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数字化赋能医学院校专业课程建设
1
作者 闫宏宇 黄付敏 +4 位作者 梁果 胡志民 王炳皓 陈俊达 张勤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5期697-700,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数字化已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驱动力。在医学教育体系中,把握数字化发展趋势,用数字化思维逻辑和相关技术开展医学专业课程建设,对于培育具备高素质的医学精英人才极为重要。教育数字化的改革浪潮中大家...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数字化已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驱动力。在医学教育体系中,把握数字化发展趋势,用数字化思维逻辑和相关技术开展医学专业课程建设,对于培育具备高素质的医学精英人才极为重要。教育数字化的改革浪潮中大家都在探索、创新,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旨在深入探究信息技术(IT)导向的教育数字化如何有效促进医学院校专业课程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医学院校 数字素养 教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学院“4+4”试点班整合课程教学方法现状及提高途径探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潘政松 易婧婧 +1 位作者 卢永平 张勤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4年第2期223-226,共4页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的基础与临床整合课程教学效果,通过分析试点班基础与临床整合课程使用的配套教学方法现状,探讨整合课程教学方法改进的途径。方法以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完成整合课程的2...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的基础与临床整合课程教学效果,通过分析试点班基础与临床整合课程使用的配套教学方法现状,探讨整合课程教学方法改进的途径。方法以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完成整合课程的2020级试点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围绕课时设置、整合效果、自主学习方法等对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采用R4.0.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现有各整合课程模块的周课时数为(27.59±2.61)h,高于学生期望值。周课时数与各模块的平均满意度得分呈负向线性相关性(r=-0.71,P=0.022)。基础与临床整合的平均满意度得分为2.652。使用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时,学生课前预习时间的中位数为30 min。结论基础与临床整合课程改革中,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选择和合理运用至关重要。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应降低理论授课学时数,精心设计和准备学习资料,教学内容的组织应重视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及临床知识与基础医学阶段所学知识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专业 基础与临床整合 教学方法
原文传递
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阶段整合课程探索 被引量:8
3
作者 潘政松 易婧婧 +1 位作者 卢永平 张勤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2年第11期973-976,共4页
整合课程能够促进知识的运用,加强课堂学习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联系,以器官-系统为基础、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全面整合目前已经在医学教育中初步应用。本研究以北京协和医学院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的以器官-系统-功能(org... 整合课程能够促进知识的运用,加强课堂学习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联系,以器官-系统为基础、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全面整合目前已经在医学教育中初步应用。本研究以北京协和医学院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的以器官-系统-功能(organ-system-function,OSF)为基础的整合课程为例,阐述了基础医学阶段整合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从学生满意度角度着手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表明,70.0%的模块满意度评分超过3分,学生对于OSF整合课程以及与之相应的系列教学方法总体是认可的。随着试点班人数的增加,未来还应更加深入地探讨OSF整合课程的设计及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专业 整合课程 教学方法 学生满意度
原文传递
“4+4”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4
作者 卢永平 潘廷芳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4期551-555,共5页
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和国家医疗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医学人才,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展了“4+4”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包括招生模式、临床与基础课程整合、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等一系列教育改革探索,取得了初步进展。现有数据显示“4+... 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和国家医疗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医学人才,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展了“4+4”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包括招生模式、临床与基础课程整合、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等一系列教育改革探索,取得了初步进展。现有数据显示“4+4”培养模式下学生的学科成绩与传统八年制模式并无显著性差异,但临床能力和科研产出略低于传统八年制学生。新的培养模式下所培养的人才质量还有待进一步追踪观察和社会实践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培养模式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