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协和医学院“4+4”试点班整合课程教学方法现状及提高途径探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潘政松 易婧婧 +1 位作者 卢永平 张勤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4年第2期223-226,共4页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的基础与临床整合课程教学效果,通过分析试点班基础与临床整合课程使用的配套教学方法现状,探讨整合课程教学方法改进的途径。方法以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完成整合课程的2...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的基础与临床整合课程教学效果,通过分析试点班基础与临床整合课程使用的配套教学方法现状,探讨整合课程教学方法改进的途径。方法以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完成整合课程的2020级试点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围绕课时设置、整合效果、自主学习方法等对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采用R4.0.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现有各整合课程模块的周课时数为(27.59±2.61)h,高于学生期望值。周课时数与各模块的平均满意度得分呈负向线性相关性(r=-0.71,P=0.022)。基础与临床整合的平均满意度得分为2.652。使用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时,学生课前预习时间的中位数为30 min。结论基础与临床整合课程改革中,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选择和合理运用至关重要。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应降低理论授课学时数,精心设计和准备学习资料,教学内容的组织应重视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及临床知识与基础医学阶段所学知识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专业 基础与临床整合 教学方法
原文传递
浅谈美国医学教育的临床教学反馈 被引量:7
2
作者 丑赛 赵峻 杨萍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5年第10期1440-1442,共3页
以参观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学医院湾区医学中心的经历为切入点,通过具体实例分析阐述美国临床教学中教学反馈的特点,分析中美教育理念、文化差异等相关因素对临床教学反馈的影响。在临床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素质等综合考虑... 以参观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学医院湾区医学中心的经历为切入点,通过具体实例分析阐述美国临床教学中教学反馈的特点,分析中美教育理念、文化差异等相关因素对临床教学反馈的影响。在临床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素质等综合考虑,采取灵活的教学反馈形式,以达到临床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教学 教学反馈 医学教育 教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台湾地区医学教育的特色及启示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天行 施焘 杨萍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5年第5期714-716,共3页
在深入了解中国台湾地区医学教育制度,并与台湾地区医学生、医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本文力图总结出台湾地区医学教育的特色,包括浸透式的人文教育、无处不在的品质管理以及普遍的英语使用等。对比大陆地区的医学教育,提出了一些教育改革... 在深入了解中国台湾地区医学教育制度,并与台湾地区医学生、医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本文力图总结出台湾地区医学教育的特色,包括浸透式的人文教育、无处不在的品质管理以及普遍的英语使用等。对比大陆地区的医学教育,提出了一些教育改革的方向,以求提高医学教育品质,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中国台湾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主体性在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中的地位 被引量:19
4
作者 傅麒宁 黄华 +5 位作者 唐文娇 王云峰 杨萍 管远志 王仲 潘慧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71-1373,共3页
在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中,学生主体性教育模式可以增加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形成对课堂教学中不足的自觉补充,也在此过程中完成自己对于职业素养的再审视,深入并强化了对职业素养的理解。但学生主体性教育模式也存在内容选择性,其可传... 在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中,学生主体性教育模式可以增加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形成对课堂教学中不足的自觉补充,也在此过程中完成自己对于职业素养的再审视,深入并强化了对职业素养的理解。但学生主体性教育模式也存在内容选择性,其可传递性和可复制性存疑,需要其他教育模式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素养 医学教育 学生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合并COVID-19患者的临床转归及影响因素
5
作者 周翔 许轶婧 +2 位作者 刘艺文 朱惠娟 卢琳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9期1290-1297,共8页
