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心房射频消融术后肺静脉入口闭塞CT表现及临床处置一例
1
作者
王海苹
刘盛
+1 位作者
孙洋
吕滨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0年第3期226-228,共3页
病例资料患者,女,61岁,30余年前出现活动后胸闷、伴心悸,无发热、胸痛、咳血等症状,诊断为心房颤动,未予特殊诊治。2010年、2012年、2014年在当地医院三次行房颤射频消融术。2015年因咳血在当地医院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2018年、2019年...
病例资料患者,女,61岁,30余年前出现活动后胸闷、伴心悸,无发热、胸痛、咳血等症状,诊断为心房颤动,未予特殊诊治。2010年、2012年、2014年在当地医院三次行房颤射频消融术。2015年因咳血在当地医院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2018年、2019年因反复活动后胸闷在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肺栓塞”,并行抗凝治疗。2019年5月行右心导管检查,结果如下:肺动脉压力:收缩压51 mmHg,舒张压21 mmHg,平均压:36 mmHg,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2.09 L/min,肺血管阻力(pulmonary vascular resistance,PVR):5.25 Wood,肺毛细血管楔压(pulmonary artery wedge pressure,PAWP):25 mmHg,提示毛细血管后性肺动脉高压。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无特殊。因肺栓塞导致的肺动脉高压为毛细血管前性肺动脉高压,故肺动脉增强CT结果与右心导管检查结果不匹配,转诊至我院进一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导管检查
肺血管阻力
肺动脉压力
肺动脉高压
临床处置
心输出量
肺栓塞
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可逆性病理学评价指标的选择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莉
黄丽
+7 位作者
陈果
黄石安
刘超
王红月
段雪晶
王清峙
赵然旭
何建国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先天性心脏病性肺动脉高压肺活检组织内肺血管病理学改变及相关蛋白的表达,探讨如何选择和应用评价肺动脉高压可逆性的病理指标。方法收集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先天性心脏病类型、术前平均肺动脉压力(MPA...
目的通过观察先天性心脏病性肺动脉高压肺活检组织内肺血管病理学改变及相关蛋白的表达,探讨如何选择和应用评价肺动脉高压可逆性的病理指标。方法收集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先天性心脏病类型、术前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术后1年MPAP等。对照组选用肺癌患者远离肿瘤的肺组织。根据手术后1年MPAP是否≥25 mmHg(1 mmHg=0.133 kPa)将患者分为肺动脉高压可逆组和肺动脉高压不可逆组。肺活检组织切片应用肺动脉高压病理学四级分级法进行分级,应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肺小动脉中膜厚度、中膜面积百分比和肺小动脉血管密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肺内转胶蛋白和细丝蛋白A的表达。结果28例患者中24例为肺动脉压力可逆组,4例为肺动脉压力不可逆组。病理学观察显示28例肺活检中肺血管及肺组织学正常者13名,肺动脉病变Ⅰ级10例,肺动脉病变Ⅱ级3例,肺动脉病变Ⅲ级2例。肺动脉高压可逆组中肺动脉病变0级13例(54.2%,13/24)、Ⅰ级9例(37.5%,9/24))和Ⅱ级2例(8.3%,2/24)。不可逆组中肺动脉病变Ⅰ级者1例(1/4)、Ⅱ级者1例(1/4)和Ⅲ级者2例(2/4)。统计学分析表明,肺动脉高压可逆组术前与术后MPAP均高于不可逆组[(53.3±23.4)mmHg比(34.1±12.7)mmHg,P=0.020和(35.0±8.8)mmHg比(17.8±3.9)mmHg,P〈0.01]。病理学为肺动脉压力Ⅱ和Ⅲ级者,术前MPAP与肺动脉压力0级和Ⅰ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MPAP则显著增高(P〈0.05或0.01)。肺动脉高压可逆组及不可逆组小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和中膜面积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不可逆组中膜厚度亦明显高于可逆组(P=0.001)。通过相关分析表明术前MPAP和术后MPAP与小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和中膜面积百分比呈直线相关,而与血管密度无直线相关关系。肺动脉高压是否可逆与肺组织病理学分级无关。转胶蛋白和细丝蛋白A在肺动脉高压不可逆组肺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呈强阳性表达,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和可逆组(P〈0.05)。结论肺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依然是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判断分级、评估肺动脉高压是否可逆的金标准。定量测量肺小动脉中膜厚度和中膜面积百分比亦有助于评估预后。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相关蛋白转胶蛋白和细丝蛋白A可以作为肺动脉高压不可逆性评估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高血压
肺性
组织学
比较
原文传递
题名
心房射频消融术后肺静脉入口闭塞CT表现及临床处置一例
1
作者
王海苹
刘盛
孙洋
吕滨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阜外医院
