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颈深淋巴结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短期效果研究
1
作者
甘承
孔征东
+22 位作者
冉小叶
乔淑冬
章一新
岳璐
王英杰
毕会
杨冬
马红彤
陈媛
柴红丽
贾莹
马辰浩
陈子翔
李科
汪淼
薛立果
赵思文
文科
尹琳
丁波
朱珊
刘元波
臧梦青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43,共14页
目的探讨颈深淋巴结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4年9至10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瘢痕与创面治疗科应用颈深淋巴结静脉吻合技术治疗的AD患者进行前瞻性探索性研究。术前使用高频超声定位颈...
目的探讨颈深淋巴结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4年9至10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瘢痕与创面治疗科应用颈深淋巴结静脉吻合技术治疗的AD患者进行前瞻性探索性研究。术前使用高频超声定位颈深淋巴结及颈外静脉。患者在全身麻醉下接受双侧颈深淋巴结静脉吻合术:通过耳后皮下注射吲哚菁绿进行淋巴造影,确定Ⅱ区及Ⅲ区淋巴结的显影情况;沿胸锁乳突肌后缘切开皮肤后,暴露颈外静脉、颈内静脉及Ⅱ、Ⅲ区淋巴结,并选择邻近静脉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完成端侧或端端吻合。术前评估包括:简明智能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得分越高表示认知功能越好;AD评估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得分越高表示认知功能损害越大;AD协作研究组日常活动量表(ADCS-ADL),得分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好;神经精神问卷(NPI),得分越高表示行为和情绪症状越严重。术后进行相同量表检测,观察认知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神经精神症状的变化。结果共纳入4例AD患者,男1例,女3例,年龄58~79岁,病程均超过2年,通过脑脊液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确诊。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双侧颈深淋巴结静脉吻合术,平均每例患者完成4.3个淋巴结静脉吻合(2~7个/例)。手术时长平均6.5 h(5.5~8.5 h),术中出血量少(均少于50 ml)。术后6 h患者恢复正常饮食并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为4.1 d(3.5~5.0 d)。术后并发症包括坠积性肺炎1例,下肢肌间静脉血栓1例,一过性谵妄1例,均经治疗或观察后痊愈,无不良影响。患者术后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及焦虑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患者及家属报告生活质量提高,情绪稳定性和社交能力增强,证实该手术具有安全性及潜在认知改善效果。随访1个月时,神经心理学评估结果显示,4例患者MMSE评分较术前平均增加0.8分,2例完成了ADAS-Cog评价的患者得分均下降(较术前分别减少1.0分和11.3分),反映了在该阶段患者认知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4例患者ADCS-ADL和NPI评分结果差异较大,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结论颈深淋巴结静脉吻合术可能为AD提供新的外科干预途径,但需进一步大样本研究和长期随访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颈深淋巴结
淋巴结静脉吻合术
认知障碍
外科治疗
原文传递
题名
颈深淋巴结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短期效果研究
1
作者
甘承
孔征东
冉小叶
乔淑冬
章一新
岳璐
王英杰
毕会
杨冬
马红彤
陈媛
柴红丽
贾莹
马辰浩
陈子翔
李科
汪淼
薛立果
赵思文
文科
尹琳
丁波
朱珊
刘元波
臧梦青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整形
外科
医院
瘢痕与创面治疗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神经内科
上海交通大学
医学院
附属第九人民
医院
整复
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整形
外科
医院
研究型病房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整形
外科
医院
内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整形
外科
医院
麻醉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整形
外科
医院
手术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整形
外科
医院
麻醉恢复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整形
外科
医院
超声科
龙口南山养生谷肿瘤
医院
神经
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整形
外科
医院
医务处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整形
外科
医院
医患办
出处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43,共14页
基金
北京市卫健委北京市研究型病房示范建设单位项目(BCRW202202)。
文摘
目的探讨颈深淋巴结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4年9至10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瘢痕与创面治疗科应用颈深淋巴结静脉吻合技术治疗的AD患者进行前瞻性探索性研究。术前使用高频超声定位颈深淋巴结及颈外静脉。患者在全身麻醉下接受双侧颈深淋巴结静脉吻合术:通过耳后皮下注射吲哚菁绿进行淋巴造影,确定Ⅱ区及Ⅲ区淋巴结的显影情况;沿胸锁乳突肌后缘切开皮肤后,暴露颈外静脉、颈内静脉及Ⅱ、Ⅲ区淋巴结,并选择邻近静脉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完成端侧或端端吻合。术前评估包括:简明智能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得分越高表示认知功能越好;AD评估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得分越高表示认知功能损害越大;AD协作研究组日常活动量表(ADCS-ADL),得分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好;神经精神问卷(NPI),得分越高表示行为和情绪症状越严重。术后进行相同量表检测,观察认知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神经精神症状的变化。结果共纳入4例AD患者,男1例,女3例,年龄58~79岁,病程均超过2年,通过脑脊液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确诊。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双侧颈深淋巴结静脉吻合术,平均每例患者完成4.3个淋巴结静脉吻合(2~7个/例)。手术时长平均6.5 h(5.5~8.5 h),术中出血量少(均少于50 ml)。术后6 h患者恢复正常饮食并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为4.1 d(3.5~5.0 d)。术后并发症包括坠积性肺炎1例,下肢肌间静脉血栓1例,一过性谵妄1例,均经治疗或观察后痊愈,无不良影响。患者术后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及焦虑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患者及家属报告生活质量提高,情绪稳定性和社交能力增强,证实该手术具有安全性及潜在认知改善效果。随访1个月时,神经心理学评估结果显示,4例患者MMSE评分较术前平均增加0.8分,2例完成了ADAS-Cog评价的患者得分均下降(较术前分别减少1.0分和11.3分),反映了在该阶段患者认知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4例患者ADCS-ADL和NPI评分结果差异较大,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结论颈深淋巴结静脉吻合术可能为AD提供新的外科干预途径,但需进一步大样本研究和长期随访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颈深淋巴结
淋巴结静脉吻合术
认知障碍
外科治疗
Keywords
Alzheimer’s disease
Deep cervical lymph nodes
Lymph node-venous anastomosis
Cognition disorders
Surgical treatment
分类号
R73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颈深淋巴结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短期效果研究
甘承
孔征东
冉小叶
乔淑冬
章一新
岳璐
王英杰
毕会
杨冬
马红彤
陈媛
柴红丽
贾莹
马辰浩
陈子翔
李科
汪淼
薛立果
赵思文
文科
尹琳
丁波
朱珊
刘元波
臧梦青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