目的总结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AI)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情况,分析影响转归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发生COVID-19的AI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其进行随访以收集其疾病转归情况... 目的总结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AI)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情况,分析影响转归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发生COVID-19的AI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其进行随访以收集其疾病转归情况。结果共纳入28例AI合并COVID-19患者,20例(71.4%)接受糖皮质激素基础替代。18例院外发生COVID-19患者中,11例(61.1%)居家主动加量糖皮质激素。感染后最常见症状为发热(96.4%)、消化道症状(82.1%)、意识障碍(78.6%)。出现重度意识障碍与年龄大、糖皮质激素基础替代剂量低相关(P<0.05)。20例(71.4%)患者发生肾上腺危象(AC),与糖皮质激素基础替代剂量低、低氯血症、嗜酸性粒细胞低、血小板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长相关(P<0.05)。2例患者死亡。26例存活患者中,意识恢复时间大于48小时者占26.3%(5/19),意识延迟恢复与入院收缩压低、血肌酐高、纤维蛋白原高相关(P<0.05)。48.0%(12/25)患者出现疲乏、纳差等长新冠症状。糖皮质激素加量的患者中,50.0%(12/24)于3周内恢复至基线激素剂量。结论AI合并COVID-19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及AC的风险较高。AI患者在感染应激期间主动加量糖皮质激素的意识不足,临床应加强对AI患者的“病期规则”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意识障碍 肾上腺危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莫非尼联合利妥昔单抗成功治疗复发性毛细胞白血病1例
6
作者 秋昱翀 李美姿 +1 位作者 张路 李剑 《罕见病研究》 2025年第1期106-111,共6页
毛细胞白血病(HCL)是一种在临床上较为罕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本文报道了1例复发性HCL患者的诊疗过程。患者为51岁女性,于2013年6月确诊为HCL,并接受克拉屈滨单药化疗,化疗后评估疗效为部分缓解。2023年11月出现胸闷、憋气,超声示右... 毛细胞白血病(HCL)是一种在临床上较为罕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本文报道了1例复发性HCL患者的诊疗过程。患者为51岁女性,于2013年6月确诊为HCL,并接受克拉屈滨单药化疗,化疗后评估疗效为部分缓解。2023年11月出现胸闷、憋气,超声示右侧胸腔积液。2024年2月复查示HCL复发,予维莫非尼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迅速达到完全缓解并不伴微小残留病。本病例可为复发性HCL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胞白血病 复发 BRAF抑制剂 利妥昔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可尼综合征:是否与抗线粒体抗体有关?
7
作者 赵若环 施潇潇 +3 位作者 文煜冰 郑可 张文 陈丽萌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89-391,共3页
范可尼综合征(Fanconi syndrome)为广泛性近端肾小管功能障碍,可导致多种溶质重吸收异常,临床表现为肾性糖尿、全氨基酸尿及磷酸盐尿等。本文报道1例低钾血症伴少量蛋白尿起病、后期诊断为范可尼综合征且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 范可尼综合征(Fanconi syndrome)为广泛性近端肾小管功能障碍,可导致多种溶质重吸收异常,临床表现为肾性糖尿、全氨基酸尿及磷酸盐尿等。本文报道1例低钾血症伴少量蛋白尿起病、后期诊断为范可尼综合征且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M2型阳性的病例,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肾小管功能障碍及相关病因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线粒体抗体 范可尼综合征 肾小管功能障碍 肾性糖尿 磷酸盐尿 临床医生 低钾血症 近端肾小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胰腺癌诊疗中的应用
8
作者 付一凡 翁桂湖 +1 位作者 曹喆 张太平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7-750,共4页
胰腺癌作为一种高度恶性的消化系统肿瘤,手术治疗难度高,预后差。目前,医学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已被应用于胰腺癌术前影像学诊断、病理诊断、手术机器人系统,以及胰腺外科人才培养等诸多领域。本文回顾了医学人工智能在胰腺癌领域的最新... 胰腺癌作为一种高度恶性的消化系统肿瘤,手术治疗难度高,预后差。目前,医学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已被应用于胰腺癌术前影像学诊断、病理诊断、手术机器人系统,以及胰腺外科人才培养等诸多领域。本文回顾了医学人工智能在胰腺癌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以期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在胰腺癌领域的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人工智能 手术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尿酸治疗初期不同措施预防痛风发作的成本效果分析
9
作者 王悠扬 张楚珩 +1 位作者 黄晓明 焦洋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49-357,共9页