放射影像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阜外医院
心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病理科
出处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0年第3期226-228,共3页
文摘
病例资料患者,女,61岁,30余年前出现活动后胸闷、伴心悸,无发热、胸痛、咳血等症状,诊断为心房颤动,未予特殊诊治。2010年、2012年、2014年在当地医院三次行房颤射频消融术。2015年因咳血在当地医院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2018年、2019年因反复活动后胸闷在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肺栓塞”,并行抗凝治疗。2019年5月行右心导管检查,结果如下:肺动脉压力:收缩压51 mmHg,舒张压21 mmHg,平均压:36 mmHg,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2.09 L/min,肺血管阻力(pulmonary vascular resistance,PVR):5.25 Wood,肺毛细血管楔压(pulmonary artery wedge pressure,PAWP):25 mmHg,提示毛细血管后性肺动脉高压。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无特殊。因肺栓塞导致的肺动脉高压为毛细血管前性肺动脉高压,故肺动脉增强CT结果与右心导管检查结果不匹配,转诊至我院进一步明确诊断。
关键词
右心导管检查
肺血管阻力
肺动脉压力
肺动脉高压
临床处置
心输出量
肺栓塞
心房颤动
分类号
R541.75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可逆性病理学评价指标的选择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莉
黄丽
陈果
黄石安
刘超
王红月
段雪晶
王清峙
赵然旭
何建国
机构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病理科
阜外医院
肺血管病诊治中心
广东
医学院
附属湛江
医院
心内科
广东省高州市人民
医院
心外科
出处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3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0155)
文摘
目的通过观察先天性心脏病性肺动脉高压肺活检组织内肺血管病理学改变及相关蛋白的表达,探讨如何选择和应用评价肺动脉高压可逆性的病理指标。方法收集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先天性心脏病类型、术前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术后1年MPAP等。对照组选用肺癌患者远离肿瘤的肺组织。根据手术后1年MPAP是否≥25 mmHg(1 mmHg=0.133 kPa)将患者分为肺动脉高压可逆组和肺动脉高压不可逆组。肺活检组织切片应用肺动脉高压病理学四级分级法进行分级,应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肺小动脉中膜厚度、中膜面积百分比和肺小动脉血管密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肺内转胶蛋白和细丝蛋白A的表达。结果28例患者中24例为肺动脉压力可逆组,4例为肺动脉压力不可逆组。病理学观察显示28例肺活检中肺血管及肺组织学正常者13名,肺动脉病变Ⅰ级10例,肺动脉病变Ⅱ级3例,肺动脉病变Ⅲ级2例。肺动脉高压可逆组中肺动脉病变0级13例(54.2%,13/24)、Ⅰ级9例(37.5%,9/24))和Ⅱ级2例(8.3%,2/24)。不可逆组中肺动脉病变Ⅰ级者1例(1/4)、Ⅱ级者1例(1/4)和Ⅲ级者2例(2/4)。统计学分析表明,肺动脉高压可逆组术前与术后MPAP均高于不可逆组[(53.3±23.4)mmHg比(34.1±12.7)mmHg,P=0.020和(35.0±8.8)mmHg比(17.8±3.9)mmHg,P〈0.01]。病理学为肺动脉压力Ⅱ和Ⅲ级者,术前MPAP与肺动脉压力0级和Ⅰ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MPAP则显著增高(P〈0.05或0.01)。肺动脉高压可逆组及不可逆组小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和中膜面积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不可逆组中膜厚度亦明显高于可逆组(P=0.001)。通过相关分析表明术前MPAP和术后MPAP与小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和中膜面积百分比呈直线相关,而与血管密度无直线相关关系。肺动脉高压是否可逆与肺组织病理学分级无关。转胶蛋白和细丝蛋白A在肺动脉高压不可逆组肺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呈强阳性表达,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和可逆组(P〈0.05)。结论肺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依然是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判断分级、评估肺动脉高压是否可逆的金标准。定量测量肺小动脉中膜厚度和中膜面积百分比亦有助于评估预后。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相关蛋白转胶蛋白和细丝蛋白A可以作为肺动脉高压不可逆性评估的辅助指标。
关键词
心脏病
高血压
肺性
组织学
比较
Keywords
Heart diseases
Hypertension, pulmonary
Histology, comparative
分类号
R541.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心房射频消融术后肺静脉入口闭塞CT表现及临床处置一例
王海苹
刘盛
孙洋
吕滨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可逆性病理学评价指标的选择
李莉
黄丽
陈果
黄石安
刘超
王红月
段雪晶
王清峙
赵然旭
何建国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