P I) 和生物 材料 血液相 容性 之间的关系进行 了初步的探 讨。本 研究 通过 基因 重组的 方法 制备 了人 重组 T F P I,将 其 涂于 医用聚 乙烯和聚氯乙 烯薄膜材料表面 ,观察 T F P I 涂层对接触血液 的凝血时间、血 液中组织 因子及 凝血因 子 Xa 活性的影 响。结果显示:1实验组( T F P I 处理) 的材料表面 与血液接触后 其凝血时间 比对照 组( 未经 T F P I 处理) 明显延 长,动 态凝 血时 间也 得到 类似 结果;2实 验组 材料 表面 对 接触 血液 中组织因子及凝 血因子 Xa 的活 性有明显的 抑制作 用。上述 结果提 示 T F P I 在 生物 材料 的血 液相 容性改性方面具 有十分广阔的 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血液相容性 TF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EIT复合电极结构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妍 沙洪 任超世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7年第2期91-96,共6页
目的探索医学EIT复合电极结构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笔者建立的EIT电极结构及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对复合电极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了位于成像区域不同位置的成像目标,复合电极各结构参数改变对成像质量和系统检测灵敏度影响的... 目的探索医学EIT复合电极结构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笔者建立的EIT电极结构及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对复合电极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了位于成像区域不同位置的成像目标,复合电极各结构参数改变对成像质量和系统检测灵敏度影响的规律。结果和结论各结构参数的影响错综复杂,采用多参数仿真实验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T电极 优化设计 复合电极 强制等势点 仿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材料细菌粘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0
作者 黄云超 张尔永 +1 位作者 石应康 王彭延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CAS 1999年第3期148-153,共6页
细菌粘附于材料表面是生物材料相关感染的初始动因,阻断细菌粘附是防治与生物材料相关感染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对于生物材料细菌粘附的机理、生物材料表面性能与细菌粘附的关系、宿主对生物材料细菌粘附的影响及防治生物材料细菌粘附... 细菌粘附于材料表面是生物材料相关感染的初始动因,阻断细菌粘附是防治与生物材料相关感染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对于生物材料细菌粘附的机理、生物材料表面性能与细菌粘附的关系、宿主对生物材料细菌粘附的影响及防治生物材料细菌粘附的进展等问题作了综述,指出目前大多数生物材料粘附的研究仍停留在粘附现象的观察上,还没有找到一种准确、定量测定细菌粘附动态变化的方法,因此应进一步开展生物材料细菌粘附的机理及防治方法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细菌粘附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基复合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玲蓉 张立海 +1 位作者 王福筠 张其清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05年第3期15-18,共4页
以胶原、羟基磷灰石为主要原料,模拟天然骨组织细胞外基质成分,构建骨组织工程支回材料,并复合细胞因了BMP-2,赋予材料骨诱导生物活性。
关键词 生物医学工程 骨组织工程 胶原基复合支架材料 骨形态发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科超声生物显微镜的研究与开发
12
作者 王延群 计建军 +7 位作者 杨军 李跃杰 李穗 宋学东 王洪义 张渝生 王效宁 李川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6年第S1期41-,共1页
为了清晰地观察到眼前节的微细结构,包括房角的关、闭情况,角膜和前房的厚度,虹膜、睫状突、睫状冠、角膜缘、巩膜突、脉络膜的形态及病灶,必须克服光学设备的局限性,寻找新的方法满足临床需要。利用高频40~100 MHz的超声波对眼前节进... 为了清晰地观察到眼前节的微细结构,包括房角的关、闭情况,角膜和前房的厚度,虹膜、睫状突、睫状冠、角膜缘、巩膜突、脉络膜的形态及病灶,必须克服光学设备的局限性,寻找新的方法满足临床需要。利用高频40~100 MHz的超声波对眼前节进行扫描,是迄今为止国内外眼科临床认可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笔者承担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医疗器械关键技术研究及重大产品开发项目“BME-300W眼科超声生物显微镜”,是一种甚高频B模式的超声成像技术,使用了50 MHz的超声脉冲,其轴向分辨力高达5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生物显微镜 虹膜 角膜 葡萄膜 眼科 UBM 眼前节 标准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IT──一种诱人的医学成像新技术 被引量:10
13
作者 任超世 《电子科技导报》 1996年第5期9-13,共5页
EIT是当今医学工程学重大研究课题之一。它是继形态、结构成像之后,于最近十余年才出现的新一代更为有效的无损伤功能成像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这一技术的发展概况,EIT仪器,技术状况及临床应用。并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 EIT是当今医学工程学重大研究课题之一。它是继形态、结构成像之后,于最近十余年才出现的新一代更为有效的无损伤功能成像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这一技术的发展概况,EIT仪器,技术状况及临床应用。并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T 医学 成像 医学工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材料诱发血栓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传华 冷希岗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1998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对生物材料诱发血栓的机制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材料通过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因子、血小板、基质蛋白和细胞因子等几方面进而引发血栓形成的机制,并对将来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的研究方法和从分子水平上设计新型生物材料进行了... 本文对生物材料诱发血栓的机制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材料通过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因子、血小板、基质蛋白和细胞因子等几方面进而引发血栓形成的机制,并对将来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的研究方法和从分子水平上设计新型生物材料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血栓形成 组织因子 基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sual Basic的医学仪器控制