目的比较启动降尿酸治疗初期不采用预防措施及采用不同药物预防痛风发作的成本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决策树模型,基于日本FORTUNE-1临床试验和美国IQVIA~(TM)健康计划索赔数据库开展回顾性研究,以3个月为研究时长,选取卫生体系视角,评估... 目的比较启动降尿酸治疗初期不采用预防措施及采用不同药物预防痛风发作的成本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决策树模型,基于日本FORTUNE-1临床试验和美国IQVIA~(TM)健康计划索赔数据库开展回顾性研究,以3个月为研究时长,选取卫生体系视角,评估在降尿酸治疗初期不采用预防措施,以及采用小剂量秋水仙碱、小剂量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以萘普生为例)预防痛风发作的成本效果,以增量成本效果比(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ICER)和增量净货币效益(incremental net monetary benefit,INMB)为结果指标。结果基础分析显示,秋水仙碱以55.29元获得0.2480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 adjustment of life year,QALY),NSAID以196.96元获得0.2482 QALY,无预防措施以82.41元获得0.2451 QALY。与无预防措施相比,秋水仙碱、NSAID的ICER分别为-9197.73元/QALY(绝对优势)、36514.08元/QALY;秋水仙碱、NSAID的INMB分别为785.35元、691.97元。情境分析结果证实了模型的稳健性。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明,秋水仙碱/NSAID较无预防措施在各参数变化范围内始终具有成本效果优势;在两种预防措施的比较中,NSAID的价格、秋水仙碱引起腹泻的概率对结果影响较大;概率敏感性分析则表明,在当前支付意愿阈值(257094元/QALY),秋水仙碱预防、NSAID、无预防措施可被接受的概率分别为67.6%、3.1%、29.3%。结论在当前经济水平下,降尿酸药物治疗初期,同时使用小剂量秋水仙碱预防痛风急性发作最具经济学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秋水仙碱 成本-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与尿酸水平异常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悠扬 张冰清 +1 位作者 张昀 曾学军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7-181,共5页
慢性丙型肝炎与高尿酸血症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慢性丙型肝炎可导致代谢紊乱和肝肾功能受损,进而影响尿酸代谢;高尿酸水平可促进肝脏脂肪变性,从而加速慢性丙型肝炎进程。另外,丙型肝炎治疗... 慢性丙型肝炎与高尿酸血症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慢性丙型肝炎可导致代谢紊乱和肝肾功能受损,进而影响尿酸代谢;高尿酸水平可促进肝脏脂肪变性,从而加速慢性丙型肝炎进程。另外,丙型肝炎治疗已进入直接抗病毒药物时代,但抗病毒治疗对尿酸代谢的影响仍无定论。该文就近年来慢性丙型肝炎及其治疗和血尿酸水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药物 直接 丙型肝炎 慢性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泰兴麻风村康复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晓晨 陆逸云 +4 位作者 梁效 吴林格尔 彭崎峰 桂欣钰 杨萍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2-285,共4页
麻风村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它为麻风病防治做出了突出贡献。因防治得力,新发麻风患者减少,麻风村工作的重点也开始转向康复者的康复工作。2012年夏,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2008级28名同学赴江苏省泰兴市麻风村进行社会实践。调研发现... 麻风村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它为麻风病防治做出了突出贡献。因防治得力,新发麻风患者减少,麻风村工作的重点也开始转向康复者的康复工作。2012年夏,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2008级28名同学赴江苏省泰兴市麻风村进行社会实践。调研发现目前麻风村隔离式的康复模式存在一定弊端,不利于驻村康复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建议改进康复模式、增进社会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村 康复模式 隔离 人文关怀 社会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发肠瘘的原发性空肠未分化癌1例报道
12
作者 杨怿 阮戈冲 +4 位作者 李晓青 牛备战 王强 李骥 钱家鸣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236-237,共2页
原发性小肠未分化癌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恶性肿瘤,肠瘘是指胃肠道与其他腹部器官、胸腔或皮肤之间的异常连通。本文报道1例并发肠瘘的原发性空肠未分化癌的诊治经过。
关键词 空肠癌 未分化癌 肠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功能障碍在肌萎缩侧索硬化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刘立洋 柳青 +1 位作者 刘雅萍 张学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2期332-335,共4页
线粒体功能障碍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发病中有着重要作用。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严重的氧化应激损伤和细胞钙稳态失衡,以及被异常释放的线粒体DNA激活炎性反应,这些可能是造成ALS患者运动神经元死亡的重要原因。线粒体自噬作为线粒体... 线粒体功能障碍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发病中有着重要作用。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严重的氧化应激损伤和细胞钙稳态失衡,以及被异常释放的线粒体DNA激活炎性反应,这些可能是造成ALS患者运动神经元死亡的重要原因。线粒体自噬作为线粒体质量控制的最后环节,其功能的减弱或过度增强都会促进ALS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线粒体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结肠炎的经腹肠道超声特征及其与内镜相关性分析
14
作者 周青杨 马莉 +6 位作者 唐颢 刘新宇 曾燕霖 芦波 朱庆莉 谭蓓 钱家鸣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 2025年第1期67-73,共7页
目的分析经腹肠道超声(TBUS)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结肠炎(IRC)的特征及其与内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10例IR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严重程度指数(UCE... 目的分析经腹肠道超声(TBUS)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结肠炎(IRC)的特征及其与内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10例IR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严重程度指数(UCEIS)和Limberg分级分别评估结肠镜和TBUS检查的严重程度。采用Kendall''s tau-b方法对UCEIS评分和Limberg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均为男性;中位年龄为65(59~74)岁;以肺癌(8例)为主;均为晚期肿瘤, Ⅲ期6例, Ⅳ期4例;均接受抗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抗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联合化疗, 其中2例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首次免疫治疗至IRC起病的中位时间为1.50(0.25~12.00)个月;IRC治疗到临床症状缓解至G1的中位时间为2.45(0.50~8.00)周。9例为活动期, 以G3为主(8例);1例为治疗后缓解期。TBUS显示, 9例活动期IRC患者中, 以全结肠受累为主(7例), 合并小肠受累(3例);主要表现为肠壁增厚, 最厚肠壁为7.0(5.0~8.0)mm, 主要位于乙状结肠(3例)和降结肠(3例);肠壁血流信号增加(Limberg 2~4级)7例;3例活动期患者存在肠周脂肪包绕, 2例存在肠壁分层结构模糊。全结肠评估UCEIS评分与Limberg分级的Kendall''s tau-b相关系数r为0.891(P = 0.003), 结肠分段评估UCEIS评分与Limberg分级的Kendall''s tau-b相关系数r为0.690(P < 0.001)。结论 TBUS提示活动期IRC患者左半结肠病情较重, 主要表现为肠壁增厚和血流信号增加, TBUS与结肠镜评估具有良好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结肠炎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经腹肠道超声 Limberg分级 结肠镜 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严重程度指数 相关性
原文传递
p53abn型子宫内膜癌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欣然 陈丽华(综述) 向阳(审校)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7-380,共4页
子宫内膜癌是目前最常见的妇科肿瘤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呈上升趋势。2022年全球新发子宫内膜癌病例42万例,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1];中国每年新发病例约为8万例,预计2020—2030年发病率将从6.90/10万上升至11.72/10万,死亡... 子宫内膜癌是目前最常见的妇科肿瘤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呈上升趋势。2022年全球新发子宫内膜癌病例42万例,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1];中国每年新发病例约为8万例,预计2020—2030年发病率将从6.90/10万上升至11.72/10万,死亡率也将小幅增高[2]。2013年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基于多组学研究提出一种全面的分子分型,将子宫内膜癌分为4个不同类别:DNA聚合酶ε(polymerase epsilon,POLE)超突变型(POLEmut)、微卫星不稳定型(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型(mismatch repair-deficient,MMRd)、体细胞低拷贝数(copy number low,CNL)或非特异性分子谱型(no specific molecular profile,NSMP)、体细胞高拷贝数(copy number high,CNH)或p53异常型(p53abn)。4个类别对应不同的预后与结局,POLEmut型通常预后最好,p53abn型预后最差,余两类预后中等[3]。作为传统的分类标准,组织学类型是重要的独立预后标志物;然而,组织病理学分类鉴别难度大且重复性差,相同组织学类型的基因谱存在异质性,利用分子分型能够简洁明确地进一步行风险分层,具有重要的诊断、预后和治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分子分型 p53abn型 预后评估 治疗方案
原文传递
靶向EZH2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焦云姝 李琛 向阳 《中华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6-240,共5页