15
作者 李颖 李新 +2 位作者 张昱 刘志朋 殷涛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6年第S1期42-,共1页
Visual Basic(VB)是一种功能全面的编程语言。通过运用VB对医学仪器设计中的图像界面、数据库、文件管理、串口通讯及打印等方面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良好的解决方案。Win32API是Windows的32位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是一系列复杂的函数、... Visual Basic(VB)是一种功能全面的编程语言。通过运用VB对医学仪器设计中的图像界面、数据库、文件管理、串口通讯及打印等方面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良好的解决方案。Win32API是Windows的32位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是一系列复杂的函数、消息和结构。笔者通过VB调用win32API,实现了对医学控制软件窗体和控件的绘制,以及对控制波形的模拟。特别是后者,作为实际控制过程的描述,达到了生动、形象、直观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仪器 Visual Basic 医学数据 控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组织超声乳化吸除技术的研究
16
作者 段炳柱 李永江 林秩文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12-14,21,共4页
本文介绍的生物组织超声乳化吸除技术,借助超声波技术,将电能转化成高频机械振动形式的功能,利用其产生的高于生物组织最小切割阈值的强大瞬时冲击加速度、声激流和空化的共同作用,对已病变和不需要的生物组织进行切割、报政和乳化... 本文介绍的生物组织超声乳化吸除技术,借助超声波技术,将电能转化成高频机械振动形式的功能,利用其产生的高于生物组织最小切割阈值的强大瞬时冲击加速度、声激流和空化的共同作用,对已病变和不需要的生物组织进行切割、报政和乳化,同时利用负压将乳化组织吸除掉,起到手术治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组织 超声波 机械振动 乳化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62抗原检测应用于评价生物医用材料表面血小板激活和粘附的研究
17
作者 宋丽萍 冷希岗 +2 位作者 王传华 马洁 王彭延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6期409-410,共2页
目的 探讨 CD62抗原检测作为生物医用材料表面血小板粘附状况技术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聚乙烯薄膜材料通过不同方法进行表面修饰后使其表面的血小板粘附数目发生改变 ,然后进行血栓粘附实验 ,分别进行扫描电镜观察计数和材料表面C... 目的 探讨 CD62抗原检测作为生物医用材料表面血小板粘附状况技术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聚乙烯薄膜材料通过不同方法进行表面修饰后使其表面的血小板粘附数目发生改变 ,然后进行血栓粘附实验 ,分别进行扫描电镜观察计数和材料表面CD62抗原检测。结果 材料表面的血小板粘附数目与材料表面 CD62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CD62抗原作为不可逆激活血小板的分子标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62抗原 检测 生物医用材料 血小板激活 研究 血小板粘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医学中的多媒体技术
18
作者 刘士新 赵金城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9年第2期103-105,共3页
多媒体(Multimedia)技术,是集声音、图像、图形、文字、动画及计算机、通讯、信息处理等技术于一体的一门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天文、教育、学术交流、气象、娱乐、医疗、军事等各个领域。多媒体技术始于80年代,在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 多媒体(Multimedia)技术,是集声音、图像、图形、文字、动画及计算机、通讯、信息处理等技术于一体的一门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天文、教育、学术交流、气象、娱乐、医疗、军事等各个领域。多媒体技术始于80年代,在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医学中的多媒体技术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主要用于家庭医疗及远程医疗中的会诊及治疗,使边远地区的患者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医学 治疗 家庭医疗 会诊 患者 医疗服务 远程医疗 文字 年代 多媒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换能器在医学成像中的发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曾锦晖 杨军 王延群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2005年第5期310-313,共4页
换能器是超声波发射和回波接收器件,是超声医学成像中最重要的声学部件。在医疗超声设备中,换能器直接影响了超声医学成像质量。概述了各种超声医学成像换能器现状,以及换能器聚焦和数字波束成像技术。
关键词 换能器 宽频带 数字波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因子及其医学应用前景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志义 冷希岗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2002年第5期213-219,共7页
外源凝血途径起始于组织因子 / F a活性复合物的形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因子是主要的凝血抑制因子之一 ,通过和 TF/ F a以及 FXa形成四聚体抑制这一过程。研究表明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在诸如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再狭窄 。
关键词 医学应用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因子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再狭窄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AS 抗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