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近年来,表观遗传修饰的改变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逐渐深入。其中,表观遗传调控因子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人同源物2(EZH2)在肿瘤细胞中存在过度表达,并可通过... 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近年来,表观遗传修饰的改变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逐渐深入。其中,表观遗传调控因子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人同源物2(EZH2)在肿瘤细胞中存在过度表达,并可通过甲基化修饰组蛋白H3第27位赖氨酸(H3K27me3)影响下游靶基因的表达和功能。EZH2过度表达引起的相关基因表达和信号通路改变与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的侵袭转移、肿瘤进程及化疗耐药相关。此外,靶向EZH2的抑制剂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研究也逐渐开展。本文对EZH2在三大妇科恶性肿瘤中的调控作用、EZH2抑制剂的临床前研究进展及临床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综述,探讨EZH2参与调节的分子机制,以及EZH2抑制剂在妇科恶性肿瘤领域的临床应用潜力,以期提高妇科恶性肿瘤临床治疗的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表观遗传修饰 妇科恶性肿瘤 EZH2
原文传递
MRKH综合征临床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段佳丽 陈娜 朱兰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93-796,共4页
Mayer-Rokitansky-Küster-Hauser(MRKH)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女性生殖系统畸形,患者的染色体核型为正常女性核型(46,XX),卵巢功能及第二性征发育正常,但生殖系统发育异常,表现为先天性无子宫颈无阴道合并单侧或双侧始基子宫。... Mayer-Rokitansky-Küster-Hauser(MRKH)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女性生殖系统畸形,患者的染色体核型为正常女性核型(46,XX),卵巢功能及第二性征发育正常,但生殖系统发育异常,表现为先天性无子宫颈无阴道合并单侧或双侧始基子宫。近年来国内外对此罕少见疾病的关注增加,相关研究对MRKH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的评估更加全面精准,本文就MRKH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内容包括MRKH综合征患者的始基子宫及有功能性内膜的发育不良子宫的相关研究、MRKH综合征患者临床表型谱的研究进展、MRKH综合征患者心理评估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KH综合征 第二性征发育 先天性无子宫 无阴道 始基子宫 心理评估 生殖系统发育 生殖系统畸形
原文传递
计算流体力学在心血管疾病评估中的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圣懿 孙境 +1 位作者 黄晓红 郑哲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9-324,共6页
血流动力学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常与形态学及功能学改变息息相关。血流动力学的可靠检测对改进治疗策略、提升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结合计算流体力学与心血管影像技术,血流动力学的评价维度也进一步扩展。本文... 血流动力学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常与形态学及功能学改变息息相关。血流动力学的可靠检测对改进治疗策略、提升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结合计算流体力学与心血管影像技术,血流动力学的评价维度也进一步扩展。本文将综述近年来计算流体力学在心血管血流评估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血流动力学 心血管影像技术 参数 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 综述
原文传递
疑难病例析评第368例四肢麻木-无力-M蛋白血症
19
作者 毛玥莹 李剑 +2 位作者 孟琦 蔡昊 曹欣欣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939-1941,共3页
患者女,68岁,因“四肢麻木4年、加重伴双下肢无力3个月”于2014年3月30日收入北京协和医院。患者自2010年无诱因出现四肢麻木,伴乏力、踩棉花感,不影响活动,无肌痛、肌肉萎缩。营养神经药物及针灸治疗效果欠佳。
关键词 双下肢无力 四肢麻木 疑难病例析评 M蛋白血症 北京协和医院 营养神经药物 肌肉萎缩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癌分子及免疫分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毛铭懿 蒋芳 向阳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55-558,共4页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三大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持续上升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早年子宫内膜癌以临床分型为主,此后纳入了病理分型,这两种分型方式应用广泛但对临床决策的指导仍有不足。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三大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持续上升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早年子宫内膜癌以临床分型为主,此后纳入了病理分型,这两种分型方式应用广泛但对临床决策的指导仍有不足。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和免疫分型的提出,这为患者的精确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更多信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总结了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的现状和免疫分型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未来子宫内膜癌分型的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临床决策 妇科恶性肿瘤 高通量测序技术 临床分型 免疫分型 分子分型 病理分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